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阡陌這時候下定論:“傳菜一環節的張大士基本嫌疑可以排除了。”
朱元璋淡淡道:“你為何如此武斷?”
“皇上,任你賊人心思多縝密,沒有人可以在突擊之下瞬息轉換思路而不會卡頓,
如果罪犯,必定是有一套說辭背的滾瓜爛熟,
在草民連珠箭的逼問之下,鐵定會猶豫考慮我的一串提問,而不會像張大士不經思考馬上說出來。”
他頓了頓,又環視四下群臣道:“在金殿之上,個個皆乃高智之人,
你們試問一下,自已如果是那罪犯,會不會腦子一團糟?會不會變成一個啞巴?”
“這……”
大臣們聞言,紛紛低頭沉思,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所言有理,罪犯在面對突發審問時,確實難以迅速編造出天衣無縫的說辭。”
“金殿之上,氣氛肅穆,罪犯心中恐慌,思路更易混亂,應該難以自圓其說。”
“是啊,若真是罪犯,面對沈阡陌的連珠炮問,定會露出破綻。”
“此言非虛,換了我,估計張大嘴巴。”
朱元璋自認聰明絕頂,換位思考一下,也暗叫有狸:“話須如此,沈阡陌你口講無憑,過於武斷,是否無罪暫時略過,下一位。”
“是,皇上。”
“御廚首席上什陳良?”
“是是的。”
“你做粥時,可有人證?”
“有的,我有徒四個,除非是下工,不然就在身邊學習。”
“粥出來之後,你試過嗎?”
“沒……沒有。”上什陳良背脊冷汗直流。
“行了。”
“哇,沈家小子,你為什麼不多問問?”常十萬見到急忙追問。
“第一,他身邊人多,作案機率甚微;第二,錦衣衛及時封鎖現場,沒有查到毒的殘餘證據;第三,如果他是一個下手人,就不會說沒有嘗過那碗粥引起我們的懷疑。只有他對於自已的精湛廚藝夠自信,才不用天天試味道。”
“有理,有理……”群臣沉思,不少人點點頭覺得他分斬的鞭撻入肌。
朱元璋不置可否:“下一個。”
沈阡陌走到了婠婠面前。
婠婠很緊張,低著頭,面無血色。
“抬首望著我的眼睛。”
婠婠緩緩地抬起螦首,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
一雙明亮晶玉的大眼睛顫巍巍!
充滿了恐懼、不安,她仿如一隻受驚的小鹿兒。
沈阡陌的目光深邃而銳利!
令人窒息的審視!
婠婠卻看到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
“你家幾口人,家人在哪?”
“家裡十八人,前年因遭了災,入京投靠了我。”
“好,我問完了。”
朱元璋張大嘴巴:“這就完了?”
“然也,婠婠要是一個協犯,主犯會將其家人關起威脅她。
最重要的是她要是刺殺皇上,只會是一個〔死士〕,
絕不可能留下一個巨大的把柄讓人查證,能夠膽大到了試君的主使幕後黑手,又豈是連這點常識也沒有?”
金殿再次陷入沉思。
突然。
一個大臣跳出來攻擊:“沈阡陌,這一切都是你的癔想,並無鐵證,你的鐵證呢?”
這廝跳的那麼歡,應該是朱元璋暗中示意的吧?
沈阡陌笑了:“皇上,允許我上〔鐵證〕。”
朱元璋疑惑:“你上什麼〔鐵證〕,準了。”
“啪啪!”沈阡陌拍了拍手掌,向外喊一聲:“小五,小六,上道具。”
“來啦來啦!”
小五和小六兩名狗腿子應聲而出,他們抬著一個個鍋頭鐵爐:“各位大人,讓讓位置。”
“這是幹嘛?”各大臣紛紛讓出一片空地。
一會兒,長桌上面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蔬菜,琳琅滿目,竟有二十幾種之多。
在金殿的正中央,兩人開始忙碌起來,點燃十二個爐頭,架上砂鍋。
“下粥——”
“下菜——”
很快,香氣四溢,飄於大殿。
“他們在煮制一鍋鍋的沙鍋粥?”
這一舉動讓在場的一眾大臣面面相覷,充滿了詫異。
從未見過有人敢在金殿之上如此大膽地烹飪食物,這是前所未有的事例。
簡直匪夷所思。
有的大臣皺起了眉頭,似乎對沈阡陌的舉動感到意外;有的則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想要看看他究竟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沈阡陌,你個沈敗家。”朱元璋也愣住了,跟著腹生一團火。
他腳一動,龍袍揚,本想一腳踹翻沈阡陌的“道具”。
但斜眼瞥見史官正瘋狂地揮筆記錄這一歷史時刻,
但見史官雙目通紅下筆如有神:
“亙古未見之奇景,於今朝金殿之上緩緩展開。沈阡陌,一介小小草民,竟敢在九五之尊面前,命其手下家丁小五、小六,堂而皇之地架起十二座爐頭,鐵爐巍峨,火光沖天,炊煙裊裊,直上雲霄。
桌上蔬菜琳琅滿目,色彩斑斕,計有二十餘種,皆為民間常見之食材,卻在此刻被賦予了非凡之意義。
小五、小六手法嫻熟,將蔬菜一一投入砂鍋之中,與粥同煮,香氣撲鼻,瀰漫整個金殿,令人垂涎欲滴。
此等舉動,實屬大膽妄為,然沈阡陌卻面不改色,從容自若。在場大臣,或驚愕,或好奇,或皺眉,或竊笑,情態各異,盡顯人性之複雜。”
“沈阡陌,算你好運。”朱元璋又忍住了衝動。
作為一代帝王,自已的每一個舉動都會被載入史冊。
況且是大朝,封不住天下悠悠眾口。
因此他不得不暫時容忍沈阡陌的“胡鬧”。
“沒有墨了!”史官用毛筆放進口沾了口水,又繼續伏案書寫:
“朱元璋,大明皇帝,初時愣怔,繼而怒火中燒,欲以龍威震懾,然瞥見史官揮筆如飛,記錄此景,遂隱忍不發,任其為之。
史官筆耕不輟,詳記此刻:沈阡陌於帝前烹粥,家丁二人輔助,百菜齊集,香氣四溢,金殿之內,一片喧囂與混亂,然亦不失為一場別開生面之盛宴。此景此情,必將載入史冊,流傳千古。”
“伴隨爐中火焰之騰躍,砂鍋內之粥漸起泡騰之聲,香氣嫋嫋娜娜,充盈於整座燦燦金鑾殿。群臣皆投以疑慮之目,欲探沈阡陌腹中所謀究為何意。而沈公子則含笑而立,似胸有成竹,萬事皆在掌握之中……”
朱元璋在大殿背手而行,不著痕跡移到了史官身邊往下瞅。
“草!”他忍不住爆粗口了。
不一會兒,砂鍋中的粥已經煮好,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
沈阡陌走到朱元璋面前,“萬歲爺,粥已經煮好了,請你用銀針試毒。”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包細長的銀針,遞給了朱元璋。
“試毒?”
“試什麼毒?”
“就是試驗有沒有人下毒。”
“三寶,取朕銀針來。”朱元璋推開他的手。
“這心眼,比針小……”沈阡陌腹誹一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