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寂長卿稍稍停頓了一下,目光掃了一眼丞相杜君盛,繼續說道:“那些在前線奮勇殺敵、浴血奮戰的將士們,還有在後方不辭辛勞、傾力支援的老百姓們,他們都是我朝的忠義之士,朕必定會對他們予以重重的獎賞,絕對不會讓這些忠誠勇敢、善良正直的人感到心寒失望。”
接著,寂長卿話鋒一轉,談起了後續的事宜:“至於後續的各項事務,愛卿的謀劃深遠且周全,實在是深得朕心!安撫好黎民百姓這件事至關重要,因為這關係到國家的根本所在。所以愛卿儘可以放開手腳去施為,但凡有需要用到的物資以及人力方面的支援,朕會立刻下令安排併合理調配到位,一定要確保百姓能夠重新過上安穩平靜的生活。而軍隊的整頓工作同樣也是刻不容緩,無論是新兵的選拔招募還是軍備器械的更新換代,朕都會責成戶部和兵部全力以赴地給予協助配合,務必要打造出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精銳之師來保家衛國。另外,關於加強邊境地區的巡邏防守以及相關防禦工事的修繕加固等舉措,季小將軍能夠親自前往一線督導指揮,朕對此可是放心至極啊!”
“朕望愛卿再接再厲,日後若遇戰事,依舊能為朕、為江山子民披荊斬棘。退朝之後,愛卿先行回府歇息,養精蓄銳,不日朕另有封賞。”
“將軍此次的確勞苦功高,我等實在欽佩。只是將軍所說戰後要安撫百姓,可這安撫所需的大量錢財從何而來?莫不是要從國庫過度支取,影響其他事務?”工部尚書顧青鹽上前說道。
還沒等季京墨反駁,寂長卿便開口問道:“不知顧卿所說其他事務,指的是哪件事情?”
“陛下!”
“臣懇請陛下恩准優先開展靜淵河疏浚一事。”
顧青鹽頓了頓,繼續說道:“陛下,靜淵河於國之意義非凡。”
寂長卿和寂凌霄交換了一個眼神,“嗷?顧卿仔細說來聽聽。”
顧青鹽繼續說道:“當下,其河道淤塞嚴重,每逢雨季,河水氾濫,周邊郡縣農田被淹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糧食收成銳減,長此以往,必動搖國本。且河運不通,商貿受阻,南方諸般特產、物資無法順暢北運,致使京城物價時有波動,百姓生活成本增加。再者,疏浚工程並非僅治水患。一旦完工,可恢復往昔航運昌盛之景,商船往來頻繁,稅收將大幅增加,充盈國庫。臣已與工部同僚精心謀劃,此次疏浚,人力物力調配合理,且可招募受災百姓,既解其溫飽之憂,又加快工程進度,事半功倍。”
顧青鹽說到此處,竟然伏跪在地,“臣深知陛下心繫天下,權衡諸事不易。然靜淵河疏浚迫在眉睫,關乎社稷民生、經濟繁榮。望陛下斟酌,早下決斷,臣願殫精竭慮,督造工程,不負聖恩。”
寂長卿眉頭緊鎖,面色沉重地凝視著顧卿鹽,他那深邃的眼眸彷彿能夠洞悉一切。緩緩開口說道:“顧卿所言之事,實乃關乎國家大計與民生福祉之重。而這疏浚靜淵河一事,亦是朕長久以來反覆思索的難題啊!此河若得以疏通,其益處甚多。一則可用於農田灌溉,保障莊稼豐收;二則能增強防洪能力,護佑兩岸百姓免受水患之災;三則有利於提高農業產量,充實糧倉。此外,它還可以促進南北地區的經濟往來,加強貿易流通,從而帶動沿線諸多城市蓬勃發展。毋庸置疑,這著實是一樁利國利民的大善舉。”
話畢,寂長卿將目光移向一旁始終緘默不語的杜君盛,心中不禁暗自揣測起來:這疏浚靜淵河本就是杜相與顧青鹽一同商討議定之事,怎料今日這老狐狸竟緊閉雙唇,隻字不言,全然將顧青鹽當作眾矢之的。
此時,戶部尚書石志遠打破沉默,他微微躬身行禮後,慢條斯理地回應道:“陛下聖明,靜淵河的疏浚工作誠然勢在必行,因其緊密關聯著黎民蒼生的日常生活。然而,欲成就這般規模宏大的水利工程,所需投入的資金絕非小數目。現今我朝與滄瀾國之戰方才落下帷幕,國庫消耗頗巨,財政狀況尚顯吃緊,恐怕一時之間難以承受如此鉅額的開銷啊。”
“陛下,石尚書所言甚是啊!如今咱們國庫空虛,若想拿出如此鉅額的款項來疏浚那靜淵河,實非易事吶!”戶部的一名官僚趕忙隨聲附和道。只見此人一臉諂媚之色,點頭哈腰地望著上方端坐的皇帝。
“哦?果真如此嗎?”站在一側的寂菘藍輕搖手中的灑金摺扇,嘴角微揚,露出一抹輕蔑的笑容。
他那雙狡黠的眼眸緊緊盯著石志遠,緩緩開口說道:“與滄瀾國這場戰事雖然持續了半年之久,但是期間一半的軍費可都是從民間籌集而來。僅木府的大小姐木槿一人就捐贈了這其中一大半的軍費。本王倒是好奇得很,這國庫怎會就這般空虛了呢?難道那些銀子都不翼而飛了不成?”
面對寂菘藍犀利的質問,石志遠心中一緊,但面上仍強作鎮定。他乾笑兩聲,連忙解釋道:“呵呵……睿王殿下明鑑吶!下官並非此意。下官只是想說,疏浚靜淵河所需要耗費的資金數目龐大,單靠國庫恐難以全額承擔。畢竟我朝地域遼闊,諸事繁雜,方方面面都需要用錢。實在無法將所有的費用盡數投入到治理靜淵河這一件事上頭哇!”
然而,寂菘藍對這番說辭顯然並不買賬。只聽他冷哼一聲,猛地站起身來,怒目圓睜,直直瞪向石志遠,厲聲呵斥道:“好一個巧舌如簧的石尚書!莫非你以為本王是那般好糊弄之人?此事關乎民生大計,豈容你在此敷衍塞責!”
一時間,朝堂之上氣氛驟然緊張起來,眾大臣皆噤若寒蟬,不敢輕易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