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章 不被相信

第二天一大早,阿拉木把修築圍牆一事交給大兒子塔伊爾負責,就帶著李異來到神廟祈禱。妮婭則從夫家直接來到神廟。

神廟古樸而莊重。沉重的石壁上雕刻著古老的圖騰和符號,彷彿訴說著一個個遙遠而神秘的故事。清晨的陽光透過細密的沙粒,灑在石壁上,對映出斑斕的光影,為這座神廟更添了幾分神秘與威嚴。

祭壇位於神廟的中心,是一座精心雕琢而成的石臺,光滑而圓潤。祭壇之上,擺放著各種供品和祭器。供品有瓜果、糧食和牲畜。祭器則是一些銅製或玉製的容器。最為顯眼的是一隻巨大的銅製香爐。香爐造型古樸典雅,表面刻有精美的圖案和文字。

祭司已點燃香燭,香菸嫋嫋縈繞在廟中。祭壇正前方有一座半人高的女神銅像。這次的瑪荷女神手捧糧食撒向大地。

阿拉木、妮婭與許多信徒們跟隨著祭司們喃喃念著祈禱文。李異則靜靜跪坐著閉目養神,彷彿入定的僧侶。心裡卻在盤算著接下來可能會面臨的局面,及如何應對。

他來到這個世界時驚魂未定,生理的不適應讓他高燒不斷。發現自已擁有一種特異功能後,被困擾了三個月無法安睡!他的外祖、母親看著他度過那段艱難的病期,瘦得顴骨突出,彷彿變了一個人。最後又一步步恢復,變回精神的小少年。對於他好轉後變得早慧老成,他們認為是他生病時得到天神眷顧通靈了,是天神賦予了他智慧!他的領悟即是神旨。因而覺得是理所當然,並無不妥!

他只能順應他們的想法,藉助神明顯靈來掩飾他的秘密。甚至他一度認為自已應該真的是通靈了,否則何以解釋這一切!

鐘聲敲響,稀疏的腳步聲漸漸密集,隨後又慢慢稀疏,最終歸於寧靜!李異仍保持著不動的姿勢,額角兩邊已滲出細密的汗珠。禱告完的妮婭扯出一條布巾,心疼地幫李異擦拭著。阿拉木在一旁安靜耐心地注視著,內心卻是無比焦急。

李異緩緩睜開雙眼,碰上阿拉木注視的雙眸,叫了一聲:“外祖!”阿拉木問道:“如何了?”

妮婭扶他站起,幫他捏捏肩膀拍拍背心。

大祭司早在一旁註意到,忙遞了一碗馬奶酒過來。李異接過一口喝乾,道了謝。也不避諱大祭司,緩緩開口說:“凶多吉少!”

“噹”裝馬奶酒的玉碗摔碎在地上,旁邊有侍者快步過來清理。大祭司能聽懂少許漢話。昨晚他夜觀星象,發現星星們移動頻繁,這是凶兆!因而聽到李異這一句,立馬受驚,摔了玉碗。他連忙詢問:“何事凶多吉少?”

李異反問他:“大祭司可願占卜一下樓蘭國運?看看是否如李異所感!”

大祭司一驚,忙走到祭壇正前方,坐在白草編成的坐墊上,掏出隨身攜帶的龜甲和獸骨拋在地上,唸唸有詞。待禱告完,撿起龜甲和獸骨走到油燈下,細細檢視。之後他緊皺雙眉,走到李異身邊說:“吉凶不明!小教徒可感知到是因何事?”

李異開口道:“不瞞大祭司,確有所感!有關樓蘭國運!還請大祭司帶上我外祖和我即刻入宮覲見樓蘭王,此事非樓蘭王不能解!”

大祭司大驚,一把抓住阿拉木詢問何意。阿拉木衝他點點頭,肯定答道:“沒錯!事關樓蘭國運。”大祭司拉著阿拉木轉身就走:“走,你與我速進宮!”

李異對母親說:“母親先回去,我陪外祖。”大祭司截住李異的話道:“小教徒,你與你母親同回吧!此事有你外祖即可。”

阿拉木忙說道:“大祭司,是軼兒感知近期有凶事發生!現有軼兒父親派來的信使欲接他回家,他不忍捨棄我和他母親,堅持要留在樓蘭守護我們。這於他也是凶多吉少。況他聰慧明事,又有天神眷顧,不防帶上他,或可商議出解救之法。”

半年前李異大病,阿拉木和妮婭日日到神廟祈福,直到李異好轉。但凡認識的人都知道這件事。

李異也說:“我剛才又感知到神靈啟示!請大祭司帶上我。”大祭司不再反對,拉著阿拉木,抬腳便走。李異向母親點頭示意後,也馬上跟著出來。

皇宮離神廟不遠,相距兩條街道,拐兩個彎就到了。

宮殿雄偉而莊重,環繞四面的圍牆上是彩繪的圖案和文字。圓拱形門邊站著守衛計程車兵,厚重的皮甲上鑲嵌著銅飾,閃爍著斑駁的光澤。他們手持長矛,威武站立。

看到大祭司來到,他們放下長矛,雙手合十置於胸前,微微低頭,以示對大祭司的尊敬。其中一個士兵行禮後直接引領著眾人進去。這是大祭司的特權,無需通稟可直接覲見。

整個宮殿被花園包圍著,四周種著胡楊、沙棗樹,還有不少仙人掌、沙漠玫瑰,給威嚴的宮殿增添了些許生機。

主殿金頂紅牆,屋頂覆蓋著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牆壁和柱子上雕刻著樓蘭人信奉的神獸,有白鹿、麒麟、獅子等。神獸敷上了金粉,金光閃閃,熠熠生輝。每一隻野獸的眼睛都鑲嵌著夜明珠,即使在黑夜中也能發出柔和的光芒,宛如白晝。主殿的側門,透過花園與後宮相連。

主殿的正中心,是樓蘭王的寶座,鋪著獸皮。兩側各有一個石臺,擺放著各種瓷器、玉器、香爐、羊皮書畫等。

地上鋪著一幅巨大的彩織地毯。大祭司帶著祖孫二人跪坐在地毯上,他招手叫來侍女,讓她點燃薰香,彷彿只有這樣才能讓他思緒敏捷。

樓蘭王身穿月白色的寬袍,腰繫綴滿寶石的金色腰帶,在兩名侍者陪同下,緩步走入主殿,徑直坐到寶座上。阿拉木趕忙撲倒行起跪拜大禮,李異也跟著拜倒。大祭司仍跪坐著,他無需向國王行跪拜大禮,只雙手合十禮了一禮。

樓蘭王抬手示意阿拉木主孫起來,問道:“阿拉木,你與大祭司同來,所為何事?”阿拉木望向大祭司。樓蘭王開口說道:“大祭司,請先說。”

於是大祭司和阿拉木分別把自已所知的稟報了一遍。當聽到阿拉木說數萬漢軍正在來攻打樓蘭的路上時,樓蘭王一驚,咣噹,把侍女剛端上來的葡萄酒打翻在地。顧不上濺溼的衣袖,他走下寶座,來到幾人面前也跪坐了下來,嚴肅問道:“此事當真?”阿拉木祖孫兩人都點了點頭。

李異聽著樓蘭王咚咚加快的心跳聲,斟酌著該如何開口。想到自已全家的安危已然與樓蘭綁在一起,還是決定如實相告,至於信與不信,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了。

於是他躬身說道:“我父親派來接我回家的信使,在敦煌偶遇漢軍集結,聽說要遠征樓蘭姑師。不管我是否擁有漢人血統,但我生長於樓蘭,樓蘭於我而言就是我的故土。聽聞即將會有戰事,不得不速來稟報。”

樓蘭王點點頭說道:“你是好孩子!但是漢朝在邊境與匈奴對峙已有幾十年了,何以見得這次就是針對西域,針對樓蘭呢?”

李異抬頭看著樓蘭王輕聲說道:“近幾年漢使與樓蘭多有摩擦,去歲更有漢使在樓蘭境內失蹤喪命,漢皇大怒之下發兵也未可知。”

樓蘭王一聽,皺眉問道:“月莎告訴過你漢使的事?”

李異忙說:“不是!是我夢中有所感,想是神明顯靈。”他低下了頭,不想讓樓蘭王看見自已的眼睛,怕那一絲絲的不確信被樓蘭王看見。

樓蘭王冷哼一聲,不置可否。卻聽李異又說道:“月莎公主是無辜的。請國王不要打月莎公主的小屁屁。”樓蘭王頓顯驚愕,他心裡正想的是這一句:該打月莎的小屁屁!

樓蘭王愣了數息,接著又問道:“你還有何感應?不妨說來聽聽。”

李異緩緩抬頭,開口說道:“神明啟示我,樓蘭應與漢朝修好議和,否則漢皇決計會不依不饒!樓蘭與西域將不得安寧。”

樓蘭王一擺手說道:“你還小,根本不知道漢朝離樓蘭有多遠,怎敢如此斷言?”心裡卻在想:“孩子雖好,終究還是有漢人血統,幫著漢朝說話。殊不知樓蘭更靠近匈奴,且依附匈奴已有六十八年,一直以來相安無事!若非近年來漢朝頻頻來使滋事,也不會令我如此兩頭為難!”

大祭司聽著兩人對答,將信將疑難於判斷,提議道:“我王是否請護城大將軍前來商議?”

樓蘭王抬手叫來侍者:“去請護城大將軍速來。”又看向阿拉木祖孫,一揮手說道:“阿拉木,若無其他事,你們祖孫就先回去吧。”

阿拉木一聽不再多言,帶著李異行禮告退出宮。李異倒也不覺得很意外。只是更增添了一分無助無力感。就像自已的這具身體一樣,長大還需要經歷十多個冬夏的錘鍊,急是急不來的。

王弟煞破軍擔任護城大將軍一職,是軍隊總指揮。隔天會來巡視一下宮門。今天恰好是巡視日,他正坐在側殿中自已的輪值間裡喝茶。聽到樓蘭王傳召,他起身來到正殿。

他鬍鬚濃密而黑亮,雙眼深邃而銳利,彷彿一隻兇猛的野獸盯著漸漸遠去的阿拉木祖孫兩人。開口詢問守衛:“殿中還有誰?”守衛低頭回道:“大祭司與阿拉木祖孫同來,現在還在殿中等候大將軍。”煞破軍卸下寶刀,交給守衛,大步跨進了大殿。

樓蘭王急切對他說:“王弟,聽說數萬漢軍不日抵達,要攻打樓蘭。你如何看?”

煞破軍一聽雙眉倒豎,怒道:“漢賊爾敢!”緊接著又問道:“可是阿拉木稟報王兄的?”樓蘭王點了點頭。

煞破軍想了想拱手又說:“王兄,漢朝離我樓蘭何止千里!且一路風沙荒漠,人煙罕見,更別說行軍。不少商團駱駝都在白馬堆附近失蹤,這裡可是通往漢朝必經之路啊。從未有過漢軍大隊人馬能到此,些許漢使不足為懼。阿拉木所說的數萬大軍,恐有不實!況且樓蘭與姑師的聯盟遊騎也在道路兩旁巡視,並不曾聽他們報告有大隊漢軍出沒!就連漢使,近來也很少見到。”

樓蘭王與大祭司一聽,放下心來。心想恐怕是李異這小兒噫語,不能當真。

大祭司開口說道:“若如大將軍所說,我回去後做場法事,希望能化解一番,如有不妥再來商議。”

煞破軍也說:“如有數萬漢軍移防,匈奴長期與之對峙也應該有所察覺才對!他們應會派出使者通知我們。不妨再派人聯絡一下匈奴使臣,查實了訊息再來向王兄稟報。”心裡還在思紂著:“不知安歸是否還能聯絡上匈奴使者?”大王子安歸正是在這個王叔的支援下,才敢殺掠漢使。

樓蘭王聽到這麼一說,頓時放下心來。揮手讓煞破軍去聯絡打聽訊息的事。大祭司藉機也告退出宮。

李異已感知到樓蘭王並不相信他與祖父所言。既已順從外祖之意通知了樓蘭王,眼見著不被相信,就不願再在宮裡無謂耽擱時間,更怕被扣留在宮中無法脫身,讓母親擔心,拉著外祖匆匆出宮。

回到家中已是飢腸轆轆,吃了飯倒頭就睡。思考越多,身體就越感到疲累。這還只是個十歲孩童的身體,他得多休息補回元氣。

阿拉木領著兩個兒子去檢查僕佣們築高的一段院牆。樓蘭城裡所有住家戶的院牆都是為了圍牲畜而建,能攔住牛羊馬亂跑足矣,因而修築得都不是很高。阿拉木見了樓蘭王之後,感覺自已人微言輕不被信任,便把希望著落在這院牆上,希望能借此保護好家人。

之後又召集兒女們議事,商議著把金銀財帛藏到地窖,再多貯備些糧食。家裡的幾個商鋪也要通知下去,明日開始放假,囑咐店鋪裡的幫工回家待著不要出城,等通知再回來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