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6章 大舜大夏,大虞如今。

甲板上的修士並非只有孫平一人。

其他大多數諸宗的弟子,也都如孫平一般露出了驚駭的神情。

得益於跨界陣法的普及,很多修士終其一生都未必能入一次虛空,自然也見不著萬界虛空的景象。

而現在。

孫平等人卻是得見了虛空盛景。

唐劈山湊近過來,不由感慨:“孫道友,此前我雖是出身皇室,卻也從未見過如此恢弘的天外景象,今次有幸見著,倒使道心蕩漾,離著元嬰中期怕是不遠了。”

“恭喜唐道友。”孫平笑道:“我也是第一次瞧見天外景色,同樣為之一振。”

“遙想今日跨界法陣之普遍,可想而知我輩先賢,是如何櫛風沐雨。”

誇讚高修,屬於是修真界的立場正確。

孫平有意無意也學會了沒事拿出來唸叨幾句,他又說:“天外虛空,我等若是有幸入得道君境界,生平也必會來此,卻不料如今早窺此中面貌,不免唏噓。”

在天淵海的一些典籍中也有記載。

很多時候,儒、釋、道三家的高修鬥法,並不會集中於大世界或是洞天內部,大家會約定成俗地去往虛空鬥法。

不過世界主導權的爭奪,鬥法目前來看只是最下乘的手段。

因為最頂尖一批修士,彼此都沒辦法奈何對方,下層的爭鬥逐漸轉向佈局為主,彼此合縱連橫,取捨定奪。

大虞世界就是取,大商世界則是舍。

“不對!”孫平悵惘之際,不由心生寒意:“上修布子遠非是我等可以想象,既有冷龍師叔存在,哪怕今日棄置大商世界,來日道宗大軍未嘗不可以捲土重來。”

孫平想到了冷龍洞府裡的那枚來歷不明的符籙。

符籙中藏著的是冷龍當時刻意留下的一縷殘魂,本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孫平現在想來其中卻透露著種種神異。

“冷龍師叔說那枚符籙,先前便是他能夠順利晉升化神真君的關鍵。”

“但是如此奇妙的寶物,怎麼會因為一次任務,而產生了替劫碎裂的事情?還引導冷龍真君留下殘念?”

孫平搖了搖頭,心道:“思之無益,思之無利,不如且顧全自己!”

孫平本就不笨,再加上旁人所不及的前世思維影響,他的腦洞要勝過正常人許多。

但很多事情,別人不是不知,而是不該知。

閉嘴、裝傻,都是修行的一種。

只修真元修為的修士,大多也很少有善終,修行之事從來都是處處學問。

……

前幾日大多數修士都站在甲板上欣賞虛空景象。

過了旬月。

便各自回了船艙歇息。

九天大世界呈環狀分佈,依次就是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列國。

最大的春秋、列國以及大堯之間幾乎算是緊緊相鄰。

也就是說,正常從虛空天外跨界飛行,從大商世界回返大虞世界,只有兩條路線。

要麼是途徑大周、春秋、列國、大唐四處大世界,要麼就是途徑大虞、大舜、大夏三座大世界,拋開距離來看,光是利害關係,此刻石母鉅艦便行駛在大夏世界的方向。

九天大世界中有兩處特殊的地方。

一個是大唐世界,另一個則是大夏世界。

二者都是迷霧世界,大唐世界情況尤甚,近乎七八成的天地都被一股黑霧籠罩。

大夏世界稍好一些,只有四成天地被一層灰霧籠罩。

羅浮宗便是出身大夏的本土宗門,整個宗門駐地就放在世界內的灰霧天地裡面。

這些灰霧、黑霧甚至其他霧氣,天淵海的典籍中也有過些許記載。

說是迷霧世界都有過璀璨的修行文明,只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修行體系走向了崩潰,甚至反噬了整片天地。

也正因此。

大唐世界能夠夾在大堯與列國世界之間倖免。

同樣根據每處大世界的位置、修士強弱、修行文明的區別,彼此被三家入侵的程度也各不一樣。

大堯諸宗與儒修還算正常,好歹根據遠近,有一個逐漸擴張的過程。

釋修就比較離譜。

他們存在託夢傳法的手段,甚至於大堯內部,都存在有些許釋修痕跡。

也正是因此,離著大堯最近的大虞世界才會被釋修趁虛而入。

鉅艦懸於大夏世界外圍。

石圭帝君再次開口:“此處便是羅浮仙門祖地,諸弟子且隨我行禮。”

說罷,他就領著諸弟子朝著大夏方向,遙身長揖。

羅浮宗、五蓮教、真靈山三家雖不是出身大堯本土的道脈,但也是被明令認可的大堯九宗之一,因而諸弟子需要一視同仁,將彼此認作同袍。

遠處大夏世界。

同樣有一聲道音傳來——

“諸弟子不必多禮。”

話音稍弱,一陣帶有無窮力量的灰濛霧氣便整個將石母鉅艦裹住。

石圭帝君當即大喜,宏聲念道:“多謝仙人厚賜!”

唐劈山有些不解。

孫平卻是瞧出了端倪,笑著解釋說:“唐道友,有此仙人氣息保護,我等返程已可以高枕無憂矣!”

灰濛霧氣與傳音,都是那位羅浮仙人所用。

此舉也算是投桃報李。

雙目間,象徵大夏世界的“水泡”愈發遙遠。

整艘鉅艦也開始逐漸駛入大舜世界的範圍,等到四面虛空浮現各種白骨屍首,石圭帝君當即一凜:“諸弟子且小心。”

“大舜天地號稱是第四天地,域內有完整的仙人傳承,且有三名活仙人坐鎮!”

孫平瞧著周遭情況,心裡也不由想起了天淵海典籍中有關大舜世界的描述——

一個屬於妖的世界!

大虞世界蒙受妖災並非無緣無故。

一個是因為釋修插手引導,另一個則是因為虞舜兩座世界毗鄰,來自大舜的強大妖物以往經常會流竄到大虞世界。

嚴格意義上講。

大鵬妖王、白象妖王、赤蛟妖王,三者都算是大舜妖物的後代。

四面虛空浮現的各種巨大屍身便是明證。

虛空中,好些個芥子洞天也不過與鉅艦一般大小。

但在大舜世界四周,懸浮著鬥敗妖物的屍身,就有好幾只與鉅艦一般無二。

這些妖物屍身都是實打實的靈物材料。

但哪怕就是如此懸在虛空中,也少有其他世界的修士會去貿然採擷。

對於大舜的妖物來講,這些巨妖屍首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大舜天地的九天護界大陣。

大舜內的妖物彼此傾軋,互相吞噬,最終走出了三位媲美仙人的真靈妖物。

他們立下規定,凡是六階以上的妖物不得隨意滅口。

需得留存對方一口氣息,棄置於天外。

也就是說,這些巨妖屍身並非是死亡狀態,而是保有了最後一口氣息。

若是在以後的鬥法中,為大舜世界出了力氣,那三位真靈妖物也會出手救活它們的性命,其他時間它們只是作為鬥敗者,以屍身形態懸在虛空之中。

孫平默默想道。

石圭帝君等人也不可能不清楚這些事情。

在石母真君的控制下,鉅艦有意識地繞開這些巨妖屍身,同時因為有灰濛霧氣的緣故,很多屍身不自覺地就會與鉅艦相斥。

“唉——”唐劈山感慨一聲:“若是天師道的道友在此,也不知道是什麼景象。”

孫平搖搖頭:“天師道的前輩早就來過此地試探,可惜此地的巨妖多是半死不活,並不能為天師道秘法所擒。”

言外之意。

天師道控制屍首有一手。

但眼前的巨妖身軀別看與死屍無異,但實際上卻都吊了一口氣。

石圭帝君的聲音再次傳來:“諸弟子噤聲,此地有妖物出沒,不可隨意奔走、釋放真元、神識!”

孫平自然照做。

他所在的船艙正好與唐劈山比鄰。

按照石圭帝君的意思,鉅艦途徑大舜世界輻射的虛空範圍時,哪怕是正常的修行,也不可以進行。

倒不是說石圭等人膽小怕事。

而是仙人級別的真靈妖物與他們完全屬於兩個物種。

以大堯修真界的修行境界為例。

凡人與修士算是質的區別,築基與否又是一道天塹,而後是去偽存真的結丹、結嬰,最後是觀摩大道的道境,道境之後才是仙人境界。

大堯天地之間,合體道祖加起來甚至近有千數。

但實際上數萬載時間誕生的大乘仙人也不過雙手之數!

由此可見其中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藉著灰濛霧氣的幫助,整個鉅艦恍若不存在一般,默默溜出了大舜世界的範圍。

整個過程大概耗費了小半年時間。

……

大虞世界。

孫平等人坐著石母鉅艦懸在大虞世界上空。

底下依稀可以瞧見模糊的佈陣軌跡,石圭帝君再次出聲:“諸弟子,大虞已至!有想要於此修行的弟子,可以傳音與我,此地無虞,可以任意去留!”

生怕弟子們沒有反應,石圭帝君又說:“大虞世界如今百廢待舉,正是大有可為的時候,於此界做事,放在諸宗功勳榜上,也算是做著差事,不必再聽調遣。”

此話一出。

近乎三成的弟子都紛紛走出,與石圭帝君言語,而後飛身下界。

倒不是它們如何。

而是很多人留在大商世界日久,根本不知道大虞世界的情況。

他們並非和孫平一樣只是去大商做一趟柴市。

有些弟子,甚至本身就是諸位道君在大商本土收錄的土著弟子,不聞九天情況,不知諸宗來歷。

孫平沒有下去。

大虞世界雖好,卻並非他屬意的修行之地。

而且他也清楚大虞天地之內,到處留有佛音遺毒,本身對於真元修行還有抑制的害處。

當然人各有志,孫平也不可能規勸其他弟子來去。

唐劈山也沒有飛下去,他與孫平說:“我早聽說過大虞世界的情況,說是處御靈脩行的聖地,想來也不適合我這等體修入內。”

御靈脩行,便是側重元神修行的意思。

唐劈山是體修,自然不會看重這等修行路子。

孫平卻是搖頭:“唐道友誤會了,我離了天龍道場後,第一站便是來的大虞世界。此間世界有不少妖獸血脈流傳,最是適合你這等體修取用。”

唐劈山拂手:“孫道友有所不知,我家族老可是明令禁止的取用妖血大肆修行。”

“誠然妖血有益體修進展,但是其也有不少依賴性,若是家家體修皆靠妖血,那何必再有體修之稱?”

孫平好奇:“那依唐道友所言,何謂體修?”

唐劈山說:“肉身在元神、血脈、真元之前,身死而軀不滅者,便是體修。”

說話間,他言語有些低沉。

孫平雙目眯緊,不由細想:“體修一脈闇弱許久,說是以力當千軍,實際上情況並不樂觀。”

“難不成?難不成那則傳言盡是真的?”

孫平幾十年前也曾聽過一則小道訊息,說是高階靈物吃緊,天爐山、天符山乃至天機城三家的修士都找不來材料鍛造高階道器、偃物之類。

於是就有了以身入爐的說法。

起初只是市井散修,而後逐漸擴充套件成了一樁辛秘。

孫平出於好奇,試探問道:“唐道友,可有大義為先的天帝廟弟子?”

唐劈山不解:“大義為先?孫道友何意?”

說著,他又意識到了孫平的意思,苦著臉說:“倒也不至於此,門中這幾千年來確實多了不少外姓的兵人弟子,只不過我唐家之人一貫如一。”

孫平笑著點了點頭。

有些話並不能深究,唐劈山確實承認了這樣的情況發生。

那至於到底到了什麼程度,便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之事!

等到無人繼續向下降界,石圭帝君這才重新傳音:“諸弟子已是下界完畢,鉅艦即刻駛回大堯!”

說罷。

轟隆隆,整個鉅艦便開始騰空。

沿著大堯天地方向繼續跨界飛行,孫平在瞧著虛空的時候,不由瞥見一處比鉅艦大了數十倍的洞天氣泡。

心中不由一愣:“嗯?”

旋即,他衝著唐劈山說:“唐道友,那裡可就是天龍道場所在?”

遠處那座被孫平瞧見的洞天,外頭隱有一條龍形玉脈外顯,孫平因而有了這樣的猜測。

唐劈山搖頭:“諸界洞天無數,孫道友不必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