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五,乾國京都,雲中王府。
呵氣成冰的日子,府前聚集了各種拉關係,下拜帖的人,全被守門的雲中衛趕了出去。現在雲中王府前門四人後門二人,已經是標配,暗中仍有不少哨崗,可謂是守衛森嚴。
一個探頭探腦的男人出現,不僅沒有拜帖,手裡還提著一塊臘肉,明顯是山貨,就像來城裡尋親的獵戶。
雲中衛揮手道:“走開走開,王爺不見客,請回吧。”
這名男人露著討好笑容:“是王爺叫我來的,我叫史建瑭。”
“沒聽過,你不會是唬我吧?我要是去通報,萬一沒有你這號人,我豈不是會捱罵?”這名雲中衛看著他唯唯諾諾的樣子,實在有些不敢相信,王爺會認識這種人。
男人呲著一口大白牙,笑得很諂媚:“不敢不敢,哪敢跟軍爺開這樣的玩笑?如若是騙您,直接抓我下大獄就是。”
雲中衛這才信了一些,轉身往裡走去,還不忘回頭說:“你要是敢唬我,下大獄倒不至於,但一頓皮肉之苦肯定是免不了的。”
不久後,雲中衛一臉納悶地出來,拱手道:“王爺有請。”他撓撓頭,實在想不起這是何等人物。
李元瀚看到眼前人,也很納悶。這就是“小白袍將軍”?這形象與自已想象的也相差太遠了吧?
此人長相倒是周正,但點頭哈腰的模樣,總讓他覺得少了點錚錚錚鐵骨,和歷史中記載的猛將形象有天壤之別。
李元瀚問道:“你就是雁門史建瑭?”
史建瑭連連點頭:“末將正是。”
李元瀚有些不敢相信,以為只是歷史上重名,問道:“你父親是掩護太祖皇帝而犧牲的史敬思?”
史建瑭點頭哈腰道:“正是家父。”
“沒錯啊”,李元瀚搔撓,感覺有些奇怪:“你就是小白袍將軍?”
史建瑭苦笑道:“那都是年少無知,被人取的混號,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四品參將。”
一番細談之下,李元瀚才知道無論何時,都會有“高衙內”。史建瑭承父輩餘蔭,李元瀚爺爺乾太祖李存用感念史敬思之忠勇,對未亡人潘氏和史建瑭多有照拂。加上史建瑭年少有勇名,不服與之同歲的宇文鋒,兩人從小即交惡。
乾太祖在位時,宇文鋒仍有所顧忌,不敢對其過份打壓,史建瑭已是御林軍副統領,正四品參將,按理說前程無量。
可乾太祖六年前駕崩,兒子乾德宗繼位,改年號元通。不久就傳出皇宮失竊案,值守之人,正是御史瑭,因此被貶往鎮州為副將,這一貶就是六年,回京已是無望。
六年中,史建瑭明白了什麼叫人情冷暖。鎮州守備將軍潘仁對其百般刁難,明目張膽剋扣月俸和軍糧。史建瑭多次上書兵部,都被宇文鋒截獲,轉回潘仁手中,變本加厲對其進行侮辱。更可氣的是,潘仁以誣告上司為由,剋扣其三個月的俸祿。
史建瑭終於明白胳膊肘扭不過大腿,家有老母需奉養,又有幼子嗷嗷待哺,不得不低下頭來、討好潘仁。當初意氣風發的“小白袍將軍”,現在已經不見蹤影。
但李元瀚要的是橫刀立馬的史建瑭,而不是眼前這個被生活壓垮低頭的中年男人。
他盯著史建瑭,直到他低下頭去,不好意思地問:“王爺如此看末將?末將不好男風。”
李元瀚一陣無語:“本王也是取向正常,只是好奇想問你尚能飯否?”
他用了一個知名的典故,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將。趙悼襄王繼位後,罷免了廉頗的官職,廉頗離開趙國,投奔到魏國。在魏國,廉頗雖衣食無憂,卻未受到重用。此時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王打算起用廉頗,於是派使者去魏國觀察廉頗是否還可用。廉頗的仇人郭開得知後,用重金賄賂使者,讓其陷害廉頗。使者見到廉頗時,廉頗故意展示自已健壯,吃了一斗米和十斤肉,飯後還披甲上馬。但在使者讒言下,趙王還是沒用廉頗。
史建瑭並不老,但隨著年歲長大,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銳氣。李元瀚此問,其實就是直截了當地問:“如果我重用你,你還能行嗎?”
史建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隨即又沉寂下來,恢復如常,只是平淡地說:“王爺,末將身在鎮州雖然不堪,刀法卻並未曾生疏。”
李元瀚點頭道:“如此甚好,本王府雖小,後堂卻有演武場,史將軍不妨一顯身手。”
史建瑭恭聲道:“末將遵命。”
在後院中,史建瑭看到十八銅人陣仍在此處,不過露出驚訝的神情:“想不到王爺也習武之人,末將佩服。”
李元瀚不置可否道:“史將軍將自便,架上有兵器,隨意挑選即可。”
史建瑭仔細摩挲著純鋼打造的各種兵器,他是識貨之人,大喜道:“王爺府上竟有如此神兵,末將前所未見,今日果然不虛此行。”
他最終選了一把全鋼青銅偃月刀,昂首而立,整個人氣勢大變,如同一座巍峨的大山。 只見他虎軀一震,猛地將大刀高高舉起,雙臂肌肉瞬間隆起,青筋如虯龍般盤踞。
他暴喝一聲“力劈華山”,宛如驚雷炸響,大刀以開天闢地之勢轟然劈下,那凌厲的刀風竟颳得周遭塵土飛揚。
緊接著,他身形如燕,一個鷂子翻身,避開揚起的塵土,身形急轉,施展出“橫掃千軍”,
大刀橫向掃出,竟然在院中颳起一陣旋風。
隨後,他雙腳猛地蹬地,整個人高高躍起,大喝“直搗黃龍”,刀身如箭般直刺而出,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
落地時,大刀斜向上挑起,他猛地回身,大喝一聲“回首望月”,重約50斤的純鋼大刀竟然發出破空聲,劃出一道璀璨的光弧,彷彿能開天闢地。
李元瀚大驚,他在戰場上如果碰到此招,以他現在之能,未必能與之一戰。“回首望月”正是三國時期關羽的絕招“拖刀計”的正名,關老爺不知用此招,使多少名將敗北、飲恨沙場。
“好、好、好”,李元瀚大聲喝彩鼓掌:“可惜本王府場地太小,不能馬戰,不能盡顯‘小白袍將軍’之威。從今日起,你就是正二品左將軍,我與你印信符章,立刻前往幽州接管防務,與右將軍一起,操練十五萬新兵。一個月內,本王要見到戰陣嫻熟、進退有度、訓練有素,可能做到?”
史建瑭抱拳朗聲道:“末將遵命,必定竭盡所能,不負王爺所託。”
此時的他,身姿挺拔,哪裡還有唯唯諾諾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