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章 面對宋慈的質問

面對宋慈的質問,柳遠無從狡辯,最終供認,他因與幾名死者在商場上爭利不成,心生怨恨,遂聘請石凌風為師,學會了使用毒針的技巧,伺機報復。

“我本不想殺人,只是他們逼得我無路可走。”柳遠痛哭道。

宋慈冷然道:“殺人償命,豈能因你一已之私而損害他人性命?”

柳遠被押赴法場,寧州的命案告一段落。然而,宋慈心中仍有一絲憂慮,石凌風雖未直接參與此次命案,但他對柳遠的教導難逃其責。

宋慈最終決定,清除江湖上的毒瘤,避免更多無辜之人受害。寧州百姓為他樹立牌坊,以示感激,宋慈卻淡然一笑,繼續踏上了守護公正的征途。

寧州的案件平息後,宋慈帶領眾人踏上歸程。然而,回到府衙後不久,又有急報傳來:鄰郡安平縣連夜送來求援信函,稱當地一座古墓被盜,鎮中幾戶富商家中遭竊,似乎是同一夥人所為。

宋慈細細研讀信函,發現這些案件的時間間隔極短,行事手法異常熟練,似乎是一個精心策劃的團伙所為。他決定前往安平縣一探究竟。

抵達安平縣後,宋慈立即與縣令李大人會面。李大人一見到宋慈,便感嘆道:“宋大人,您總算來了。這夥盜賊行蹤詭秘,來去無蹤,我們實在是束手無策。”

宋慈安撫道:“李大人莫急,先帶我去檢視案發現場。”

在李大人的帶領下,宋慈來到古墓。墓室內一片狼藉,幾座陪葬石像被打翻,墓門被粗暴撬開,墓主的棺槨被掀開一角,但並未被完全開啟。

宋慈仔細勘察後,發現墓門處的地面上殘留著一行奇怪的足跡,似乎是一種特殊的鞋底所留下的。他隨即帶人前往幾戶遭竊的富商家中勘察,發現屋內門窗皆無被強行破壞的痕跡,似乎盜賊是透過其他隱秘途徑進入的。

回到縣衙後,宋慈召集眾人,分析案情:“這些盜賊行事極為謹慎,顯然是經過了周密策劃。尤其是古墓案,盜賊似乎並非衝著財物而來,而更像是在尋找某種特定的物件。”

李大人聽罷,若有所思:“宋大人,難道他們是在尋找什麼珍貴的文物?”

宋慈點頭:“極有可能。但這些盜賊的目的究竟是什麼,還需深入調查。”

他決定暗中查訪城中的一些地下集市和古玩商,試圖找到與此案有關的線索。經過幾日的探查,宋慈得知城中一名古玩商曾收到一批來歷不明的古董,其中包含幾件與被盜古墓相符的物件。

宋慈親自前往古玩商處,暗中與他交談,得知這些物件是幾日前一名陌生人賣給他的,那人自稱來自鄰近的山村,形跡可疑。

宋慈立即派人前往該山村探查,發現該村有幾名外鄉人正藏匿於一間廢棄的宅院中。宋慈率人突襲,將幾人一舉擒獲。

經過審訊,這幾人供認,他們是一夥盜墓賊,受人指使前來盜取古墓中的特定物件。宋慈追問幕後主使者,他們卻稱不知主使者的真實身份,只說是透過一名神秘的中間人接洽。

宋慈敏銳地意識到,這背後可能還有更大的陰謀。他讓人密切監視這夥人的聯絡人,最終在一次秘密交易中,將主使者擒獲。

主使者名為趙懷遠,竟是一名久負盛名的文物收藏家。趙懷遠在審訊中供認,他為了獲得傳說中的“龍紋玉璽”,指使盜賊挖掘古墓,以求一窺這件古董的真容。

宋慈怒斥道:“貪婪之心,豈能凌駕於公義之上?你不顧祖宗遺訓,破壞祖墳,罪不可恕!”

趙懷遠悔恨交加,但為時已晚,最終被依法處置。安平縣百姓聞訊後,紛紛感嘆宋慈的不凡智慧和堅定正義,紛紛稱頌。

宋慈回到府衙,夜深人靜時,獨自站在窗前,望著天上的明月,思索著:“每一起案件,背後都是人性的考驗。惟有公正,才能讓世間的黑暗無處藏身。”

狄青走到他身旁,笑道:“大人,無論如何,您總能讓真相大白,讓人心向善。”

宋慈微微一笑:“但願如此。只願這片土地,永遠都能沐浴在公正與和諧之光中。”

安平縣的案子告破後,宋慈在府衙中稍作休整。然而,風波再起,天剛亮時,一封加急信函從洛陽縣送來。信中稱,洛陽城中接連發生數起失蹤案件,失蹤者皆為城中的名門閨秀,案件毫無頭緒,恐引發更大的恐慌,請求宋慈速來查辦。

宋慈帶上狄青等人,迅速前往洛陽縣。抵達時,洛陽城表面上一片安詳,但宋慈敏銳地察覺到,城中瀰漫著一股暗流湧動的不安。

洛陽縣令鄭大人親自迎接宋慈,面露憂色:“宋大人,這些天來,城中已有五名名門閨秀失蹤,家中無人見到任何異樣。我們翻遍城中各處,未發現任何線索。”

宋慈聽罷,心中一凜,問道:“失蹤者之間有無共通之處?”

鄭大人搖頭:“她們年紀各異,家境不同,唯一的相同之處,是她們都在夜間失蹤,毫無徵兆。”

宋慈決定從失蹤者的家屬入手。他逐一拜訪幾名失蹤者的家中,發現她們的閨房中都遺留著一股奇特的香氣。這股香氣隱約散發著一種令人昏昏欲睡的效果。

宋慈帶回一份香料樣本,交給狄青分析,不久後,狄青帶回訊息:“大人,這香料中混有一種迷藥成分,能讓人迅速失去意識。施藥者顯然十分熟悉藥理。”

宋慈點頭,命令衙役暗中調查城中售賣香料的商販,特別是那些最近購入大量香料的人。不久,一名商販提供線索,稱曾有一名神秘女子大批次購入這類香料,但未透露身份。

宋慈心中有了初步判斷,他決定設下一個局,以引出幕後黑手。他在城中釋出訊息,將舉辦一場盛大的花燈宴會,邀請全城名門閨秀參加。

宴會當晚,城中貴女盛裝出席,華燈初上,城中一片歡騰。宋慈與狄青暗中佈置,在宴會現場外埋伏了數十名衙役。

夜深時分,宴會漸至尾聲。就在這時,一名身著黑衣的女子悄然出現在一名閨秀的閨房中,正欲施放迷藥時,被早已埋伏的衙役一舉擒獲。

宋慈將她帶回衙門審訊,女子起初沉默不語,但在宋慈的耐心與智慧下,最終開口,供認了她的身份。原來,她是名醫師的女兒,從小隨父學醫,因愛慕一名貴族公子,卻被拒絕,心生怨恨,便開始劫持名門閨秀,以示報復。

“那些女子被我藏在城外的一座廢棄宅院中,尚未受傷。”女子哽咽道。

宋慈命人迅速前往救援,果然在廢棄宅院中找到了幾名失蹤的閨秀,雖驚魂未定,但皆安然無恙。

宋慈感嘆道:“因愛生恨,實為可悲。然行此惡事,終究害人害已。”

女子被依法治罪,洛陽城恢復了平靜。城中百姓紛紛感謝宋慈的機智與公正,為他立祠堂以表敬仰。

宋慈站在城頭,望著燈火通明的洛陽城,心中不禁感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願它能永遠照亮前行的路。”

狄青走上前,笑道:“大人,您便是這盞燈,讓世人看到了正義與希望。”

宋慈微微一笑,眼中透出堅定的光芒:“只願這燈,永不熄滅。”

洛陽城的失蹤案告破後,宋慈回到府衙,正打算稍作休整,然而,一封來自南境的密函引起了他的注意。密函中寫道,南境臨安府的茶園連日遭受詭異火災,數名茶農失蹤,官府數次調查均無所獲,請求宋慈前往查明真相。

宋慈與狄青商議後,決定立即動身前往臨安府。幾日後,他們抵達臨安府的茶園,眼前一片焦黑的土地,空氣中仍殘留著一絲焦灼的味道。

臨安知府趙大人接待了宋慈,面色凝重:“宋大人,這火災來得蹊蹺,茶園中沒有任何火源,卻接連起火,且失蹤的茶農毫無蹤跡,我們實在無從查起。”

宋慈察看了茶園的現場,發現火災的中心點並非從地面開始,而是從高處燃起,這引起了他的警覺。他細細勘察茶樹的枝葉,發現其中夾雜著一些不明的白色粉末。

回到衙門後,宋慈將粉末交由狄青分析,狄青很快帶回了結果:“大人,這是一種極易燃的硫磺粉末。有人故意撒在茶園中,借風助火。”

宋慈點頭:“看來這是人為縱火。趙大人,這些天來,茶園中是否有任何可疑之人出入?”

趙大人思索片刻:“的確有一批外地商販前來採購茶葉,但他們在火災發生前已離開,未曾再見。”

宋慈決定追查這些商販的下落。他派人前往各個關卡調查,很快得到訊息,這批商販已前往鄰近的吳州。宋慈親自帶隊追蹤,最終在吳州的一家客棧中找到了這些商販。

經過盤查,商販承認,他們是受人僱傭,故意在茶園中撒上硫磺粉末製造火災,但不清楚幕後主使者的真實身份,只知道對方自稱“黑風”。

宋慈意識到,這幕後主使者極可能是茶葉競爭對手,意圖透過破壞臨安的茶園來壟斷市場。他返回臨安,暗中調查城中幾家大型茶商,發現其中一家名為“萬順茶行”的茶商近期生意大幅增長,頗為可疑。

宋慈設局引蛇出洞,他故意散佈訊息,稱臨安府衙已查明火災的幕後主使,很快便會緝拿歸案。這一訊息迅速傳遍全城,不久後,宋慈便接到線報,有人試圖離開城池。

宋慈立即帶人前往城門,將企圖逃離的“萬順茶行”掌櫃林大仁抓獲。經過審訊,林大仁供認,為了壟斷茶葉市場,他僱傭商販製造火災,試圖逼迫茶農出讓茶園。

“你以為縱火能換來財富,實則是將自已推向深淵。”宋慈冷冷道。

林大仁悔不當初,最終被依法處置。臨安府的茶園重新恢復了平靜,茶農們對宋慈感激不盡,紛紛在茶園立碑紀念。

宋慈站在茶園的高處,望著遠處新綠的茶樹,感慨道:“世人逐利,往往忘了公義,但願這片茶園的香氣,能伴隨公正永存。”

狄青微笑著走到他身邊:“大人,無論走到哪裡,您總能撥開雲霧,讓陽光照耀人心。”

宋慈點點頭,堅定道:“正義之路,雖曲折難行,但我願用一生守護。”

臨安府的茶園恢復生機後,宋慈準備返回,卻被一封急信打斷。信中來自遠在江州的知府陳大人,稱江州連日來接連發生幾起離奇的“鬼魅殺人”案,受害者死狀詭異,似乎無任何外傷,但面露驚恐,彷彿見到了極為可怕的事物。

宋慈對此大為關注,決定親自前往江州一探究竟。抵達江州時,城中已人心惶惶,坊間傳言四起,許多人相信這是鬼神作祟。

宋慈拜見陳大人,要求詳細瞭解案情。陳大人嘆息道:“宋大人,幾位死者皆是夜間獨自外出,次日被發現死於僻靜之處,面容猙獰,彷彿生前經歷了極大的恐懼,但身體上卻沒有一絲傷痕。”

宋慈聽後,決定從驗屍入手,仔細檢查幾位死者的遺體。他發現,每名死者的嘴角都殘留著微量的白色泡沫,而他們的瞳孔擴散,舌頭微微發紫,似乎是中毒的跡象。

宋慈將樣本帶回府衙進行分析,狄青很快得出結論:“大人,這些白色泡沫中含有一種罕見的毒素,能夠迅速引發心臟驟停,死者在中毒後會產生極強的幻覺,似乎看到了恐怖之物。”

宋慈若有所思:“這便解釋了為何死者無外傷卻面露驚恐。看來是有人故意下毒,利用迷信心理製造恐慌。”

宋慈決定暗中調查城中是否有任何人近期購入這種罕見毒物。不久後,城中一名藥鋪老闆透露,曾有一名男子頻繁購買大量毒草,形跡可疑。

根據藥鋪提供的線索,宋慈鎖定了該男子的住所,在一次突襲行動中,將此人擒獲。經過審訊,男子供認,他是城中一名富商的家僕,受僱於主人暗中行事,目的是為了掩蓋一宗謀財害命的陰謀。

“幕後主使是誰?”宋慈沉聲問道。

男子猶豫片刻,終將實情告知:“是嚴家公子嚴豐,他為了奪取家族的財產,殺害幾位與他有競爭關係的族人,然後借鬼神之名掩蓋罪行。”

宋慈決定深入調查嚴家,發現嚴豐的確有動機和機會行兇。他假借家族祠堂祭祀之名,將幾位族人引至偏僻之地,暗中下毒致其身亡。

宋慈當即將嚴豐緝拿歸案。在公堂之上,嚴豐最終無法狡辯,承認了自已的罪行。他為貪圖財產不惜手足相殘,製造恐慌,最終害人害已。

“嚴豐,你以為鬼神可以掩蓋你的罪行,實則不過是你內心的惡鬼作祟。”宋慈冷冷道。

嚴豐被依法處決,江州的恐慌隨之平息。百姓們感激宋慈的明察秋毫,紛紛稱讚他是“驅散鬼魅的青天大老爺”。

宋慈站在江州城樓上,望著逐漸復甦的城池,喃喃道:“人心若存正義,鬼神又有何懼?世間的光明,永遠強於黑暗。”

狄青笑著站到他身旁:“大人,您總是能讓真相顯現,讓世人看清心中的光。”

宋慈微笑著點頭:“正義之火,需時時點燃,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明燈。”

江州的“鬼魅殺人”案平息後,宋慈帶著狄青回到府衙,剛剛安頓下來,便收到一封來自汴京的密信。信中稱,汴京城內的文昌書院發生一樁離奇命案,書院內的首席學子李文修被發現在書房中離奇死亡,書房內門窗緊鎖,案發現場無任何可疑之處。

宋慈立即趕往汴京,抵達文昌書院後,受到院長陳文德的熱情接待。陳文德面帶憂慮:“宋大人,李文修是我書院的得意門生,此案讓人費解,院內師生人心惶惶。”

宋慈仔細勘察案發現場。書房中整潔無異,唯有李文修倒在書桌前,臉色蒼白,雙目圓睜,彷彿在死前見到了不可思議的事物。宋慈命狄青驗屍,發現李文修的指尖微微發黑,嘴唇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