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章 焦碳鍊鋼

京都的訊息如雪片般紛至沓來,可李元瀚卻仿若置身事外,依舊氣定神閒地穩坐釣魚臺。他已然知曉自已即將被任命為兵馬大元帥,但內心並未掀起太多波瀾。在他心中,實力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當下,他心心念唸的,便是抓緊鍊鋼,而這首要的一步,便是製造焦炭。

他一聲令下,眾人便開始行動起來。用耐火的磚石,精心搭建起一個高大巍峨的圓拱形爐子,爐子內部更是精心塗抹上一層特殊的黏土,只為增強其密封性和耐高溫的效能。爐子下方巧妙地設有通風口,透過長長的風道與風箱緊密相連,只為更精準地控制進風量。

一群圍觀的鐵匠,見王爺要鍊鐵,結果搭出這麼個新奇玩意兒,而且還是用來燒石炭的,不禁鬨然大笑,嘲諷聲四起。

一個鐵匠晃著腦袋,頗為陰陽怪氣地說道:“石炭這玩意,向來只能拿來取暖,王爺如此大費周章,簡直是錢多得沒處花!”

“可不是嘛,咱們祖祖輩輩都這麼鍊鋼,王爺這純粹是瞎折騰!”另一個鐵匠附和道。

然而,李元瀚對這些冷嘲熱諷充耳不聞。新技術的問世,向來難以被眾人迅速理解。

他精心挑選出優質的煤炭,仔細地去除其中的大塊矸石和雜質,而後將煤炭破碎成大小均勻的小塊。一切準備妥當,便開始加溫。

“呼、呼、呼”

十幾名鐵匠在他的指揮下,同時奮力拉動風箱,點燃爐火。隨著風力不斷加大,煤炭熊熊燃燒,爐內溫度節節攀升。

當爐溫達到一定程度後,李元瀚果斷下令新增煤炭。工匠們手持特製的長柄鏟子,小心翼翼地將煤炭均勻投入爐中,確保煤炭充分接觸高溫。

在高溫缺氧的環境中,煤炭中的揮發分緩緩析出,剩下的便是質地堅硬、孔隙發達的焦炭。當他看到爐內煤炭全都亮得發紅時,便確定焦炭已然形成,隨即下令停止加煤,讓爐子自然冷卻。

待爐子冷卻些許,工匠們開啟爐門,一塊塊質地堅硬、烏黑髮亮的焦炭出現在眾人眼前。鐵匠們卻依舊紛紛搖頭,滿心疑惑:就這麼些東西,真能煉出鋼鐵?

這些知識,對於鐵匠們而言,實在是難以理解。他們只知曉古法規定,不能用石炭煉製鋼鐵,否則煉出的鋼鐵會很脆,無法成型。往常,他們一般使用木炭煉製,可這樣一來,溫度有限,產能也極為有限,煉出的最多隻能稱為生鐵,連煉成熟鐵都難如登天。

石炭(也就是煤炭)之所以不能直接用於鍊鋼,是因為其中含有較高比例的揮發分(如硫、磷、氮等)和灰分。這些雜質在鍊鋼過程中一旦進入鋼液,便會嚴重影響鋼的質量和效能,增加鋼的脆性、降低韌性,甚至可能導致鋼中出現裂紋等缺陷。

而焦炭經過高溫乾餾處理,大部分揮發分已被去除,灰分含量相對較低,雜質也較少。再加上焦炭具有更出色的燃燒效能,燃燒溫度既高又穩定,能夠提供持續、穩定的高溫環境,恰好滿足鍊鋼所需的苛刻條件。

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焦炭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合適的孔隙結構,能夠起到支撐爐料、促進爐氣流通和化學反應的關鍵作用。

所以說,焦炭乃是鍊鋼的關鍵第一步。至於其中原理,李元瀚壓根沒想過解釋,畢竟解釋了他們也未必能明白。唯有煉製出優質的鋼,才是最有力的證明。

在焦碳爐不遠處,李元瀚早已命人搭建起一座高聳的高爐,以堅固的磚石和黏土砌成爐壁,確保能夠承受高溫和巨大的壓力。在高爐底部,精心鋪設了設計巧妙的風道,用於引入空氣以支援燃燒。

李元瀚親自監督,將焦炭和鐵礦石按照精確比例小心翼翼地投入高爐中。點燃爐火後,焦炭在充足的空氣助力下劇烈燃燒,釋放出驚人的高溫。隨著溫度不斷升高,鐵礦石逐漸融化,雜質開始分離。

他命人將長柄鐵棍插入爐中,不時取出檢視狀態,直至鐵棍的一端開始發白,他心中明瞭,火候已然恰到好處。

工匠們在李元瀚的指揮下,小心翼翼地開啟高爐的出鋼口,熾熱的鋼液猶如兇猛的火龍奔騰而出,源源不斷地流入事先準備好的鑄模中。 此時條件有限,他只能先鑄成一塊塊鋼坯,再交由鐵匠加工成兵器。

待鋼坯冷卻下來,鐵匠們起初還不以為意,覺得這不就是一塊普通的鐵疙瘩嘛!然而,當真開始鍛打時,他們卻驚訝地發現,效率奇低。往常十錘就能延展的鐵錠,這回一百錘都未必能搞定。這莫非是王爺施了什麼神奇的魔法? 但他們也興奮不已,如此硬度,打造出來的刀器,必定是神兵利刃!

幸虧李元瀚只是想給他們一個小小的下馬威,稍微報復一下之前的嘲諷。畢竟,李元瀚可不是那種心胸寬廣到能對嘲諷一笑而過之人。

他早早地在十里河旁邊建起了一個大工坊。這裡水流湍急,用堅固的橡木加上桐油,打造了一個巨大的水輪。透過粗壯的輪軸,帶動著大小不一的齒輪,一根檀木的一端,安裝著一個碩大無比的鐵錘,這便是水力錘。利用皮帶連線不同大小的滾軸,就能自如地控制鐵錘的速度與力度。

此裝置一經問世,鍛打的速度大幅提升。他在工坊中親眼目睹了第一把鋼刀的誕生,經過水磨開刃後,鋼刀閃爍著令人膽寒的寒光。眾鐵匠皆是行家裡手,一眼便看出此鋼刀的非凡之處,不禁嘖嘖稱讚:“這絕對是一把吹毛斷髮的絕世寶刀。”

李元瀚命人拿出大乾制式朴刀與鋼刀對砍,只一擊,朴刀便斷為兩截,而鋼刀卻連刃都未曾捲起。

眾鐵匠和隨行軍士都驚得目瞪口呆,這是何等驚世駭俗的神兵利器?連穆懷雪都覺得自已的碧玉劍相形見絀,碰上這鋼刀多半要吃虧。她立刻要求定製一把鋼劍,李元瀚只得點頭應允。

鍊鋼和製作的流程已基本確定,剩下的便是複製與改進。幸虧李元瀚剛入賬 34 萬兩,再加上州庫充公的不少銀子,可即便如此,在他建造了十個鍊鋼爐、十個焦碳爐,二十個水力錘工坊之後,銀兩也已所剩無幾。

還是缺錢啊,得想辦法搞錢。

鹽能賣,鐵不可賣,鋼更是不能賣。但酒可以、饅頭可以,水力紗機、水力織布機也沒問題,還有肥皂、香水、口紅等等日用品,到時候應該能滿足賺錢的需求吧?

看來,這個雲州商行還得加大力度,如今還只是生意的起步階段,要把生意做到大乾所有的州,甚至拓展到其他國家。對,得尋找合夥人才行。

另外,那玉米、土豆、紅薯還在美洲新大陸安然沉睡呢,要提高產量,還得去把這些優良品種引進過來才行。

目標眾多,道路險阻且漫長。李元瀚梳理著目標,漸漸地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