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7章 漢俚一家親

“鐵牛,來,喝點兒綠豆湯!”老太太提著籃子,後面杜氏、韋氏抬著桶。

“多謝,小姑姑,大郎媳婦、三郎媳婦!”秦鐵牛正扶著犁耕地,忙招呼其他幾人,“大家歇會兒吧!”

眾人來到田坎邊,扯著衣角擦了擦汗,接過綠豆湯一口氣喝下。

“小姑姑,這綠豆湯咋這般甜?”鐵牛喝完了才回過味兒來。

以前喝的綠豆芽湯淡淡的,可沒這麼甜。

“特意放了些紅糖!”老太太笑呵呵道,“好喝吧?長安城的貴人都不一定吃得著!都是這裡出產的!”

“這、這太貴重!”秦鐵牛幾人嚇到,自已一輩子的窮苦人,哪有那命吃糖?

“放心喝!家裡還有!”老太太親切道。

離家多年,看到族人勾起思鄉情,七月天酷暑高熱,讓媳婦們熬了綠豆湯慰問族親。

又多幾個嘮嗑的人,老太太覺得自已每天挺忙的。

親家母那裡雷打不動的要去一趟,再就是地裡頭的族人。

聊著當年那些往事,時不時感嘆幾句,抒發抒發人生感悟,一天時間就打發了。

秦鐵牛他們也喜歡老太太來,邊幹活邊有人聊著過去的事兒,聽著熟悉的鄉音,沒那麼想家。

漸漸安頓下來,託蘇櫻給老家去信,告知這邊情況,邀請其他族親們過來。

蘇櫻帶著鐵牛他們學習了制粉絲、榨油、制醬油、養蜂,還教婦人們養彩絲蠶、繅絲、紡織。

這些家家戶戶都參與,收益統一分配。

秦家人不敢相信,還有這等好事?哪家有這些不是藏著掖著?

可是每一樣他們都學了,包括細節,一點兒沒隱瞞。

現在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耕地墾荒,孩子小的還得送去上村學,就連墾荒都要按照蘇櫻教的來。

他們不解,種地用得著這麼麻煩?一輩子種地,咋還聽這小丫頭的?

可是看到全村地裡鬱鬱蔥蔥的秧苗,結的飽滿的豆莢,就連老太太也勸他們聽從蘇櫻安排。

幾位村老都對蘇櫻言聽計從,不得不相信這丫頭是真有兩下子!

這丫頭不單是嶺南錦作管事,還有兩位長安少監府的管事供她差遣,刺史、縣令是這裡的常客。

秦家人恨不能這裡是滎陽老家,那日子該有多美!

蘇櫻帶著福禧又去了一趟桐縣白茅村。

這一次去,婦人們已經在村頭望了又望好多天,半信半疑用紅糖大蒜水喂蠶,明顯比沒新增的蠶兒肥大許多。

知道自已有眼不識泰山,眼巴巴盼著蘇櫻來,一是道歉,一是盼著學後面的。

村老們召集村裡人開會,大家必須死守彩絲蠶的秘密,不許外洩,否則,會被村老們懲治。

另外漢子們必須行動起來,燒山石開路,若趕得上,官道修完,也會給這條村道鋪上水泥!

把村民激動的,這彩絲蠶果然吉祥,才養上,官府重視,還要給鋪水泥!

想到二十幾裡的山路變成寬敞水泥路,人人渾身都是勁兒。

終於盼到蘇櫻再次上門,村老們、婦人們簇擁上前,端茶倒水,要多熱情有多熱情!

蘇櫻帶著顏料來的,給婦人們講了使用方法,眾人認知再次被衝擊,不敢相信!

想要反駁不可能,可想到前面的事實,忙捂住自已的嘴!

這顏料是胡夫人送的,濃縮顏料,用了兩季,才用了一小半,分出一半給白茅村。

村長收到自已家中,每日蠶婦們來領取,這麼寶貴的東西,交給誰都不放心!

理順白茅村,約好結繭時再來。

返回荒溝村,鄭娘子織完最後一匹彩錦。

所有彩絲織品彙總,一共十六匹,正紅、鮮黃、靛藍、紫色各兩匹,漢俚元素彩錦一套四匹、七彩錦兩匹、漸變錦兩匹。

福祿、福禧逐一再次開啟驗貨,確認無瑕疵後,裝箱封存,親自送梧州。

看到清單裡有套‘福祿壽喜’漢俚元素彩錦,盧照時激動地想要開箱一睹為快。

結果箱子上火漆封存,只得訕訕收回手,“阿櫻怎麼不早早知會一聲,我也好得見仙品!”

“臨時起意構思的,配色繁多,織造極慢,不知是否合聖上意?”蘇櫻道。

“這一套漢俚元素彩錦,若能由高州馮總管進獻此錦,或許更有意義!”

原本還在遺憾的盧照時一聽,呆呆看著蘇櫻,撫掌連呼,“妙!阿櫻,此舉甚妙!”

嶺南俚漢雜居,千百年來都沒能完全融合。

武德五年,冼夫人孫馮盎歸唐,封高州總管,轄‘高、春、羅、辨、雷、崖、儋、新’八州。

馮盎歸唐前,乃嶺南百越之首,馮氏歸唐,意味著整個嶺南、交州等迴歸大唐。

嶺南偏遠,道路險阻,朝廷對嶺南的掌控始終不如中原牢固。

這漢俚彩錦表達了嶺南漢、俚一家親,由馮氏進獻,給馮氏加分、更是給聖上添彩。

“只是我們與馮總管相隔遙遠,不能互通訊息!”蘇櫻遺憾道。

“呃…”歡喜過後的盧照時亦是遺憾。

這東西他不能出面瞎攪和,朝廷忌諱臣子私下結交,特別是有兵權的臣子。

就算盧照時出於好意,想要透過馮家表達嶺南漢俚一家親,但旁人會信嗎?

被按察使獲悉,一封密奏回京,被貶都是輕的,分分鐘革職查辦下大獄,喊冤都沒地兒!

“大人,馮總管之子、春州刺史馮智戴在京師,常侍帝左右,授衛尉少卿。”福祿躬身道。

盧照時與蘇櫻對望,有現成的,得,不用自已瞎操心了。

只需在奏摺中提示一句此錦寓意‘漢俚一家親’,聖上自然知道怎麼做!

“善!”盧照時當即提筆寫奏摺,密封后交於福祿,“辛苦福管事親自走一趟!”

“大人客氣,某定當完好無損、面呈聖上!”福祿歡喜道。

這批彩錦是嶺南錦作第一批產品,又有漢俚彩錦,意義非凡,非信得過之人不敢託付。

回去面聖,亦是表功,福祿樂意至極。

盧照時特意點了幾名可靠的親信,一路驛站換馬,護送福祿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