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章 入門了嗎

疾病的研究同樣細緻,有的專注於中風,有的研究癲癇,有的探究重症肌無力...

這位博識的法師專精於研習心智之核,因此他對中樞神經的瞭解無與倫比。

“如此深入,如何確保思維之絲不受損?”

“我已繪製出穿越之道,避開了動作之絲,犧牲些許感知之維,且我挑選的是軀體感知的纖細脈絡。”

“竟可如此精準?我對此深感疑惑。”

項天成微微一笑,大師級的靈刺技藝,豈是質疑之物?

“若非精確如斯,我又怎敢嘗試心智核刺?”

“是你?!”

“正是,刺針所向,由我執掌。”

人群中頓時響起一片低語。

陳雄偉難以平靜。

他一直視項天成為蹭飯的同伴,怎料主角竟是他?

“你不是自稱學徒嗎?”

“不錯,但我確曾提及,我們乃一隊同行。”

“怎能讓一名學徒刺探病患的心智核心?要知道,此患者並非尋常之人。”

“此事,我亦無解。實話告訴你們,受邀之前,你們應先多瞭解我,京城尚有三位沉睡者等待我的術法。而家中,還有眾多病患期盼我們三人合力救治。”項天成流露出不滿之色。

“呃,這個,還需商議。”陳雄偉答道。

“儘快決定,做或不做,我們不予置評。但拖延我們的事務,實非禮也。”項天成毫不退讓。

“項……醫師,我還有幾問,可否?”主持人說道。

“請講。”

“你已完成四例心智核刺,為何未見公開記錄?”主持人以為抓住了關鍵。

通常來說,一例之後便應公之於眾,怎會等到第四例仍無訊息?

鄒醫師舉手道:“其實簡單,首例過後,我打算撰寫論文,但項天成建議不急,待完成十例後再公佈為宜。實際上,從頭至尾僅半月左右,論文來不及發表。不過,你們看過昨日的江東魔法頻道嗎?已有報道。”

鄒醫師的清江口音,眾人並未盡悉。

“好吧,我再問趙教授,你能否執行此術?”主持人轉向趙一霖。

“團隊分工清晰,我負責整體,鄒醫師負責預備與收尾,至於靈刺環節,主要由項天成承擔。當然,有時我與鄒醫師也會施刺,但不涉及心智核心。”

“我明白了。那請問,項天成醫師的靈刺成功率,你認為可靠嗎?你是前輩,我更傾向於信任你的判斷。”

趙一霖挺直腰板,高聲道:“項天成同學雖年輕,但切勿被表面的年歲所惑,他的學識深不可測。任何人若能在中邪領域提出能難住他的問題,我敢斷言,你必是世界級的頂尖學者。對於震顫麻痺症亦然。”

趙一霖的話語一出,人群中再次嗡嗡作響...

在這片神秘的大陸上,小哥雷斯特被譽為異才,或許世間真存在這般非凡之輩,但你說他在疾病知識上超越我們,那未免過於誇大其詞了。

畢竟,他只是清江那個偏遠角落的人。

未曾親見大魔法師的風采吧?

即便來到繁華的滬市,他依舊傲慢嗎?

那就讓他見識見識滬市賢者與教授的卓越之處!

有人迫不及待地發問了。

“雷斯特博士,您對於魔力反噬減緩有何獨特見解?”

這個稱呼顯然是對他的一種挑釁。

“談論魔力反噬,我專門提及一次元血咒。它的致死率通常在17%左右,一流巫師學院能將它壓制在10%以下,但我們自從運用微魔法技術後,死亡率已控制在1%以內,準確地說,至今為止是0.88%。能維持這樣的死亡率,我們採取了幾項關鍵措施……”

他接著列舉出每一項措施。

聽完,幾位專研魔力衰竭的法師都無法平靜了。

在全國,他們的治療效果已是最佳,今年上半年的死亡率僅4.8%,而他卻宣稱0.88%,這怎麼可能?

行家看出門道,外行只看熱鬧。

如此低的死亡率令人困惑。

“你們的復原儀式有何獨到之處?”又有人詢問。

滬市的魔法神經學研究院在這方面聲譽卓著。

魔力衰竭治療,關鍵在於生存率與復原程度。

這個問題直擊核心。

鄒醫師舉高手,示意回答。

論文由他撰寫,每個資料他都能倒背如流。

他從肩包中抽出一本《華夏魔法神經學》期刊,高高舉起。

“這裡面都有,我們的魔力衰竭復原研究,全球無出其右。還要告訴你們,我們拒絕了霍普金斯魔法學院的史密斯大師團隊的合作邀請,我們將獨自享受這份榮耀。”

這期刊剛發行,內容尚未被人熟知,此刻鄒醫師拿出來,眾人立刻接過翻閱。

天哪!

頭篇!

還有序言!

是科學院魔法科首席大師撰寫的序言。

第二篇亦然!

“還有第三篇!”鄒醫師高聲道,“那是總結性的篇章,我打算釋出在全球最權威的魔法期刊上。”

“具體說說,你們都實施了哪些措施?”

陳雄偉無法保持平靜。

若是真如所說,他只能默默哭泣。

0.88%的死亡率,復原儀式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這樣的成果,豈不是要讓其他法師無地自容?

鄒醫師起身,像吟誦咒語般,詳述了他們在復原治療上的成果與具體操作。

幾位國內頂級的法師互相凝視著。

同時低聲問道:

“你信服嗎?”

滬市魔法醫科大學附屬神經精神研究院不僅具備高超技藝,更秉持著開放的理念,接納度極強。

最終,他們接納了雷斯特他們的治療方案...

他們在神秘的會面中與親屬和患者所屬的部落領袖共聚一堂,趙一霖揭示了魔法療愈的詳盡計劃,並揭示了潛在的未知危險。

項天成鮮有機會接觸患者及其家族,他對這一領域的知識猶如星辰般稀疏,不適合作為預術溝通的使者。

鄒醫師同樣不具備這樣的資質。

如今的醫者,需身懷多重才能。

首先是生存技巧。在惡意的魔法反噬頻發的時代,自我保護是基本,敏捷的身體如同靈狐,警惕的心如鷹眼,躲避突如其來的黑暗力量。

其次,他們必須是談判大師。從選定治療儀式與家屬協商,到使用珍稀藥材的許可,再到選擇法器,無一不需要智慧的較量。

例如,骨骼重塑的魔晶關節,國產與異界的差異如同星辰與塵埃,還有心之守護結界,那些都是價值連城的神器。

再者,他們還應精通計算,掌握成本與收益的微妙平衡,影響著他們的功績與報酬。每一份藥劑,每一片治癒之布,每一根施法之線,都要精細考量。收支的差異,決定著他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