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所描繪的那個繁華卻又暗藏危機的賈府世界裡,賴大,這位賈府的資深管家,宛如一顆鑲嵌在賈府龐大體系中的關鍵棋子,以其獨特的角色與經歷,深刻地影響著賈府的興衰與眾多人物的命運軌跡。
賴大出生於賈府奴僕之家,自幼便在賈府當差。彼時,賈府正值鼎盛,府邸內往來賓客絡繹不絕,府中事務繁雜多樣。
賴大從最底層的灑掃雜役做起,他機靈聰慧,凡事都比旁人多留幾分心思。每日清晨,他總是第一個起身,將庭院打掃得一塵不染,還會細心觀察主子們的喜好與需求。
見賈母喜愛聽戲,他便私下裡打聽戲班子的訊息,哪家戲班子的角兒唱得好,哪出戏目最精彩,他都瞭如指掌,適時向賈母推薦,漸漸贏得了賈母的注意與賞識。
一日,賈母在園中散步,賴大遠遠瞧見,趕忙上前請安:“老太太,今兒個天氣好,您出來走走?”
賈母微笑著點頭:“嗯,出來透透氣。賴大,你最近可聽說有什麼好的戲班子?”
賴大連忙賠笑:“回老太太的話,小的聽說城東來了個戲班子,裡頭有個唱旦角的,那嗓子,清亮婉轉,唱得可好了。據說他們新排了幾齣戲,都是些有趣的故事。”
賈母聽了,眼中閃過一絲興致:“哦?那找個時間請他們進府裡唱唱,讓大家也樂呵樂呵。”
賴大趕忙應道:“是,老太太,小的這就去安排。”
那一日,京城風雲變幻,一則喜訊如春風般吹進賈府——賈元春被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賴大在街頭偶然聽聞,心中大喜,深知這訊息對賈府意義非凡。他一路飛奔回府,顧不上喘口氣,便衝進府中,聲音因激動而略顯顫抖:“老太太,大喜啊!咱們家的大小姐晉封貴妃啦!”
賈母正在房中與眾人閒話,聽聞此訊,手中的茶盞險些掉落,眼中瞬間淚光閃爍,激動得半晌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顫聲說道:“真真是祖宗保佑!快,快叫大家都知道!”眾人紛紛起身,奔走相告,整個賈府瞬間沸騰,下人們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彷彿家族的榮耀能讓他們也平步青雲。
緊接著,為迎接元春省親,賈府決定起建省親別院大觀園。這一浩大工程,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橫亙在眾人面前。賴大憑藉多年積累的經驗與眾人認可的能力,被委以重任。
工程籌備階段,賴大可謂絞盡腦汁。他親自走訪各大作坊與工匠聚居地,精心挑選能工巧匠。
在一處木匠作坊,賴大仔細檢視一位木匠的手藝,拿起一件做好的木雕,端詳許久,問道:“你這手藝倒是不錯,不過這大觀園的活兒可不簡單,你可有把握?”
木匠連忙點頭:“大爺放心,小的做了幾十年木工,這般精細的活兒也不是頭一回做,保證讓您滿意。”
賴大又問:“那工期和工錢,你是怎麼想的?”
木匠思索片刻:“大爺,這工期嘛,依小的看,怎麼也得幾個月,工錢您看著給,只要不虧待小的就行。”
賴大點頭:“只要你活兒做得好,工錢自然不會少你的。但要是出了岔子,我可不會輕饒。”
對於採購的材料,他更是嚴格把關。前往石料場時,他仔細檢視每一塊石頭的質地、紋理,哪怕是一絲細微的瑕疵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這塊石頭雖大,但有暗紋,用在園子裡怕是不長久,換一塊。”他對石料商說道。
石料商賠著笑:“賴大爺,您眼光可真毒。不過這石頭不仔細看也瞧不出來,您就通融通融?”
賴大瞪了他一眼:“這可是給貴妃娘娘省親用的園子,容不得半點馬虎。你若再囉嗦,這生意就別做了。”
石料商趕忙道:“是是,小的這就給您換。”
工程進行期間,賴大每日都穿梭在工地各處。看到一處迴廊的雕花不夠精細,他當即叫來工匠,嚴肅地說:“這可是給貴妃娘娘省親用的園子,如此敷衍,如何能行?重新雕,務必做到盡善盡美。”工匠面露難色:“賴大爺,時間緊,這活兒又精細,怕是……”
賴大打斷他:“別找藉口,我給你加派人手,加些工錢,務必按時按質完成。要是耽誤了工期,你擔待得起嗎?”
工匠無奈,只得應下:“是,賴大爺,小的一定盡力。”
然而,工程浩大,各種誘惑也接踵而至。一些材料供應商試圖賄賂賴大,提高材料價格以謀取暴利。
起初,賴大堅決拒絕:“賈府的銀子,每一分都要花得明明白白,你們別想從我這兒走歪門邪道。”
但隨著時間推移,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加之工程資金緊張,他漸漸有些動搖。一次,一位布商偷偷塞給賴大一個沉甸甸的荷包,低聲道:“賴大爺,這是點小意思。您看這布,質量上乘,價格嘛,稍微提一提,對您我都有好處。”
賴大猶豫了一下,還是收下了荷包:“下不為例,這事兒你可別聲張。”
經過數月的日夜趕工,大觀園終於建成。園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山水相依,處處透露著奢華與精緻。元春省親時,置身其中,宛如步入仙境,對其美景讚不絕口。賈府上下皆大歡喜,賴大也因功得到了豐厚賞賜,在賈府的地位愈發穩固,眾人對他敬重有加。
在賈府日常事務管理中,賴大更是不可或缺。主子們入宮朝賀或外出應酬,總會將府裡事務交給他。“賴大,府裡就交給你了,凡事多上心。”
賈政臨行前叮囑道。賴大恭敬回應:“老爺放心,小的定不負所托。”主子們離開後,他便如同一臺精準運轉的機器,將府中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他會定期檢查庫房,檢視物品的儲備與損耗情況,對賬目更是瞭如指掌。
“這個月綢緞的用量似乎多了些,是哪位主子做了新衣?去查檢視。”他對庫房管事說道。
庫房管事趕忙應道:“賴大爺,這就去查。”不一會兒,回來稟報道:“賴大爺,是二姑娘做了幾套新衣,還有幾位姨娘也添了些衣物。”
賴大皺了皺眉:“雖說姑娘們和姨娘們做新衣是常事,但也得有個度,不能這般浪費。你去告訴她們,往後添置衣物,得按規矩來。”
賴大在家庭經營與發展上同樣用心。他的兒子賴尚榮一出生便脫了奴籍,這在賈府奴僕中極為罕見。
賴大一心希望兒子能走上仕途,光宗耀祖。為此,他先是在主子們面前百般懇求,言辭懇切:“主子們,尚榮這孩子自幼聰慧,奴才想讓他擺脫奴籍,將來也好為賈府效力,還望主子們成全。”
賈母聽了,沉吟片刻:“賴大,你在賈府多年,忠心耿耿,這事兒就依了你。但尚榮這孩子,可得好好教導,別丟了賈府的臉。”
賴大趕忙磕頭:“多謝老太太恩典,小的定會好好教導他。”
隨後,賴大又花費大量銀子,為兒子捐了個知縣官職。賴尚榮赴任前,賴大鄭重地將他喚到跟前,語重心長地教導:“兒啊,你能有今天,全靠賈府恩典。到了任上,要清正廉潔,莫要貪圖錢財,壞了名聲。”
賴尚榮恭敬應道:“父親放心,孩兒定當銘記教誨。”
賴大又說:“你初到任上,萬事小心。遇到不懂的,多向同僚請教,別莽撞行事。”
賴尚榮點頭:“是,父親,孩兒記住了。”
賴尚榮初到任上,確實兢兢業業,一心為民,時常微服私訪,瞭解百姓疾苦,為百姓解決了不少難題,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讚譽。
但隨著時間推移,官場的燈紅酒綠逐漸侵蝕了他的初心。他開始沉迷於官場應酬,與一些官員相互勾結,為謀取私利不擇手段。為討好上司,他大肆揮霍錢財,導致公款虧空。
無奈之下,他只好寫信向賴大求助。賴大看著兒子的來信,心中滿是憂慮與氣憤,趕忙修書一封:“吾兒,你怎如此糊塗!為父千叮萬囑,要你清正廉潔,你卻做出這等事!如今為父雖心急如焚,但賈府如今也大不如前,恐難全力幫你。你務必儘快收手,想法子彌補虧空,切不可再錯下去!”
賴家不僅培養出當官的兒子,家庭經濟實力也不容小覷。賴家擁有一座規模不小的花園,園中景緻絲毫不遜色於賈府的大觀園。泉石林木錯落有致,樓臺亭軒古樸典雅,有好幾處景緻更是別具一格,令人流連忘返。
平日裡,賴大精心打理花園,從各地搜尋珍稀花草樹木移植園中。有一次,他聽聞江南有一種罕見的蘭花,不惜花費重金,派人千里迢迢去尋來,只為給花園增添一份獨特韻味。
一日,賴大與妻子在花園中散步,賴大看著滿園的景緻,感慨道:“咱們這園子,如今也算有些模樣了。這些年,我費心費力,總算是沒白費。”
賴大家的笑著說:“可不是嘛,老爺您用心,這園子自然就好。不過,咱們還得繼續打理,別讓人比下去。”
賴大點頭:“嗯,你說得對。對了,最近府裡的少爺小姐們,可還滿意咱們送的東西?”
賴大家的笑道:“滿意著呢!前兒個寶琴姑娘還說,賴大嬸送的風箏好玩兒,下次還讓我送呢。”賴大聽了,露出欣慰的笑容。
賴大的妻子“賴大家的”在家庭關係經營上也功不可沒。她深知賈府人際關係複雜,對賈府年輕一輩主子,如寶玉、黛玉、寶琴等,極盡討好之能事。
寒天裡,她會精心挑選幾株盛開的臘梅和水仙,親自送到寶玉等人房中,笑著說:“寶二爺,林姑娘,這臘梅和水仙開得正好,給你們房裡添點生氣。”
寶玉笑道:“賴大嬸費心了,這花看著真讓人歡喜。”
黛玉也微微點頭:“多謝賴大嬸。”
春來了,她又會早早準備好精緻的魚風箏,送給少爺小姐們玩耍。“寶琴姑娘,這風箏可好玩了,你們拿去放放,也算是應個景兒。”
寶琴接過風箏,開心地說:“賴大嬸,您總是想得這麼周到。”就這樣,“賴大家的”憑藉熱情與細心,博得賈府年輕主子們的好感,大家都親切地稱她“賴大嬸”。她在賈府老少上下都能周旋自如,為賴大營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讓賴大在賈府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賴大一家在賈府的影響力還體現在諸多方面。探春在賴大家赴宴時,對賴家花園的管理模式產生了濃厚興趣。她發現賴家花園實行承包制,將園中不同區域的花木、蔬果等承包給下人管理,不僅減輕了管理負擔,還增加了收入,一年下來“足有二百兩銀子剩”。
探春回到賈府後,找到賴大,虛心請教:“賴大爺,我看您家花園的管理法子挺好,我也想在大觀園試試。您看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嗎?”
賴大笑著說:“三姑娘,這承包制關鍵是要選對人,得找那些踏實肯幹、懂園子管理的。再就是賞罰要分明,做得好的,該賞就賞,做得不好的,也不能姑息。”
探春點頭:“多謝賴大爺指點,我心裡有數了。”
賴大雖身為賈府奴僕,但憑藉多年積累與經營,家中不僅有傭人、丫鬟伺候,經濟實力更是雄厚。他的兒子賴尚榮憑藉賴家的財力與人脈,竟能與薛蟠等官宦子弟交往甚密。
一日,賴尚榮與薛蟠等人在酒樓相聚,薛蟠拍著賴尚榮的肩膀:“尚榮兄,你如今可是前途無量啊!以後咱們可得多親近親近。”
賴尚榮笑著回應:“薛兄客氣了,還望日後多多關照。”
而賈薔,作為寧府嫡派玄孫,見到賴大也恭敬地稱一聲“賴爺爺”。賈薔笑道:“賴爺爺,您在賈府德高望重,孫兒一直很敬重您。”
賴大笑著擺擺手:“薔哥兒,你這小嘴跟抹了蜜似的,不過你也得好好努力,別丟了寧府的臉。”
這一聲聲稱呼,無不反映出賴大在賈府中的特殊地位,以及賈府主僕關係的微妙變化。曾經,主僕之間等級森嚴,但隨著賴大在賈府的影響力逐漸增大,這種關係悄然發生了改變。然而,這種變化也如同賈府表面繁華下暗藏的危機,在不經意間,預示著賈府舊有秩序的逐漸鬆動與變革。
隨著時間的推移,賈府的奢華之風愈演愈烈,開支日益龐大,入不敷出的狀況愈發嚴重。儘管賴大想盡辦法節省開支,卻難以扭轉大局。他嘗試削減一些不必要的用度,比如減少宴席的菜品數量、控制下人服飾的花銷等,但這些舉措遭到了一些主子的反對。
“賴大,咱們賈府向來講究排場,你這樣做,豈不是讓外人看笑話?”一位主子不滿地說道。
賴大無奈,只得解釋:“主子,如今府裡開支太大,咱們得想辦法節省些。不然,長此以往,怕是難以為繼啊。”
但主子並不理會:“哼,你別找藉口,總之不能丟了賈府的臉面。”賴大無奈,只能作罷。
與此同時,賈府內部的矛盾也逐漸浮出水面,各房之間為了利益明爭暗鬥。賴大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有一次,為了爭奪一處產業的管理權,賈赦和賈政兩房發生了激烈爭執,賴大被喚去調解。
賴大小心翼翼地勸說雙方:“大老爺,二老爺,咱們都是一家人,有話好好說。這產業的事兒,還得從長計議,別傷了和氣。”
賈赦哼了一聲:“哼,他賈政總是想多佔好處,這事兒不能就這麼算了。”
賈政也不甘示弱:“大哥,您這話就不對了,我也是為了賈府的長遠考慮。”
賴大看著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心中充滿了憂慮,但他深知自已只是個管家,無力改變賈府的命運。
賴大的兒子賴尚榮在官場的日子也不好過。由於他貪汙受賄的事情逐漸敗露,被上司彈劾。
賴大四處奔走,花費大量錢財疏通關係,試圖保住兒子的官職。他先是找到在官場有些人脈的朋友,苦苦哀求:“老哥,我兒子這事兒還得您多幫忙,您看能不能在上面說說好話,保住他的官職。”
朋友面露難色:“賴大啊,這事兒可不好辦。如今查得嚴,我也只能盡力試試。”
賴大趕忙道:“老哥,您無論如何得幫這個忙,我賴大日後定當報答。”然而,此時的賈府已自顧不暇,無法給予他足夠的支援。賴尚榮最終還是被革職
不久後,賈府因種種原因被抄家。抄家那日,官兵如狼似虎般湧入賈府,賈府上下一片混亂。賴大看著曾經繁華的賈府變得一片狼藉,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自已在賈府的一生,從默默無聞到備受重用,再到如今的大廈將傾,不禁老淚縱橫。
這時,一位老僕走到賴大身邊,輕聲說:“賴大爺,沒想到咱們賈府會落到這般田地。”
賴大長嘆一聲:“唉,這都是命啊。只怪我沒能勸住主子們,落得如今下場。”
在賈府的興衰間,賴大雖曾憑藉自已的能力和忠誠獲得了一定的地位和財富,但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命運的安排,隨著賈府的衰敗而走向了末路。曾經的榮耀與輝煌,都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消逝,只留下無盡的嘆息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