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二章 達成合作

白落會見了楊修後,才得知宛城發兵去了桐柏縣,左進可助孫堅,右進可逼襄陽,而且這個時候,楊修提出打算去見劉表。

這就讓白落猶豫了起來,萬一出事了或者被扣住了,那就問題大了。

要知道楊修理政可是一把好手,他們這些人整理一個新野都只能勉強應付,而楊修卻是處理著整個南陽郡的事務,還顯得遊刃有餘。

而且此次在軍事上的才能也略有展現,白落是真心不敢讓楊修去冒險啊!

直到楊修說,劉表地盤上很多官員都與楊家有關係,且那些官員和荊州蒯氏、蔡氏等大家族都盤根錯節的時候,白落才有所鬆口。

深思一番,也確實如此,袁家二子因為涉獵了軍事,所以戰亂時代聲名大噪,被後世所熟悉。

而同為四世三公的楊家,在軍事上沒有參與太多,所以才顯得沒有袁家那般被後人所熟知。

其實,楊家在目前這個階段真的不容小覷。

如此,白落才答應讓楊修去出使劉表,蔡氏等應該還不至於對付一個使者,且還是豪門楊家的人。

於是,二人討論了一番後,白落找來閻行,讓其帶著幾個兵保護楊修,陪同楊修一起去劉表那裡。

楊修走後,白落獨自一人坐在廳中,則是開始迷茫了起來,孫堅這個人到底還死不死了?

其實,孫堅一直都讓白落有些忌憚,忌憚孫堅沒死會產生怎樣的歷史變化,並非是忌憚孫堅這個人。

白落甚至考慮著,孫策和孫堅都是不得了的牛人,自已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投奔孫堅。

不過也就想想而已,楊修為什麼會來自已這裡,白落心中也多少有些猜測了,如今自已像是有些身不由已了,一直以來投靠他人的想法,可能要胎死腹中了。

城外,劉磐軍依然只是堵門,當然這個堵門至少在數公里路之外,不是真的堵住城門口。

雙方像是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回到了開始的狀態。

直到三天後,楊修回來,劉磐軍才撤出了南陽。

回來後,楊修第一時間向白落彙報了此次出使劉表的談判內容。

首先,劉表對楊修的到來表示歡迎,之後劉表淺談了一下對白落的態度,荊州是我劉表的荊州,不準白落跳騰。

楊修則是表示,現階段劉表應該先驅逐江夏孫堅,我這五千宛城兵雖然是來相助孫堅的,但也不是不可以是來攻打孫堅的。

同時說到白落在南陽,能夠幫劉表抵擋來自北方的威脅,雙方可以進一步加深合作。

並且絕不會在荊州地盤亂搞,只求南陽一郡,不會有別的心思。

合作才能共贏。

經過一系列的友好協商,和再三斟酌後,劉表同意達成此次合作,並表示可以理解白落的意思。

並再次強調,南陽郡是荊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白落在荊州當安分守已,除了南陽外,不可逾越荊州其他地區。

楊修不也同樣宣告,對於此次合作的態度是誠懇的,不希望看到雙方就南陽郡事件上,再次發生流血事件。

就這樣,初步談判有了結果,不過劉表並沒有讓白落宛城軍插手孫堅的事,萬一打到一半時你坑我一把,那還得了?

所以,既然有了約定,白落只佔南陽,且與劉表達成聯盟,之後就是各自退兵。

劉磐軍退出南陽,宛城軍也退出劉表軍的咽喉之地。

五千人對劉表來說,雖然不足為懼,但配合孫堅搗個亂啥的,還是很讓人頭疼的。

至此,白落又可以迎來一段安穩的發展期,至少劉表在解決孫堅之前,不會來找白落的麻煩了。

之所以達成了這個條件,這裡面楊家名聲可是佔了很重比例的,因為楊修拿了自已臉面來說事了。

如果白落反覆無常,沒有真心結盟,那楊修可就要承受名聲掃地的問題了,而楊修的臉面即是整個楊家的臉面。

當然,這個結盟是有期限的,劉表不可能把一個郡讓給別人,白落也不知道自已以後會如何發展。

所以期限就是剿滅孫堅期間,大家和平共處,至於說趕走了孫堅後,那就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白落暫時穩定了下來,紀靈也就離開了宛城,帶著兩千人馬找自家主子去了。

就在白落安心發展,大搞經濟建設的時候,袁術同學終於玩脫靶了,被曹操一頓猛揍,給打懵逼了,有點找不到北。

只能一退再退,直到退到揚州壽春,遠離袞州後,才算是安頓了下來。

北方的戰場,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公孫瓚和劉虞終於還是鬧翻了,二人之間政見不合,導致公孫瓚一直沒能針對袁紹做出實質性打擊。

青州的孔融之前出來浪的時候,沒浪明白,被黃巾軍揍了一頓,幸好太史慈幫忙找來了劉備三兄弟,趕跑了黃巾殘餘。

有了劉備三兄弟和太史慈,孔融又開始浪了,打算統一青州,只不過劉備三兄弟介於陶謙的友誼,還有公孫瓚的師兄弟情分,對袁紹發動了攻擊。

只可惜,劉備這邊行動了,公孫瓚那邊沒跟上,結果自然是沒搞贏實力強大的袁紹。

於是,劉備三兄弟只能帶著孔融跑路,跑到了陶謙的地盤上。

而此時,曹操搞定了袞州後,看袁紹有可能會把青州搞到手,覺得自已這邊也要擴大實力才行,於是就把目標定在了徐州。

劉備一看,曹操要來打徐州,知道自已的機會來了,只要自已在徐州打出了名堂,整個徐州有可能成為自已的地盤,因為陶謙已經六十歲了,而且對自已很不錯的說。

於是,劉備就跟著陶謙和曹操打的噼裡啪啦的,曹操想要地盤,劉備也想要地盤,那就只好死磕唄!

而此刻,被打懵逼了的袁術,也終於知道了白落口中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真諦了。

憑藉著老袁家的名聲還沒有敗完,也沒人來打自已的時候,開始大力的招兵買馬,搜刮財物。

一時之間,各方弱小勢力紛紛前來投靠,袁術也趁機搶佔了周邊不少的地盤。

看著自已的勢力越來越大,恍惚間,袁術覺得自已像是又行了,一顆蠢蠢欲動的心老想著搞事情。

可現實教會袁術,必須忍著,雖然忍得很辛苦,但只能繼續忍著。

東邊,孫堅此刻也是頗為頭疼,劉表是鐵了心的要幹自已,但是自已又有不得不留下的理由。

因為自已的好大兒表現太出色了,短短時間內,就已經取得了揚州不少的地盤,並且人馬也越打越多,照這樣下去,很快就能平定揚州。

到那時候,就可以從江夏這塊跳板開始涿鹿中原了!

歷史上,孫堅死了,孫策投入了袁術手下,並且以後的發展也沒有這麼犀利,如今孫堅沒死,而且孫堅可不算是袁術的手下,二人也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袁術需要孫堅幫他打仗,孫堅需要袁術給他資源,兩人是合作關係,並不是上下屬關係,可以隨時脫離。

如今孫堅名聲不小,而且打仗很有一套,手下各方也認可孫堅,並不像史書上孫堅死後,手下很多人並不是很支援孫策,導致孫策起初時,連兵馬都沒多少。

所以,孫策現在的情況就是如魚得水,起碼比史書上記載的贏在了起跑線上。

由此可見,有句話說的不錯,有個好爹比啥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