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章 仁義之累

李元瀚的辦法很簡單,很粗暴。

沒有糧,搶!

沒有錢,抄!

沒有兵,徵!

大乾是典型的畝窮和尚富。以國庫為例,大乾常備的也就20萬兩紋銀,一旦遇上戰事,明顯是捉襟見肘。

按雲州宇文無垠報的傷亡萬人,傷敵萬人的報功,理應賞賜紋銀20萬兩,這可是整個國庫的錢,叫乾德宗如何拿得出?他想盡辦法,東挪西湊,才準備了10萬兩紋銀,撫卹雲州軍士,最終卻便宜了李元瀚。

可笑的是,乾德宗想當仁義之君,如果沒有“百官流血日”,他確實稱得上“仁義”,但也被朝臣和世家門閥視為軟弱可欺。可以說,如果不是李元瀚大筆投入焦炭和鋼鐵產能,乾德宗的國庫遠沒有云州富有。

慈不掌兵,其實還有下一句,義不掌財。

如果在太平盛世、人人飽暖倒也罷了。在如今兵荒馬亂之時,仁義如何能立國?在乾德宗當政期間,在他的仁義縱容下,世家、官員、豪紳越來越肆無忌憚,土地兼併、私鹽、私鐵、通敵越來越嚴重。

宇文世家坐大,就與他縱容私鐵交易有關。他認為宇文家以私鐵養兵,始終還是大乾之兵,沒想到私兵不在他的掌控之下。鎮北軍尾大不掉,以至於敢通敵賣國,直接將盧龍塞拱手相讓。

其實乾德宗過於愛惜名聲,以至於有些忘本。前朝大隋末年,諸侯混戰。大乾太祖李存用還是河東節度使之時,大梁太祖朱時珍也只是宣武節度使,兩人曾是莫逆之交,還一起大敗蔡州節度使秦宗武。然而,在慶功之時,朱時珍就起了歪心思,想放火燒死李存用,幸虧突然天降大雨,被李存用逃脫,兩人從此反目成仇。後來兩人分別建國大乾和大梁,也是世仇,十年一大戰,三年一小戰,延續至今。

要知道,李存用和朱時珍都是以心狠手辣聞名,才有了建國太祖的稱號。而後代軟弱,想以仁義為國本,豈不是笑話?

不管如何,要收拾殘局,就得打破“仁義”的想法。作為現代人的李元瀚,早就知道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乾德宗看著山河破碎,大廈將傾,不得不咬牙將暗衛虎符交到李元瀚手上,也就是說,現在李元瀚才是暗衛真正的主人。

第二天,有人告盧傢俬通蕭國、偷運私鹽、資敵叛國,並提交了鐵證。原本這些不是秘密,但資敵叛國的帽子一出來,這就有點不同尋常。要知道,一旦扣上這帽子,形同謀反,可誅滅九族。

暗衛與御林軍一齊行動,將盧家當代家主、吏部尚書盧正昆府邸團團圍住,一家一百三十餘口盡皆下大獄,家產被查封。據說在府庫裡查出白銀六十餘萬兩,糧食三百餘萬石。古董二十餘箱,字畫十餘箱,不乏年代久遠的孤品。

乾德宗看著李元瀚拿過來的財產清單,雙手不停地顫抖、老淚縱橫:“貪官汙吏、碩鼠蠹蟲,死有餘辜、死有餘辜啊。”

李元瀚暗暗覺得好笑,你是覺得國家窮吧?國家不窮,窮的是你這個仁義矇蔽雙眼的皇帝。

乾德宗良久才平靜下來,頹然嘆道:“瀚兒,放心大膽去做吧,為父支援你。”

李元瀚真不愧為老六,以刑部和大理封之名,頒佈《大乾官員財產申報之制》其中一段為:“凡大乾之官吏,無論品秩高下,皆須行財產之申報。諸如宅院、鋪面、銀錢、古玩、珠寶、田畝、牲畜之類,悉應申報。若家財逾千兩白銀者,必明其來源。若不能證其源之合理,悉皆充公,並以貪贓枉法之罪論處。輕則抄家流放,重則禍及滿門。”

當然,他也網開一面,留了一個月試行期。在此月內,大元城只進不出,不允許任何人攜物出城。

另外,往兵部捐錢捐糧者,無論多少,均屬於不記名,不查處來源。

一時間,無數家丁奴僕打扮的眾人,排長隊往兵部捐錢捐糧,唯恐時間來不及。到截至臘月20日,總計已捐銀錢合計白銀230萬兩,各類糧食500萬石。

要知道,大乾國庫5年都沒有如此收入。這還只是自願交出的,肯定還有很多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官員,暗衛與禁軍已開始上門搜查。

第一個揪出來的,是戶部侍郎葛明,竟然在地窖中私藏白銀萬兩,銅錢三萬貫,良田三千畝,被判抄沒家產、流放充軍。陸陸續續有碩鼠拿下,所得之錢糧,供給20萬大軍,征戰三年,仍綽綽有餘。

原來他還想實施《田畝清查之制》,但還是覺得要暫緩,已經動了如此之多的官員,不少部門已出現缺額,再查下去,朝廷都無法運作。

既然如此,那就暫助放他們一條生路,羊毛不能一下薅禿,容易把羊凍死。

徵兵令早已發出:“凡大乾之男丁,年十六及以上、四十以下者,皆有從軍之義務,以保家衛國。無論出身何許、職業何類,凡從軍者,皆獲月俸五百文,糧俸一石。若有捐軀者,其家屬可得撫卹金白銀十兩;若致傷殘者,歸鄉可得田三畝。有軍功者,可累功而至諸侯。建功立業,正當此時!好男兒,何不赴戰場?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大乾本就是流民無數,當兵不僅管飯,還有錢糧,起碼再也不用忍凍捱餓。一時間,各州紛紛響應,報名參軍人數竟突破15萬,這還是各州精選細選的結果。

接下來的問題,又讓李元瀚犯了難,他決定調走5萬御林軍,加上15萬新軍,組成20萬大軍,以此對鎮北軍及蕭國施壓。

可是15萬新軍,由誰來訓練?誰可為將?讓他犯了難。

他心生一計,讓兵部找來將領花名冊,讓他來慢慢篩選。然而,這又談何容易?他恐怕一個都不認識,如何能做到知人善用?

事實上,他發現老天特別眷顧他,他在花名冊裡找到兩個熟悉的名字。

史建瑭,35歲,四品參將,擅使一口花刀。這人他有印象,歷史上曾被人稱為“小白袍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

周德威,32歲,四品參將,武藝高強,更是智計過人。這人他也知道,歷史上被稱為“小諸葛”,不僅善於練兵,還善於襲擾戰術。

他哈哈大笑,雖然沒有“將不過李”的李存孝,但他有火藥,有兩員如此猛將,何愁北方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