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素年騎著毛驢到了嶺下鄉的街面上,還是問了好幾戶人家才打聽到陳家那親家的位置,平常素不來往,自是不記得這陳家住哪 。
她看到屋門口有個看著和她差不多年紀的人,可能比他還大幾歲的中年男,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二芳的公爹,她早就忘了那夫妻倆的長相了,之前見過二芳的婆婆一面,其實也沒仔細看她。
“親家!”夏素年胡亂喊了一聲,也不知道會不會喊錯了。
不過估計就是了,畢竟那人也回了句,“親家來了啊?”
“娘,娘你怎麼來了?”二芳聽到聲音馬上從裡面快步走了出來,手裡還抓著一把草。
夏素年笑著道:“過來看看你,這不是有了身子嗎?感覺可還好?”
二芳一笑,“我好著呢,每天吃的好睡得好。”
“親家來了啊?”陳母也出來了,後面跟著陳家大兒子陳木還有大兒媳李氏,“嬸子來了。”
“你們自去忙,我就是過來看看二芳。”夏素年朝兩個晚輩笑笑,又跟陳母說道:“親家母也去忙自已的。”
“李氏,去倒碗涼茶給你嬸子。”陳母吩咐道。
這地方的涼茶就是綠茶的茶水放涼了的那種。
夏素年:“親家客氣。”
陳母看了看被系在門口大樹旁邊的小毛驢,問道:“親家這是發財了?還買了小毛驢?”
“想哪去了,這是從里正家租的。咱家可買不起,買毛驢是要不少銀錢的。”
“這麼點路還要租個毛驢?”陳母一言難盡的問,心說這親家母真是兜裡沒幾個銅子還喜歡做起怪來了。真不是過日子的人。
“呵呵。”夏素年懶得和她解釋,只笑著道:“我和二芳說點家裡的事,你去忙吧,不用招呼我。”
“那你們聊。”陳母也看不上這親家,就起身去忙了,還得下地種菜呢。
鄭二芳就問道:“娘,你最近是不賣槐花糕了嗎?我昨天上午去買東西也沒看到你。那個賣餅大娘說你好幾天沒去了。”
“是沒去,那槐花都落盡了,還賣什麼。”夏素年詫異道,“你那大哥在這賣莓子餅賣了好幾天了,你沒碰到過他嗎?”
“還真沒有,我這也不是馬路邊,一般見不著叫賣的。” 鄭二芳搖搖頭,又問道,“娘,家裡又做上買賣了?賣的如何?”
“還可以,應當是今年就能慢慢把欠外人的銀子給還上。回頭再是有多餘的,就把你給那銀錢還給你。”夏素年說道。
鄭二芳笑著道:“娘,我的那點銀子不著急,你先還別人的。”
她挺高興的,這麼說孃家這日子也不會怎麼不好過的。
“成,反正少不了你的,你心裡頭可別覺得欠了你婆家啥的,那可不欠呢。”夏素年叮囑道,她覺得二芳這便宜女兒看著有點實誠,可別天天讓她婆婆捎小話了。
二芳道:“知道了,我那銀子也不是找婆婆要的,是陳文的。”
“他給的咋樣,爽快還是不樂意?”夏素年隨口八卦了一下。
二芳笑著道:“不多的話還算是爽快的,本來想讓他再多給點,他不樂意。”
“人之常情,看在你的面子上願意掏點銀子出來已經不錯了。”夏素年說道。
“我知道的。”
夏素年又從揹簍裡拿出了兩包小麻花,兩包龍鬚酥,“路上買的,給你幾包,還有幾包帶回去給他們吃去。”
“娘,怎麼給這許多,我要兩包就好了。這給的太多了,回頭家裡人都不夠吃了。”鄭二芳推讓道,這也太多了,孃家以前都是不花這個錢的。哪怕是婆家,婆婆也是精打細算的人,只偶爾會買個一包,大家甜甜嘴。
“沒事,也就吃個新鮮,不夠吃就不夠吃,還能當飯吃呢?”夏素年道。
給完東西,她也就回家了。
.........
傍晚,
鄭大柱賣莓子餅回來了,把手裡的銅板交給娘。
“娘,咱家這莓子餅賣的實在不錯,也攢了不少銀錢了,應該夠買頭牛了。”鄭大柱滿懷期待地看著夏素年。
夏素年說道:“行,那咱過兩天你就跟你爺一起去集市看看。我看這些牛也看不出個好壞,我就不去了。”
“我也要去。”鄭三柱就道。
“你去什麼?你還要去縣裡去鄉里賣莓子餅呢。”鄭大柱說道。
“咱家還有不少債沒還,就這麼買個牛是不是有點.......”夏素年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
鄭大柱馬上激動的道:“娘,牛不能不買啊,欠的那債咱們回頭再還了就是。”
夏素年想了想說道:“咱們家可以和你大伯家合買一頭,不然怎麼照看,回頭還得放牛吃草,你們誰有那功夫?他們家磊子倒是可以,正好他們家的地也更多點,這牛他們用的也更多。”
鄭大柱聽了這話,覺得娘說得也有道理,便同意了合買的主意。於是,鄭大柱等不及的直接跑去找了他爺爺還有大伯,商量兩家合買一頭牛的事情。
大伯欣然同意,畢竟這樣可以分擔一些費用和精力。他們約定好了時間,一起去集市挑選合適的牛。
第二天一大早,鄭大柱就和鄭爺爺鄭大伯來到集市。牛市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他們逛了許久,終於看中了一頭健壯的母牛。
老鄭家幾人與賣家討價還價,最終以一個滿意的價格買下了這頭牛。回家的路上,鄭大柱高興地哼起了小曲兒,在心裡盤算著,以後有了這頭牛,種地就能輕鬆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