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章 慢工出細活(3)

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宋向陽他們意識到僅僅依靠一個縣城的市場是有限的。於是,他們開始考慮將業務拓展到周邊的其他縣城。

經過一番調研和策劃,他們決定採取品牌授權的模式,核心在標準化授權!

吸引其他縣城的創業者加入進來。透過提供品牌授權、技術支援和物流配送等服務標準化授權,幫助加盟店快速開展業務。

在推廣過程中,他們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和聯盟的宣傳等資源,宣傳優惠券平臺的優勢和成功案例。特別是品牌標準化的價值。

很快,周邊多個縣城的商家表示了濃厚的興趣。

為了確保他們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水平,宋向陽他們制定了嚴格的加盟標準和管理制度,並對加盟店進行定期的培訓和督導。

最關鍵的是,他們還聯合本地的市場監管,做到了三層抽檢把關。

隨著加盟店的陸續開業,業務範圍逐漸擴大,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他們不僅為更多的農村居民提供了便捷的購物方式,也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天註定

在宋向陽團隊埋頭做事的時候,王啟志團隊已經成功邀請了三個縣的領導,到他們產業園參觀了,並且還成功簽約了一個縣的專案。

由於宋向陽團隊人員不足,這個專案又是王啟志團隊努力得到的,關鍵是劉志興一貫的,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風險意識,於是集團決定,這個專案由王啟志團隊負責。

在一場內部宣傳會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董事長在場的原因,還是王啟志個人的一貫瘋瘋癲癲的性格使然,針對如何邀請各地政府領導來司參觀一事,他竟然饒有興趣的分享起心得來。

雖然對於他的分享內容,宋向陽不認同,甚至嗤之以鼻,但是在“用結果說話”的貿易型公司裡,他知道,自已當下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靜觀其變。

人啊,每個階段能接受的人和事,其實都是註定的。

因為在那個階段下,他是什麼樣的人和事,一般自已不知道,外物看似和自已不搭邊,其實又是內在自我的一種對映。

也就是說,你想知道,你自已是什麼樣的人,不要找算命先生,就看看,你經常讀什麼樣的書,你身邊有什麼樣的朋友,你喜歡的事業是什麼樣子的。

你與這些人交往的時候,你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化學反應,這種反應就是真實的你自已了!

比如有些人往往會遺憾,為什麼年輕的時候,就沒有好好讀《毛選》、《道德經》等經典哲思的書,否則發展的肯定比現在快。

哈哈,不要遺憾,那個階段的自已,水平就那樣,哪怕有人強制推薦再好的書,再牛的人,放在你面前,你也接受不了的。

知道了這一點,大家知道如何過活了吧?儘可能提升自已,努力進步。因為你是什麼樣的人,在此時此刻,你才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和事。

拿炒股舉例,如你是炒股高手,那麼這個階段,你會發現,遇到絕好的股的機會非常少。相反,如果你發現市場上到處是機會,其實真相往往並不是真正的機會!

拿事業舉例,如你是事業高手,那麼這個階段,你就會遇到同樣是高手的創業者,同樣是好專案的事業,但是這樣的機會很少。

為什麼?李叔同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是很孤獨的,這也是為什麼要隨緣的原因。就像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其實是很稀少的,物以稀為貴,人也一樣。

讀到這裡,你理解了吧?為什麼人們常說,真正的機會,往往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現場他注意到了,其他在現場的集團高管們,完全被王啟志的一份心得經驗,震撼住了。不過也正常,這些高管們,雖然對他們這一行非常熟悉。

但是那個階段,他們大多數都還沒有做專案的經驗,更不要說較偏的農業類專案經驗了,更不要說還是TOG的農業類專案的經驗。

可怕吧?不過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哪怕將來被證明是謬論的內容,只要暫時有成效,都會被世人所追捧。

哪怕將來被證明了是多麼可笑,當初追捧的那部分人,也會選擇性遺忘,如他們不會深思,為什麼這麼可笑的說辭,當初的自已還是那樣痴迷呢?

為什麼要這樣刨根問底?因為凡事不是從根子上理解,都沒有經歷的價值,也不是有志者的追求!

那天,王啟志的心得主要有哪幾項呢?下面暫列幾條,僅供大家自我檢討用,也算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下自已。

當然,如果你覺得他們說的是有道理的,那麼恭喜你,說明你們和王啟志,屬於鼠狼一窩的,你的思想可能也有問題了。

其一,他們能來我們這裡參觀,重點不在於我們做的,真的好與不好,畢竟好與不好都是相對的,關鍵看是和誰比較。

再說了,現在各種創業園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一句話都在摸索階段,現在做的好的,能代表一定是將來主流發展模式嗎?

重點是什麼呢?重點是在他們參觀的過程中,我們要判斷出他們之中誰說話算話?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瞭解的需求越細越好。

如有的人想要透過這個專案晉升,有的人想要透過這個專案置換其他好處,還有的人想透過這個專案拿到好的個人榮譽等。

其二,我告訴大家,這些人都是人精,自然不會主動告訴我們,他們內心真實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去試探,怎麼試探呢?

平時在參觀的過程中,比如在車裡閒聊,比如在喝酒的時候,在閒聊的時候,特別是一起打牌的時候。

甚至透過他們的業餘愛好,甚至穿衣品味都可以大概判斷出來,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總之,要在放鬆的場景下,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本性。所謂酒後、牌桌上看人品,一看一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