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父王決定,權力的決裂

在那次深夜的對話之後,李淵心中的抉擇變得愈加明確。雖然他心愛自已的長子李建成,但他深知,若大唐要走向強盛與安定,必須要有一個胸懷大志、睿智果斷的君主。李建成的急功近利,和其治國理政的短視,使得李淵越來越對他心生疑慮。相較之下,李世民的氣度非凡、深思熟慮、穩重果敢,似乎是引領大唐走向盛世的唯一選擇。

然而,決定將皇位傳給李世民,意味著徹底與李建成決裂。這不僅僅是父親對兒子的一次決定,更是將整個家庭的情感、歷史的傳承與國家的未來放在了對立的天平上。李淵深知,若讓李建成知曉這一決定,必然會引發父子間的巨大沖突,甚至動搖大唐的政權。李建成若感到失望與憤怒,不僅會與李世民為敵,甚至可能拉攏其他勢力,破壞大唐的穩定。

在這個矛盾重重的時刻,李淵心中的憂慮愈加深沉,但他沒有時間猶豫。李淵終於決定在近期作出最後的決定,不僅要將李世民的未來引導到正軌,還要準備應對隨之而來的父子之間的血海深仇。

李建成雖表面平靜,心中卻早已波濤洶湧。他一直覺得自已才是天命所歸的大唐繼承者,李淵一心要將皇位傳給他,他一直感激不已。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他也逐漸感受到李世民日漸膨脹的影響力。李世民憑藉著赫赫戰功,深得文臣武將的支援,而他自已雖繼承了父王的寵愛,卻始終未能真正贏得朝廷內部的全力支援。

李建成雖然深知父王在心中已經有了打算,但他從未放棄過繼位的夢想。他仍然認為自已在朝中根基深厚,不僅得到了大量老臣的支援,還有許多舊部力挺自已。李建成的心態逐漸變得愈發激進,他認為,如果李淵在短期內不表態,他將主動出擊,搶先為大唐定下未來的基調。他開始透過各種手段拉攏朝廷中的大臣,加強自已的權力,並且一度在暗地裡加強了自已的軍事力量,準備隨時應對李世民的挑戰。

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矛盾越來越顯露,兩人之間的爭鬥已不是單純的權力之爭,而是關乎於家族與國家未來的生死存亡。李建成不甘心看到李世民一騎絕塵,逐漸將一切視作自已的敵人。

李淵心中雖然早有打算,但作出這一決定並不輕鬆。多年來,李淵親眼見證了兩個兒子各自的成長與變化。李建成從小便聰穎機智,曾多次在朝堂上表現出色,他所擁有的天賦與能力,一度讓李淵相信他會是一個合適的繼承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建成的急功近利、野心膨脹,逐漸讓李淵感到不安。

李世民則是另一番景象。自從年少時隨父征戰以來,李世民就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和謀略。他在戰爭中的冷靜與果敢,使得李淵一直信任他,但李淵也深知,李世民不僅僅是一位武將,他更是一位擁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之才。儘管李世民一度放低姿態,力求不與李建成發生正面衝突,但李淵知道,這樣的平衡終究無法長久,內心的痛苦讓他決定採取最終的行動。

李淵做出了決定,他召集了朝中重要大臣和謀士,在一個夜晚的秘密會議上,宣佈了自已的決定——李世民將成為大唐的未來帝王。李淵的這一決定讓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忠誠的謀士感到欣慰,他們早已知曉李世民的非凡之處,一直為李世民的登基籌謀。然而,這一訊息的傳出,卻讓李建成的內心充滿了憤怒與失望。

李淵的決定很快傳到了李建成耳中,訊息如同一枚炸彈,徹底摧毀了李建成的心態。李建成心中的怒火瞬間燃起,他無法接受自已一生努力的成就,竟然被父親和李世民抹去。李建成感到自已不僅僅是被背叛,更像是被當作棋子、犧牲品。過去所有的父子情誼與信任,在這一刻變得無比脆弱。

李建成決定採取行動,他知道,要想恢復自已的地位,必須立刻奪回自已失去的一切。他開始秘密策劃,聯合朝中的部分忠於自已的人,組織力量準備一場逆襲。李建成想借此機會發起一場政變,強行奪回太子之位。

然而,這一切都已經在李世民的預料之中。李世民深知李建成的性格和他的野心,早已為這場父子間的衝突做了充分的準備。隨著局勢的逐步升溫,李世民開始在軍中召集精銳,準備應對即將爆發的戰鬥。

這一切的變故,似乎預示著一場父子之間的終極較量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