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章 你會相信嗎?

在這個神秘的世界,過去的五年間,這位患者如同謎團般的存在,讓主持的法師們不願提起其頻繁的診治,因為這背後牽扯的是一場影響深遠的魔法事故與重大的神秘事件。他的甦醒,無疑承載著無法估量的意義。

當然,這樣的會診幾乎從未間歇。

事實上,他在二十四病房的地位猶如一座沉重的巨石,讓魔法疾病科與奧術外科的巫師們爭論不休。最初,他是奧術外科的焦點。

這位病人五年來請教的法師數量以三位數計,甚至還有數十位來自異國的神秘學者。使用的藥劑,許多尚處於實驗階段,稱呼他為試驗品也不為過。

儘管整體狀況有所改善,他在三年前終於睜開了眼睛。

然而,這樣的進展又能帶來怎樣的實質性變化呢?

他的伴侶,原本是一位知識的傳播者——一位教師,如今卻全天候守護在他身邊。那起重大事件的調查團隊並未解散,每週他們會至少造訪醫院一次,期盼他醒來辨認施法者的面容,而兇手至今仍未落入法網。

雖然已經有了嫌疑人,卻缺乏確鑿的證明。唯一的線索,便是這位患者的目光與意識。

“我想請教趙教授,你們的治療計劃是什麼?”

有人發問了。

面對如此高規格的討論,每個在場的巫師學者都有權質疑。最終的治療方案,他們將握有決定性的發言權。

趙一霖瞥了一眼項天成。

他仍沉浸在魔法影像的解讀中,專注無比。

不願打擾他,趙一霖決定自行回應:“我們的治療方案相當直接,採用穿刺術,清除囊腫,釋放對中樞神經的壓力。”

“哦?”

“中樞神經穿刺?”

“這可是高風險的嘗試!”

“尤其是對這位患者,絕對不能有失。”

“趙教授,能否告訴我,中樞神經穿刺,通常的常識是禁止穿刺的,你們怎麼認為可行?”

趙一霖微笑著,先前的緊張此刻已煙消雲散:“我們已經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突破。”

“有多少次實踐?成功率如何?”

“總共進行了四例,全部存活,其中兩例因中樞大出血,出血量超過五毫升,另外兩例是中樞囊腫。一例在清江大學附屬魔法醫院,另一例在花城第三魔法診療所,現在,他們都已恢復意識。”

人群中響起陣陣低語。

大多數人為之震驚。

讚歎聲也不在少數。

質疑的聲音同樣存在。

有人認為,只有那些敢於冒險的小型魔法診所才會這麼做。一般聲譽卓著、技藝高超的醫療機構,哪敢輕易對中樞神經動手術?

因此,趙一霖和鄒醫師注意到,讚許之聲實在是寥寥無幾。

質詢的尖銳度逐漸升級。

趙一霖回答了幾個問題後,漸漸感到難以招架。

他看向項天成。

這傢伙仍在認真研究魔法影像。

他只能強撐下去。

“請問趙教授,您剛才提到,無需CT引導,是你們有能力擺脫CT引導,還是打算真的不使用CT引導?”

“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我們選擇了後者。”

“如果我沒聽錯,你們是要放棄CT引導,是嗎?”

“沒錯。”

\"這我就無法理解了,既然掌握了引導之術如影隨形,為何你們要捨棄它?只是為了展現你們的獨特力量嗎?\"

趙一霖的聲音在神秘的魔法氣息中迴盪。

\"非也!我們無需藉助如影隨形,在帕金森病的治療中,我們運用的是古老的秘法——破曉轉移術。\"

\"嗡鳴之聲響起!\"

\"你們使用破曉轉移術?\"

\"這是最為原始,也是最被人誤解的術法,成功率不足八成,這不是兒戲嗎?\"

\"並非兒戲。夏洛特大學綜合醫院的著名學者懷特·安德森教授有意與我們攜手共進。近幾個月來,我們已施行了三十多次,成功率保持在百分百。在花城第三診療所,我們為外科的首席醫師肖主任執行了魔力源置入術。非常成功,他已經再次站上了魔法手術檯,指導著一場又一場的手術。\"

趙一霖堅定地宣告。

然而,爭論逐漸觸及到魔法倫理的範疇。

\"對於此事,我如此解讀。破曉轉移術看似不穩定,但我莊重地告訴大家,我們在定位上擁有一種更為精妙的秘術,誤差不超過0.5毫米。而且,破曉轉移術適用範圍更廣,幾乎適合所有生靈。因此,從魔法倫理的角度來看,我們更顯仁慈,為更多患者帶來了希望。\"

\"好吧,我們暫且不討論此議題。趙教授,我明白了,你們對魔法穿刺定位有著絕對的信心,對吧。\"

\"這……該怎麼說呢?我們都是魔法學的探索者,所謂的絕對信心,或許並不恰當。不過……\"趙一霖不敢輕易斷言。

萬一發生意外呢?

\"老趙,你向他們說明,穿刺定位毫無問題,可以說絕無差池。\"項天成轉向眾人說道。

眾人的目光紛紛轉向項天成。

這位年輕人剛才說了什麼?

\"咳咳,沒錯,我們的定位技術的確無懈可擊,各位請放心,我們只需依據CT影像或魔力共振片,就能精準定位穿刺點。\"趙一霖大聲回答。

\"那麼請你詳細說說,這位患者,你打算從何處入手?角度、深度該如何掌握。\"

趙一霖頓時啞口無言。

然而,在他反應過來之前,項天成拿起一支魔法教鞭,指向投影上的CT影像,\"我計劃從這個地方穿刺,深度3.8厘米,至於角度,很簡單,沿著這個方向。\"

\"在這個位置穿刺,恰好會遇到一條交匯的脈絡,你如何規避呢?\"

項天成推了推眼鏡,回應道:\"沒錯,那個位置正好有一條交匯脈絡。我已經仔細檢視過,能夠避開,讓針尖輕輕擦過脈絡的下邊緣進入,即便沒有直擊囊腫的中心,也沒關係,下方更佳,稍微偏向左側一點。\"

提問的是一位專門研究腦幹的神經科專家。

這家醫院的學者們對每個領域都深入鑽研,腦幹、延髓、脊髓、大腦葉、海馬、丘腦,無一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