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章 我,風靡萬千少女

第110章 我,風靡萬千少女

顯然蔡邕也有自知之明,聞言也只是灑然一笑:“好,我不摻和。”

馬日磾見家中只有蔡邕一人,頓時好奇:“昭姬呢?”

“我讓她去和黃太尉家的女兒一同郊遊踏青去了,同行的還有袁太傅的孫女。雖然她喜歡讀書和彈琴,但總是一個人悶在家裡也不好。”

想起兩個跟著自己顛沛流離了十二年,有家歸不得的女兒,蔡邕也是一陣愧疚和心疼。

其中大女兒貞姬已經嫁人,夫家是泰山羊氏出身的羊衜,名門之後,倒也算是一個良配。

說起蔡貞姬,她雖然名聲遠不及妹妹,卻生了個厲害的女兒羊徽瑜。這位羊姑娘後來嫁給了司馬師,死後受封景獻皇后。

蔡邕捏著鬍鬚,又在開始操心其小女兒蔡琰的婚事了。

炎漢帝朝自高祖時起,就曾規定女子十四歲不嫁人,父母就要罰錢。雖說如今這條規矩的執行不是那麼嚴格了,可女子嫁人的年齡依舊普遍很早。

其中蔡邕的長女已經有了夫婿,嫁入泰山羊氏,未來還會生下一位皇后——羊徽瑜。

只不過如今王景崛起,司馬家能否奪取天下,怕是難說了。

兩女在搖搖晃晃的馬車裡嬉鬧做一團,不時傳出輕快的嬌笑聲。

見黃欣告饒,袁瑩這才得意的叉腰:“哼哼,看你還敢不敢亂說話。”

而蔡邕的小女兒蔡琰,如今也已年滿十六歲,不久前方才行過笈禮,已經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紀。

這其中最為賣力之人,便是出身河東衛氏,家主衛覬的二弟衛仲道了。

不得不說,出身名門,衛仲道倒是繼承了先祖衛青的幾分英姿,年方弱冠,便已生得風姿俊朗,更引人矚目的是其才華也頗為不俗。

天真爛漫的黃欣,正在馬車上向蔡琰招手。

坐在車廂中另一側的袁瑩,也是對著蔡琰盈盈一笑:“今日要去的地方是城南,聽說津陽門外最近開辦了一座書院,所授學問居然是先秦時代曾一度盛行過的墨學,非常的新奇有趣。”

“是。”

“昭姬姐姐,快來呀。”

袁瑩氣得鳳目一睜,卻是拿這個古靈精怪的妹妹沒啥辦法。

馬日磾雖然不爽王景,但既然已經上了賊船,身體還是很誠實的,想把蔡邕也拖下水。

最後還是體力不濟的黃欣率先敗下陣來,求饒道:“啊,我不行了,求瑩姐姐放我一馬。”

“啊,不許胡說,我才沒有咧。”

第二日一大清早,太傅袁隗的孫女袁瑩,太尉黃琬的小女兒黃欣,又跑來蔡家,邀蔡琰出去郊遊踏青。

他這一生行事,俯仰無愧於心,唯一覺得虧欠的,就是自己的兩個女兒,所以往日裡對她們也是倍加疼惜,將她們養育得極為出色。

馬日磾笑著問道:“可曾替昭姬選好一位乘龍快婿?”

在考較過人品與學問之後,蔡邕顯然也對這位優秀的“女婿候選人”極為滿意,因此對著馬日磾撫須而笑:“衛家已有求親之意,並且多次暗示於我,其實我也正有此意。”

“嗯,去吧,注意安全。”

就算覺得衛仲道這人不錯,蔡邕也想私底下先探探女兒的口風再說,畢竟嫁人是一輩子的事情,總得讓女兒嫁得開心,自己才能放心。

“伯喈,王子師大擺筵席,只為招攬人才。我與他同朝為官,礙於規矩不便出席,你現在雖有職銜,卻無實權,倒是可以去碰碰運氣。”

河東衛家,那可是漢武帝時大將軍衛青之後,確實算得上名門望族。

三人中,黃欣年紀最輕,只有十三歲,所以也最活潑和粘人,只見她親暱地抱著蔡琰的胳膊說道:“昭姬姐姐,今天我們去遠一點的地方踏青。”

但這件事,偏偏卡在了蔡琰那裡。

袁瑩說得矜持,黃欣卻嬌笑著揭了她的老底:“我看瑩姐姐心裡感興趣的不是什麼墨學,而是祁侯本人才對吧?”

蔡琰回頭看向蔡邕:“父親,女兒去了。”

王允剛剛當上司空不久,正是用人之際,所以這次宴席,實則更是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女兒家的心事最怕被人拆穿,現在袁瑩是又羞又怒,想要過去捂住黃欣的嘴巴。

其實若不是因為顧忌朝臣不得私下“結黨”的忌諱,九卿之中都有不少人想親自赴宴,去巴結王允,誰讓這個性格執拗的臭老頭是王景的親爹呢?

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啊。

黃欣躲到蔡琰身後,朝袁瑩做了個鬼臉:“嘻嘻,下次還敢。”

蔡琰踮起腳尖,上了馬車,頓時被黃欣和袁瑩拉著聊起天來。

蔡琰如今年方二八,不僅姿容俱佳,而且還精通音律和詩賦,加上名儒之女的身份,因此早早就被各大世家的年輕一輩給暗中盯上了,甚至一些人是從兗州陳留一路追到了東都洛陽,只為成為蔡家的女婿。

馬日磾聞言微微點頭:“河東衛氏,雖然現在已經沒落,但好歹也是名門之後,不算辱沒了你們圉縣蔡氏。”

兩人聊著聊著,馬日磾說起了明日司空府設宴一事。

蔡邕本不想去,但馬日磾再三規勸,他拗不過,就只好答應下來。

她比蔡琰還小一歲,未行笈禮,也沒有表字,但身材卻已經非常“成熟”,凹凸有致的曲線頗具規模,引人遐思。

所以為了給小女兒蔡琰找個稱心如意的好夫婿,蔡邕這個當爹的可算是操碎了心。

蔡邕笑吟吟地看著女兒:“去吧,玩得開心一些,為父等下還要去司空府上赴宴,午飯就不回來吃了。”

“哈,伱這妮子,討打!”

笑鬧之後,黃欣也託著腮幫,兩眼放光的說道:“說起來,我還見過王元旭本人呢。”

姐妹二人不僅出落得花容月貌,而且都性格溫婉極富才情,尤其是小女兒的天資更是出眾,詩賦上的才華比起古之才女卓文君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讓蔡邕極為自豪。

只見蔡邕向馬日磾訴起苦來:“唉,我哪裡在意這個?只是不想琰兒繼續跟著我吃苦罷了,女兒家的,總得有個好的歸宿才是。”

哪家少女不懷春?

更何況是際遇頗具傳奇色彩的王景,他現在不僅年輕,還長得英武俊逸,手握重兵為民除害,因此名聲在外,早就成為了洛陽城中不少待字閨中的少女所憧憬的目標,簡直是東漢版的“國民老公”。

袁瑩一聽,頓時纏著黃欣追問道:“你真的見過他本人?”

袁家管束甚嚴,而且之前董卓亂政,洛陽的治安非常糟糕,怎麼也不可能讓自己府中的女眷上街,萬一發生點什麼事情,立刻就成了整個家族的醜聞。

所以袁瑩雖然對王景的事蹟耳熟能詳,卻未能一窺他本人的真容。

黃欣笑嘻嘻地炫耀道:“前些日子不是有道人在東城辦了一場醮齋嘛,說是可以向上蒼祈福,孃親想圖個吉利,就也把我捎帶上了。”

壇醮齋戎,算是日後廟會的雛形,起源是東漢之後佛法東傳,與本土道教產生信仰上的競爭,為了吸引信眾而弄出來的特殊節目。

因為增加了不少媚眾的娛樂內容,因此往往非常熱鬧,兼之為了討個好彩頭,所以許多達官貴人的家眷都被會被吸引過來。

這次醮齋是兵亂止息之後,洛陽城的第一場民間盛會,所以王景也帶著人過來湊熱鬧,與民同樂,卻不想恰好被人群中的黃欣看見。

聽到這裡,袁瑩頓時懊惱:“哎呀,好可惜啊,早知道我也去參加了。”

錯過一次親眼看見愛豆的機會,袁瑩很不開心,但是心中對王景的長相更加好奇起來:“欣兒,我的好妹妹,快和我說說他長得怎麼樣,是不是和傳聞中一樣英姿颯爽,卓爾不群?”

黃欣先是搖搖頭,隨後才興奮地叫道:“不,比傳聞中更帥,更有氣質!”

袁瑩光是聽黃欣描述,就心如鹿撞,恨不得時光倒流,她也親自去到現場,一睹王景真容。

“你不知道啊,祁侯不僅身材高大,而且氣質特別英武,渾身上下彷彿沐浴著一層烈日之光,簡直耀眼奪目。即便是站在人群中,你一眼也能把他給認出來。而且只是看上一眼,目光就陷進去了,一輩子都很難忘記咧。”

黃欣目光灼灼,顯然也對王景一見傾心。成了他的小迷妹。

她的父親可是當朝太尉,因此黃欣也算眼光頗高,畢竟她見過不少世家出身的年輕英才,其中不乏俊逸脫俗之輩。

但即使如此,她所見過的男人當中,無論體格、長相還是氣質,能比得上王景的,卻是一個也沒有。

袁瑩雖然未能得見王景真容,此刻心中卻不由的更加憧憬起來,也不知想到了何種深入的地步,臉上竟露出幾分嬌羞的駝紅。

天不怕地不怕黃欣頓時忍不住湊上前去揶揄道:“瑩姐姐,聽說祁侯最近經常出現在書院裡,也不知道今日前去,會不會遇到呢。”

袁瑩被黃欣說得臉頰發燙,心中也是一陣忐忑:“應該會的吧?”

“所以說瑩姐姐是承認了踏青是假,來尋人才是真的咯?”

“哈,我看你是又皮癢了對吧?”

“啊,不要撓我癢癢啦,我再也不敢了!”

馬車裡,再次傳出嬌聲一片,而由始至終坐在一旁不發一言的蔡琰,心中更感好奇,小姐妹們口中的祁侯王景,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

“小姐,墨學書院到了。”

跟著一起出來的嬤嬤小聲提醒袁瑩說道。

而袁瑩也掀開簾子,果然看到紅底金字的牌匾上,寫著鐵畫銀鉤的四個大字——墨學書院。

落筆者不是別人,正是王景。

筆鋒蘊含劍意,神光內斂,卻又偏偏意氣飛揚,隱見沖天之志。

“好字!”

“好氣魄!”

袁瑩只是覺得王景寫得字真好看,而在她身後開口的蔡琰,卻在筆畫之間,看出了王景欲開創千古未有之文化盛世的豪邁和志氣。

只因為她的父親蔡邕自己就是書法大家,甚至自創了飛白書這一全新的書法流派,有此家學淵源,從小耳濡目染之下,蔡琰於書法一道上的造詣自然不淺,遠勝袁瑩和黃欣,

隨後蔡琰目光又落在了書院門口的一副對聯上,雙眸頓時如湛然秋水一般,透出迷人的風采,朱唇微張,貝齒輕啟,情不自禁的低聲吟誦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當真是絕世好句!”

字,氣勢豪邁。

句,文采飛揚。

本就對王景懷有好感,蔡琰此刻心中卻也生出了一些與往日不同的念頭來,原本純潔的友情,似乎正在變質,一股酸臭味若有若無。

與王景是舊識這事,蔡琰可從未與兩位閨蜜提起,此時又想起來王景平日裡的慵懶和風趣,也是忍俊不禁,笑著說了句:“士林中,有不少人評價祁侯不過一介武夫,不識文章詩賦,不明聖人教誨,卻不想他竟然能寫得一手好字,更有如此文采,果然不能僅憑道聽途說,就判斷一個人的才能和品德。”

聽聞有人居然如此詆譭自家的偶像,袁瑩頓時就不樂意了:“哼,又是太學裡那些酸臭書生在背後嚼舌根吧?這些話他們有能耐倒是當著祁侯的面說啊,背後非議他人,真是小人行徑。”

黃欣也算王景的小迷妹,所對太學裡那些每每以才子自居的自大狂同樣很不感冒:“一群酸臭文人而已,若非祁侯力挽狂瀾,他們哪還有機會在太學裡指點江山,激昂文字?”

蔡琰剛想替太學的學生說幾句公道話,結果都沒來得及開口,就被袁瑩和黃欣拽進了書院之中。

書院裡,這時候正在上課。

在表明身份之後,三女也立刻獲得了守衛的放行。

畢竟三個名門之後的世家千金,大家閨秀,總不可能是來這裡搞破壞的。

書院裡,一共有十二間教室,找了好一會兒,她們才找到了正在給一群孩子上課的王景。

此時的王景,卸下鎧甲和兵器,換上了一件寬鬆的深青色長袍,同時也收斂住身上的殺氣,頓時顯得儒雅隨和起來,頗受孩子們喜歡。

蔡琰俏生生地站在黃欣和袁瑩身後,也有些忍不住將目光透過窗戶,想要一探究竟。

她太好奇了,王景這樣的大人物親自來給小孩子上課,會說些什麼內容呢?

袁瑩和黃欣也很好奇,看著一群萌萌噠的小朋友聚在一起上課,對她們來說也是一種非常新奇的體驗。

站在講臺上的王景,自然發現窗外多了三個“不速之客”,而這其中就有蔡琰那清秀脫俗的身影。

許久未見,眼前的文學少女身上文氣又添了幾分,秀外慧中,恬淡如菊。

王景微微一笑,朝蔡琰眨了眨眼。

教室後排,蔡琰的唇角也是微微勾起,只覺得心情大好。

而王景這一笑,卻是把袁瑩和黃欣給高興壞了,兩人興奮得俏臉通紅,心如鹿撞:“天啊,祁侯對我笑了!”

畢竟這時候是在上課,王景選擇了繼續專心講課,並未因為蔡琰的到來就分神。

只見王景將課本攤開放在講臺上,朗聲開口提問道:“大家還記得我昨日講過的內容嗎?”

“記得!”

孩子們的回答非常踴躍,爭先恐後地舉手。

王景點了一個身材不高,但表情最為認真的小蘿蔔頭:“鄧成,你來說說看。”

鄧成頓時挺直了胸膛,起身回答說道:“先生昨天主講物質的三種形態。”

眼前的這些學生,年齡都在八歲至十二歲之間,他們原本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早早就要幹各種農活和家務,生活非常苦累。

因此對他們而言,能來書院上課,反倒是一種娛樂和放鬆的方式,書院裡不僅能讀書認字,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物理實驗,比土裡刨食要快樂多了。

再加上現在他們都處於啟蒙階段,課時並不累,除了認字和跟讀《墨經》之外,主要是各種有趣的物理小常識的普及,旨在勾起他們對認知世界的好奇和興趣。

而此時正在窗外偷聽的三個“大孩子”,也被王景的問題勾住了心絃,十分好奇物質的三種形態究竟有哪些。

黃欣回過頭看蔡琰:“昭姬姐姐,你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嗎?”

自詡才學過人的蔡琰,一時語滯,因為這個問題她是真的一無所知。

黃欣若是問她琴棋書畫相關的問題,她倒是能夠對答如流,可這物質的三種形態什麼的,她怎麼會有閒工夫去琢磨這麼刁鑽東西?

但不得不說,蔡琰也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所以皓頸一伸,睜著水亮的眸子,再次朝著教室裡探頭探腦。

“那麼還有誰記得,物質的三種形態都有哪些?”

“我!我!我!我知道!”

幾個性格外向,表現欲強烈的孩子,瘋狂舉手。

現在他們也學會了書院的規矩,課堂上想要說話,必須得先舉手,獲得先生的准許。

王景笑著點了一個手舉得最快,表情也最積極的黑炭頭起來回答:“李墨,你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