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章 舉家搬遷

宋端雖然是社恐,但在熟人面前向來人來瘋。再加上應長川和俞幼英跟宋端的關係好,宋端更是無所顧忌。宋端一來,酒席就更熱鬧了。

應家村的人更驚訝,這一下子村裡就有兩位秀才,還是應長川這次去考秀才的時候,路上結識的好友。

應家小子這不是文曲星是什麼!

“這要是有啤酒,我高低得給大家來個小旋風!”宋端喝米酒都有些上頭,一整晚端著酒碗跟交際花似的,彷彿應家村的人都是自已異父異母的親兄弟,跟誰都能扯上兩句。就連應老爹都沒逃過宋端的自來熟,還差點被宋端認了乾爹,嚇得應老爹都快給他跪下了。

宋秀才可是有個當官的親爹,他不過就是個村裡的莊戶人,可不敢亂認乾親,他家高攀不上的。

再說,應老爹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的應長川,他家長川就算再有出息,他家也不能認不清自已的根腳。

宋端還頗為可惜的咂咂嘴,還想跟應老爹多親近親近。

他能有什麼壞心思,他不是來破壞這個家的,他是想加入這個家啊!

應長川和俞幼英挨著,兩人的手勾在一起,笑著看宋端到處交際。看的高興了,二人還碰杯喝一口。

應王氏在一旁瞧著高興。她身為女人能敏銳的感覺出來,自從這次考試回來,兒子和兒媳中間那層說不清道不明的隔閡被打破了。

瞧著他倆的樣子,應該不出兩年就能抱孫子了吧。

應王氏沒敢想太美好,事總有個萬一。

到了夜深,眾人都吃飽喝足,蠟燭燈油也都燃得差不多了。

既已盡興,便各自歸家。

應長川和週三扶著宋端上了馬車回應家,俞幼英要趕緊回去先把宋端和週三休息的屋子收拾出來,應老爹和應王氏樂呵呵說他倆吃撐了,想慢慢走回去。

“那娘你們路上慢慢走,看著點路。”俞幼英把燭臺交給應王氏,仔細囑咐道。應王氏和應老爹都笑眯眯的,擺擺手讓俞幼英趕緊上馬車先走,別讓客人久等了。

看著馬車晃晃悠悠走遠了,應老爹和應王氏相互攙扶著慢慢往回走。“眼見著長川就要出息了,我這個當爹的心裡還有點空落落的。”

應王氏握著應老爹的手,多年勞作,他的手心累積了厚厚的繭子。雖然粗糙,但卻莫名叫人很安心。

“怎麼,難受了?”應王氏看著應老爹,眼神一如當年二人剛剛成親時候,她的眼神溫柔似水,像是要將應老爹溺斃在裡面。

應老爹看得呆了,半晌回神。

“沒,高興都來不及。”應老爹嘆口氣,“我是怕,他走太快了,咱們做爹孃的還能跟在他後面多久。總有一天咱們老了,追不動了,是不是就成了他們的拖累了。”

應王氏拍了拍應老爹的手,“你知道今天英娘跟我說了什麼嗎?”應王氏笑,“她說長川跟她商量過兩天入官學,他們得去鎮上去。”

應老爹的表情暗了暗,嘴上仍道,“是得去,該去就去,咱們也不能阻了孩子的前程。”

應王氏聽出他的嘴硬,也不戳穿。

“英娘說他們想帶著咱們一起去。”應老爹訝然,“咱們也去?那這家裡……”

“她說他們都還年輕,做事沒個分寸,身邊得有咱們看著心裡才有底。”應王氏笑,“說實話,旁人家的孩子也就罷了,可是咱家這倆孩子主意大著呢!什麼心裡沒底,那都是寬咱倆的心,想讓咱們跟著一塊去鎮上。”

應老爹嘆了口氣,“鎮上開銷大,咱們都去了,田沒人種,也沒個賺錢的營生,只會拖累他們。”但是這次應王氏沒跟應老爹統一意見。

“可是我覺得咱們得去。”

“長川去官學,英娘一個人在家長川肯定不放心。而且英娘瞧著是打算繼續做些小買賣的,指定需要幫手,咱們過去也能幫一把。”應王氏說出自已的打算,“鎮子上不比村裡,鄉里鄉親的都知根知底,外頭的人難保沒有什麼歪壞心思。他倆雖然瞧著穩重,但到底年紀小不經事,沒人幫襯不行。”

應老爹一聽,沉吟片刻。

“那就跟兩個孩子商量商量,去就去吧。”

宋端一覺睡到大天亮,日上三竿才揉著惺忪的睡眼起身。

看了一眼周圍,環境有些陌生。顯然昨天喝醉之後斷片了。

週三沒跟他主子一樣睡到日上三竿,而是在應家人起身的時候就起了,主動幫應家掃院子餵雞,應王氏和應老爹想去勸客人休息,週三堅決搖頭。

“我和少爺不能白吃白住。”少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髒活累活他一個人包圓兒了。

應王氏還想再勸,被應長川攔下來了。

“娘,要不就隨他去吧。”人都有自已的處世原則,這個名叫週三的護衛平日裡看著不起眼,一直默默跟在宋端身後,看似平平無奇,但應長川覺得此人有些深藏不露了。

應王氏猶豫。這客人在家中做客,沒有讓客人幹活的道理。

算了,兒子這麼說也一定有他的道理。她不管了。

週三抬起頭,衝著應長川點點頭。應家一家都是好人,少爺沒看走眼。

宋端抱著腦袋出了屋,蹲在屋門口直後悔自已昨晚喝多了酒,腦袋疼得像是要炸了一樣。

“週三……我這是在哪兒?我頭好痛!”週三掃完院子,將掃帚放回原位。“應夫人煮了醒酒湯,還在灶上溫著,小的這就給少爺端過來。”

應夫人?

!!!

宋端忽然反應過來,他昨天是來應家村找應長川來著!

這是,應家?

宋端打量應家的院子。院子裡種滿了剛剛冒頭的菜苗,綠油油的,很可愛。院子裡只留了一條小路進出,小路兩旁用碎石或是碎磚塊與菜地隔開,既是分隔之效,也是起到了裝飾的作用,像是現代人最理想的田園生活風。

菜地裡還有一隻小狗到處跑來跑去,站在院子裡還能聽見屋後雞圈裡的雞鳴聲。

這可真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妥妥的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啊!

正好,應長川端著醒酒湯從灶屋出來,瞧見宋端蹲在地上,正好將正適口的醒酒湯遞了過去。

“喝了,一會該吃午飯了。”湯碗塞進宋端手裡,應長川還有一堆事情要忙。

他跟應老爹和應王氏商議過了,他決定晚一些去官學報到,先準備搬家。既然要舉家搬到鎮上,那就是一項大工程,現在就很有必要開始收拾起來,以防日子臨近了,屆時再手忙腳亂。

宋端跟在應長川身後,“應哥,你忙啥呢?”醒酒湯又酸又辣,宋端喝了一口就覺得好衝,想叫週三幫忙解決,卻被週三摁住,硬是捏著鼻子灌下去一整碗。

別說,這一碗醒酒湯下肚,頭也不疼了,人也精神了,就是胃裡翻湧的厲害,還有些餓了。

“準備搬家。”應長川將院子裡的農具都收了收,搬進了家裡儲存糧食的西屋。“一會吃過飯,能借你家馬車去一趟鎮上嗎?”

宋端以為應長川不歡迎他在應家小住,想借著這個機會送他回家,頗有些失落。

“奶奶好不容易允許我去朋友家玩……”

應長川疑惑地瞧了他一眼,“想什麼呢,沒趕你走。我就想借你馬車用用,我要去鎮上找牙行租房子,你陪我一塊去參謀參謀。”

宋端聞言精神一振。

“你現在就要去鎮上找房子了啊?”

應長川關上西屋門,“跟父母商量過了,我們要舉家搬去鎮上。因為要帶的東西多,只能提前收拾。我想著現在就開始看房子,這樣就能提前搬進去,後面再慢慢收拾就是。”

宋端也覺得這個辦法好。

“一起去鎮上好啊!這樣離我家也近,有什麼事,咱們兩家還能相互照顧。”宋端樂滋滋,“要不你就找我家附近的院子,那兒清淨,環境也不錯,往後咱倆上下學也能一起走。”

應長川一副“你莫不是瘋了”的表情。

“你們那兒是鎮上的富人區,全是聯排別墅,房價多貴自已心裡沒點數啊?”

宋端“啊”了一聲。對不起,他穿過來過慣了當廢物少爺的日子,還真沒注意到他家的生活質量比平常人家高了不是一星半點。

應長川從去了沂州,看到沂州宋府的規模,就對宋父的職務有些模糊的想法。如果只是一個簡單的安撫使司戶曹,按照他的俸祿,不一定能住得起沂州一環的房子,也買不起平陽鎮的富人區別墅。

但若是宋父有些別的門路,那就說不定了。

畢竟宋父可是能提前打聽出來兒子和兒子朋友高考成績的人。這人脈關係,各位細品。

“那我讓管家幫你問問牙行,他祖輩都在平陽鎮,整個鎮子上沒有他不知道的。牙行跟現代的黑中介有的一拼,萬一中介選錯了,也是鬧心。當年我大學畢業找租房,被黑中介騙了一千多,到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心疼呢!”

能有當地人帶著看房,自然是省心。應長川也不推辭,他們相處時間還長,且看以後呢。

“那就拜託你家管家了。”應長川推著宋端去了院子。“你趕緊洗臉刷牙,我得去給你嫂子幫忙。咱們一會吃完就走。”

宋端看著院子裡的水井,還有已經準備好的楊柳枝。

不是,真的要這麼古法刷牙嗎?你家沒人用牙刷嗎?

鎮子上的雜貨鋪子裡有牙刷售賣,是用木柄,尾端用馬尾毛嵌上,跟現代的牙刷已經有七八分相似。就連“牙膏”都有。

只不過現在的“牙膏”還不像是現代的那樣呈膏體,而是用茯苓和青鹽做成的“牙粉”。

鎮子上的人用馬尾毛的牙刷蘸著茯苓青鹽的牙粉刷牙,價格還是有些高的。一般家庭買不起,也就只有應家這樣的富貴人家才用得起。

而且宋端自出生以來,這些不經意奢侈的小玩意兒,他家就從來沒有斷過。

低調炫富是宋家人刻進骨子裡的。

楊柳枝刷牙有些奇怪,宋端刷完牙,也覺得自已像沒刷過牙一樣。

宋端捂著嘴去找俞幼英。“嫂子,你們家真沒有牙刷嗎?”

俞幼英笑著給他端了一小盤青鹽,“我也不大愛用楊柳枝,要不你用青鹽漱口試試?將就一下吧,我家真沒牙刷。”

那玩意兒貴,貨郎從來都不會販賣的。

不過說起貨郎,昨日喬貨郎將第一次販賣的肉夾饃和羊乳酪的貨款帶來。

應家和楊嬸兒都是第一次見著那麼大一塊的銀子,都有些驚訝。

“因為銅板不方便攜帶,就去換了銀兩。二位不介意吧?”喬貨郎從懷裡掏出一個大荷包,砸在桌子上聽著著實過癮。

荷包開啟的那一瞬就更過癮了,白燦燦的銀子。

應長川和俞幼英見過銀票,不過是一張輕飄飄的紙,並沒有賺到錢的實感。今日這磕到桌子的銀子,著實讓他們見了世面。

“不介意!”楊嬸兒直勾勾盯著銀子,這要是都是自家的銀子,那他家可就發財了!

喬貨郎一笑,“那好,那我就給二位報報賬。”

“上月廿五那日,從楊嬸兒那裡拿到五板羊乳酪,從應家娘子這裡拿到五十個肉夾饃。我將附近這幾個村子轉嚴了,羊乳酪全販,肉夾饃還剩下兩個。按照嬸子和應家娘子給的價,楊嬸兒賺了不到一兩半,但因為嬸子的羊乳酪銷路好,我就按一兩半給您結算。勞煩應家娘子找個剪子來,我好鉸銀子。”

喬貨郎將一兩半的碎銀子遞給楊嬸兒。

楊嬸兒如獲至寶,連吃酒席都比往常吃得更起勁兒了。

“應家娘子一共賣出去四十八個肉夾饃,按照娘子給的價,一共是六兩。”喬貨郎從荷包裡數出六兩銀子,擺在俞幼英面前。

“二位核對核對,看看是否有誤。”

楊嬸兒忙不迭點頭,“沒誤沒誤,正正好的!”

俞幼英倒是謹慎,將每個碎銀子都不露痕跡的檢視了一番。

並無缺斤少兩,看來貨郎還是十分規矩的。“不知道二位還要不要繼續放我這兒售賣,我還是明日啟程,價錢也沒變,希望二位好好考慮。”

等喬貨郎走了,俞幼英問楊嬸兒還要不要繼續做,楊嬸兒早被到手的一兩半的碎銀子分去了心神。

“做!怎麼不做!一次就是一兩半的價,傻子才不做呢!”

楊嬸兒說著就趕緊走了,她還得趕緊回去繼續做羊乳酪,等著明日交給喬貨郎帶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