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孫文武不是沒有警示,只是覺得:“除了我們以外都有可能暴雷。”放在當時的背景下,這句話也不全是狂妄。
因為當時,榮創手裡還捏著1300億左右的現金儲備。
他以為自已可以憑此置身事外。於是,100億元的彰泰專案之外,榮創又在全國22座重點城市的首輪集中供地中,斥資700億拿地,成為當年當之無愧的“地王”。
然而,註定是會被載入史冊的一年。全球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頻發,國內又遇到比以往更加嚴厲的宏觀調控,房地產行業下行,瘋狂拿地的風險集中爆發了。
這就意味著,彰泰還未來得及上桌,就已經涼了。
然而,彰泰還不是壓死榮創的關鍵性稻草。
眾所周知,孫文武師承柳專志,後來又被柳親自給送了進去。
當初進入聯相時,孫文武跟主管供貨的業務部經理矛盾很大,後者是聯相的老同志,但柳專志給了孫充分的信任,將後者撤職。
孫文武在後來創業時,對於“充分信任”的管理理念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給予了各區域充分的自主權,而各區首為了回報這種信任,相互之間內卷嚴重。
比如,西南區域的區首商羽直接立下3000億元的銷售目標。
要知道,當時龍國銷售額超過3000億的房企只有8家。而當年西南區域的銷售額剛剛破千億。
為了博得孫文武的歡心,榮創的西南區和華北區成為首輪供地裡最瘋狂的兩大區域,也由此成為拖垮榮創的關鍵稻草。
華北區域在下轄城市銷售日益蕭條的情況下,仍大舉買地,資金問題嚴重,被西安、上海和華中區域搶救了好幾次,區首遲迅的管理也出現了巨大問題,後續因嚴重貪汙而失聯了。
榮創西南集團土地儲備為5217億,其中問題土儲貨值1770.5億,佔比34%。這些問題土儲包含了環保督查、政策限制等。
其中一部分問題土地,就是當年併購鄧鴻的環球時留下的。
插向孫文武的劍裡,有來自兄弟的,也有來自友商的。但究其根本,全都是他自已造成的。
後來孫文武公開檢討;追求規模的慣性,讓公司在投資上過於樂觀和激進。以及給了區域巨大的權力,導致公司的安全墊不夠厚,沒有經受住這一輪房地產行業調控的考驗。
有人曾問孫文武,你這麼多併購的線索從哪裡來的?孫文武回答道:多數都是有人來找我的。
他相信自已在行業內的口碑。
得知自已是王堅林甩賣專案的第一約談人時,孫文武很有成就感,認為這印證了柳專志若干年前對他“一眼把行業看到底”的判斷。另一方面,他認為萬達文旅這麼好的專案找誰誰都會接,但王健林先找得他,“這就是信任。”
“這就是我做人的最大成就啊。”
歷盡千帆,那個號稱“不在乎別人評價”的孫文武在年逾五十之後,成就感仍來自前輩的認可,拋開其中的商業吹捧成分,這多少讓人唏噓,人還是難以免俗的。
孫文武故事的開頭,起源於一場對行業第一信誓旦旦的“超越”。
2003年的某次論壇上,在地產界還是二流角色的孫文武輕描淡寫宣佈:順馳將在三年之內超過萬科,成為行業第一。
王石當然不服,這場拉鋸直到2006年順馳因激進的擴張節奏碰上政策的宏觀調控,資金鍊斷裂,孫文武被迫將公司賣給香港路勁基建公司才走進了歷史。
好在江湖夠大,且行業始終處於上升通道,機會多,孫文武很快又捲土重來。
6年過後,孫文武帶著榮創在香港上市。
儘管他嘴裡再也不說做第一,但一位熟悉孫文武的人說:“在他的成長經歷裡,一定有個什麼東西一直逼著他要做第一。”後來,孫文武在微博上說道:多年前順馳莽山會議主題,鴻鵠之志向,螞蟻之行動是我一直身體力行的。
莽山會議,是當年孫文武挑釁完王石後回公司召開的動員大會。他仍沒有忘記要超越萬科。
事實上,復仇的進度條一度被拉到了95%以上。榮創完成了將近6000億的年銷售額。這個資料,榮創用了19年,而萬科用了30年。
不過,就在業內普遍認為孫文武有機會實現當年立下的目標的時候,榮創也暴雷了。
孫文武還是沒能完成自已當年的鴻鵠之志。
“如果沒有調控,順馳會是什麼樣?”,在順馳被路勁拿走後,孫文武偶爾會想這個問題。如今這場假設或許已經變成:如果在拿地時剋制一些,榮創會是什麼樣?
可是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這個世界終究沒有“如果”。
人類關於疼痛的記憶總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淡去。順馳失敗的十年裡,孫文武在微博中頻繁提到的兩個關鍵詞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現金流的安全性也是他一再跟投資者和消費者保證的:“我們不會被同一塊石頭拌倒兩次。”
往事如昨,但擋不住孫文武激進的本性,榮創再次被同一塊石頭跌倒。
只是這一次的倒下與上次不同。其中最關鍵的差異便是:那條上升的曲線已然消失。
曾經懸在地產商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是政策,如今再回頭看,執劍之人變成了市場。它是所有機會與困難的起點,亦是終點。相比於宏觀調控帶給房企們的挑戰,市場才是真正決定企業生死的判官。
時代的潮水開始退下,他被捲入浪潮裡,不得不在被潮水徹底淹沒之前努力把自已送上岸。
孫文武身上的堅韌無可爭議,比如被柳送進去後透過積極寫作獲得減刑,比如順馳破產後立馬站起來重整河山,比如榮創暴雷後積極自救。
再比如現在,加耕賽道,佈局不良資產平臺。
是的,孫文武又創業了。
前不久,據獨家訊息稱,榮創成立了一個新的資本平臺,而今資本,主要任務是引進外部資方,整合代建體系,切入地產不良資產的淘金賽道。
這是時代撕下來的一道口子。
去年,專注於困境投資的橡樹資本聯席創始人及聯席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在訪華時提到:龍國的不良資產堆積如山。有人相信,不良資產的黃金期即將到來。
所謂不良資產有很多種,就房地產來說,當開發商買的地無力開發,或者開發進行了一部分卻無法繼續,亦或是資金鍊出現問題不得不出手的專案,此時就需要接盤俠來盤活。
這個劇本孫文武很熟。他以前經常是一號買家。如今只是換位到莊家。
但這裡的競爭依然激烈。
這也在成為共識。代建被認為是下一個萬億級藍海市場,而目前市場上有能力且有意願的房企幾乎全部下場做起了代建,榮創也從東南區域開始了嘗試。
行業內卷之下,代建費率由原先的5%-6%,降低到2%-4%,有的甚至把費率降到了1%。不為賺錢,只為了讓團隊有活兒幹。
代建生意已經擠不出水了。
比起代建團隊,守著不良資產的開發商們此刻更需要的是資金,於是,能夠“帶資進組”的代建團隊自然優勢也更加明顯。這或許也是榮創的機會。
孫文武和九天的淵源,交叉點有億達、樂時、嗨航。劉澈感興趣的還有一點,他與柳有很多淵源,應該對其頗為了解。
劉澈仔仔細細的看完資料,想了一下,突然覺得,孫文武可能比自已更適合出任九天恆達集團總裁一職。只不過九天恆達集團大佬太多,職位不好變動。倒是可以讓他接替賈耀亭首席市場官的位子,在實際工作中主持一些日常工作。
孫文武以前幫過賈耀亭,賈耀亭對此應該不會說什麼,再說他的主要興趣也不在九天恆達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