信仰的開始
莫妮卡·瓊修女患上了肺炎。在那個寒冷的清晨,當我、查咪和b太太把她放到床上,她就昏沉沉睡過去了,一整天昏迷不醒,發高燒、心跳加快、心臟悸動、呼吸吃力。整個農納都修道院沉浸在悲痛壓抑的氣氛之中,連小禮堂日課的鐘聲聽著都像是喪鐘。大家都以為莫妮卡·瓊修女會離開我們了,然而我們忽略了兩個關鍵因素:抗生素和莫妮卡·瓊修女驚人的體質。
現在服用抗生素像喝杯咖啡一樣普通,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抗生素才剛剛投入使用。現在因為抗生素濫用導致藥效降低,而那時候抗生素簡直是靈丹妙藥。莫妮卡·瓊修女之前從未使用過盤尼西林,所以一用上抗生素病立刻好轉了。幾針下去燒退了,心跳恢復正常,胸口的雜音消失了,人也清醒了過來。她睜開眼瞧瞧四周:“我真不知道你們都無所事事站在這兒做什麼。難道沒有工作要做嗎?我猜你們以為我要死了。你們錯了,我不會死。你們去告訴b太太,我早餐要吃煮雞蛋。”
接下來的幾周裡,莫妮卡·瓊修女明顯恢復了體力。假如她之前過的是貴族家庭本該享有的奢侈悠閒生活,這次即使有盤尼西林,她肯定也難逃死神的魔爪。她一輩子辛苦工作,像舊靴子一樣堅韌不拔。要打敗一丁點肺炎根本不在話下。莫妮卡·瓊修女的身體恢復神速,她對醫生堅持讓她臥床感到非常惱火。她以為自己只是得了小感冒,根本不記得自己為什麼會臥床了。她雖然沒當面稱醫生是傻瓜,可她瞧著醫生的樣子,她想說什麼,醫生和大家都心知肚明。
“醫生,對你們那些高深的知識,我不會不懂裝懂,但我們做什麼都依照上帝的旨意。我別人可以探視我嗎?”
當然沒問題,莫妮卡·瓊修女可以被探視(只要訪客不打擾她休息),她可以讀書(只要不累到她的眼睛),她可以吃任何東西(只要不會導致消化不良)。
莫妮卡·瓊修女靠在她的枕頭上,心滿意足。書拿來了,b太太接到命令,滿足莫妮卡·瓊修女的一切要求。
修女臥室的準確說法應該是單間,空間不大,簡樸,沒有傢俱,一點兒也不舒服。但從助產士一線退休後,莫妮卡·瓊修女使了幾個小花招,所以她的單間不但比別人的大,還配了合適的傢俱;確切地說,她的房間是一間漂亮典雅的臥室兼客廳。非神職人員一般不允許進入修女的房間,但莫妮卡·瓊修女有醫生這塊擋箭牌,醫生已經說了可以探視,所以我度過了我人生中一段快樂的時光。
我每天都去看她,一進她的房間,整個人好像立刻沉浸在平和寧靜之中。莫妮卡·瓊修女總坐在床上,看著沒有一丁點兒疲倦或生病的樣子,頭巾整潔,白色睡衣的高領豎在脖頸旁,面板柔軟,大眼睛清澈透明,目光敏銳。她的床上總鋪滿了書,她還寫了很多日記,字跡遒勁漂亮。
我發現莫妮卡·瓊修女原來是個詩人。這應該不令人意外,可我還是吃了一驚。她一直在寫詩,日記本里一共有幾百首,最早始於19世紀90年代。
我對詩歌不在行—欣賞不了。可莫妮卡·瓊修女的詩令我印象深刻。我問她能否瞧一瞧,莫妮卡·瓊修女無所謂地聳聳肩。
“看吧。我沒什麼不能見人的,親愛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東西。”
這些詩伴我度過了很多個漫長的夜晚。我原以為修女寫的應該都與宗教有關,可我錯了。她寫的很多都是愛情詩、諷刺詩,還有很多詩很幽默,如: 瞧著停下不飛的蒼蠅
是生命中一件最新奇的事,
他霸佔了我要讀書的地方
一邊洗著他那張不討喜的臉。
幾條腿一邊在屁股旁捻搓
不慌不忙,
像個照鏡打扮的美人。
或者: 肥胖的達克斯母獵狗1之詩 它們個個都漂亮, 我的腳趾頭或稱之為我的姐妹, 帶著我漫步或飛奔。
到底會發生什麼, 如果我的肚子蓋住腳, 我的乳頭會磨壞, 會被磨沒嗎?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首: 擠在布萊頓海灘上,
沒關係。
啊,但我要說:
小心,別是霍夫2。
這些詩也許不怎麼好,但我覺得有意思。我之所以覺得好,或許出於我對莫妮卡·瓊修女的喜愛。
我發現一首有關她父親的詩,從中能一窺她早年的生活: 急躁、冷酷、粗魯的爸爸,
你是多麼難以接近啊—
應該這麼做,跟我做! 你吹號角像個蹩腳的舞臺明星, 應該這麼吹,照我吹! 結果呢,爸爸,
白費力氣了吧?
“都要聽我的。”
爸爸徒然說道。
面對這樣一個自大、剛愎自用的父親,莫妮卡·瓊修女能堅持自己的主張,奮力抗爭,離家出走,真是太了不起了。但凡意志稍微薄弱一點的人早就被打垮了。
對於我這個飽受相思之苦的年輕女孩兒來說,她的愛情詩打動了我的心扉,讓我雙眼含淚。如:
致未知的上帝 我對你歌唱
在我狂喜之時 你就在我身邊 我想著你
情人的親吻中 我感受到你
我轉向你 我們的愛稍縱即逝
我從你那裡得到力量
我需要你 經年悲傷 最終,懂你 “我們的愛稍縱即逝。”哦,這句我深有感觸。難道必須痛徹心扉才能瞭解那位未知的上帝嗎?莫妮卡·瓊修女稍縱即逝的愛是在什麼時候?那個人是誰?發生了什麼事?我很但不敢去問。是他不幸死了,還是莫妮卡·瓊修女父母反對,她為什麼得不到他?他已婚,還是不再愛她,離她而去?我很可不能問。像這樣斗膽去探聽隱私,肯定會被那張不饒人的嘴批評得體無完膚,而且也罪有應得。
當我迫切想一窺她對宗教的看法時,卻發現她的宗教詩出奇地少。就這個疑問我問過她,她用濟慈《希臘古甕頌》中的句子回答我:
“美即真,真即美”—
爾等所知、須知,悉數包羅。
“歌頌偉大的生命奧秘這種事我可做不來。我只是個卑微的勞動者。想感受美,就去看《聖經》的《詩篇》3,看《以賽亞書》4,看聖十字若望5的詩。我那可憐的筆怎能寫出那樣美妙的詩篇?想尋求真理,就去看《福音書》6,瞧瞧那四捲上帝如何教誨人的書。我只能告訴你這麼多了。”
那天她看上去比往常疲憊,她後背倚著枕頭,冬日陽光透過窗戶,令她的面板看起來更白皙,更像貴婦人,我瞧著她滿心憐愛。我,一個毫無信仰的女孩兒,誤打誤撞來到修道院。我不認為自己是那種覺得信仰是一派胡言的無神論者,我認為自己是個不可知論者,心中充滿了懷疑和不確定。我之前從沒和修女打過交道,一開始把她們當作笑話。之後,態度有所轉變,對她們的所作所為感到驚訝,有點不敢相信。最終,我對她們心生敬意,喜歡上了她們。
是什麼促使莫妮卡·瓊修女拋棄本來優越的生活,毅然決然選擇到倫敦碼頭區的貧民窟從事艱苦工作?“是因為對世人的愛嗎?”我問她。
“當然不是,”莫妮卡·瓊修女嚷道,“你怎會愛無知粗野的陌生人?有人愛汙穢骯髒之物嗎?或愛蝨子和老鼠,誰會愛難以忍受的疲勞,儘管筋疲力盡還要繼續工作?一個人是不會愛上這些東西的。人只能愛上帝,透過上帝的仁慈去愛他的子民。”
我問她如何得到感召,開始信仰上帝的。她引用了英國詩人弗朗西斯·湯普森《追尋天堂》中的詩句。
我逃離他,日夜不停;
我逃離他,年復一年; 我逃離他,迷失在自我
心靈的迷宮中;
我對他避而遠之
淚流滿面。
我問莫妮卡·瓊修女,“我逃離他”是什麼意思,她發怒了。
“問題,問題—真受不了你有這麼多問題,孩子。你要自己尋找答案—我們最終都要自己尋找答案。信仰不是別人給你的,信仰是上帝給你一個人的禮物。只要去找,自然就會找到。去讀《福音書》,只有這一個辦法。別再用你無休無止的問題煩我了。聽從上帝的安排,孩子,只需聽從上帝的安排。”
她顯然累了。我吻了她,然後溜出了房間。
她不斷念叨的那句“聽從上帝的安排”讓我一直困惑不已。突然我恍然大悟,這是在告訴我一個道理—接受。想到這兒我心生喜悅。接受生活,接受世界,接受靈魂和上帝,隨意在後面加任何詞吧,都能順理成章。這些年我苦苦探索人生的意義,或至少能與其達成妥協。這短短的一句話“聽從上帝的安排”成了我信仰的開始。
當天晚上,我翻開了《福音書》。
1一種短腿長身的德國種獵犬,因體形修長,俗稱“臘腸犬”,也稱豬獾犬。
2布萊頓鎮是英國著名旅遊勝地,以海灘聞名;霍夫則為緊鄰布萊頓的鎮子。1997年兩鎮合併,成為布萊頓-霍夫。
3聖經》的《詩篇》共收錄了150篇以詩歌的形式讚美神或禱告或懺悔的內容,它由許多個小的詩歌集組成,共分五大部分,每個部分都以頌讚神而結束。
4《聖經》的第23卷書,是上帝默示由以賽亞執筆,大約在公元前723年之後完成。記載關於猶太國和耶路撒冷的背景資料,以及當時猶太國的人民在耶和華前所犯的罪,並透露耶和華將要採取判決與拯救的行動。
5聖十字若望是聖女大德蘭同時代的人,他和聖女一同改革加爾默羅男修會。在他一生的不同階段中,兼任各種職銜,他曾是醫院中的看護,也是詩人、作家、建築師—建造修院和水渠,同時也是神修指導者。
6《聖經·新約》中記錄耶穌基督生平和教誨的四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