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章 來者何人

“父皇,為何不收編居庸關的軍士,而是讓馬岱總兵獨領呢。”

十三歲的永王遲疑。

年齡太小,雖然努力裝成熟,臉上還是藏不住心思,仍然一眼看到心底。

其實三位皇子都還不錯。

包括太子。

見李自成的時候沒有失態,亂軍中還能活下來,最後能從一片石順利逃走,偷入京城,找到了外公家,最後被抓,實在是不能怪太子,太子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外公連外孫都出賣。

至於為什麼去外公家,也是能理解的。

什麼都沒有的少年如何趕路呢。

吃喝難道憑空掉出來。

自己的身份不敢向任何人透漏,最親近的人只有外公了,所以能理解太子為何入京,而且已經是極限。

至於周奎說是有下人發現,那名下人逼迫周奎去官府交出太子,這話更像是周奎洗白自己的辯解。

朱由檢打量朱慈炯的神色。

十三歲。

可以騎馬了。

十三歲上戰場的少年多得是。

至於太子。

京城還有大量的糧食和白銀,自己留了一營兵力,還有商隊一批批的往外運輸,加上駙馬都尉招募的幾千雜兵,以及五城兵馬司錦衣衛等,京城附近又沒有敵對軍士力量。

所以太子加上李建泰等,已經足夠了。

要是駙馬都尉不可理喻造反。

他手裡的幾千雜兵來自於京畿地區鄉里的鄉兵,沒有人會隨他造反,前腳還是老百姓呢,就算鞏永固一意孤行,別說自己手裡的兩萬大軍。

薊鎮都可以平掉。

薊鎮不行,還有山海關,山海關後面還有關寧軍,只需要動用幾百騎兵即可。

關寧軍目前和自己的利益可是一致的。

否則吳襄為何會加入自己的親征。

內廷各門一關,別說內廷,只怕鞏永固連外城都攻不下。

要是鞏永固能有這本事,短短几日的功夫,就能練出一支忠心耿耿跟隨造反,還能進行攻城的軍隊,那歷史就改寫了。

不會是崇禎上吊,而是鞏永固帶著崇禎殺出京城南下。

至於五城兵馬司這些衙門。

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除非是暗殺太子。

不過也無所謂。

自己還在。

自己身邊還有定王。

所以現在暗殺太子,豈不是昏招,自己殺回去,誰能跑的了。

有太子在。

內廷裡的糧草就不會有問題。

太子出了事。

自己立馬殺回去。

一環套一環。

完美。

朱由檢耐心的問道:“是誰讓你問的。”

朱慈炯納悶。

“沒人讓兒臣問呀。”

聽到兒子的回答,朱由檢並不相信,可能是定王年齡小,被人利用了也不知道而已。

各營享受過一次好處。

最初的時候才多少人馬,後來京營入宮,自己拆分京營,讓各營吸收擴充,一下子提拔了好幾名遊擊將軍,有了經驗,恐怕幾營裡頭不少人還想瓜分居庸關的軍隊。

誰會嫌自己手裡的兵少。

朱由檢不是很擔心。

新軍從上到下都是自己建立的,連校官都是自己提拔和任命,連這點信心都沒有,那也太無能了。

不過想要擴大勢力是好事,卻要按照自己的要求來。

連新軍都無法徹底控制,其餘的軍隊更不提了。

“以後要是誰問你這些,你要罵回去,就說是朕讓你罵的。”朱由檢透過兒子來敲打下面的將領,讓將領們知道分寸。

朱慈炯沒明白父皇的意思,不過老老實實的點頭。

“新軍是父皇練出來的,也有無奈之舉,如果後面遇到的軍隊,皆繼續重複如此,豈不是告訴天下將領,朕不信他們?要收了他們的兵和權。”

“試問,誰得知後不會寒心?”

“關寧軍還敢內遷嗎?他們還敢效忠朕嗎?”

朱由檢告訴兒子。

朱慈炯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可以針對個人,比如某位將領犯了錯,做錯了事,或者給了朕下手的理由,那麼朕必然不會手軟,但是沒有理由的時候,無端端把大量的將領下罪,又或者奪權,這就是皇帝的不對。”

“你要切忌,軍心是一定不能失去的,哪怕失去天下民心,也不能失去軍心,只要軍心在,一切都在,軍心不在,一切都不在。”

“我大明對軍士太過虧欠,如果地方上不敢拒絕給路過軍隊補給,以至於逼的軍隊譁變,哪怕是腐敗橫行,軍士們還能吃飽穿暖,我大明何至於有今日的困局。”

朱慈炯記住了父皇的話。

士兵最重要。

中午吃完了飯。

新軍也徹底緩和了過來。

下午不操練。

繼續休息。

但是不能隨意出居庸關。

居庸關的關城。

除了周邊收攏來的兵,還有就是一萬三千名京營,規模倒也不小了,讓關城恢復了熱鬧,原來空的營房大多數住滿。

此時。

有人送來急報。

昌平總兵李守鑅,帶領三千兵馬經過龍虎口,離居庸關三十里停下,派人來求見皇帝,請求加入皇上親征隊伍。

“他怎麼來了。”

次輔魏藻德大奇。

沒有徵調他啊。

吳襄皺起眉頭,他不認識李守鑅,聽聞他帶來三千兵馬有些驚訝。

整個居庸關都才不到兩千兵馬。

此人手裡竟然有三千人,整整一營的規模,居庸關雖然兵力多,可多數是新兵,守城還行,拉出去打仗別提了,恐怕連旗號都看不懂。

“此人手裡的兵如何?”

吳襄詢問。

周圍的人都搖了搖頭,馬岱說道:“聽說此人性格火爆,連我也不願意屈服。”

這是告狀呢。

馬岱不光是居庸關總兵,還是都督同知,整個居庸關防線上他最大,從規矩上講,雖然昌平總兵也是總兵,可還是屬於馬岱的手下。

馬岱這麼說他,說明此人平日裡和馬岱不太和睦。

“讓他自己來。”

朱由檢拍板。

如果他自己來了,說明是忠心之人。

其實朱由檢覺得此人應該是值得信任的。

他能主動留在三十里之外,已經說明了對方的態度,要是還能單騎前來見自己,更說明了一切。

大明畢竟延續了兩三百年。

大明是誰的。

還是有很多人在乎大明的人。

自己出徵。

除了收攏邊軍外,也要把這些忠心將領保全下來。

以後還要大用呢。

總不能自己手裡全是“貳臣”吧。

多少有些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