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攜家帶口
沈紅蓮其實最想去的是草原,去看看羊群,狼群,牛馬,蒙古包。
可惜那個十幾個女知青被害的著名慘案,沈紅蓮只知道大約的過程,不知道具體時間和地址,想要做點什麼,卻無從下手。
文友小說裡說,東北的局勢比任何地方都要激烈殘酷。沈紅蓮去冰城主要還是見一個前世的網友,在京都的見光死並未消除沈紅蓮對此事的執念。
其實,沈紅蓮最想見的是那個張烈士,可她現在是省宣幹事,以沈紅蓮的年齡和地位去說服她無疑痴人說夢,八層還會惹禍上身。和高層唱對臺戲,不僅自己小命不保,還會連累一大片人不得好死。
權衡再三,沈紅蓮只得嘆息著放棄。
正如大先生所言,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和犧牲的,很多時候,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這次的路程更長,要坐兩天兩夜的綠皮火車。
一路上,沈紅蓮都興致黯然,想著不能為人知的心思。
老鄉的妻子雖說衣服破舊,面黃肌瘦,可骨子裡的傲嬌與沉穩卻難以掩蓋,沈紅蓮不用問也看得出其父母是高知。
妻子叫董靜安,一路都很嫻靜,即便面對十歲的兒子繆成文和八歲的女兒繆藝書,都少言寡語。
沈紅蓮他們除了照顧他們吃飯睡覺,都自覺不多交流。火車上人多,言多必失。
四丫可不安分,很快和兩個孩子打成一片,主要是和活潑的藝書玩鬧。
十歲的成文卻有和年齡不符的老成,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母親身邊,懶得參與。家教不是一般的好,讓沈紅蓮肅然起敬。
季小蓮則跟著四丫則到處造事,很快成了這趟列車上的明星。
氣溫越走越低,幾乎將攜帶的冬衣全部加到身上。
可能是氣候不適應,沈紅蓮的月事提前了三四天,身體眼看著弱下去,連續半天噴嚏後開始發燒。還好列車上配有隨車醫生,打了針吃了藥才好了點。
冰城不愧是這個時期的重工業基地,大部分先進機械和工廠都是原先佔領此地的先進國家制造或建立的,即便早就被蘇修撤退時洗劫一空,留下的殘渣,起碼也比沈紅蓮所在的區域領先了十幾年。因此,招待所條件不比京都差。
基於介紹信裡的內容,沈紅蓮首先打聽的是市裡的木材供應部門,不出意料地被告知他們走遠了,採購木材應該去南鄰的江城。
沈紅蓮故作無知地懊悔,推說考察幾家工廠就走。
之所以和招待所接待員聊這些,不過是要增進了解,打消他們不必有的疑惑,避免無事生非。
陌生地方,就算有楊峰的軍官身份,一般人不敢招惹,也不能掉以輕心。
考察工廠也是扯蛋,這裡的工業根本不適合人口密集資源匱乏的小鎮,只不過是為在這裡多待兩天找個理由。
其實是沈紅蓮多慮了,這個時代借出差之名到處遊玩的多了去了,接待員早已見怪不怪。
按照記憶中的地址,沈紅蓮第二天就到處打聽記憶中那個文友的住址。
四五十年後住址打聽起來很不容易,最後也只精確到一個南崗區,轉了一天也沒打聽到那個人,自己卻累得精疲力竭。
四丫看她飯都吃不下去,有氣無力地躺在床上,忍不住追問她要找的是什麼人,沈紅蓮說是一個朋友,很好的朋友。
姐什麼時候交的這個朋友?
沈紅蓮眼一瞪,四丫趕緊改口,好,我不問,我不說。
捂出了一身汗,感冒好了許多,卻渾身無力站不起來。在四丫強逼下,沈紅蓮告知了這個男性朋友的年齡,說比自己大十二歲左右,讓楊峰和顧鴻遠去區派出所查詢,在二十六到二十八這三個年齡段裡找。
中午的時候,兩人回來告知,說派出所戶籍室沒查到這個人,同名的倒有三個,但年齡都不符。
沈紅蓮堅持說,那你們下午去其他區的派出所查詢吧。
四丫說,朋友而已,為啥一定要找到這個人呢?
沈紅蓮說,因為他對我很重要。
楊峰笑問,是三妹的筆友吧?
沈紅蓮點頭,對。
四丫眼一橫,筆友會不知道具體地址!
沈紅蓮泰然自若,我忘了,不行麼。
四丫小鼻子一抽,那就別找了,顧哥會不高興的。
顧鴻遠迷糊,挨我啥事,咋扯上我了?
四丫罵,笨蛋,哪有什麼失聯的表哥,沒看出來三姐看上人家了麼?這麼遠特地跑來找還不明白,傻到家了。
顧鴻遠揉揉嘴,那和我也沒關係。
四丫洩了氣,沒關係就沒關係吧,下午你們繼續去找,看這樣子,不找到姐也不會死心。
找不到沈紅蓮確實不會死心,那可是她最好的文友,是對她幫助最大的文友。沈紅蓮的文筆能得到持續飛昇,這個文友功不可沒。
確切地說,應該是沈紅蓮的損友,兩人在網路上互損了十幾年,對對方的文章互相糾錯貶損,促使沈紅蓮的文字功夫突飛猛進。
這個人卻被誣陷成了六一五分子,被關了十幾年後才得以平反,妻離子散,身心受到很大傷害。
這個深挖六一五分子行動,將在接班人所謂的叛逃殞命後,於明年正月底打響。各地牽連者無數,光本縣就有上百個,致死五人,傷殘十幾人,連沙文秀都險些遇難,可見其殘酷程度。
有人說,當一個錯誤大到成為笑話時,這個錯誤就不會被承認,要麼錯下去,要麼扭曲事實,別無他法。
糾正錯誤遠比犯錯代價大,且艱難百倍。
第二天,楊峰和顧鴻遠終於打聽到了那個人,符合條件的不僅是年齡,還有他的文筆。據戶籍室的人說,他擅長寫小說散文,經常在市裡報紙上見到。
隔天中午,損友終於被楊峰請了來。
同來的還有他的一個女同事。
沈紅蓮幾人客氣地在大廳裡迎接,請滿是狐疑的兩人就坐。
損友站著,疑惑地問,我們認識麼?
沈紅蓮暗道,我們三十年後才會認識啊。趕緊搖頭,不認識,我們是慕名而來,特地來向你請教怎麼寫文章的。
損友一愣,臉色緩和了點,你會寫什麼?
沈紅蓮馬上拿出十幾份樣報和書,水平有限,還望不吝賜教。
損友這才坐下,很認真地看了起來,越看臉色越好。一篇看完,望著沈紅蓮說,你的水平比我高多了。
沈紅蓮搖頭笑,我不喜歡謙虛的人。
損友也笑了,我也不喜歡。這是肺腑之言。
沈紅蓮說,能借一步說話麼?
損友遲疑了一下,點頭說,可以。
沈紅蓮當先站起來,吩咐四丫和季小蓮招待好女同事,然後,走向自己的房間。
損友也就猶豫了兩三秒便跟上。
沈紅蓮關上房門,坐到裡面會客的小方桌邊,招手示意他坐到對面。
損友竟然不自在起來,站在離她兩米外,有話可以說了。
沈紅蓮也不強求他坐下,小聲說,你可真是個君子。
損友搖頭,你還小。
沈紅蓮噗嗤笑道,你想多了,我沒那意思。
損友點頭,那就好。你們南方文化底蘊確實深厚,你小小年紀就有如此造詣,自愧不如。
沈紅蓮可不想糾纏這事,直入主題,你想不想去我們那交流交流?願意的話,所有費用我來出。
損友問,是特地邀請我一個人,還是有其他地方的一起參加?
沈紅蓮想了想,勉強說,董姐和孩子也算是,這裡暫時就你一家。
為什麼是我?
你寫的東西很合我胃口。
你什麼時候讀過我寫的東西?
沈紅蓮臉一紅,腦子飛速運轉起來,卻總記不起這傢伙的處女作是什麼,一時僵住。卻也只猶豫了三秒,笑著問,用撿來的望遠鏡看女廁所是什麼體驗?
損友的臉竟然紅了,尷尬地撓撓頭,你還真看過。
沈紅蓮繼續加固,喝醉了睡豬圈也算事體驗生活吧?
損友艱難地笑道,你——咋都喜歡這些出糗的情節的?
沈紅蓮笑道,語意反差大,顛覆傳統認知,才是玩小說的真諦嘛。
損友笑道,我們這裡的報紙不可能發行到你們那裡吧。實話說,我也是第一次見到你們那裡的報紙。
沈紅蓮強硬地回,你沒去過我們那裡,怎麼知道發行不到。再說,我就不能夠在火車上撿到麼。
損友笑笑,不想為此事爭執。你請我去到底什麼目的?
沈紅蓮笑道,想害死你唄。
損友說,你不肯說,我不會去。
說了你也不一定會去,對不?
那得看具體什麼情況。
比如,如果你會被批,被關起來呢?
那隻能說明我遭人嫉妒,運氣不好。
我覺得你還是認真考慮一下我的建議,最晚明年三月就能回來,順便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萍水相逢,實在沒理由這麼麻煩你。況且,目前我的工作也不容許我離開。
沈紅蓮冷笑,你以為你是誰呀,離了你地球就不轉了。
損友笑笑,有些事還真的轉不起來。
沈紅蓮急得站起來踢了幾腳木床,不去我們那裡也行,但你必須馬上辭職,離開這座城市半年時間,隨便去哪都行。
損友看著沈紅蓮急躁的樣子,眼裡掠過一絲驚懼,你——你沒問題吧?
沈紅蓮馬上回,你才是神經病,比驢子還倔,怎麼就聽不進好話呢。
損友摸摸頭,不是。我們一點都不熟,你一個小姑娘不遠萬里跑來和我說這些,你讓我怎麼相信你。
沈紅蓮眼一瞪,一回生二回熟嘛。這樣吧,你明天再來,我等你答覆。
損友終於鬆了口氣,那好,我回去考慮考慮。
說完,避鬼似的開門快步離去。
沈紅蓮一下子癱倒在床上,使勁拍打著床鋪。
好容易平復下來又有些後悔,後悔自己操之過急了,應該循序漸進才對。
捱到第二天下午,損友真來了,帶著老婆和三歲的兒子。
沈紅蓮將四丫趕出房間望風,關上門很開心地逗著小屁孩說,原來你早就結婚了,結婚了就好,可以響應上級號召,一家都到我們鄉下插隊落戶去。
損友老婆為難又疑惑地看看沈紅蓮,南方妹子,你到底安了什麼心,為啥一定要他離開這裡?
沈紅蓮笑道,我說圖謀不軌,你信不?
老婆搖頭,小姑娘,你們從來都沒認識過,天隔一方的,突然來這裡提這種要求,讓我們怎麼相信你?
沈紅蓮撓撓頭,我會寫文章,水平也比你丈夫高。還有,我的警衛員都是連級幹部,這還不值得相信麼。
損友依舊不信,那些散文小說真的是你寫的麼?
沈紅蓮脫口而出,當然,就許你一晚寫一萬字,我也能,我一晚上是可以寫四篇小說散文呢,還都能發表。
損友一愣,你——怎麼知道我一天能寫一萬字?
沈紅蓮直視他,昨天調查過的。
老婆依舊疑惑,小姑娘,你到底是什麼人?到鄉下,你有能力安排我們的生活麼?
沈紅蓮胸脯一挺,把你兩人的所有親戚都帶上,我也負擔得起。別擔心你們現在的工作,春風得意只是暫時的,福兮禍所依,知道不。只要跟我走,將來保證能幫你們找到更好的工作。
損友苦笑,小小年紀就這麼迷信,會受到批判的。
沈紅蓮哼了一聲,我們南方多好啊,空氣新鮮,氣候怡人,風景絕美,四季分明。你們想想,使勁想想。什麼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用我多說吧。
老婆總算柔和了些語氣,我現在的工作費了好大勁才得來的,這麼大的事得讓我們好好想想。
沈紅蓮點頭,正色道,給你們兩天時間考慮。還有,我們見面這事不能和任何人說,親戚家人也不行。確定了跟我走,去我們那插隊落戶的事暫時也不能告訴他們,一年後才可以通訊告知。具體原因我現在不能說,日後你們自然知道。當然,要是覺得我們那裡不好,一年後就可以回來,照常上你們的班。
老婆問,我們還能做原來的工作麼?
沈紅蓮點頭,當然,工齡也不會減少。而且,去我們那裡工資更高,你們什麼都不用帶,一切生活用品有公家安排。
損友問,你的意思,這是上面的安排?
沈紅蓮繼續胡扯,你可以這麼認為。畢竟,我們的工作比較機密,不能洩露一點點,到了目的地,會和你們籤保密協議。
損友問,那個帶著兩個孩子的大嫂確實是你們找來的麼?
沈紅蓮點頭,當然。對秘密工作有用的人才,我們都會吸收進來。不過,因為是秘密行事,在外面什麼都別問,問也不會承認。
老婆面帶喜悅地說,既然是上面的安排,我們就服從吧。
損友還在疑慮,你們到底是什麼人,具體做什麼,真的不能說麼?
沈紅蓮點頭,現在不能說,到目的地後,自然會告知。你們有選擇的權利,但我希望能同意。因為跟我走,你們會更有前途,也更光榮。
隔天,損友過來說老婆願意跟他一起走。沈紅蓮趁熱打鐵,吩咐他們趕緊辭職,開好去鄉下插隊落戶的介紹信,還有組織關係等可以證明身份的東西,帶上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儘快離開。
都在動員上山下鄉,主動申請求之不得,開介紹信和證明很容易。
四天後,損友一家三口和沈紅蓮八人踏上了去江城的火車。
四丫很快和損友兒子劉星燁玩成一團,幾個小孩子在車廂裡到處作妖。
沈紅蓮感冒初愈,身體虛弱,但精神很好。一路卻很少開口,一副不好惹的架勢。
因為是鄰省,火車一天就到了,先開了五個房間安頓下來歇了一晚,然後去市木材供應部門洽談。
這個時候的木材要憑縣裡發放的供應票才能購買,供應票是由本省物資部門發放的。也就是說,跨省交易得有省級能源部門的證明。
這個沈紅蓮自然沒有。
此次出遊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採購木材不過是附帶的,能買到更好,買不到也無妨。
可前世五十多年可不是白過的,加上她三流寫手的頭腦,對各種潛規則可謂瞭如指掌。馬上拿出了火車上省宣傳部長親筆寫的介紹信,再偷偷塞了三百塊錢給負責人,並宣告可以用高出計劃內價格購買。
看小女孩如此上道,負責人樂得眉開眼笑。價格是上面規定的,不能更改,你們既然有省級部門的介紹信,就完全合乎規定,這就去挑選吧。
作為開了好幾年木器廠的老闆娘,沈紅蓮當然知道什麼木材在當地最吃香。首選是做房梁椽子門窗的杉木,松木,然後是做傢俱的水曲柳,核桃楸。選了大約一千立方米,花了三萬多。
看到他們身上居然帶著一大包的錢,損友劉傲揚驚得眼都直了,更加確信沈紅蓮他們的工作不簡單,甚至有了榮耀和自豪感。
接著,在負責人的幫忙疏通下,聯絡了鐵道部門運送,到第五天,才裝上了開往本省的貨列,足足裝了十四節車廂。
當晚,他們一行人坐上了回省城的列車。
沈紅蓮的身體也已徹底恢復,車廂裡又成了她和四丫的舞臺。
看了她們的歌舞,劉傲揚註定開始懷疑人生了。
這特麼是農村小鎮土生土長的女孩麼。
這像一對文盲生的孩子麼。
連級軍官對她尊敬有加,這對小姑娘的來頭果然不小,鐵定是高階機密了。
可他們如此張揚的留了通聯,就不怕洩密麼。
董靜安也沒想到沈紅蓮水平如此之高,且對世事看得如此通透,逐漸放下了戒備之心,主動交流。
沈紅蓮也瞭解到董靜安的父親留過洋,學的是建築學,母親從事過古建築保護,卻不清楚被下放到何處去了。
四天後到達省城,又馬不停蹄趕往江邊卸貨處查收。
再請鐵路部門幫忙聯絡小型拖船,準備走水路運送到鎮外五六里的運河邊碼頭。
又耽誤了五天,才將木材裝上了八條水運部小型拖船。
這次,沈紅蓮選擇帶一行人上船一起回家。
不是為了省車票,只為看看長江風光。
損友一家和四丫異常興奮,他們還是第一次坐船。
嗯。回去得教四丫游泳了。
楊峰和顧鴻遠則忙著跟閒著的船員釣魚網魚,這時的長江尚未受到汙染,更沒禁捕,魚蝦極其鮮美,能從嘴裡鮮到屁眼。
幾乎每天都有不少收穫,頓頓不離魚蝦。
河豚這種頂級食材可不敢吃,因為沒人會燒。
董靜安徹底放了心,見沈紅蓮靠著欄杆望著夜空發呆,忍不住走過去沒話找話,三丫頭,你到底是做什麼工作的?
沈紅蓮說,真的是農民,我全家都是農民,在鎮上小廠掛了個虛職,吃空餉呢。
董靜安表示理解,有些話確實不能說。
沈紅蓮暗道,臥槽,真以為我搞秘密工作的呀,誤會就誤會吧,暫時還是不要說破的好。
轉而反問,你去我們那裡有什麼打算?
董靜安搖頭,活到這種程度還能有什麼打算,撫養孩子唄。
沈紅蓮真心建議,婆家那邊不方便的話,可以來找我,我能給你在鎮上安排個教師工作。也可以做你喜歡的建築行業。現在算得上百廢待興,你這樣的人才可不能埋沒了。
董靜安苦笑,到時候再說吧。
沈紅蓮繼續鼓動,打聽到你父母的下落,也可以告訴我。我應該有能力能把他們接過來。
董靜安說,我信你。有訊息一定告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也請不要客氣。
沈紅蓮很確定,明人不說暗話,我是個生意人,不做虧本的買賣。答應帶你過來,就是看出來你有利用價值。我要用你的地方很多,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董靜安點頭,那就說定了。
沈紅蓮之所以答應帶董靜安出來,就是看中了她在京都的關係,到時候在京都購買房產就容易多了。只是現在還不能說,免得嚇著她。
目前要做的,就是盡力讓董靜安放心,鞏固好關係,好打親情牌。
因為不急,日行夜歇,五天後才駛出大江,進入運河閘口。
審查又耽誤了一天,到第二天傍晚才安全到達鎮外運河碼頭。
看到一下子來了這麼多木材,整個小鎮都沸騰了。
這可不是公家計劃內物資,是沈紅蓮的私有財產。
光卸貨運到廠裡就花了一個多星期。
財發狠心人。經過沈紅蓮精挑細選的木材質量比縣物資部好了不知多少,水曲柳和核桃楸這種名貴木材,別說縣裡,就是省裡能源部都罕見,必須得貴點。
繳給公家的,在原價基礎上翻兩番不過分吧,就這樣也和縣裡的木材供應價相差無幾,果然公家在壟斷物資上賺的錢很多。不過,要運作地球第一的龐大管理系統,委實不易,難怪會禁止私人買賣。
嗯。第一桶金應該是賺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