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章 新機會

昌平來的三千兵並不是臨時招募。

九邊並不是九支軍隊,陸陸續續有二十一個軍鎮,每個軍鎮負責大片地區,京畿地區周圍的軍鎮肯定是最多的,這就是為什麼每年需要南方大量往京城供應糧食和物資的原因。

京畿地區大量的軍鎮無法自給自足,以京畿為分割線,順天府以南,民多軍少,順天府以北,軍多民少。

北方地區裡,昌平州不光是軍事地區,也是人口大州。

還是十三陵所在。

昌平州還屬於往這個方向軍鎮供應物資的運轉地,有一條運河修到昌平,漕糧可以直接通往昌平,抵達昌平碼頭後,由衛所軍戶們輸送各地。

李守鑅帶來的三千兵馬,一半以上是負責十三陵的。

所以此人是真膽大。

“賊軍勢大,皇上執意親征,臣只能誓死相隨。”

李守鑅實話實說。

周圍的將領面色難看。

這話要是傳了出去,對士氣的的打擊會多大,堂堂總兵,公然質疑皇帝親征,話裡頭的意思,甚至認為皇帝會失敗。

也就是現在的局勢緊急,要是換了時間地點,光此人說的話就可以治罪了。

“難道賊軍勢大,就什麼也不做了?”

邱瑜見次輔魏藻德也不說話,率先出面呵斥。

“當然不是。”

李守鑅解釋道:“應該依據現有的兵力,依託太行山脈和燕山山脈的地理優勢建立防線,以守待攻,以逸待勞,只要堅持數月,賊軍自然退去。”

邱瑜愣了愣。

這話有些熟悉,很快想到了衛禎固,此人以前好像也是這麼說的。

沒想到昌平總兵也是這樣的思路。

說明這思路有效。

邱瑜忍不住回頭望向皇上。

這些人裡頭,只有吳襄最清楚皇帝的心思,所以他出面回覆,“賊軍選擇南下繞路呢,繞路河南渡過黃河,從懷慶東下攻彰德,一路直奔大名府暢通無阻,無險可守,反而讓京畿陷為絕地。”

李守鑅面露詫異。

不是沒這個可能,可賊軍如果這麼做,選擇如此繞路,那麼沿途各關隘和山西的軍隊都不在了?

“賊軍就算拿下太原,至少也需要兩三個月,往後更是艱難,比如寧武關等地,易守難攻,賊軍想要拿下絕非易事,不解決宣府大同,賊軍主力不敢南下,難道賊軍不怕糧道被斷,如果賊軍一意孤行,怕是天公作美。”

李守鑅反駁後,轉頭看向朱由檢,認真說道,“臣聽聞皇上握有兩萬京營,臣帶來三千軍士,加上居庸關之兵,大同和宣府之兵,臣認為佈防山西以北,與太原城互為犄角,遙相呼應,方可有勝算。”

歷史上李自成的確分兵兩路。

一路是李自成帶領的主力,從太原到武寧,大同、宣府,由居庸關入京畿,一路是劉芳亮率領,就是如吳襄所提的往南繞路進入京畿地區。

主力是李自成率領的大軍,也就是北路軍。

如果北路軍遇到阻礙,南路軍是絕對不敢孤軍深入的,正如李守鑅所言,只要斷了南路軍的糧道,南路軍陷入不攻自潰的絕境。

北路軍暢通無阻,南路軍才能一帆風順,糧道萬無一失。

吳襄被問的啞口無言。

因為皇帝親征本來就是錯誤的,他也沒有指鹿為馬的臉皮,丟不起這人,既然無法睜眼說瞎話,也就無法反駁李守鑅了。

可吳襄也不認為守軍可以對抗住賊軍。

只是他不好意思當著京營的提出來,這話說的太過得罪人。

兩萬京營是個什麼成色,吳襄能不知道麼。

還有萬一大清入關呢,關寧軍內遷是鐵板釘釘的,從上到下都不想留在關外與大清軍對抗了,那麼大清必定會入關的,也一定會嘗試拿下山海關。

大明已經陷入了戰略絕地。

東西方向皆是比大明實力更強的對手,偏偏雙方夾擊大明,大明顧頭不顧腚,已經毫無勝算,唯獨的生機就是南下,把北方讓給賊軍和胡虜爭。

趁著北方未定的機會,關寧軍和邊軍,加上南方軍隊,全力收復湖廣北部地區,消滅四川的張獻忠賊部,穩住長江防線,至少百年無憂。

活生生的例子在前,這才是吳襄認為的好方法。

朱由檢笑了。

京畿地區到底是天子腳下,覺悟的確比其他地區的百姓要高不少。

李守鑅認為李自成拿下山西很難,至少會遇到抵抗。

屬於他高看大明。

大明已經沒有人心了。

這些年,山西被流民軍殺入了好幾回,加上天災人禍,大明朝廷已經民心盡喪,所以京畿地區的人無法理解山西民情。

想要扭轉民心,除非朱由檢帶著大軍徹底擊敗流民軍。

而不是守。

守的前提是民心。

形勝固難憑,在德不在險。

恐怕自己的軍隊還沒有抵達寧武關,李自成已經拿下此關了,因為李自成這回就是這麼順利,各地望風而降,無一抵抗。

想要讓各地不投降,除非打敗李自成的軍隊。

而不是守。

不能野戰,處處防守等於處處是漏洞,大明在遼東已經吃夠了這個虧。

不可計數的物資用來防守,可後金總能給予一次又一次的慘重打擊,大明丟盔棄甲,成為了運輸大隊,反而給後金送去了無數的物資。

但是李守鑅的話,讓朱由檢看到了機會。

把山西總兵周遇吉調回來的機會。

山西總兵周遇吉上過奏疏,希望朝廷能給予錢糧支援,最好還能為他補充兵馬。

根據朱由檢的瞭解,以及周遇吉的奏疏。

周遇吉雖然被委以山西總兵,希望他能挽回危局,可手裡卻沒有多少兵的。

目前手裡的幾千兵馬同樣是他新招募拉起來的隊伍,只不過是他手裡有些老兵,靠著老兵的協助,加上週遇吉自身的軍事才能,才有這幾千兵馬的框架。

不是他不想招募更多計程車兵,而是沒有錢糧,幾千人的規模,已經是他靠著山西總兵的名頭,竭盡所能後的極限。

寧武關給李自成造成了損失,損失並不大。

只是周遇吉在寧武關的決死之心震撼了李自成,才讓李自成發出了感慨。李自成東征一直以來各地望風而降,突然有一處抵抗到底,難免讓人印象深遠。

周遇吉手裡的幾千兵馬,其實戰鬥力並不強,之所以能堅守幾日,靠的是關隘優勢,並不是野戰。

但是比朱由檢手裡的京營強啊。

有了周遇吉和周遇吉手裡的幾千兵,加上邊軍,然後是新軍,最後是雜牌軍,至少四五萬人吧,回頭好在山東壓服三萬關寧軍。

起碼讓關寧軍保持聽話的狀態,這樣朱由檢才有底氣。

關寧軍是半軍閥狀態。

光靠威嚴和拉攏是不夠的,一定需要有實力震懾,才能阻止這支軍隊徹底軍閥化。

就像山東總兵劉澤清。

現在什麼恩義榮譽高官厚祿都是扯淡。

只有實力才能壓服他。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