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蘇州,林家府邸似一幅淡雅水墨畫,亭臺樓閣隱匿於繁花翠柳間,靜謐而雅緻。自幼被賣入林府的雪雁,初來乍到,身形嬌小,眼神中滿是怯意。幸得紫鵑如姐姐般照料,她逐漸熟稔府中諸事,手腳愈發伶俐勤快。
彼時年幼的黛玉,常於庭院的花樹下靜心讀書,微風輕拂,花瓣如雪般飄落,灑落在她的肩頭。
雪雁瞧見她眉眼間隱隱含愁,便一溜煙兒跑到花園,精心挑選出那些開得最為嬌豔的花朵,而後小手笨拙卻又無比認真地編成一個花環。
她蹦蹦跳跳地來到黛玉身邊,小心翼翼地將花環輕輕放在黛玉頭上,笑容燦爛地說道:“姑娘,您瞧瞧這花兒,開得多俊吶,戴在您頭上,就跟那畫兒裡走出來的仙子似的。”
黛玉緩緩抬眸,眼中笑意盈盈,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雪雁的鼻尖,嗔怪道:“就你這小機靈鬼,小嘴跟抹了蜜似的,哄得我心裡怪歡喜的。”
雪雁歪著頭,笑嘻嘻地說道:“只要能讓姑娘開心,雪雁就高興得不得了。姑娘您整日都埋頭看書,也該多出來走動走動,您瞧這園子裡的花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漂亮極啦。”
黛玉微微點頭,目光望向遠方,輕輕嘆了口氣,說道:“這園子雖美,可終究……唉,不知日後會是怎樣的光景。”
雪雁趕忙拉住黛玉的手,一臉認真地說道:“姑娘您別嘆氣,不管以後咋樣,雪雁都會一直緊緊陪著您,哪兒都不去。”
黛玉看著雪雁,眼中滿是信任與依賴,說道:“有你在我身邊,我這心裡啊,就踏實了不少。”
天有不測風雲,黛玉的母親賈敏突然病逝,整個林府瞬間沉浸在無盡的悲痛之中。黛玉更是哭得肝腸寸斷,茶飯不思。雪雁心疼得不行,日夜守在她身邊,陪著她一起落淚。
不久後,林如海決定送黛玉前往賈府投靠外祖母。雪雁得知這個訊息後,心中既滿是擔憂,又帶著些許期待。擔憂的是那賈府不知是個怎樣複雜的地方,期待的是能一直陪伴在黛玉身邊,繼續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臨行前,雪雁忙得不可開交,精心地收拾著黛玉的細軟。她將黛玉平日裡最喜愛的詩書、手帕,還有那些精緻的珠翠等物件,一件一件地仔細包裹好,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姑娘的這些寶貝啊,一樣都不能落下,到了賈府,這些物件也好讓姑娘覺著像在家裡一樣親切。”
黛玉看著忙碌的雪雁,心中滿是感動,說道:“雪雁,此番前去賈府,人生地不熟的,這一路上,還有往後的日子,可就全仰仗你了。”
雪雁停下手中的動作,抬起頭,眼神堅定地看著黛玉,說道:“姑娘您就放一百個心吧,雪雁一定會像在咱們自已家裡一樣,好好照顧您的。”
黛玉微微點頭,叮囑道:“我聽聞那賈府規矩繁多,行事說話都得格外小心,咱們主僕二人,一定要謹言慎行。”
雪雁用力地點點頭,說道:“姑娘放心,雪雁都記住了,絕不會給姑娘惹麻煩。”
登船啟程時,江水滔滔不絕,江風獵獵作響,吹得船帆鼓鼓的。雪雁緊緊地挨著黛玉,眼神中透露出對未知旅途的不安。但當她看到黛玉臉上那落寞的神情時,便強打起精神,輕聲安慰道:“姑娘,您別怕,有雪雁在您身邊呢,咱們一起去外祖母家,說不定啊,到了那兒就會有不一樣的好事情等著咱們呢。”
黛玉輕輕握住雪雁的手,說道:“嗯,只要有你在我身邊,我便什麼都不怕了。”
終於,她們來到了賈府。雪雁一踏入賈府,就被眼前的繁華景象震撼得說不出話來。只見那雕樑畫棟,飛簷斗拱,往來的奴僕們個個穿著精緻,舉止得體。她緊張得手心直冒汗,不自覺地緊緊攥著衣角,亦步亦趨地跟在黛玉身後。
初入賈府的日子,雪雁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努力適應著這全新的環境。夜裡,等黛玉洗漱完畢,雪雁打來一盆熱水,輕聲問道:“姑娘,您說這賈府和咱們家可真是大不一樣,您住在這裡,會不會覺得害怕呀?”
黛玉微微搖頭,說道:“倒也談不上害怕,只是這一切都如此陌生,讓人心裡難免有些不踏實。”
雪雁笑著說道:“姑娘您別擔心,有雪雁在呢。只要咱們慢慢熟悉起來,這賈府啊,也就跟咱家差不多啦。”
一日,寶玉在薛姨媽處飲酒作樂,喝得不亦樂乎。李嬤嬤在一旁焦急地勸阻:“寶玉,我的小祖宗,酒喝多了可傷身吶,不能再喝啦。”
然而,寶玉正與姐妹們玩得興起,哪裡肯聽,依舊一杯接一杯地往嘴裡灌酒。這時,紫鵑惦記著黛玉,擔心她在薛姨媽處著涼,便吩咐雪雁給黛玉送手爐。
雪雁抱著手爐,一路匆匆趕到薛姨媽處。她輕手輕腳地走到黛玉身邊,小聲說道:“姑娘,紫鵑姐姐怕您冷,特意讓我給您送手爐來了。”
黛玉此時正看著寶玉對寶釵的勸酒言聽計從,心中泛起一陣酸澀,便藉著雪雁送手爐之事,話裡有話地說道:“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你都當作耳旁風;怎麼他說了你就依,比那聖旨還快些呢!”
雪雁被這突如其來的數落弄得一愣,心中委屈極了,眼眶瞬間就紅了,囁嚅著說道:“姑娘,我……我就是聽紫鵑姐姐的話,一心想著趕緊給您送手爐,怕您著涼了呀。”
黛玉看著雪雁那委屈的模樣,心中有些不忍,但還是佯裝生氣地說道:“罷了罷了,你且站在一旁吧。”雪雁默默低著頭,乖乖地站到一旁,心裡暗自琢磨著姑娘這話似乎另有深意,只是一時半會兒還沒弄明白。
此後的日子裡,雪雁漸漸留意到黛玉對寶玉有著別樣的情愫。寶玉捱打後,黛玉心疼得整日以淚洗面,眼睛哭得像個桃子似的。
這天,晴雯受寶玉所託,送來兩方舊帕。黛玉接過帕子,先是微微一愣,隨即臉上泛起一抹紅暈,心中已然明白了寶玉的心意。她輕聲喚道:“雪雁,把燈移近些,再去拿筆墨來。”
雪雁心中雖然充滿了好奇,不知道自家姑娘究竟想要做些什麼,但她深知自已的身份和職責所在,於是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按照姑娘的吩咐去做事。只見她小心翼翼地將那盞明燈穩穩當當地放置在了桌案之上,然後又如一陣風般匆匆忙忙地跑開,去取來了筆墨紙硯等物什。
在擺放這些文房四寶的時候,雪雁終究還是按捺不住內心強烈的好奇心,忍不住開口向黛玉詢問起來:“姑娘啊,寶二爺怎麼突然派人送來這麼一條舊帕子呢?這裡頭會不會暗藏著什麼特殊的含義或者秘密呀?”
聽到雪雁這番問話,黛玉的臉頰瞬間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紅暈,猶如春日裡初綻的桃花一般嬌豔動人。她略帶嗔怒地責備道:“你這個小丫頭片子!年紀輕輕的,怎就如此愛打聽事兒呢?小孩子家家的,不要管那麼多閒事,只需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地做好你手頭上的活兒就行了。”
雪雁見姑娘似乎有些動氣了,連忙調皮地吐了吐舌頭,臉上綻放出一個天真無邪的笑容,撒嬌似的說道:“嘻嘻……雪雁知道錯啦,姑娘您可千萬別生我的氣喲。我以後再也不多嘴亂問啦。”說罷,便繼續手腳麻利地整理起那些筆墨來。
只見黛玉坐在桌前,對著舊帕沉思片刻,隨後緩緩提筆,在帕上題詩。燭火搖曳,映照著黛玉的面容,那神情中既有羞澀,又飽含深情。
雪雁靜靜地守在一旁,偶爾偷偷抬頭看看姑娘,心中暗暗祈禱姑娘和寶二爺能順遂如意,終成眷屬。
時光悠悠流轉,雪雁在賈府的日子也逐漸熟悉起來,與紫鵑的關係也愈發親密無間。
一日,紫鵑把雪雁拉到一旁,神色頗為認真地說:“雪雁,你去拿幾樣舊物來,就說姑娘要回蘇州,我得收拾著。”
雪雁滿臉疑惑,皺著眉頭問道:“紫鵑姐姐,這好好的,姑娘怎麼突然要回蘇州呀?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紫鵑神秘地笑了笑,說道:“你別管那麼多,照我說的做就行啦。這也是為了姑娘好,你快去快回。”
雪雁心中充滿了疑惑,就像一團亂麻般纏繞在一起,讓她理不出個頭緒來。然而,向來乖巧聽話的她並沒有多問什麼,只是默默地轉過身去,準備按照吩咐去取東西。
她邁著輕盈的步伐,緩緩地走著,嘴裡還忍不住小聲嘟囔起來:“姑娘竟然要回蘇州,這可是件天大的事情啊!可我之前怎麼一點兒風聲都沒聽到呢?真是太奇怪了……”她越想越覺得不對勁,眉頭也不自覺地皺了起來。
雪雁抱著幾樣舊物回來時,卻發現賈府上下亂成了一鍋粥。寶玉聽聞黛玉要回蘇州,頓時如遭雷擊,整個人失了心智,痴傻瘋癲起來。眾人手忙腳亂地圍著寶玉,又是請大夫,又是安撫。
雪雁嚇得臉色慘白如紙,手中的東西“啪嗒”一聲掉落在地。她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滿心懊悔,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哭著解釋道:“我……我真不知道會這樣啊,我就是聽紫鵑姐姐的話去拿東西……”
紫鵑匆匆趕來,看著雪雁那驚慌失措的模樣,趕忙安慰道:“雪雁,你別慌,這事兒不怪你。誰能想到寶玉對姑娘用情竟然如此之深呢。”
雪雁焦急地說道:“紫鵑姐姐,這可怎麼辦呀?寶二爺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姑娘她……她可怎麼受得了啊?”
紫鵑一邊安撫雪雁,一邊說道:“沒事兒的,雪雁,大夫已經來了,寶二爺一定會好起來的。你也別太自責了,這事兒誰都沒料到。”
經此一事,雪雁愈發小心翼翼,生怕再因自已的疏忽給黛玉帶來麻煩。她看著黛玉在賈府的日子裡,身體愈發柔弱,心事也愈發沉重,心中憂慮不已。
每至深夜,黛玉常常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雪雁便守在床邊,輕聲唱著蘇州的小曲,那熟悉的曲調在靜謐的夜裡緩緩流淌:“月照紗窗,縹緲見梨花淡妝。依稀聞蘭麝餘香,喚起相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希望能借此哄黛玉入睡,讓她的心情能稍稍舒緩。
然而,命運卻總是弄人。黛玉的病情日益加重,臥床不起。一日,黛玉氣息微弱,她費力地睜開雙眼,輕聲喚道:“雪雁……雪雁……”
雪雁正在一旁打盹,聽到黛玉的呼喚,急忙跑到床邊,緊緊握住黛玉的手,哭著說:“姑娘,您醒了?您感覺怎麼樣?雪雁在這兒呢,您別說話,會好起來的,一定會好起來的……”
黛玉微微搖頭,斷斷續續地說:“雪雁……我怕是……不行了……這些年……多虧……多虧有你……一直陪著我……”
雪雁泣不成聲,說道:“姑娘,您別說這樣的話,雪雁還要一直陪著您呢。您要是走了,雪雁……雪雁可怎麼辦呀……”
黛玉輕輕抬起手,想要擦拭雪雁的淚水,卻無力地垂下,說道:“雪雁……往後……你要好好的……找個……好人家……過安穩的日子……”話未說完,淚水已順著臉頰滑落。
雪雁緊緊握住黛玉的手,悲痛欲絕地說道:“姑娘,雪雁哪兒都不去,就守著您。您要是走了,雪雁也不想活了……”
最終,黛玉還是香消玉殞。雪雁守在床邊,久久不願離去。她想起與黛玉在蘇州的點點滴滴,想起初入賈府時的懵懂,想起這些年陪伴黛玉的日日夜夜。
雪雁如一片纖細而堅韌的羽毛,在賈府的風風雨雨中,始終緊緊陪伴在黛玉身邊,以自已的方式書寫著主僕間深厚而真摯的情誼,在這紅樓的華麗篇章裡留下了獨特而又動人的印記,令人為之感嘆,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