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問題出現之前,我們可以把問題聚焦在如何防範上。同樣,問題出來之後,我們就要把精力放在如何解決上。
很多問題是,前人犯過的錯誤,後人還會再犯。國外掉進去的坑,國內很多人還會掉進去。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個坑,只是賭自已能跳的過去。結果可能是沼澤,你根本跳不起來。
上世紀日雉國房產泡沫,08年鷹國次貸危機,而今,以龍國的智慧,該如何面對接下來可能的危機。
不僅僅是孫文武,曾經大佬們火爆的朋友圈,似乎也都偃旗息鼓了。
成有其因,散有其果。
起初,大佬們朋友圈的作用是“共享資訊,互利共贏”。
後來,隨著大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門檻越長越高;而大家的往來,也從共享資訊,發展到了救苦救難。
有一次,王堅林看中了長白山的國際旅遊度假區專案,但專案太大,億達一家吃不下,盧植強又掏出16.5億元,持股27.5%,和王堅林共同組建了長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開發有限公司。
幾年後,億達商業地產在香港上市,王堅林在致辭中特別感謝了兩個人,一個是招商的馬衛華,另一個,就是盧植強。
救急救難的義氣,大筆現金的“億氣”,成了盧植強縱橫商界的底氣。 時來天地皆同力,這個時代,是呼朋喚友、拉幫結派的時代,是跑馬圈地、蠻荒生長的時代,也是資本抱團、狂熱擴張的時代。
鼎盛之時的盧老闆,直接間接控股上市公司數十家,橫跨地產、銀行、保險、信託、能源、投資多個領域,連IDG這樣的國際投資機構,都在乏海的收購清單裡。
2016年,盧植強控制的資產達到3000億元,個人財富850億,連老婆和女兒都上榜了2016胡潤女富豪榜前十。即便在大佬扎堆的TS會,也是風頭最勁的一個。
但說交朋友、靠朋友這件事上,不在商會的許家銀更勝一籌,那時他自已就是一個“會”。
當年從舞鋼辭職帶著兩萬塊錢闖深城,許家銀住在朋友家;在深城得到老闆李志強賞識,從業務員混成辦公室主任,靠的是朋友“讓”給他一筆業務;他想在李志強公司獨立開展業務,朋友借給他10萬元。
恆太成立之前,許家銀主持開發的第一個專案“珠島花園”,遇到了資金不足的麻煩,又是一位朋友搞來了2000萬貸款,幫他過了難關。
2008年,許家銀緊鑼密鼓地加速高週轉模式,靠大舉拿地提升公司估值,還和投資機構簽下了苛刻的上市掛牌協議。
但金融危機來了,投資機構要求恆太折價發行——許家銀拒絕了,也拒絕出售手頭資產,堅信自已能等來轉機。
擺在他面前的是100多億的債務,如果不能在2009年上市,他和恆太的故事可能早就結束了。
朋友再次發揮作用,許家銀跑到港城,結交了幾位港城富豪,陪著這些新朋友打了幾個月的牌之後,他找到了可以救命的5億鷹元。
緊隨其後,就是四萬億的政策東風,不再缺錢的許家銀藉著東風,於2009年成功上市,上演了大翻盤,並以422億的身價成為那年的內地首富。此後幾年,許家銀越來越富,他的朋友圈也越來越大。
2015年,許家銀和大牛國安德魯王子參觀了白金漢宮,同一年,威廉王子訪華,許家銀在港城布力徑10號的豪宅裡接待了他。
2016年,恆太集團的20週年慶典上,來了1800多位嘉賓,其中有1200多位董事長,350多位金融界高管。
連各媒體的社長和總編輯,也去了100多位。
除了親自到訪祝賀的,還有用賀信賀電錶達的商界巨擘和社會名流,比企鵝董事會主席小馬哥、大牛國安德魯王子,哈弗大學校長福斯特。
慶典當天,許家銀和他的1800多位朋友,一起觀看了“恆太集團20週年輝煌成就展”,共同分享了恆太以地產為主業,金融、網際網路等多元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恆太在二十年裡很成功,只是許家銀和他的朋友們都不知道,幾年後的恆太會發生什麼。
《人類簡史》裡有句話:歷史的鐵律就是,事後看來無可避免的事,在當時看來總是毫不明顯。
今年,乏海控股集團的官微,一共發了幾十條資訊,大部分內容都是:
乏海控股按期兌付17億公司債、乏海控股按期足額償債摺合71.8億元、標普上調乏海控股評級到CCC+……
對於這個CCC+,乏海可能更在意“上調”,但在標普的語境裡,這就是重大債務風險。
乏海的好日子,也是從去年開始變差的。
在過去,乏海的玩法是用金融給地產和投資輸血,再拿專案反過來發債、抵押,把攤子越滾越大,但慢慢的,這個模式逐漸被卡死了。
150億元的股票融資沒拿到批文;乏海持股的人生銀行,因為股權質押超過合規比例被監管罰了1億元,無法再充當提款機;同為乏海旗下的人生信託也被嚴查資金流向……
原本現金流穩定的地產業務,在新一輪地產調控下,專案拿不到預售許可證,入市時間一拖再拖,收入連年縮水。
撐不住的盧植強,終於開始打定主意,出售資產清償債務,朋友也開始一個個站出來。
那年1月,盧植強把乏海的京城地塊和海市專案,打包125億賣給了榮創孫文武,後者又花22億,買了乏海在杭城的寫字樓和車位;TS會的老朋友史玉竹也站了出來,為乏海的17.6億借款提供了擔保。
在這之前,孫文武還掏了15億元,買了乏海的債券。
但很快,朋友們幫不下去,也不能幫了。
武城一家名叫武城金凰的公司用80噸假黃金,向金融機構融資160億元。其中,人生信託被坑得最慘,高達41億元本金。
人生信託,是乏海控股三大核心金融資產。這個坑一出,直接引爆了乏海系的債務危機。在那一年,乏海系流動負債超過1800億,僅年內到期的債券就超過200億元,但賬面上的貨幣資金還不到負債的1\/8。
這不能怪朋友們不講義氣,比如老朋友聯相控股旗下的宏毅投資,一度號稱要出資85億接盤專案,但後來還是偃旗息鼓了,
此後,盧植強的朋友開始越來越少。
中國排名前十的富豪盧植強,在乏海控股被強制退市,自已被限制高消費後,還接到了來自老朋友的一記重擊:被人生銀行董事會橫掃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