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蕭逸塵抵達試點的首州,剛踏入州府衙門,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牴觸情緒。
各州大人早已接到太子親自來推進新政策推進的訊息。
州官劉大人皮笑肉不笑地拱手相迎:“太子殿下親臨,下官有失遠迎,只是這新政推行,實在是困難重重啊。”
蕭逸塵神色沉穩,步入大堂後坐下,目光掃過在場的一眾官員,開門見山地說:“孤此行為興修水利新政而來,關乎民生,諸位都是朝廷命官,理應全力配合。”
這時,一旁的通判李大人上前一步,苦著臉道:“太子殿下,不是我們不願配合,您是有所不知,咱們這地方情況特殊,百姓們對這新政疑慮重重,根本不願響應,我們也是有心無力啊。”
蕭逸塵微微皺眉,追問:“百姓有何疑慮,你們可有去耐心解釋?這新政旨在改善水利,保農田灌溉,日後豐收增產,百姓定能受益。”劉大人連忙接話:“殿下,我們都解釋過了,可百姓們目光短淺,只看眼前,擔心勞民傷財。
而且,這興修水利,工程浩大,所需人力物力甚多,我們實在難以調配啊。”
蕭逸塵心中明白,這不過是他們的託詞,這些官員顯然是不想變革,維持現狀好繼續中飽私囊。
他沉聲道:“人力物力之事,朝廷自會統籌安排,你們只需做好本職工作,協助推行。若是誰陽奉陰違,孤定不會輕饒。”
這時,另一位官員張大人站出來,語氣略帶不滿:“太子殿下,這新政一旦實施,我們這些地方官怕是要忙得焦頭爛額,還不一定能討好,實在是……”
蕭逸塵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目光冷峻地掃視眾人:“你們身為朝廷官員,食君之祿,理當為百姓謀福祉,而不是計較個人得失!
這新政勢在必行,若你們還是如此態度,別怪孤向陛下參你們一本!”
眾官員被蕭逸塵的氣勢震懾,紛紛低下頭,不敢再言語。
但蕭逸塵知道,他們只是表面服軟,想要真正推行新政,還得從長計議,尋找突破口,讓這些官員和百姓真正認識到新政的益處 。
大堂內氣氛凝重,落針可聞。
蕭逸塵緩了緩神,重新落座,語氣稍顯緩和:“諸位,孤明白新政推行不易,大家有難處不妨直說,咱們一起商討解決。”
劉大人猶豫片刻,拱手道:“殿下,實不相瞞,本地鄉紳勢力龐大,他們對新政也多有牴觸。
這些鄉紳在地方上有一定威望,他們的態度直接影響百姓。”
蕭逸塵心中瞭然,看來這些官員與鄉紳早已勾結,才如此抗拒新政。
蕭逸塵思索片刻,說道:“明日,孤要親自去拜訪幾位有名望的鄉紳,聽聽他們的想法,你們幫我安排一下。”
劉大人面露難色,但又不敢違抗,只得應下。
*
次日,蕭逸塵在劉大人等人陪同下,來到城中最大的鄉紳王員外家中。
王員外見到蕭逸塵,不卑不亢地行禮:“太子殿下大駕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只是聽聞新政要大興土木,這勢必會擾亂地方安寧,還望殿下三思。”
蕭逸塵微笑著回應:“王員外,孤推行新政,正是為了讓地方長治久安。
興修水利後,農田旱澇保收,百姓富足,地方才能繁榮。
王員外心繫家鄉,想必也不願看到百姓受苦吧?”
王員外冷哼一聲:“殿下所言雖好,但這工程所需銀錢甚巨,萬一朝廷撥款不足,最後還不是要攤派到我們鄉紳和百姓頭上?”
蕭逸塵正色道:“王員外放心,朝廷撥款早已規劃妥當,斷不會額外增加百姓負擔。
而且,新政推行後,商業也會隨之繁榮,王員外的生意想必也會更上一層樓。”
這時,一直沉默的劉大人在旁小聲說:“王員外,太子殿下都這麼說了,咱們還是……”
王員外瞪了他一眼,劉大人立刻閉上了嘴。
蕭逸塵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暗忖:這劉大人果然與王員外勾結緊密。
看來要想打破僵局,得先從他們之間的關係入手。
蕭逸塵又與王員外周旋了一番,便告辭離開。
回到州府,蕭逸塵屏退眾人,對沈音說:“去查清楚劉大人與王員外之間的利益往來,尤其是經濟上的關聯,孤倒要看看,他們到底在怕什麼。”
沈音領命而去,蕭逸塵望著窗外,心中堅定:無論遇到多少阻礙,這新政都一定要成功推行 。
蕭逸塵坐在案前,處理完手頭的公務,揉了揉酸澀的太陽穴。
窗外夜色深沉,月光如水,他望著那輪明月,思緒飄回了東宮,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語:“也不知道書兒和荔枝怎麼樣呢?”
這時,沈音走進來,輕聲詢問:“殿下,可是有心事?”
蕭逸塵微微苦笑:“離家有些時日了,難免牽掛太子妃和荔枝。”
說著,他起身走到桌前,鋪開宣紙,拿起毛筆,一邊蘸墨一邊對沈音說:“你去準備些筆墨和信箋,再找可靠的人,務必將這封信安全送到東宮,交到太子妃手中。”
沈音領命而去,蕭逸塵陷入沉思,片刻後,筆鋒落下,信紙上緩緩出現娟秀的字跡:“書兒,見字如晤。
自別後,我日夜思念你與荔枝。
你可曾想我?
此地新政推行雖遇阻礙,但我定會全力以赴,不負期許。
你在東宮,萬事多加小心,若有難處,切莫獨自承受。
荔枝可聽話?
替我親親他。
盼早日歸,與你們團聚。”
寫罷,他吹乾墨跡,仔細將信摺好,放進信封。
恰在此時,沈音返回,將準備好的東西放在桌上,並將一個可靠的人帶了進來。
蕭逸塵把信遞過去,叮囑道:“路上千萬小心,不可有任何閃失,這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
侍衛雙手接過信,鄭重承諾:“殿下放心,屬下定當拼死護信周全,儘快送到太子妃手中。”
蕭逸塵微微點頭,目送侍衛離去。
他望著空蕩蕩的房間,心中滿是對家人的思念。
想到殷錦書溫柔的笑容和荔枝可愛的模樣,他的眼神變得柔和起來,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早日解決這裡的問題,回到他們身邊 。
——
夜幕籠罩,劉大人府中一片寂靜,唯有書房內燈火通明。
李通判、張大人等幾位官員神色匆匆,先後踏入書房。
劉大人滿臉愁容,率先開口:“太子這次來勢洶洶,咱們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必須想個法子,把這新政給攪黃了。”
李通判眉頭緊皺,心急如焚地說道:“是啊,再這麼下去,我們的好日子可就到頭了!
太子親自去見王員外,明顯是察覺到我們和鄉紳的關係了,這可如何是好?”
張大人冷哼一聲,滿臉不屑地說:“怕什麼!咱們在這地方經營多年,根基深厚,他一個太子,能把我們怎麼樣?
我看吶,不如鼓動百姓去鬧事,就說太子強行推行新政,要讓他們受苦,到時候太子自顧不暇,還談什麼新政!”
劉大人一聽,連忙擺手,神色慌張地說:“使不得,使不得!萬一鬧大了,傳到陛下耳朵裡,我們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李通判沉思片刻,眼珠子一轉,壓低聲音說:“依我看,咱們不如從工程下手。
等朝廷撥款下來,我們找藉口拖延工期,再剋扣些物資,讓工程進度緩慢,到時候太子怪罪下來,我們就把責任推到下面辦事的人身上。”
劉大人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說:“這倒是個辦法,不過還得找個替罪羊,不能讓太子抓到我們的把柄。”
張大人一拍桌子,大聲說道:“就找那個新來的主簿,他沒什麼背景,到時候把黑鍋往他身上一扣,他敢不承認?”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商議得熱火朝天,全然沒注意到窗外有個黑影一閃而過。
原來,沈音為了蒐集證據,悄悄潛入了劉大人府中,將他們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沈音不敢耽擱,悄無聲息地離開,迅速趕回蕭逸塵住處。
此時,蕭逸塵還在挑燈夜戰,研究新政推行的細節。
沈音快步走進房間,單膝跪地,將聽到的內容一五一十地彙報給蕭逸塵。
蕭逸塵聽完,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如鷹,冷笑道:“好啊,他們竟敢如此膽大妄為!既然他們自已露出馬腳,就別怪孤不客氣了。”
蕭逸塵臉色陰沉,沉思片刻後,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先不打草驚蛇,這些官員不足為懼,關鍵是背後的鄉紳勢力。
你即刻去辦,將那幾個帶頭抵制新政的鄉紳給孤綁過來,記住,手腳要乾淨,別讓人察覺。”
沈音領命正欲離開,蕭逸塵又叮囑道:“找個隱蔽的地方關押,不可苛待,但也絕不能讓他們逃脫,等孤親自審問。”
夜深人靜,幾隊黑影悄無聲息地穿梭在街巷,目標直指城中最有權勢的幾位鄉紳府邸。
行動迅速而隱秘,沒有驚動任何人。
天剛矇矇亮,幾位鄉紳在睡夢中被粗魯地叫醒,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黑布矇住雙眼,堵上嘴巴,五花大綁地帶上了馬車。
等鄉紳們被帶到一處偏僻的宅院裡,蕭逸塵早已等候多時。
他坐在主位上,神色冷峻,看著被押進來的鄉紳,沉聲道:“把他們的眼罩摘了。”
刺眼的光線讓鄉紳們一時睜不開眼,等他們適應過來,看清眼前的人是太子,頓時嚇得癱倒在地。
王員外聲音顫抖,帶著哭腔說道:“太子殿下,這是何意啊?草民等犯了什麼罪,要遭此大難?”
蕭逸塵冷哼一聲:“明知故問!你們與地方官員勾結,抵制新政,擾亂地方,該當何罪?”
另一位鄉紳連忙磕頭求饒:“殿下明察,我們都是被那些官員蠱惑,實在是糊塗啊!”
蕭逸塵目光如炬,掃視眾人:“現在知道害怕了?晚了!本太子推行新政,是為了天下百姓,你們卻為了一已私利百般阻撓。
今日把你們叫來,不是要為難你們,而是給你們一個機會,只要你們配合,既往不咎。”
王員外小心翼翼地問:“殿下,不知要我們如何配合?”
蕭逸塵神色嚴肅:“明日,你們隨孤去見那些官員,當眾表態支援新政,並且承諾出資出力。若有半分虛假,休怪孤不客氣!”
王員外和其他鄉紳面面相覷,一時間都不敢出聲。
過了好一會兒,王員外才戰戰兢兢地開口:“殿下,我們照做是照做,可那些官員平日裡與我們交情匪淺,如今這般背叛他們,日後怕是在這地方難以立足啊。”
蕭逸塵目光犀利地盯著王員外,冷冷道:“你是擔心他們的報復,還是捨不得你們之間那些見不得光的利益往來?
孤既然敢讓你們這麼做,就有能力保你們周全。
只要新政順利推行,孤自會論功行賞,你們在地方上的威望和利益只會更勝從前。
可要是你們執迷不悟,繼續與新政作對,孤手中的證據足夠讓你們傾家蕩產,身敗名裂!”
聽到這話,鄉紳們嚇得臉色慘白,紛紛跪地求饒,表示願意全力配合。
蕭逸塵見狀,微微點頭:“起來吧,孤希望你們說到做到。今晚就好好想想,明日如何說服那些官員。”
隨後,蕭逸塵命人將鄉紳們帶下去,單獨留下了王員外。
等其他人都退下後,蕭逸塵語氣緩和了些:“王員外,你在這地方也算德高望重,孤知道你心中還有顧慮。
這樣吧,只要你此次盡心盡力,日後新政推行所帶來的商業機遇,孤會優先考慮你。”
王員外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連忙再次跪地:“殿下如此厚愛,草民定當肝腦塗地!之前是草民糊塗,聽信了那些官員的讒言,還望殿下恕罪。”
蕭逸塵扶起王員外:“既往不咎,孤只看今後。你先回去休息,明日一早,孤會派人來接你。”王員外離開後,蕭逸塵對沈音說:“今晚加強戒備,絕不能讓那些官員察覺到異樣。
另外,準備好筆墨紙硯,明日在與官員們對峙時,讓他們簽下支援新政的文書,留下字據。”
侍衛領命而去,蕭逸塵望著窗外漸漸亮起的天色,心中暗暗盤算著明日的計劃,決心一舉打破新政推行的僵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