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見光
沈紅蓮心道,又特麼失算了。嘴上卻很誠懇地解釋,是我們廠長擔心你們不接待,想用此來證明我們有辦廠的實力,其實在家裡,我們的生活很儉樸的,每天只有玉米粥吃,一年都吃不到三頓大米飯呢。
四丫附和,我們那裡可節儉了,穿沒補丁的衣服都不好意思出門。
沈紅蓮一本正經地點頭,簡直太窮了,孩子都是光屁股的,連尿布都捨不得洗,怕洗破了。
四丫頭搖頭嘆氣,我們那裡洗碗洗鍋的水都捨不得喂牲口,留第二頓繼續燒了吃,簡直太節約了。
顧鴻遠和楊峰拼命忍住不笑,臉漲得通紅。
看接待員還要糾纏不休,楊峰只好拿出軍官證遞上去。因為部隊的代號都是數字,接待員立即肅然起敬。請問軍官同志,你和他們是什麼關係?
楊峰很認真地答,我是他們的警衛員。
接待員的態度又是一百八十度的轉彎。哎呀,失敬失敬,正好還有兩間貴賓房,請上樓,我帶你們去看看合適不合適。
沈紅蓮說,不用看,我們走累了,直接上去吧。
四丫嚴肅地大聲吩咐,警衛員,把行李扛上去。
楊峰大聲答,是!
貴賓房果然豪氣,有單獨的衛生間,洗澡間,客廳,快趕得上四星級賓館了,住一晚才七毛錢。
招待所的晚飯更便宜得讓沈紅蓮驚歎,一大盤子純肉水餃才四毛,一盤醬牛肉八毛,半斤火腿肉七毛,蔬菜沒有超過兩毛的。
當然,全國通用糧票也要付點。
五個人吃的滿嘴流油,連打飽嗝。都說比縣城還便宜。
沈紅蓮很愜意地洗了出行幾天來的第一次澡,很愜意地喝了茶上床休息。
四丫和季小蓮則在研究衛生間裡的坐便器,房間裡的暖氣片,床前辦公桌上的黑白電視機,床頭櫃上的收音機。
可惜電視機只有一個臺,影像和音響也不清晰,燥人耳目,沈紅蓮看了不到兩分鐘就關了。收音機裡各種口號紅歌假大空的報道,同樣讓她受不了,聽了十分鐘也關了。
這個時代的電子技術真落後啊。
第二天吃早飯時,接待員說上午廠裡開批判大會,不接待外來人員,讓她們下午去。
沈紅蓮故作很為難地說,下午我們要去別的部門申請,那就明天去廠裡吧。
這麼優惠的吃住條件,不多住幾天,對得起自己麼。
真好,這個時候到哪去都不需要門票,只要在門衛室用介紹信登記一下就行,那就到處溜達溜達吧。
和省城一個樣子,大街上行人稀少,要有,也就是戴著紅袖箍舉著小紅旗排隊呼口號的年輕人。
古建築到處都有明顯毀壞的跡象,不少粉牆黛瓦的老房子空關著,八成被下放農村再教育去了。
文友小說裡說,十年後房屋剛開始可以私人買賣時,一個四進院落,佔地兩千多平方,只要六七千塊錢。
嗯,到時候起碼在市中心買三五套屯著,三十年後,一套換一個小目標穩穩當當的。
沈紅蓮越想越開心,不自覺地哼唱起來。
顧鴻遠沒好氣地問,又想好事了?
沈紅蓮點頭,我要發大財了,你開心麼?
顧鴻遠扭頭不看她,和我有啥關係。
四丫噗嗤一笑,姐要作騷,你說和你有沒有關係。
氣得沈紅蓮抓住她領口想扔出去,沒成想四丫和她一樣高,還比她壯實,根本拎不起來。
四丫趕緊求饒,他懂姐的圖謀不軌,姐懂他的故作矜持。
沈紅蓮笑罵,我這輩子不可能結婚的,只想發財。
楊峰苦笑,三妹這麼有錢,還想發多大財呀?
沈紅蓮笑,你猜猜,使勁猜猜。
楊峰捏捏自己耳垂,一百萬?
沈紅蓮搖頭,太少了,再猜。
楊峰大笑,不會要一千萬吧。
沈紅蓮繼續搖頭,如果說十個一千萬算一個小目標的話,我的目標是一千個小目標。
楊峰愣了十幾秒,腦子裡飛快算了算,猛地伏到顧鴻遠身上,拍拍胸口。三妹,別嚇唬我。你知道那是多少錢麼?
四丫說,三姐當然知道,軍用卡車得拉幾千車吧。
楊峰快哭了,那還叫錢麼。
沈紅蓮搖頭,你一點都不懂經濟。去年我國的生產總值是一千七百個小目標,今年估計會超兩千。
楊峰已經開始懷疑人生,難不成這就是傳說中的富可敵國。
顧鴻遠附議,好像是這樣的。
楊峰摸頭,那麼多錢個人怎麼花呀?
四丫回,三姐說要去買外國的飛機航母,回頭再打他們。這叫以彼之道還治彼身。
楊峰點頭,這好。幹他孃的。
正說著,猛聽前面一片譁然,好像幾百人打群架的節奏,四丫剛想前去湊熱鬧,被沈紅蓮一把拉住。人多的地方不去,忘了麼。快走,遠離是非窩。
文友小說裡描述過,現在正逢兩派爭鬥的時期,經常動用槍支,各地死傷時有發生,京都也不例外,可不是鬧著玩的。
見沈紅蓮神色凝重,顧鴻遠也慌了,和楊峰一起護著三個女孩快步迴轉。
到了招待所正逢午飯時間,接待員說廠裡的領導正好都在,問沈紅蓮他們要不要見見。
沈紅蓮當然不能拒絕,跟隨接待員去了餐廳裡的一間包廂,裡面坐有三男兩女五個人,一個年近三十的短髮女人擺著手勢說得慷慨激昂。我看他們的態度還沒徹底改變,還要繼續批判,不批深批臭就剎不住這股歪風。
另一個短髮女人更年輕,也就二十歲左右,貌似還未婚,附議道,對。批判會下午接著開,等會都重新寫一篇批判稿。
沈紅蓮和四丫也留了短髮,只是為了打理方便,並沒有跟潮流的意味。因為她倆的短髮剪得參差不齊,看起來隨意俏皮活力四射,同時又不失嬌媚可愛,加上一身豪氣的衣作,一下子讓小包廂亮堂起來。
季小蓮則將長髮編兩條長辮子,藏在外衣裡,也算得上得體。
接待員介紹說是南方一個小鎮來廠裡考察洽談辦廠事宜的。
幾個幹部和昨天接待員的態度一樣,從對衣作的尊敬到對小鎮的不屑再到惶恐,不到兩分鐘換了三張面孔。
幾個幹部慌忙站起來輪流和沈紅蓮他們握手,爭相說著場面話,彎腰伸手招呼他們坐下,雙手將菜譜遞上。
轉頭見楊峰表演似的立在身後,沈紅蓮又好氣又好笑,淡淡地說,你也坐吧。
楊峰大聲回了一個是,才走到邊上挨著四丫坐下。
四丫已經毫不客氣地接過菜譜,在一張紙上瀟灑地留下墨跡。寫完,捏住紙片一彈,紙片就飄到了圓桌對面。你們是主人,客隨主便,看看有沒有要新增的。
正襟危坐的五個幹部掃了一眼四丫的字,臉上更加恭敬,異口同聲地表示沒意見,讓接待員去通知廚房。
之所以讓廠領導恭敬,不僅是不怒而威的軍部連級幹部做了警衛員,還因為沈紅蓮冷冽的氣度,給了廠領導無形的壓力。
年輕氣盛的短髮姑娘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首先打破沉默,你們小鎮上也要辦紡織廠麼?
沈紅蓮看著菜譜不理會,腦子裡在想著得把這個菜譜抄下來,將來會是寶貴的文學材料。
唉。動不動就想著怎麼賺大錢,分明鑽進錢眼裡出不來了啊。
四丫看沈紅蓮不答,只好輕描淡寫地回,有這個計劃。主要是,我們現在有一家軍工服飾廠,布料經常不能保障供給,合計著辦一家紡織印染廠,自產自銷。
小姑娘點頭表示理解,試探著問,你們服裝廠有多少職工?
四丫有些難為情地回,很小,才幾百人。目前是日夜三班倒,正在擴建。
一個四十多歲的男領導驚得睜大眼睛,你們——應該屬於通市吧?
四丫點頭,是啊。
五個領導互相看看,更加洩氣。中年男領導苦笑說,你們是不是走錯地方了?
四丫裝糊塗,怎麼?你們不是紡織廠麼?
男領導搖搖頭,是紡織廠。可我們廠裡的機械裝置都是從通市進的,技術人員也是通市的。
另一個男領導幫腔,通市解放前就是全國最大的紡織基地,機械都是外國貨——嗯,現在國產的更先進,比外國先進多了。
四丫作恍然大悟狀,哎呀,我們還以為京都的最發達最先進呢。不過,既然來了,總得看看吧。
不清楚沈紅蓮五人的底細,這頓飯,廠裡幾個幹部吃得很矜持。
沈紅蓮他們卻顯得很隨意,有賓至如歸的味道,這讓一直搞鬥爭的廠幹部更加小心,生怕說錯一句話。
飯後,楊峰搶先去結了賬,然後約定下午兩點去廠裡。
躺到招待所床上,四丫還在抱怨。原以為京都地靈人傑,沒想到那些幹部水平那麼低,隨便抓句話就能扣上反動分子的帽子。
沈紅蓮認為,現在的幹部大都靠造反上臺的,只會無原則無底線的服從上級和表忠心。
四丫說,沒完沒了熱衷搞批判鬥爭,不耽誤生產麼?
沈紅蓮搖頭,為啥號召下放農村,還不是城鎮人滿為患,廠裡肯定閒人多,沒事就得造事,不然,怎麼體現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啊。
不出意外,廠裡安排陪同的技術員是同縣老鄉,老家在沈紅蓮所屬縣的最東邊鎮上,從小就在通市紡織廠學徒,十年前被調到京都做技術員,現在已經榮升到車間主任。
由於鄉音雷同,技術員很仔細地介紹了機械原理和生產過程。
在黃莊織染廠待過不少時間的季小蓮認為,廠裡不少方面還沒有黃莊的新廠科學先進,並當場耐心地指出了好幾個可以改進的地方。陪看的短髮姑娘也沒了不服,吩咐技術員一一記下來,再去和技術部門開會商議改善方案。
考察變成了考查。
沈紅蓮全程沒說到三句話,僅有的兩句也是提醒補充了季小蓮對管理方面的改善建議,兜了一個多小時才告辭。
下班後,廠長和書記帶著技術部的骨幹來找,很誠懇地挽留沈紅蓮五人多留兩天,幫助廠裡完成改善事宜。
沈紅蓮感覺這個時代狠抓思想也有好處,起碼科技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發展,只可惜就算改得再好,也落後了先進好幾十年。
可不少掌握了先進技術回來建設的科技人員,現在又成了黑五類,很多事真是一言難盡。而所謂的反向研究,彎道超車,也得開放後才能施行。慢慢熬吧。
當時在黃莊紡織廠時,沈紅蓮只是走馬觀花,並沒也不想深究這個行業的技術細節,畢竟術業有專攻,貪多嚼不爛。季小蓮對染織廠的知識堪稱專業級別,現在居然派上了用場,可見,成功確實是屬於有準備的人的。
期初的安排是季小蓮和顧鴻遠第二天去給廠裡解決疑問,沈紅蓮和楊峰出去帶四丫溜達。季小蓮和顧鴻遠都不同意,說要共同進退。沈紅蓮只好決定上午去廠裡,下午一起出去玩。
這次來京都,沈紅蓮最想看的是太平湖和報社。
一個是三年前一個文學前輩自絕的地方。雖然對這個前輩的品行不一定苟同,但其文字功力頗讓沈紅蓮佩服,有必要去祭奠一下,哪怕在心裡。
另一個是除了日期稀有真實的地方,將來一旦恢復高考,憑先知和水平八成可以考到京都來,鐵定會和舞文弄墨的部門打交道,很有必要先探探路。
以沈紅蓮先知技能,文字功底,還有做文賊的水平,現在就可以進入省級以上的文藝部門,之所以不求上進主要是不想在將來留下人格和文骨的汙點,還要避免阻斷很多老師的文學道路。
對,是老師,不是大師。
大師小師在建國後就滅絕了。
文友說,可以保持沉默,但不能毫無原則的讚美和歌頌,這是作為文人的底線,哪怕只是個半吊子文人。
最重要的是關係到自己的安全,低調,永遠是人生制勝的法寶。
太平湖沒有想象的闊大深邃,更不清澈旖旎。而是塵土飛揚,垃圾遍佈。每隔刻把鍾,就有軍用貨車運來渣土倒進湖裡,岸上烏煙瘴氣,讓人難以接近。不用說,附近肯定在搞一項大工程,這裡成了渣土填埋場了。
填了也好。
沈紅蓮這樣想著,繞到偏僻的岸邊,陡然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
四丫和季小蓮雖然不明就裡,但唯沈紅蓮馬首是瞻,毫不猶豫跪下磕頭。
這狀況驚得顧鴻遠和楊峰目瞪口呆,正想著怎麼詢問,沈紅蓮已經站起來,看了兩個男人一眼。不要問,不要說。
說完,率先快步離開。
去報社也差不多是無功而返,因為沈紅蓮見到了一個頗讓她意外的人,迅速放棄了進一步交流的打算。
那個人是沈紅蓮前世的未見過面的網友和文學老師,曾經幫沈紅蓮推薦了五六篇心靈雞湯發表在京都紙媒,沒想到這個時代他居然在這個報社做編輯,這事他從沒提過。
雖說為了生存,這麼做無可厚非,還是讓沈紅蓮覺得不爽。
不爽的原因不全是職業,還有圓滑的眼神,濃重的官腔,刻意的衣品,漠視的態度,還有滿嘴的新聞聯播。
網友用居高臨下的眼神審視問詢了幾句後,一聲冷笑,你們考察工廠採購木材來報社幹嘛?
沈紅蓮小心地答,仰慕你的文筆,想向你學習寫作。
網友更加不屑,那也得從底層學習起,寫得好,自然會得到縣裡推薦,然後到省裡,最後才到我們這裡。
沈紅蓮小聲回,英雄不該問出處吧。那個帶頭大幹快上的農民不也一下就進了高層麼?
網友氣笑了,不耐煩地擺擺手,等你學好了再來吧。
沈紅蓮淡定地點點頭,小聲說,好的。萬分感謝你的諄諄教誨。
站起來正要走,早就對這個網友不滿的四丫冷冷地開口說,姐,你孬好發表了一兩百篇文章,還出了一本書,咋就這麼沒自信呢?
沈紅蓮想阻止已然來不及,只好說,那些都是瞎寫的,只能在小地方自娛自樂而已,到這裡就是班門弄斧。走吧,丟人丟大了。
四丫的話顯然讓年輕的網友一愣,卻什麼也沒說。
沈紅蓮對著網友深鞠一躬,說了句打擾了才慢轉身,慢慢出門。
四丫意猶未盡,咕噥道,就這麼走了麼?要不要再爭取一下?
沈紅蓮搖頭,沒必要。我沒想過要來這裡工作,至少現在不想。
四丫哼了一聲,那你來幹嘛?吃飽撐的?
沈紅蓮點頭,對。就是吃飽撐的。
走到門外,也沒聽到網友的一聲挽留。心裡長嘆一聲,所謂的見光死就是這樣的吧。
難怪前世看到好多文友質疑他的思想和水平,就這自命不凡媚上欺下的德性,文章能好到哪兒去。
不過,他能不被牽連,不被打擊,平穩度過這場運動後,還能名利雙收,確實算得上人生贏家。
可要不是官方一直管控著文藝,哪裡還有他囂張的空間。
沈紅蓮有點後悔寫的那些禍害人的雞湯文了。
可要是不寫,又怎麼實現財富自由。
人生到處充滿了矛盾。
人本身就是各種矛盾的統一體。
只有解決解決矛盾才能進步,自己不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矛盾中得以提升認知和水平的麼。
從這點上看,沈紅蓮自覺和這個網友並沒有多少本質區別,都是苟活在這個世間的螻蟻,一不留神就會萬劫不復。
回到招待所,那個作為廠裡技術骨幹的同縣老鄉和車間主任已經在等著,一行人聚到包間,聽季小蓮解說技術層面的細節。
老鄉邊聽邊用本子認真記錄,不厭其煩地請教。季小蓮也是誨人不倦,耐心地比劃著,儘量將要點和注意事項說清楚。
這讓一知半解的沈紅蓮幾個根本插不上話,尤其一些技術術語,讓不懂的更加迷糊,只是靜靜地聽著。
首先是四丫不耐煩了,拉著顧鴻遠出去,說要看廚房操作,合計晚上吃什麼菜好。
早就不耐煩的車間主任也很熱情地站起來,說要帶他們去,好引薦並介紹。
看他們出了包間門,沈紅蓮這才示意楊峰站到門口去望風,然後冷靜地看看老鄉,小聲說,正宗老鄉,有話可以直說。
老鄉微微尷尬了下,你們是就此回家,還是再去別的地方考察?
沈紅蓮答,下一站先去冰城辦點私事,辦好了就直接回家。
老鄉遲疑了一下,還是提出,你們回程時,能不能麻煩再來耽擱兩天,我想請你們把我老婆孩子帶到老家去。好多年沒回去了,我爸媽怪想孩子的。
沈紅蓮心裡一動,現在路上很安全,回家探親不難,這個老鄉顯然又難言之隱,邊試探著問,你老婆事本地的?
老鄉點點頭,岳父岳母都下放農村了,我老婆也被單位辭退,感覺先讓他們回老家比較好。
沈紅蓮當然明白怎麼回事,自是滿口答應,這樣吧,讓你老婆孩子開好探親的介紹信,和我們先去冰城辦事,然後一起回家,保證安全送達。
見老鄉有點為難,沈紅蓮斷然決定,不用開介紹信了,明天上午我們去買車票,確定了出發時間,我們會提前告知。讓他們儘快打理好,行李儘量少帶,隨時準備出發。我們去你家接到人,就直接去火車站。
老鄉看看沈紅蓮,突然跪下磕頭。
季小蓮趕緊將他拽起,別這樣,三妹救人無數,這點小事,不足掛齒。
晚上,季小蓮躺在床上還沒想通,三妹,你說那老鄉怎麼這麼相信我們呢。
沈紅蓮說,因為我們長得都很好看啊,慈眉善目,一看就知道是好人,大好人。
氣得季小蓮將枕頭砸了過去。
四丫幫腔,整整交流了兩天,好人壞人還看不出來,豈不是白活了。
這個時期車次不多,坐車的人也不多,不需要排隊就買到了當晚九點的票。
沈紅蓮帶著四丫和季小蓮白天依舊去廠裡考察一通,主要為傳遞資訊,示意老鄉晚上儘量待在廠裡,不要回家,以免讓人誤會。
楊峰和顧鴻遠則在晚上六點多一身正裝地去了老鄉所居的大院,藉著黑暗用衣領遮住了半個臉,表情嚴肅地向門衛出具了軍官證,聲音嚴厲地帶著老鄉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離開。
到火車站安頓到候車室,楊峰和顧鴻遠又趕去招待所接沈紅蓮她們。
廠裡領導還算客氣,不知從哪搞來十幾只蘋果,以答謝沈紅蓮他們的技術幫助,還在招待所設宴給他們送行,對遲到的楊峰和顧鴻遠表示理解。
軍官來京,肯定有些軍方的事。涉及到軍方事宜,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打聽的。
吃完,廠裡更熱情地用專車送他們去火車站。
因為沈紅蓮五個都是豪華版的軍官裝,車站服務人員自然不敢多問,八個人很順利地上了車,趕往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