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三章 董卓掛了

孫策這邊帶著自已的好基友周瑜,在揚州叱吒風雲的時候,劉表自然也得知了訊息。

這也是劉表同意與白落合作的原因之一,因為攻打孫堅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孫堅在江夏,並不像袁術在南陽那樣容易孤立無援,因為孫堅的背後有著封地的支援,孫策征戰的第一時間,就把這條路打通了,確保孫堅不用為後勤擔心。

在劉表和孫堅打的火熱的時候,西南的劉焉卻是老神在在,過著皇帝一般的日子。

蜀地易守難攻,劉焉年齡大了,不想折騰了,所以就打算在這裡養老了。

在劉焉的認知中:我也不去攻打誰,但誰要是來攻打我,那估計需要費很大力氣,所以劉焉很安心。

西方,董卓比劉焉更快活,遇到給臉不要臉的一眾大臣,董卓直接就放棄治療了,既然你們看不上我,那我還就不管了。

拼搏了大半輩子的董卓,也想穿了,治理天下也落不到好名聲,那隻管自已享受就行了。

於是,董卓更加肆無忌憚的揮霍起來,誰不服砍了就是。

與此同時,西涼也終於有了起色,韓遂的生意終於見到了回頭錢。

金城以及更西方的敦煌等地,各種集市上,已經有了不少的稀罕商品,還有更多的貨物正在回來的路上。

各地商人也都紛紛派人前來挑選貨物,為西涼帶來了大量的經濟收入。

老百姓有事做了,有錢賺了,有糧吃了,也就不鬧事了。

整個大漢,也就北方亂一點,其他地方倒是還算比較穩定。

轉眼間,又是新的一年過去了,這一年自然是蓬勃發展的一年,也是新年新氣象,至少錢大幾人不再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了。

也就在年前那段時間,錢大兄弟四人終於找到機會與白落大醉了一場,說出了心裡話。

沒那個本事而坐在那個位置上是一件痛苦的事,白落最終也表示理解,讓他們自行選擇,想去哪個位置就去哪個位置。

然而四人都選擇留在白落身邊,願意幫白落鞍前馬後,白落二話沒說,直接任命錢大四人為四大監察使,發現任何人不守規矩,有先斬後奏的權利。

這個位置就很合適了,權利很大不說,同時不做將軍也不會落了面子,任誰都能看出這是白落的親信之人。

……

這段時間裡,孫堅最終還是沒有頂住,不得不放棄了江夏,退回封地,準備積蓄力量,待來日再戰。

不過孫堅白費了這麼多功夫,也不是沒有收穫,甘寧就帶著上千人的錦帆賊加入了孫堅。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就打仗這塊,孫堅絕對是殿堂級別的人物了,一眼就看出了甘寧是個大將之才。

與歷史上相比,由於孫堅佔據了江夏,使得甘寧直接跳過了加入黃祖的那段程序,最終早一步加入了東吳集團。

而趕走孫堅的劉表,除了南陽郡外,算是徹底統一了荊州,所以劉表也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南陽,只不過打還是不打,成了一個難題。

經過一眾文武相商過後,還是覺得留著白落比較好,畢竟北方早晚會分出個勝負來,南陽也就成了荊州與北方勢力的緩衝帶。

如此一來,本想著自已萬一遇到困難可以求助劉焉的劉表,心思也活絡了起來,見袁紹等人都在擴充自已的實力,劉表也看上了益州這塊易守難攻的寶地。

恰巧,劉焉的養老生活有點過於奢侈了,座駕堪比皇帝,出行時更是擺譜至極,這就讓劉表找到了攻擊劉焉的藉口。

直接上奏朝廷,說劉焉心懷叵測,德行有失,乘龍駕而行,大逆不道。

然而,董卓接到奏摺後,不屑的丟到了一邊,關我屁事?

小皇帝這邊同樣沒有回應,大家都是漢室成員,你們兩個鬧啥呢?再說,我自已都顧不住了,哪有閒心管你們啊!

於是,劉表就尷尬了,算是徹底的得罪了本可以與自已共進退的劉焉。

這也就導致了進取心十足的劉表,有些難受,親手把一個鐵桿盟友變成了仇視狀態。

既然已經這樣,那就等劉焉掛了再找機會吧!

……

然而,這個年還沒過完,就在元宵節這天,出大事了!

呂布協同好友李肅等人,直接刺殺董卓於皇宮大殿門口。

原本董卓大清早在宮門口,準備慶祝元宵節一事發表講話,猝不及防之下,被突然跳出來的李肅偷襲,一刀砍在了肩膀上。

要說這李肅也同樣是不可多得的猛將,年少時曾和呂布齊名,騎術射術武藝樣樣精通。

後來和呂布有了些差距,不過怎麼說也達到了一流猛將的門檻,畢竟是能跟呂布齊名的人物。

而李肅這一下,嚇得董卓急呼呂布。

可是當呂布出來後,卻是指著董卓大喝道:“董賊,受死!”

董卓當場就慌了,自已的安全一直是由呂布負責的,呂布都反了,那……

董卓身邊只有十多個親兵,也瞬間做出了反應,立刻護在董卓身邊,舉著武器拼死護主,結果被李肅帶人攔住。

而董卓則與呂布在大殿前,激戰二三十回合後,最終因昨晚勞累過度,一個晃神喪命於呂布之手。

董卓如此年齡依然能在心中恐慌,且受傷的情況下,和呂布激戰數十回合,由此可見,董卓之勇,並非浪得虛名!

董卓之死,很快傳遍天下,一時之間,天下震動!

各方勢力有拍手稱快者,也有心情複雜的。

而這心情複雜的還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如蔡邕這種和董卓有些關係的,以及董卓手下的那些將軍們。

另一種則是袁紹、孫堅等人,他們在猜測或者說等待,董卓死後,朝廷會變成什麼樣,自已還有沒有機會爭奪天下?

對於此事,白落也是唏噓不已,自已也算是給了老師一個交代,保住的老師的命。

可是白落還沒有高興幾天,朝廷就下旨了,對董卓餘黨全力清剿,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幷州牧蔡邕!

以朝廷的名義撤了蔡邕的州牧一職,並向天下昭告,令群雄殲滅蔡邕。

同時,也授旨意於幷州各郡縣,讓他們起兵攻打蔡邕,首功者官升三級!

至於董卓手下的各處兵馬,也同樣給出了界定,說這些人都是大漢的兵,並不是董卓的私兵,所以只要誠心悔過,不予追究。

白落聽到此事後,雷霆大怒!

王允!欺軟怕硬的小人!

一聲令下,除了坐鎮宛城的皇甫堅壽幾人外,能來的都來了。

“兩個事,第一,支援幷州,救出老師。

第二,進攻長安,活剮了王允那老匹夫!”

白落從來沒有這麼生氣過,他實在想不通這王允到底和蔡邕有什麼深仇大恨,都已經躲到幷州去了,竟然還揪著不放。

不過細想之下,王允的動機也很好理解,首先要掌控朝堂就要立威,也可以說是殺雞儆猴。

而朝廷內排的上號的官員,要麼就是王允動不起的,要麼就是與王允私下合謀過,不好動手,恰好蔡邕是董卓的朋友,又夠份量,主要的是自已動的起。

所以,蔡邕就成了冤大頭了!

眾人聽了白落的話後,都陷入了沉思,這兩件事沒有一件輕鬆的,單獨完成一件就有很大的難度。

說是兩件事,其實也可以說是一件事,自然是救出蔡邕,可是面對幷州本土和其他各路諸侯,根本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

因為幽州公孫瓚、冀州袁紹、兗州曹操這些臨近幷州的勢力,都已經響應了朝廷的旨意,本意就是打算瓜分幷州的地盤。

“目前來看,單單是派軍支援,怕是不足於平息此事,最主要的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想辦法讓朝廷撤回命令。”

楊修率先發表了自已的意見。

“無妨,王允那老匹夫活不過三個月!我們只要頂住三個月就行。”

冷靜下來的白落,也發現了事情像是沒那麼簡單,自已就算派兵去支援,也難保不被其他勢力把自已和蔡邕一起剿滅。

至少白落就不敢保證劉表是什麼態度。

那麼劉表會是什麼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