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章 發作

黑瞎子的眼睛發作過一次,當時兩人坐在摩托車上,在河邊兜風,車子剎車失靈了,黑瞎子只是說了一句抓緊他,然後憑著感覺連人帶車開進了河裡。

顧曉月發覺不對,下河之後立馬抓住他,河不是很深,兩人游回了岸邊。

她看著隨水流而去的摩托車,只說了一句,“瞎子,你老婆丟了。”

“沒事兒,我很快就會報這殺妻之仇。”

黑瞎子眼睛發作只是一刻鐘左右,恢復了之後,黑瞎子帶著顧曉月回到了小洋房,讓她躲進地下室。

剎車失靈他不信是意外,他的車他每天都有做檢查,肯定有人做了手腳,最可疑的,就是地下格鬥場的那群人。

顧曉月拉住黑瞎子,“那你的眼睛怎麼辦?”

“放心吧阿嬤,已經發作過一次,短時間內絕對不會再發作。”

“你一個人能行嗎?”

“當然。”

說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顧曉月沒有再攔,黑瞎子雖然瘋,但既然能說這話,就代表有把握。

再回來已是晚上,身上半點兒傷都沒有,在顧曉月的追問下,黑瞎子並沒有直接進地下格鬥場莽,而是埋了十幾顆炸彈把那破地方夷平了。

顧曉月第二日想帶著黑瞎子去找學院裡的老教授看眼睛,但黑瞎子拒絕了。

“啞巴之前給我看過了,他說他有把握治好,但是時間還沒到。”

“有把握”這三個字讓顧曉月收了心思,既然張啟靈帶著上一世的記憶,那肯定對黑瞎子的眼睛有所瞭解,不會放任不管。

“那你說的短時間具體是多久?”

“啞巴說我這是初期,兩三年才發作一次。”

……

三聖節那天,下起了小雪,這是顧曉月第一次過德國的三聖節,略有激動,一早就坐在了家中等候。

就算在戰亂時節,孩子也是民族的希望,孩子們成群結隊唱著歌謠,挨家挨戶做記號。

這個時候的德國對中國人還是相對友好,孩子們也會到唐人街來,不過來的基本上是附近居民的孩子。

“19*C+M+B*38”

“C+M+B”是拉丁文Christus mansionem benedicat的縮寫,意為上帝保佑這所房子。

顧曉月不信上帝,但她很喜歡單純的孩子們,他們一筆一劃認真的寫下每一個字母,送上自已的祝福。

過年前,唐人街到處張燈結綵,顧曉月偷偷跑了好幾處地方收集銅錢,打算給黑瞎子作為壓歲錢。

唐人街也是有做古董生意的地方,只是規模沒有長沙那麼大。

大帝五錢、開元通寶等都屬於有價無市,顧曉月只能退而求其次,收集二十四顆萬曆通寶。

這玩意兒現在就值些小錢,等過些年到盛世了,價格會蹭蹭蹭地往上漲。

年夜飯準備了紅燒豬蹄、香腸、春捲、牛肉湯、餃子,兩人吃的肚皮滾圓,才出門散步消食。

守歲到很晚,看完滿天煙花後,才睡覺。

第二日一早,顧曉月是被鞭炮聲吵醒的,雪下大了,顧曉月給自已披了一件大絨衣,囑咐黑瞎子把她做的超級加絨的襪子穿上。

大冬天地穿那麼薄的襪子也不怕老了之後得風溼。

黑瞎子把襪子穿上,連鞋子都差點兒套不上,走路感覺踩在被子上似的,所以阿嬤到底在襪子裡面加了多少棉絮!

顧曉月心虛地跑得飛快,出去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兒煙花,因為是在德國境內,大煙花放不了,小煙花還是可以的。

這會兒還早,街上沒有多少小朋友,倒是一群商會的人,用長長的鞭炮鋪滿了整個唐人街的主街道,筒鼓聲響起,他們點了鞭炮。

顧曉月跑到鋪子底下,混到小朋友堆裡接受漂亮老闆娘的安慰。

老闆娘真好看,貼貼!

中午的時候,又收到一個好訊息,一個陌生男人氣喘吁吁的上門,說要見顧老夫人,送一封信。

顧曉月接過信封,上面只有四個字“平安,勿念。”

她的手撫過上面深刻的筆跡,她不會認錯是張啟靈的筆跡。

顧曉月讓黑瞎子給人裝了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問他長沙的近況。

那男人說他叫解圓,是解家旁支,這些年一直在海外,這封信是三個月前主家從香港那兒發過來的,讓人交給德國唐人街的顧老夫人。

主家給的資料只是說兩人是華人,還有兩張畫像,他託人找了很久才找到顧曉月和黑瞎子。

顧曉月收下了信封,想讓人也託一封信回去,但解圓說信是單線給的,他沒有渠道,傳不回去的。

顧曉月只好歇了心思,讓人留了個聯絡地址。

來到德國後,她和黑瞎子也想寄信,但長沙是戰區,根本不能送信,也不知道張啟靈怎麼知道他們在唐人街的,用了什麼辦法把信託給了遠在香港的解家,讓人轉交給她。

不過總的來說,這是個遲來的好訊息,值得慶祝!

顧曉月喜滋滋地給黑瞎子添了兩碗飯,美曰其名:“喂福”。

唐人街商會藉著新年,搞了一場聚會,顧曉月喜歡熱鬧,便也就去了。

裡面人山人海的,有進來蹭吃蹭喝的,也有進來談生意的,顧曉月在黑瞎子的保護下去了人少的二樓,又遇見了一位故人。

齊鐵嘴在戰亂開始前捐了一半兒家產給張啟靈作為軍費,然後孤身一人到了香港,兜兜轉轉又到了德國。

幾人對視一眼,找了個包間敘舊。

顧曉月好不容易逮著個在長沙的故人,連忙拉著他問長沙的情況。

齊鐵嘴跟她講,當年官爺帶著顧曉月秘密離去,長沙幾位家主都是知道的,官爺走後,幾大家一起幫忙瞞了兩個月,但還是沒瞞住,被日本人知道了。

當時在長沙內的日本人都是早年來到長沙的,只懼怕官爺,至於張隨今,認為只是個手下,不足為懼。

確定官爺一離開,就各種搞小動作給張隨今發難,當時時局緊張,戰火就要燒到長沙了,但是援軍一直沒到,城內是人心惶惶,但張隨今很快用鐵血手腕鎮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