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並非一個單獨的關隘,其是由關城、隘口、墩堡、牆體等形成的一個防禦體系,作為直隸京師的一個軍事要塞,居庸關的規格較高,在明初便設立了鎮守總兵。
歇息了一夜,一早核查完軍餉是否如實發放,接著連軸轉,瞭解居庸關軍隊的詳情。
居庸關兩千守軍,可能是別人眼裡平平無奇,文字裡一筆帶過的普通軍隊,對於朱由校而言卻是極其看重的一支軍事力量。
並不是居庸關軍隊實力強,到了如今的大明,關內已經沒有精銳軍隊了。
馬岱身為居庸關總兵,對居庸關最瞭解。
“除了居庸關關城,周圍最大的白羊城,額定人員軍八百一十四名,其中馬隊旗軍八十二名,步隊旗軍四百一十四名,鼓手軍六十五名,火藥匠軍八名,夜不收軍六十五名,東門守把軍一十五名,西門守把軍十五名,倉草場軍二十四名,神器庫軍十名,磚灰窯軍十九名,清泉口軍十四名,松湖片口軍八名,守城軍四十一名,護城墩軍七名,看監軍禁六名,看鋪陳庫子一名,雜軍二十三名。”
“這些是名冊上的,實際上只剩不到五十人。”
馬岱沒有仔細介紹居庸關,反對詳細介紹屬於居庸關管轄的白羊城關所,目的很明確,在場的人都能猜到他的心思。
畢竟居庸關名冊上是幾萬人,如今只有不到兩千人,換做誰也會仔細向皇帝解釋,並不是自己的責任。
“去年孫都督調走了許多精銳,結果都沒有回來。”
馬岱又解釋了一句。
人少,且差。
朱由檢還是沒有在意。
皇上真大度。
一件接一件的爛訊息,皇上竟然能沉得住氣,馬岱內心大大鬆緩。
“大明有今日之局,皆是因為積弊如此。”
“比如居庸關之事,的確怪不到馬岱頭上,可事實卻又是慘不忍睹,所以任何事情,都是從極小的漏洞開始,這些不起眼的事,一件累積一件,等發現之後,就變成了無法解決的大問題。”
朱由檢就事論事,不提馬岱。
為什麼積弊難除。
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想要解決都沒有頭緒。
馬岱是居庸關總兵吧,可要是現在責罰馬岱,對於馬岱而言的確不公平,那怎麼辦呢?把軍餉和糧餉補齊,可大環境還是如此,最後又邊成了原樣。
所以只能換人。
怎麼換?
領導和老伴都換了,還是原來的公司嗎?
當然不是。
成為了新公司。
朱由檢不想被換,因為新東家更黑,所以決定換賽道,帶著剩餘的資本,輕裝上陣開啟自己知道的新賽道。
居庸關東起西水峪口黃花鎮界九十里,西至堅子峪口紫荊關界一百二十里,南至榆河驛宛平縣界六十里,北至土木驛新保安界一百二十里。
所有關隘全部放棄。
軍士集中起來。
“居庸關的軍士主要來自於十一個衛所,清點入冊編入京營,由總兵馬岱帶領,隨軍出征,其軍屬家眷內遷天津地區。”
朱由檢下旨。
吳襄總督京營,由吳襄負責。
吳襄當即明白皇帝的想法。
這才是最穩妥的法子。
把軍士和家眷一起帶走,這樣軍士就不會跑了,看來自己猜對了,皇帝親征是假,收攏邊軍是真,只不過如此做法,開銷可就大了。
難怪皇帝要抄沒內廷。
沒有上千萬兩銀子在手,許多事就無法辦。
不久後。
居庸關的軍士們陸續收到訊息。
放棄沿途關隘,軍士們沒有意見,不關他們的事,可是編入京營,家眷內遷到天津,天津在什麼地方,來自濟陽衛的軍戶們開始介紹。
濟陽衛並不在濟陽。
濟陽衛在京城周邊,衛司衙門在京城。
洪武朝收復被北平時,徐達帶領各地衛所士兵,收復北平後並沒有返回,而是留了下來,這些衛所士兵開荒墾地,恢復生產和人口。
比如濟陽衛,的確是徐達從濟陽帶來的軍隊,但是衛所在京城周邊。
天津地方不錯,因為屬於漕運的大終點,又有海運,如今比較繁華,士兵們願意還是不願意的,目前都沒有能力拒絕。
主要是皇帝真給錢和糧食。
許多軍士年紀大,並沒有家眷,屬於老光棍一條,去哪裡都可以。
那麼如何遷移家眷。
剛好有現成的商隊。
大量的大車滿載而來,現在到了目的地,解除安裝了錢糧物資,雖然商隊做生意斤斤計較,從沿途採買貨物,低價進高價出,可絕大部分的運力都是空的。
衛禎固忙著內遷。
大明交通院的人都是新招募的,標準不低,人手不夠,每個人辦幾起差事,三十來歲的趙學顏做事能力強,善於思考,經驗豐富。
他主動出面做事,和商隊老掌櫃談判。
“空車是浪費,現在多了一起買賣,談不上虧本,哪怕只一兩銀子都是利潤。”
聽到趙學顏的話,羅什滿臉苦笑。
“我是真不願意和你們打交道。”
“為何?”
趙學顏笑呵呵。
剛才兩人還吵架,突然又說起閒話,彷彿玩笑似的。
“相比較官員們,他們其實很大度,只要談妥了大方向,多順從一些,比如多在招待上花點功夫,把他們的地位捧的很高,我們把姿態放低很低,越低越好,像個孫子一樣最好。”
“你想啊,我們姿態都這麼低了,他們那麼高。”
羅什抬著手比了比劃。
然後笑道:“他們怎麼好意思和我們斤斤計較呢,他們接受了那樣高的位置,自然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了,我們當孫子這麼大的代價,他們難道好意思不補貼一點?”
“哈哈。”
趙學顏忍不住笑了。
羅什形容的太像。
“別忘了,我以前也是商行出身。”趙學顏提醒。
羅什嘆了口氣。
皇上用商人對付商人。
這招太厲害了。
他們商人對付官員的招數不好用了,現在的大明交通院,彷彿一個大商行,談判任何事都斤斤計較,錙銖必較。
羅什故意說道。
“趙先生此舉為朝廷節省了幾千兩銀子,在下佩服。”
花花轎子有人抬。
同樣是對付官員的套路。
趙學顏笑了笑。
商行原來的方案,竟然提出按照運輸的價格,趙學顏當然不同意,指出商隊是空車返回,只願意給予一半的價格,現在商隊老掌櫃鬆口,不就是節省了數千兩銀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