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自謀他路

石星迴到普陽的第二天,也就是2月22日,星期五,在小會議室裡,又召開了常委的碰頭會議,石星把他與省發改委兩位處長交涉的情況,向常委們作了彙報,主要說明兩點:

第一,普陽縣政府與香港慈愛生物醫藥公司簽訂的合作意向書是有效的,葉方舟先生不會放棄這個合作,放棄了對他也不利,會損害到他在大陸的利益。

石星還說,葉先生之所以遲遲不來聯絡,主要原因是合作意向書沒有規定有效期限,這樣,主動權就掌握在葉先生手中,他說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我們只有等待。如果合作意向書上有一個有效期限,在有效期限內,合作的任意一方不打算合作了,只要告之對方一句就行了,這就是意向書與正式合作協議的不同之處,被告之的一方也不會像我們一樣的傻等。如果過了有效期限沒有告之對方,單方面中止合作意向,是要作出鉅額的經濟賠償的。

石星感慨地說:“看來,我們還得加強學習,特別是法律法規方面的學習,要是我們早知道這一點,今天就不會這麼被動了。”

第二,我們希望葉先生來普陽投資金建設廠,又不希望無限期的等到下去,只有主動與葉先生聯絡,這就失去了主動權;省發改委的兩位處長的意見,就是我們想辦法刺激一下葉先生,省發改委也會替我們做工作,促使葉先生早日來普陽投資,這是萬全之策。

石星沒有說大喬小喬的故事,他認為這與葉先生來普陽投資建廠關係不大。他說:“採取什麼方法來刺激葉先生,讓他完全信服,這倒是個難題,請各位議一議,看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常委們嘀嘀咕咕地議論了一番,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張成山說:“這事就先放一放,會後大家再群策群力想辦法;還有沒有要議的事?”

嶽平說:“我說一件事,前天,長坪鄉的黨委書記到我家,跟我說起成立藥材生產合作社的事,他有個擔心,藥材生產合作社成立了,藥材也種出來了,如果我們的製藥廠沒有建起來,藥材賣不出去,就白忙了,農民划算著還是外出打工,靠本些。”

這也是個實際問題,現在製藥廠還是停留在口頭上,什麼時候建起來,誰也說不準。農民外出打工,多多少少能掙回幾個錢。

石星考慮了一下,說:“我來談談對農民外出打工的認識。無可非議,農民工對發達地區的經濟建設是有貢獻的。但我們也冷靜地想一想,農民工有幾個融入到了當地的社會中,真正富了的有幾個?年前,我和嶽平書記到長坪鄉的幾個村子看了看,富裕了的有,家裡蓋起了小洋樓,但絕大多數還是住的土胚房或木板房,頂多是家裡添置了幾件家電,他們並沒有脫貧致富。現在大城市的大規模建設也基本結束,也就不需要大量的農民工,我們不能阻止農民外出打工,可到了城裡,要是沒找到工作,只有四處遊蕩,吃飯都成問題,他們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石星停了一會說:“我在回普陽的前一天,在發改委辦完事後,去了我們駐省辦事處,柯文風給我買了回普陽的車票,我去拿票,到了辦事處,你們猜我看到了什麼?十來個農民工,擠在一間房裡,床上還躺了兩個,頭上纏著紗布;我問柯文風是怎麼回事?柯文風告訴我,是我們縣的農民工,他們幫省城的一家單位完成了一項園林工程,年底結算工資,還欠他們七萬多元,打了欠條,說好過年後就付清。他們過了年來討要,對方一時說領導不在家,沒人簽字,一時說工程不達要求,一句話,他們是不想給了。我們的農民工在討要工錢時,也有些激動,有人踢了辦公桌一腳,立馬衝進來一夥人,拿著木棍劈頭蓋臉一陣猛打,把我們的農民工趕了出來。柯文風是當晚看電視新聞才知道這事,馬上與電視臺取得聯絡,打聽到了農民工的落腳地,租了車連夜去找,在一個建築工地的涵管裡找到了他們,他們身無分文,蜷縮在兩頭通風的涵管內,凍得直打哆嗦。柯文風把他們接到位辦事處,安排了他們的食宿。柯文風做得對,做得好,不管怎麼說,我們是一個縣的鄉親,是喝寶溪河的水長大的。”

石星覺得嗓子有點堵,停了一會,說:“我當時很難過,我過去看他們,他們得知我是縣委書記,都哭了,像孩子一樣的哭了。”

常委們也很難過,沉默了一會,張成山說:“石書記,昨天沒聽你說?”

石星說:“我以為你們都知道了。”

張成山說:“沒有呀。”

石星說:“我當時要柯文風好好照顧農民工,受傷的要送醫院治療;柯文風當著我的面,打電話給政府辦,請求縣裡派人去省城,為窕民工討個公道。”

張成山拿出手機,撥通了電話,不一會政府辦的魏主任進來了。張成山問:“前天,駐省辦事處來過電話沒有?”

魏主任說:“來過了。”

“什麼事?”

“我們縣有幾個農民工,在討要工資時被打了。”

“你是怎麼處理的?”

“我打電話給他們所在的鄉鎮,要他們派人把農民工接回來。”

“就這些?”

“就這些。“

“為什麼不彙報?”

“我想這樣的小事,沒有必要驚動各位領導。”

“這個問題我在年前就說過了,成立藥材生產合作社,發展藥材生產,是農民致富裕的一條途徑,藥材有沒有銷路,我也說過了,可以找另外的製藥廠、醫藥公司,只要我們手中有東西,還怕賣不出去!”

嶽平說:“誰去找,要合作社去找,他們能找到嗎?一點名氣都沒有,人家會買他們的賬嗎?”

石星說:“合作社他們找不到,我們政府幫他們找,服務民眾本來就是我們政府的工作。”為了表示他說的不是一句空話,又接著說:“衛生局下屬的醫藥批發部,他們就跟藥廠和醫藥公司有業務往來,他們也可以從中獲得利益,為什麼不能去開發這個業務?我也可以幫著去找銷路,實不相瞞,我們那一屆的大學畢業生,不少是成功人士,手中有一定的權力,也有一不定的社會關係,我們同學之間的關係也好,只要把藥材種出來了,我親自為農民找銷路。”

常委們不懷疑石星的說法,在籌建制藥廠這件事了,看得出石星說的不是大話假話和空話。嶽平說:“農民要外出打工怎麼辦?人都出去了,誰來種藥材?”

石星說:“拭目以待吧。”

檢查開學工作

元宵節後,中小學都正式開學了。2月27日,星期三,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分頭去城區各學校檢查開學工作,石星與主管教育的副縣長田野,加上他們的秘書和司機杜海,剛好五人同乘寶馬,去普陽一中檢查開學工作。普陽一中六年前也評上了省重點中學,也就成了普陽縣的驕傲,也就成了縣委領導的政績之一,縣委領導也就對一中倍加關注。寶馬車的後面跟著教育局長的一汽大眾,坐著教育局長秦志坤和普教科長陳尉平,再後面的是電視臺的新聞採訪車。

三輛車依次駛進學校大門,徑直在學校廣場中心的塑像前停下。石星一行人下了車,一中的領導在塑像前站成一排,早就等候了。秦志坤上前給石星介紹,第一位是校長鬍曉凡,胡曉凡滿臉笑容,雙手緊緊地握著石星的手,很興奮地說:“歡迎石星記來我校指導工作。”接下來是學校的黨總支書記,工會主席、兩位副主任校長、正副主任教務主任、正副政教主任、正副總務主任、學校團委書記,共11人。石星一一握手問好。

胡曉凡說:“請石書記到會議室休息。”

石星問下課還有多久?胡曉凡說,剛剛上課。石星說:“我們先到校園裡看看,看完後再去會議室座談。”

胡曉凡說,我給石書記介紹一下,說著用手比劃著說,學校分為五大區,廣場的北面是學生宿舍區,實行全封閉管理;靠近宿舍區的是生活服務區,有學生食堂和各種生活服務設施;廣場南面是教學區,上課時候也是實行封閉式管理;廣場對面是行政區,一棟五層的辦公大樓,學校各部門都在這裡辦公;辦公大樓後面是運動場。

石星對面前的這尊塑像很感興趣,下面是一個一米多高的基座,上面的雕像是一位女教師,她的臉部表情凝重,又不失慈祥,右腳向前跨了半步,身子微微前傾,雙手併攏伸向天空,手掌作開花狀,手掌中的一隻鴿子展翅欲飛。石星知道這尊塑像名叫“放飛的希望”,表達的是頑強的信念和不懈的耕耘,才能擁有自強的人格力量,實現人生的理想。學校在廣場中設立這尊塑像,無疑是在勉勵全體師生,放飛人生的理想。只不過這個理想有點狹義,恐怕是單指升學率吧。他不由得想起了谷幽蘭,20個春秋默默地耕耘著,放飛了無數的希望。

在學校領導的陪同下,檢查組一行首先到教學區,教學區是園中園,一道花格子圍牆把它與學校廣場隔開,經過圍牆中間的鐵門,就進入了教學區。教學區的規模很大,聳立著四棟大樓。胡曉凡介紹說,三棟是教學樓,每棟是一個年級,每個年級20個班,一共60個班,近4000名學生;另外一棟是綜合大樓,有實驗室、圖書室、多媒體教室,各學科的教研室。

學生正在上課,檢查組沒有驚動師生,在教學區走了一遭,石星覺得,普陽一中比琪橋一中的教學規模還要大。他突然說:“廁所在什麼地方,我要方便一下。”

胡曉凡馬上說:“我帶石書記去。”

徐志華也說他帶著石書記去。石星說:“不行,不行,你們告訴我個方向,我自已尋著去就行了。”

上廁所的時間不長,石星就出來了,檢查組又經過學校廣場,到了宿舍區,實行全封閉管理,檢查組沒有進去,就來到了生活服務區,這裡是開放式的,有一棟三層的服務大樓。胡曉凡介紹說,服務大樓上面兩層是學生食堂,下面一層有各類商店、理髮店、洗衣店,還有診所,學生生活上的所有需求,在生活區都能得到解決,有利於封閉式管理。石星當然清楚,教育也形成了產業,學生的需求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說:“我們上食堂看看。”

檢查組一行來到二樓的食堂,寬大的飯廳,擺放的也是條形餐桌,窗明几亮。石星看了看掛在取菜視窗邊的小黑板,上面用粉筆寫著今天的選單。胡曉凡介紹說,學生打飯菜不用付現金,打卡就行了,方便。

石星說,進廚房看看。一行人就進了廚房,廚房自然寬大,裡面自然是爐灶和鍋碗瓢勺,也就顯得擁擠了,工友們洗的洗菜,切的切菜,為開中餐做準備。檢查組也就看了看,沒說什麼就出來了。

檢查組也就沒看別的地方,來到了學校的會議室,會議室當中是一張橢圓形的會議桌,桌上擺放了香蕉和糖果,一個工作人員正為領導們泡茶。胡曉凡殷勤地邀請檢查組人員入座,說:“大年新春,領導到我們學校來指導工作,對我們學校是一個鞭策,學校的經濟條件有限,沒有什麼好東西招待大家,請大家隨意。”

會議桌的一邊坐著石星、田野、秦志坤和陳尉平,兩個秘書分坐兩邊,他們是負責記錄的。對面坐的是一中的大小領導,胡曉凡居中。電視臺的記者接好了電源,坐在會議桌的外圍,等待隨時攝像。

石星對坐在旁邊的秦志坤耳語了一聲,秦志坤說:“胡校長,我們抓緊時間,就開始吧。”

胡曉凡說:“好,下面我就向各位領導作一個簡單的工作彙報。”他從公文包裡拿出文稿,說,“我彙報的第一個問題是,一中在去年取得的成績,我們普陽一中在過去的一年裡,在教學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去年的高考上線×××人,上線率達96%,名列全市第一。”他說了一連串的數字和百分比,如上重點有多少人,佔全縣的百分之多少,佔全市的百分之多少,一本有多少人,二本有多少人,三本有多少人,佔全縣全市的百分之多少。

石星記得谷幽蘭對他說過,琪橋一中去年的高考升學率是全市第一,普陽一中的校長卻說他們是全市第一,到底誰是第一?他看了看胡曉凡,40不到,比自已年輕幾歲,他翻動著的薄薄嘴唇,很是能說會道。

胡曉凡繼續介紹情況,說一中不僅在教學上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在校園的建設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基本上完成了灰變白工程,使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

石星不知道這灰變白是什麼工程,看來時代發展太快,自已是落後了。這時田野打斷胡曉凡的話,說:“胡校長,請你談談開學情況。”

胡曉凡這才停止了評功擺好,說:“好,下面我就向各位領導彙報一下開學工作,今年的開學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學校的開學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從學生入學的情況看,到昨天為止,入校率達99.28%,還有個別學生沒有入校,我們已經責令班主任,儘快動員學生來校學習。從學生交費的情況來看,91%的學生一次性交清了學費,尚有9%的學生還沒有交清學費,但有老師擔保暫緩交納,也就是說,凡入校學生都交納了學費。從老師到校的情況來看,在正月十三,老師都入校報到,現已全部到崗。從教學準備工作來看,書記課本已經全部發放給了學生,沒有影響學生的正常上課,從後勤保障來看,後勤處的全部工作人員都已正常上班,學生的吃住水暖都能正常供應。正式開學三天了,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胡曉凡一連用了五個“來看”,說明了一中的開學工作做得很到位,請領導們放心。秦志坤說:“胡校長,請你談談在新學期的打算。”

胡曉凡說:“好的。”他又翻動著薄薄的嘴唇,一連說了五個“然後”,說明他們對新學期的打算是一環扣一環,由低階到高階。石星聽了覺得還是隻講了一個問題,狠抓升學率。而且在表述上根本不用五個“然後”,反倒讓人感到是在重複,不順耳。

胡曉凡說完,很謙虛地請上級領導作指示。秦志坤首先說了:“我來說幾句,一中的開學工作是做得好的,希望你們繼續發揚。還有一個學生的思想教育問題,我覺得還要強調一下。一中有4000名學生,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經過20多天的假期,是不是懶散了,人到了心到沒到?都是青年學生,難免不把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帶到學校來。我就聽說了,開學報到的那天,一中的學生就發生了打群架的事,幸虧老師們制止了,要是校外的混混打到學校來,問題就嚴重了。開學這段時期,也是學生出事最多的時期,希望學校領導和老師對這個問題引起重視,杜絕校園事故的發生。”

田野:“剛才聽了胡校長的彙報,對一中取得的成績,我們予以肯定,給予表揚。胡校長強調了升學率,這沒有錯,但不能過分,至少在口頭上不要這麼宣揚,我們的普通教育,要搞陽光普照,不要搞手電筒一點亮。”

陳尉平馬上接了田野的話題,說:“無論怎麼抓升學率,面對全體學生的教育理念不能變,所以,請一中的領導在這方面多動腦筋,既要狠抓升學率,又要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一中把全縣的優秀中考生集中到這裡來了,你們應該取得更大的成績。我就瞭解到這麼一個情況,有一個學生因為成績不好,被你們勸退了,他轉到二中學習,當年就考上了大學。我就在想,如果你們的轉化工作到位的話,他這個指標不就是你們一中的了。”

上級領導只有石星本沒發言了,也得幾句:“剛才田縣長、秦局長和陳科長都說了,我情況不熟,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在校園裡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總的印象是一中的開學工作是做得好的,有了好的開頭,就會有好的結果。我就清潔衛生談談我的看法,一中的清潔衛生也是做得好的,清潔衛生是文明的視窗,我們看一個單位是否文明,只要看兩個地方就行了,食堂和廁所,一個進一個出,這是直接影響到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很容易被人忽視的地方。我去了趟廁所,發現廁所文學比較繁榮,這不文明,也請一中的領導注意一下;我沒別的說了。”

彙報會開到這裡,也到了吃中飯的時間。胡曉凡說:“領導們在百忙之中,到我們學校來指導工作,辛苦了,我代表一中的全體師生對領導的到來表示感謝,我們準備了便餐,請各位領導賞光。”

領導下基層檢查工作,調研問題,基層單位設飯局招待領導,這已成慣例,很正常的事;石星也沒說什麼,在一中領導和簇擁下,向外走去,石星以為去學校食堂,卻不知是向校外走去。

石星忙問:“這是上哪兒去?”

胡曉凡說:“校外有一家餐飯,炒的菜很不錯。”

石星說:“為什麼不到學校食堂吃?”

胡曉凡說:“我們學校食堂的大師傅不行,主菜配菜佐料一鍋燜,味道不好。這家餐館是我們學校的定點餐館,上面來人,我們都是在這家餐館招待的。”

說話間就走出了學校大門,橫過馬路走不遠就到了餐館,上樓進了一個大包廂,有兩張大圓桌,胡曉凡忙著安排入席,一共22人,加兩把椅子,每桌11人,縣裡的領導和學校的主要領導一桌,秘書司機電視臺的記者加上餘下的學校領導一桌,服務小姐送上熱茶,學校後勤主任去張羅酒菜。

飲茶中,石星問胡曉凡,什麼是灰變白工程?胡曉凡說,原來一中的樓房都是水泥沙漿抹的外牆,灰不溜秋的很難看,有損省重點中學的形象,現在都貼上白瓷磚,美觀大方,有氣派,廣場原本也是水泥地面現在也鋪上了瓷磚,豎立起了雕像,看上去讓人感到舒服,跟重點中學的名號很對稱了。他還說了江蘇的啟東中學和湖北的黃岡中學,就是因為它們的教學環境好,升學率也高。

石星覺得,外牆貼上瓷磚,美化了環境,但與升學率沒什麼關係。

酒菜上桌了,胡曉凡開啟瓶蓋為石星斟酒,石星沒阻攔,說:“我宣告一句,工作時間不能喝酒,這是紀律,大家下午還要上班。所以我提議,在座的都意思一下,表示對一中熱情款待的感謝,最多不超過三杯,飯還是要吃飽的。”他指了指桌上五分硬幣大小的酒杯。

另一桌徐志華在勸杜海,說你開車不能喝酒。杜海說,你們有的喝,我沒有,這不公平。徐志華說,給你來瓶可樂。杜海說,我不喜歡可樂,我喜歡奶。

杜海說的奶實指牛奶,國人喜歡說省略語,省事。但過於省事,也有表達意思不準確的地方,譬如高速鐵路,人們省略為高鐵,仔細辨別一下,高是位置,鐵是金屬,似乎與路聯絡不上來;把牛奶省略為奶,讓人也容易產生誤解,以為是指女人身上的那個隱私的部位。當然,這也是國人惡搞的結果,但也事出有因,一位資深的評論員在電視上發表講話,談黨員幹部如何防腐拒腐,提出了四個“管往”:“管往你不願挪動的腿,管往你吮吸奶頭的嘴;管往你收受賄賂的手,管往你酒精考驗的胃。”

這話的意思很明確,第一句指幹部要走群眾路線,不要老是呆在辦公室裡,犯官僚主義;第二句就是不要玩女人,這容易滋生腐敗,敗壞社會風氣;第三句子的意思就更明確了,收受賄賂是最直接的腐敗;第四句是要幹部不要公款大吃大喝,這也產生腐敗的重要因素。

杜海的話,立刻引起了同桌人的笑聲,盧迪說:“你要奶,小姐在的時候不要,人家走了,你就要奶了,豈不白要。”

這一桌談得頗歡,從奶談到女人,從女人談到誹聞,從誹聞談到不雅影片,從不雅影片談到情婦反腐。直到田野大聲喝斥:“你們在胡說什麼!”這才停下來。

與徐志華同桌的後勤主任從提袋裡拿出一頁紙,要食者簽字,每籤一個字,他就發一個紅包。徐志華一桌簽完後,後勤主任就到了石星一桌,胡曉凡說:“各位領導,今天大家沒吃好喝好,我們準備了微薄的茶水費,請笑納。”

石星知道,領導下基層,基層都要送點紀念品,表示對領導的感謝,送紀念品太打眼,後來紀念品就改為了紅包,不一定要用紅紙包,普通的信封也行,這也是約定俗成。石星就收過不少,裡面的錢不多,但累計起來也不少,大家都這麼收,石星也覺得理所當然。可這一次石新就覺得紅包像是塊烙鐵,燙手。可你不收也不行,你不收就犯了眾怒,沒辦法,石星只得收了,把紅包裝進羽絨的內袋裡。

吃完飯,開學工作的檢查也就結束了,驅車回到縣委大院,下午上班也快了,石星懶得回宿舍休息,直接去了辦公室,在沙發上躺一下也行。

石星進了辦公室,坐在椅子上,拉開辦公桌最左邊的抽屜,把裡面的檔案都拿出來,清理了一下,分別放進別的抽屜裡,從羽絨衣裡拿出紅包,在紅包的封皮上寫下時間、地點、事由和金額。再找來一個記事本,在第一頁寫下“紅包登記”四個字,把紅包上的內容登記在第二頁,這是他到普陽上任後收到的第一個紅包。然後將紅包和記事本放進左邊的抽屜裡,鎖上,將鑰匙放進右邊的抽屜裡,他不知道這麼做是為了什麼,但他知道應該這麼做。

他又拿來電話號碼本,給秦志坤撥了電話:“秦局長,我是石星,你到家沒有?”

“到家了,石書記有什麼事嗎?”

“上午在一中聽胡校長說,一中在去年的高考中,升學率是全市第一,成績確實嗎?”

“對於升學率,教育主管部門從不做統計,也不準做統計,也不做排名,教育部是明令禁止的,是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表現。”

“那麼他們說的全市第一,是怎麼統計出來的?”

“他們自已統計出來的,我們既不承認也不反對,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沒有,我只是隨便問問。”石星放下電話,對這樣的自我排名也表示理解,王婆賣瓜已成風氣。

關於D君的貼子

這天晚上,石星開啟電腦,無意間點開了一個網頁,看到了這麼一個貼子:

P縣Y中舉行優質課競賽,在總結表彰會上,校長D君對對某個語文老師的優質課大加讚賞,說講述生動,行雲流水,抑揚頓挫,情感激昂,正如杜甫寫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哇塞!杜甫何緣《琵琶行》。

石星看了覺得好笑,《琵琶行》為白居易所作,與杜甫無關,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文學常識,作為一箇中學校長,應該不會犯這樣低階的錯誤。

關係D君的貼子還有很多,如:

D君為數學專科生,對數學情有獨鍾,D君任Y中校長後,把數學學科擺到了特別突出的地位,他振振有詞地說,我們現在是數字化時代,數學直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我們為什麼這麼推崇陳景潤,就是陳景潤的數學理論,促進了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其妙語驚人,真不知1+2=2,怎樣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的。

石星看了更覺得可笑,他不擅長數學,但知道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科學必須轉化為技術,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有一個極為簡單的公式,科學—技術—生產力。他也不知道陳景潤在數學上有何成就,但陳景潤把世界十大數學難題之一的《哥德巴赫猜想》推算到了1+2=2,離摘下《哥德巴赫猜想》的桂冠1+1=1只有一步之遙,這個他知道。這是純粹的智力遊戲,沒有實際用途,既便是陳景潤推算到了1+1=1,又能怎樣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看來這位數學專科生,還沒有自已這位中文字科生對數學有所瞭解。

又如:

D君在全體教工大會上高調地說,我是學者,發表了教學論文100多篇,有人懷有嫉妒之心,說我的論文都是抄襲的,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現在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是抄的又怎樣,有本事你也抄給我看看。

石星也知道,在學術界抄襲剽竊別人的作品也是有的,卻沒見過D君這麼理直氣壯的,已經達到了厚顏無恥的地步。關於這樣的貼子還很多,都是說D君人品不好,不學無術。發貼的時間上是2011年,已經兩年了,貼子還沒刪去,看來發貼人對D君很有一番不恭,有著很深的矛盾。

貼子發到2012年,貼子的內容直指D君有經濟問題,如:

Y校在學校廣場豎立了一尊名為“放飛的希望”的塑像,網上的採購價為10萬,包運輸包安裝,而Y校卻花了18萬,這尊塑像放飛了什麼?放飛了8萬元人民幣,不知落入了誰的腰包。

這個貼子很明確地指明瞭Y校的經手者吃了8萬元的回扣,儘管沒有點名經手者是誰,但石星已經清楚了,這個經手者就是D君,普陽一中的校長鬍曉凡。

還有一則帖子:上級領導來Y校檢查工作,D君活潑得像孫悟空,瞻前顧後、上竄下跳、手舞足蹈。上級領導一走,D君科像病殃殃的林黛玉,眉頭緊鎖、唉聲嘆氣、東倒西歪。遇到解決問題處理矛盾,D君就像范進中舉,一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

石星看了,發貼的時間竟是2013年2月,正是自已檢查開學工作的時間。

說:“石書記,我快要失業了。”

石星沒有反應過來,說:“這是什麼意思?”

“石書記,你上任也有20多天了,我沒出過幾趟車,你經常出去走訪,不是走路就是坐公交車,你有車不坐,我這個司機豈不失業了。”

司機不能開車,猶如工人不能上班,心裡是不自在的。石星能理解這種心情,就說;“我出去走訪,幾步路不用坐車,走走路也鍛鍊了身體,坐公交車也有好處,會聽到一些你想聽都聽不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