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來,李異並沒有閒著。他找到一家經營紅松木的木材鋪,請他們按照他設計的圖紙,製作了一幅巨大的的雪撬。雪橇的主體框是一個長方形的結構,前端略微翹起,以適應雪地滑行。雪橇的滑行面被打磨得異常光滑,塗抹了一層羊脂油,以增強潤滑效果。
木匠們將製作好的木座位和貨廂以木榫結構固定在雪橇框架上。雪橇的前端安裝了一個由木材和獸皮製成的牽引環,透過鐵製拖鉤與馬匹相連。為了確保安全,李異還特意為馬匹更換了更加結實的挽具,以防過重的負荷拉傷馬匹。
一切準備就緒後,李異便率領搜諧若鞮等一行八人踏上了試行的旅程。當兩匹健壯的馬匹拉著雪橇駛出居渠城時,那壯觀的景象立刻吸引了城中人們驚奇的目光。
昆都孜在城門口目送著他們遠去,久久不曾離開,似乎也想跟著去看看。
卡布和同伴劉前坐在前座上,負責駕駛馬匹。其餘人坐在貨廂裡裹著羊氈毯,從兩側特意留出的視窗觀察道路兩旁的情景。趙破奴帶著趙堅幾人堅持送他們到河道邊,為他們送行。
塔里木河的冰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銀鏡,反射著耀眼的冬日陽光,美得令人窒息。他們找到一處平緩之處,驅趕馬匹踏上冰面。剛開始馬匹拒絕下到冰面上,不停 地打著鼻響。卡布熟識馬性,不停地安撫和鼓勵它們。馬兒終於鼓足勇氣踏上了冰面,它們猶豫著朝前走出幾步,一切正常,於是加快了步伐。
隨著馬匹的緩緩前行,雪橇在冰面上平穩地行駛起來。隨著雪橇的速度逐漸加快,緊張的氣氛開始在空氣中瀰漫。冰面幾乎沒有阻力,雪橇如同離弦的箭一般飛馳而去,速度越來越快,讓人心跳加速。馬兒像是被身後的雪橇在驅趕著奔跑。
“太快了!我們得想辦法減速!”劉前緊張地大喊,他的聲音在風中顯得有些顫抖。李異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他急忙指揮卡布解掉一匹馬的拖鉤,只留一匹馬拉著雪橇。被解放的馬突然感覺身後沒有了壓力,立刻放緩了速度。而另一匹馬兒也似乎感應到了同伴的變化,跟著放慢了速度。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緊張的心情稍稍平復了一些。
就在這樣一番折騰間,他們錯過了轉彎河道,直接衝進了孔雀河河道。
“快,快停下來。車位把手上有剎車杖,用它撐住冰面,轉彎、停車全靠它。”李異大叫著,指揮著眾人。雖然出發前講述過剎車杖的使用方法,但眾人在緊張之下全然忘記了這工具。
卡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挑戰。他按著李異的指示,喝停馬匹,驅趕著它們轉彎,與劉前用剎車杖配合著將雪撬轉了個身。因返程有略微向上傾斜的坡度,又套上了雙馬的拖鉤。回到分支地點,他們駕駛著雪橇衝上了塔里木河轉向南方的支流。
一路向前行駛中,他們不僅掌握了馬拉雪橇的駕駛技巧,更對冰面上的每一個細微起伏、每一個可能的風險點都能提前感知,而事先作出反應。這使他們在駕駛雪橇時顯得遊刃有餘,兩人時不時說笑兩句,互相調侃各自駕駛時的小失誤。這種輕鬆的氛圍,不僅緩解了長途行駛的枯燥,也讓貨廂裡的搜諧若鞮和韓剛心生羨慕,恨不得立刻上前去親自體驗一番駕駛雪橇的刺激感覺。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一匹馬突然失蹄,重重地摔倒在冰面上。另一匹馬受到驚嚇,掙扎著想要停下來,但由於雪橇的巨大沖力和慣性使得它根本無法穩住身形,最終也被拖倒在地。
雪橇隨著馬匹的摔倒,跟著一起在冰面上打滑、旋轉。韓剛、搜諧若鞮等人正要跳下雪橇,被李異及時制止。貨廂保持重量才能制止雪橇打轉。而且貨廂裡也配有剎車杖,搜諧若鞮、韓剛按著李異的指示,探出身使勁撐住冰面,配合著前方的卡布和劉前制停了雪橇。
李異首先跳下雪橇,迅速在雪橇滑板前扔下一件厚重的羊氈毯,以確保它不會因受力不均而再次滑動。其他人趁機安全地跳下雪橇,急忙去檢查馬匹的狀況。
幸運的是,前面摔倒的馬兒是脫了拖鉤的,只是打滑摔了一跤,受了些輕微的擦傷,並無大礙。而拉雪橇的馬匹,雖然被拖倒並轉了一圈,但由於貨廂的重量壓制,動作強度不太大,也並未受傷。
人馬都受了驚嚇,眾人索性躺倒休息一會。李異看著眼前的雪橇和馬匹,心中矛盾萬分。他深知自已設計的雪橇存在缺陷。本應安裝在滑板上的制動裝置可以很好的解決剎車問題,但他擔心這會使滑板變得脆弱易斷,從而導致雪橇中途報廢。因此,他選擇了人工剎車杖,但這需要多人熟練配合才能有效使用。
雖然經歷了一番驚險,但萬幸的是沒有人受傷。眾人休息後,韓剛和搜諧若鞮接替了駕駛雪橇的任務。
有了之前的經驗,兩人接手後就應對自如,唯一要對抗的是迎面而來的刺骨寒風,速度越快越是寒風料峭,實在抵抗不住時就與貨廂裡的人替換。
雪橇在冰面上飛馳,劃出一道道晶瑩的軌跡。裹了麻布的馬蹄有節奏地敲擊著冰面,發出塔塔的響聲。李異裹著羊氈毯伴著響聲睡去。
正當貨廂裡的人都昏昏沉睡時,雪橇衝上了鬆軟的雪地。馬兒感覺到蹄下的觸感有所不同,嘶鳴著停下了腳步。卡布環顧四周,只見白茫茫一片,方向難辨。他急忙跳下雪橇,準備喚醒同伴們。
一陣急促地敲響聲把貨廂裡的人驚醒。李異翻身出來一看,四周一片銀白。除了冰面,已分不清沙漠、荒漠、草原的分界線。李異忙指揮著大家朝右側西方急馳而去。
隨著天色漸暗,他們點燃了火把繼續前行。因不敢在空曠的冰雪天中露宿,在餵食馬兒饢餅,又讓它們充分休息後,便連夜趕路。
一輪滿月從東方悄然升起,銀色的光芒灑滿大地,照亮前行的道路。他們熄滅了手中的火把,馬兒藉著雪地反射的月光,不知疲倦地奔跑。
李異根據月亮的方位,再次確認了方向,囑咐大家跟著月亮前進的方向前進,而月亮降落的地方正是西方。隨後,李異再也無法抵擋倦意,沉沉睡了過去。
韓剛毫無睡意,裹緊羊氈毯,駕駛著雪橇,感覺自已像是進入了一個神秘而美麗的冰雪國度,他欣賞著靜謐的月夜,內心難得的平靜。
雪橇在經歷了一夜的疾馳後,終於抵達了一片寂靜的小樹林邊。馬兒們喘著粗氣,蹄下踩出的雪印在黎明的微光中顯得格外清晰,它們再也不肯前行,靠著小樹林閉目假寐。
四周一片寂靜,只有馬兒的喘息聲在空氣中迴盪,原來它們已認出這片之前來過的地方。此時圍牆已經砌起,幾幢小木屋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圍牆內,屋頂上積著厚厚的雪,掩蓋了木屋的痕跡,將之與四周連成一片蒼茫。
搜諧若鞮鑽出雪橇,掩嘴打著呼哨,一聲接著一聲。不一會,圍牆的門被從裡面開啟,一隊人衝了出來。領頭的正是都尉郭正亮,他一眼認出搜諧若鞮。
“搜諧,你怎麼這時候回來了?”郭正亮驚訝問道。
搜諧若鞮指指身後的小樹林,“不止我一人。”
李異最後一個從貨廂裡爬出來,只覺腦子一片混沌,頭重腳輕,腳一軟就要摔倒,幸好被郭正亮一把扶住。
“啊喲,這麼燙!快回屋!”郭正亮馬上發現了李異的不對勁,只見他面上潮紅,手心滾燙。
搜諧若鞮早已感覺到李異在發燒,除了緊緊抱著他,用自已的體溫暖著他,再無計可施,只盼著快點到達。此刻迅速背起李異,跟著郭正亮來到一間木屋裡,地上鋪著一排排床板。郭正亮指著其中一張床板,“先睡我的吧。”
韓剛拿著兩床羊氈毯跟了進來,給李異蓋上,然後去屋外捧了一捧雪進來,幫著李異擦拭臉和腳心以降溫。
此時,屋外傳來了郭家兄弟的聲音:“軼哥在哪兒?”
“這兒。”搜諧若鞮站在木屋門口回應道。
“軼哥兒,這是怎麼了?”郭二看著李異裹在羊氈毯內,擔心地問。
李異無力應答,像以往那樣,有意隔絕所有聲音,昏睡過去。這是他恢復身體最快的唯一辦法。
翰漠急匆匆地衝了進來,一摸李異的額頭馬上縮回了手,急道:“他怎麼又燒起來了?”
搜諧若鞮也捧了雪回來,細心地幫李異擦著手心,安慰道:“沒事的,我們在冬日裡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擦擦雪,降了熱氣就會好的。”
郭正亮端來一碗熱騰騰的棗湯,遞給翰漠,“翰漠,你來喂他喝下去,暖暖身子。”接著又對其他人說,“好了,我們先出去吧,讓李公子好好休息,睡一覺醒來就會好多了。”
眾人輕聲地離開木屋,只留下翰漠照顧李異。他們來到倉庫,託婭和王蘭正在忙碌地分發早餐,每人一碗熱騰騰的羊湯,還有一個香噴噴的囊餅。王蘭一見到郭二,就急忙拉住他詢問李異的情況。
原來近二個月以來,努比大叔與其他幾家族人在大雪紛飛到來之前,趕著羊群,退回了樓蘭城。臨走之前,他們將半數的羊群賣給了翰漠。託婭、王蘭帶著部落裡的女人們承擔起烹飪食物的重任,確保大家忙碌之餘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郭正亮率領一千邊軍趕到後,大大加速了圍牆的修建進度。得益於居渠城裡源源不斷送來的石材,他們趕在大雪飄落前完成了圍牆修築。
之後所有士兵們都遷入已空出的一座倉庫,搭起了地鋪。雖然條件簡陋,卻比睡在露天帳篷裡暖和多了,尤其是這麼多人擠在一起,熱量也明顯充足。另一座倉庫的一半堆滿了建材,而另一半則被翰漠、郭家兄弟及託婭部落所佔據。
圍牆修建完畢之後,都尉郭正亮並未讓士兵們鬆懈下來,而是堅持讓他們每日外出練兵,以保持戰鬥力。
此外,他還想找到可狩獵的地方,以獲取並儲備冬日糧食。如果是樓蘭王提供糧食,他可以問心無愧地接受;而如果是一味地靠翰漠接濟糧食,他覺得良心難安。想到大將軍處處身先士卒,他更加堅定決心要以身作則,帶好士兵。
在一次外出練兵時,他們意外地來到了阿爾金山北麓山腳下。而這裡正是郭家兄弟之前來樓蘭時所經過的地方。
他們在山中獵到了肥美的野羚羊、雄壯的野犛牛和矯健的野驢,發現了山腳下的一片白楊林。
於是,他們砍下白楊樹,用馬拖回伊循,搭建起幾座簡易木屋。這正是韓剛他們回來時看到的情景。
在李異發燒昏睡期間。韓剛他們決定好好休息一天後,就駕駛雪撬原路返回居渠城,郭正亮帶上一百人,騎馬跟著雪撬,沿冰河河道去往居渠城,接應運輸石材的雪撬車隊。
返程的路上,大家熱切觀察並學習如何駕駛雪橇車,反而忽略了嚴寒的侵襲。
而居渠城裡,王恢接手了監製雪橇的重任。他仔細核對著每一個部件,而這些都已被李異清楚地標識在圖紙上。即使冰河道不通伊循,依然可以用馬拉雪橇沿孔雀河往東先到樓蘭城,再轉往西南的伊循。雖然這樣距離會遠許多,但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四天後,當韓剛駕駛雪橇返回居渠城時,昆都孜並沒有阻攔雪橇進城。而郭正亮的一百騎兵被攔在了城外。當韓剛駕駛著雪橇駛入官驛時,王恢正在向趙破奴讚歎李異的心思靈巧和出色的設計。
韓剛向兩位上司彙報了伊循的情況,王恢大為震驚。他沒想到在不知不覺中,漢軍竟在伊循有了木屋營地。更是對趙破奴不動聲色的決策,深為佩服。
他意識到這幾天樓蘭營地的隊伍應該已奉命遷到伊循,這將需要更多的木屋和樹木。而居渠城正是可供應樹木的好地方。
趙破奴問明韓剛他們行駛冰河道所需的時間,經粗略估算,發現冰河道這條路,大大縮短了回伊循的路程,僅用了不到三之一的時間就到達了伊循。這個發現讓他大喜過望,再次為李異的見識所折服。
為了減少滑倒事件的發生,趙破奴決定先帶上雪橇在塔里木河道上讓士兵們練習一兩天,等他們熟練掌握駕駛技巧後,再開始運輸石材。
正在他們商議時,驛丞進來通稟,右將軍阿不利孜到訪。他帶來了國王阿拉汗召見的資訊。王恢迅速換好使臣服,跟隨右將軍進了宮。
一路上,王恢猜測著阿拉汗召見的目的,他也旁敲側擊地向阿不利孜打聽。而阿不利孜卻絲毫口風也不肯透露給他。
這次大殿上沒有其他重臣,只有國王和譯長。王恢行禮問好後,阿拉汗就開門見山問他,“聽說,漢軍在居渠城製作了一種新式戰車?”
“戰車?”王恢疑惑地眯起了眼,隨後釋然。他解釋說:“國王可能是誤會了,那並非戰車,而是一種特製的運輸車,能在雪地和冰面上行駛自如,我們稱之為‘雪橇’。”
“哦?”阿拉汗國王興趣盎然,“漢使能否讓我們觀摩一下如何駕駛這種雪橇?”
王恢爽快道,“這有何難!大將軍已帶隊伍去河道練習駕駛雪橇。國王可派人立即前往塔里木河道觀看。過兩日,還將裝運石材,從河道運回樓蘭。國王如有興趣,亦可派人隨行觀看。”
阿拉汗一聽,當即下令阿不利孜帶領一隊人馬前往河邊觀看。
王恢心中暗喜,正苦於城內人手不足,便計上心來。“如國王對此雪橇感興趣,王某可獻上圖紙,國王可自行找工匠按圖打造。”
阿拉汗大喜,這幾天,他已聽到好幾人向他彙報此事,今早更是得到雪橇順利返回的訊息。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召來王恢問詢。不管是戰車還是運輸車,焉耆能有機會擁有,自然求之不得。
然而,王恢話鋒一轉,提出了自已的條件:“只是作為回報,希望國王能提供一些勞動力。我們還需要大量紅松木,除了製作雪橇外,還要運回樓蘭。”
阿拉汗低頭思索起來。王恢又遊說道:“我們也可以調來軍隊,只要國王允許他們進城來。若國王堅持不讓他們進城,還請國王考慮提供城中勞力,協助我們。這樣,我們就可以趕在新年節到來之前,把石材和木材全部運走。屆時,我們也會撤出居渠城。而雪橇圖紙,願雙手奉上。”
阿拉汗權衡利弊後,終於點頭同意。“好!本王派人去焉耆山砍伐紅松,焉耆山中還有杉樹,都是建屋造橋的好材料。”
“多謝國王鼎力相助!”王恢拱手道謝,“我們將在城內交付貨款,確保錢貨兩清。”
阿拉汗國王聽後更是高興。之前對漢使們四處索要的反感,頓時有所改變。只要不是無償索取,他都樂意提供幫助。他索性再賣個好給王恢,“如果城門外這一百漢軍能自已解決食宿,我亦可讓他們進城入住。”
“這樣最好!我保證漢軍絕不擾民!”王恢立刻承諾。
雙方達成一致後,王恢暗自鬆了一口氣。有了焉耆國的助力,他們很快就能完成石材和木材的運輸任務,早日撤出居渠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