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三章 絕壁留字

第一樁買賣,要是逼急了他也不太好,這個任務剛巧合適.”

他重新睜開雙眼,面無表情道:“我去問問主家,明日回覆你.”

袁詩丹又打懷裡取出早已經準備好的信遞了過去,說道:“資訊就在裡面.”

孟鐵匠接過信放到懷裡,收了白旗,徑直走了。

袁詩丹心中猶豫要不要跟蹤他,但已經打算如此做了,似乎沒有必要冒險再跟去了,想到此處,袁詩丹收了心思,決定再等上幾日。

第二日,孟鐵匠果然帶來了她想要的訊息,敲定了此事後,她又花了兩日功夫請了三名殺手殺自己,要求他們在七日後再動手,隨後直奔錦繡峰而去,這才在錦繡峰上遇到了張思袁,發生了接下來的事情。

自張思袁應允下來保護袁詩丹五日,他心裡越想越覺得奇怪,按理說袁詩丹乃是大俠袁忠喚的女兒,怎麼會有人來殺她呢?他又哪裡猜得到,這全是袁詩丹為了讓他承認自己身份而設計的。

張思袁心底疑惑,袁詩丹心裡則是想著如何在五日之內讓他承認自己的身份。

二人各懷心事,都一聲不肯地低頭走著,不知不覺又走到了錦繡絕壁這裡。

袁詩丹抬頭一望錦繡絕壁,不由嘆道:“好壯觀啊,我想在上面留字.”

張思袁望著錦繡絕壁,心中也不由生出渺小之感,聽見袁詩丹開口,他隨口道:“你去吧.”

袁詩丹卻是道:“在錦繡絕壁留字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須得兩人比武,一分高下,勝者才能在絕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張思袁眉頭一蹙,如今只有他二人在這裡,稍遠處雖然也有幾個人在,但總不能出言挑釁,無端招惹別人,只為在這絕壁上留一個荒唐的名字吧。

他方這樣想著,袁詩丹便開口道:“只是如今沒有可以比武之人,若是你我動手,我肯定不是你的對手,這樣一來,我也沒法在絕壁上留名了.”

張思袁道:“不過是留一個名字而已,哪有那麼多講究.”

袁詩丹笑道:“也是,那我便上去留名了。

借你寶劍一用.”

張思袁問道:“留個名字而已,還需我的劍?”

袁詩丹道:“下面密密麻麻全是別人的名字,哪裡有地方寫我的名字,再說了,本姑娘的芳名,自然要寫在最高處.”

張思袁將劍遞給了她,袁詩丹一左一右各拿著一柄寶劍,來到絕壁下,雙腿微曲,猛地發力,整個身子便沖天而上,一躍幾乎有一丈高,待到最高點力,將要力乏時,她右手一劍插進了石壁中。

袁詩丹將手中的兩把劍當作工具,如此慢慢攀爬到了絕壁中部,此處已經沒人在此留名,她微微一笑,左手拉著劍將自己懸掛在半空中,雙腳踩在絕壁凸起的地方,右手拿劍在絕壁上刻起字來。

張思袁在底下瞧見袁詩丹用劍刻了好一陣子,方才開始往回走,嘀咕道:“她都刻了什麼字?竟然刻了這麼久.”

上時容易下時難,袁詩丹費了很大的勁在挪動了一丈的距離,心中開始暗暗後悔自己幹嘛爬這麼高,且抓了劍這麼長時間,她的手臂痠痛無比。

分神之際,腳下一不留神,失了重心,她啊的一聲大叫,身子往後仰,直直向下墜下,原本插在石壁上兩柄劍也被她拔了出來。

張思袁正抬頭看著她,忽然見她墜落下來,暗叫不好,雙腿猛地發力,騰躍而上,雙手接住了她。

這下墜的力道可不是一般的大,張思袁接住袁詩丹後,落地旋轉了幾圈,方才將力完全卸掉。

袁詩丹被嚇得緊閉雙眼,伏在張思袁懷裡久久不敢動彈。

瞧著懷裡的佳人,張思袁臉頰忽然一熱,他急道:“沒事了.”

連忙將袁詩丹放了下來。

瞧著他這幅窘態,袁詩丹笑道:“掉下來的是我,怎麼反倒把你嚇到了?”

張思袁轉移話題道:“你在上面刻了什麼,怎麼刻了這麼久?”

袁詩丹道:“本來只想刻自己的名字的,誰知我在上面突發奇想,忍不住又多刻了幾個字,你刻了什麼嗎?”

張思袁見她目光灼灼,連忙避開,擺手道:“不了不了.”

袁詩丹笑道:“你若自己上去看便是。

你不在上面刻一個嗎?”

張思袁搖了搖頭,袁詩丹將劍撿了起來,把他的劍遞給了他,張思袁接過劍轉過身去,避開袁詩丹的目光,袁詩丹的臉突然紅得像煮熟了的螃蟹。

方才跌倒在張思袁懷中,她的腦子嗡的一聲,突然變成了空白,什麼都不知道了。

瞧著張思袁一臉窘態,袁詩丹按捺住自己浮動的情緒,打趣了他兩句,待他轉過身去,袁詩丹再也控制不住,臉陡然變得通紅,心撲通撲通地快速跳動著。

可惜張思袁並沒有看到,他此刻心裡正暗暗責怪自己方才粗心大意,險些導致袁詩丹受傷。

若是袁詩丹在他面前受了傷,他會一輩子良心不安的。

就在二人的心都快速跳動著時,一個陰柔的聲音響起,又讓二人的心跳加快了不少。

“快趁著還能苟活片刻,好好和你的情郎打情罵俏一番吧,過會兒,我就要動手了.”

二人猛地回身看去,只見一人身著白衫,骨瘦如柴,面色蒼白的男子信步走了過來,手裡拿著一柄又細又長的劍。

張思袁將手按在劍上,偏頭問道:“這人是來殺你的?”

袁詩丹看著來人,不由膽寒,她只是隨意僱了三個人來殺自己,不想來的第一個人看上去便是個狠角色,似乎很不好對付。

袁詩丹還未開口,白衣男子便說道:“哈哈,沒錯,我便是來殺你的,能死在我赤眼蜂手下,是你的榮幸.”

赤眼蜂聲音陰柔,二人聽著總覺得他話裡透著一股子陰冷,袁詩丹更是脖子一縮,這個人似乎很難對付,她低聲問張思袁道:“你鬥得過他嗎?”

張思袁道:“打不打得過,交手了才知道.”

赤眼蜂卻是絲毫沒有將張思袁放在眼裡,他隨意走了過來,目光一直放在袁詩丹身上,待離二人只有三丈的時候,才駐足停下,對張思袁道:“小子,你速速離去,我饒你不死.”

張思袁卻是冷哼一聲,將劍拔了出來,說道:“你就此離去,我饒你一命.”

“膽子倒是不小,不知道你的劍是否向你的劍一般厲害.”

赤眼蜂這才將目光移到張思袁身上,張思袁臉上的銀色面具卻是讓他心裡咯噔一下,一袖盈香歸隱山林,他的徒弟出山,一出手便殺了莫如是,大家雖然都不知道這銀面閻王到底長什麼模樣,可從這諢號裡還是大概能猜到這人是戴了一張銀色的面具的。

“該不會這麼湊巧,一出手便遇到了銀面閻王吧.”

赤眼蜂忍不住用舌頭舔了舔下嘴唇,他死死瞪著張思袁,似乎想看穿他的身份。

“若這人真是銀面閻王,那我赤眼蜂的機會便來了,殺了他,我便能名揚天下!”

赤眼蜂這麼想著,心跳也不禁加快了幾分。

他既然敢如此想,手底的功夫自然不弱。

不過,他似乎忘了一種可能,一袖盈香的徒弟,武功又會差到哪裡去?赤眼蜂眼睛裡就快冒出光來了,他上前一步問道:“莫非你便是銀面閻王?”

張思袁有些錯愕,喃喃道:“想不到我還未曾涉足江湖,便已經有人知道我的名號了.”

赤眼蜂一聽,登時大喜過望,他如今看著張思袁,就像妖怪看唐僧一般目光熱切。

“你知不知道,殺了你,整個殺手界都將響起我赤眼蜂的名字.”

袁詩丹有些納悶了,這人是她請來殺自己的,怎麼如今見到了張思袁,便正眼也不瞧自己一眼了。

她又如何得知,一袖盈香在殺手界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踩在一袖盈香的肩頭,已經將張思袁推向了風口浪尖,只要有人能殺掉張思袁,便可藉著一袖盈香的名頭一步登天。

赤眼蜂舔了舔嘴唇,對袁詩丹道:“你可以多活上一會兒了,我先殺了他,再來殺你.”

他緩緩向張思袁靠了過來,張思袁眉毛倒豎,背對袁詩丹吩咐道:“你先退後,我去殺了他.”

袁詩丹見他一臉平靜,心中為之一定,便退了兩步,在場外圍觀。

赤眼蜂來到他面前,二人持劍相對。

縹緲峰頂,狂風乍起,二人衣袂飄飄,眼中除了對面的敵人,再無旁人。

赤眼蜂眼睛忽的一眯,整個空氣為之一凝,張思袁眨眼之時,他倏然出劍了。

好快!張思袁眼皮一跳,挺劍迎了上去。

赤眼蜂的劍薄細且長,在他手中更是比常人快了三分。

張思袁的劍也不慢,方一交手,二人的劍便在半空中噔噔噔接連碰撞了三下。

一合之後,二人齊齊退開,凝目打量著對方。

張思袁心道:“他的劍在一個快字,我若是和他比快,必然快不過他,需得以巧取勝.”

赤眼蜂心中更是震驚,這麼多年以來,他第一次碰到劍與自己一般快的對手。

他一手快劍自信天下無人可及,想不到今日竟然碰到了對手。

狂風又起,二人齊齊衝向對方,赤眼蜂的劍又快了三分,張思袁的劍卻是忽快忽慢,將周身護得滴水不漏,赤眼蜂的劍薄,一味的追求快,力道也小了幾分,與張思袁的劍撞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被輕易彈開。

眨眼間,兩劍便碰撞了上百次,赤眼蜂無機可乘,施身退開,冷聲道:“我倒是小瞧你了,看來要取你的性命還得費些功夫.”

張思袁卻是不應,提劍刺了過來,赤眼蜂半步不讓,二人又鬥作一團。

袁詩丹在場外見二人鬥得旗鼓相當,心中一震,暗道“想不到幾年不見,他的武功已經如此之高了.”

她在場外瞧見赤眼蜂的劍如此之快,自認自己是擋不住的,沒想到張思袁劍法古怪,忽快忽慢,竟擋住了赤眼蜂的快劍,心中大定,心道:“我再出言擾亂赤眼蜂,幫他一把.”

便開口道:“娘娘腔,你的劍快雖快,卻毫無威力,是平日裡用來切菜的嗎?”

赤眼蜂聲音帶著一股柔氣,最恨別人叫他娘娘腔,袁詩丹不僅罵他娘娘腔,還貶低他的劍法,他如何不惱怒,趁著和張思袁交手的空擋,他開口罵道:“你再嚷嚷,我先殺了你!”

說話間,張思袁一劍刺來,他倉惶躲開,陷入了狼狽之境。

袁詩丹見狀,又出言譏諷道:“之前還說殺了我們倆,如今卻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只會吹牛皮,知不知羞.”

赤眼蜂又氣又怒,手中劍勢一頓,張思袁抓住機會一陣猛攻,他被打得更加狼狽,衣衫已經添了好幾道口子。

赤眼蜂怒喝一聲,往後一躍,足尖輕點地面,又連連退了十幾步,避開了張思袁,他指著二人道:“小丫頭出言搗亂,故意激怒我,這次不算,下次我再來殺你.”

張思袁正想過去留下他,但想到袁詩丹還在這裡,若是追遠了,可能會讓袁詩丹陷入危險之中,猶豫之際,腳下慢了幾分,赤眼蜂縱身掠入樹林中,沒了身影。

張思袁收了劍,回身看向袁詩丹道:“這人武功極高,你是怎麼招惹到他的?”

袁詩丹卻是眼放異彩,對張思袁說道:“你武功這麼厲害呀.”

張思袁道:“這人武功很高,下次再來,我不一定能擋住他.”

袁詩丹卻是毫不在意,笑道:“你一個人便能擋住他,再加上我,下次他再來,我便叫他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