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回鄉

應老爹和應王氏算了日子,長川說初六考完,初九就能張榜,他們小兩口不在外逗留,看完榜就回。

今日十二,差不多也快到家了。

應家今日早早就吃了早飯,然後敞開院門就坐在院子裡各忙各的,老兩口頻頻朝院門外瞧,明顯的心不在焉。

“長川是說今日回來吧?”應王氏不放心,又問了一次應老爹。

應老爹手上編著草鞋,嘴裡含糊著。“差不多。”一分心,手上的草鞋編岔了路。應老爹嘆了口氣,拆了剛才編錯的地方,重新再來。

應長川和俞幼英從馬車上跳下來,宋府老夫人早早就得了信,在門口等著。

宋父已經先給母親遞了訊息,說了宋端考中秀才,還是甲等第三名的好成績,叫母親安心。另外,宋父的信中還提到了應長川,叫母親千萬好好對待這個年輕後生,說他興許有大造化,對宋端日後說不定是一大助力。

宋老夫人得了信,想起那日見過的應長川,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宋端和應長川先來拜見宋老夫人,俞幼英是女眷,落後了兩步。老夫人親自下了臺階,拉著俞幼英的手。

“都辛苦了!你爹給我寫了信,我已經知道你們的名次。都是好樣的!”老夫人笑意盈盈,“宋端他爹還說你們走得急,沒能在沂州那邊給你們設宴慶祝,既然回來了,就在這邊吃一頓小宴,算作慶祝。”

應長川婉言謝絕,說要答應了父母要趕緊回去,省的父母擔心云云。

宋端知道應長川和俞幼英急著回家跟父母報喜,便勸宋老夫人。“奶奶,應哥和嫂子還得趕緊回去跟家裡報喜呢,路上他倆就歸心似箭的,咱們可別阻了人家團圓。而且過兩日我跟應哥就要入官學,到時候咱們兩家有大把的時間來往。”

宋老夫人一聽,也是這個理兒。

“既然如此,就不耽誤你們歸家。”宋老夫人拍了拍俞幼英,“正好,叫馬車送你們回去,輕省方便。”

推辭了宋府的小宴,就不好再推辭馬車。應長川和俞幼英謝了宋老夫人,跟宋端道別後上了馬車。

週三一揚韁繩,馬車緩緩前行。

宋老夫人雖然知曉了宋端的成績,但還是想聽孫子親口再說一遍。

“孫兒,你跟奶奶說,你考了幾等幾名?”宋老夫人不等宋端坐下,拉著宋端問道。宋端知道奶奶這是不放心,要個安心呢。“奶奶,我考了甲等第三名,真真的!放榜那天,我還是第一次見我爹衝我笑呢!”

宋老夫人將宋端攬在懷裡。“我孫兒辛苦了。”宋老夫人笑,“有什麼想吃的想玩的,就跟奶奶說,奶奶給你買!”

“奶奶,我都多大了,還拿我當小孩兒呢!”宋端噘嘴,“不過奶奶,明天我能出去一趟嗎?應哥邀請我去他家玩。”

宋老夫人求之不得,“好呀,你難得有個瞧得上眼的朋友,那就多跟應公子親近也好。”

“爹也是這麼說。爹說應哥學問好,人品才學都好,叫我多跟他學習。”宋端嘆氣,“明明我也很好的,果然你們還是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更好。”

宋老夫人被宋端的撒嬌逗笑了。“誰說的,我孫兒才是最好的。不聽你爹的,他說的不算!”

“還是奶奶最好!奶奶,我想過兩天請應哥一家人來咱家,你看好不好?”宋端乖乖靠在宋老夫人的膝頭,宋老夫人撫著宋端的毛絨絨的腦袋。以前她的孫兒總是將頭髮攏的油光可鑑的,不容許一絲雜亂。去年那場意外,醒來孫子就像是變了個人似的。也不愛抹髮油了,在家總是散著頭髮,只是出門才叫人梳籠髮髻。

往日孫子總愛穿些老成持重的衣裳,如今也愛俏了,身上顏色總是鮮亮的,人也比往日活潑了許多。

以前他從來不會這樣靠在自已膝頭撒嬌。

宋老夫人想著自已的心事,“成,怎麼不成。只要是我孫兒想做的,奶奶都答應。”

“謝謝奶奶!”宋端一高興,在宋老夫人臉頰上親了一口,快步跑了出去。

宋老夫人:!!!

這,這孩子……

馬車在應家村村口停下,村裡不少人看見有馬車來,都好奇的圍了上來。

應長川先跳下了馬車,回身伸出手接俞幼英下來,村裡人都笑。這對小夫妻的感情可真好!

“長川,咋這麼快就回來了?你考完了?”羅徐氏嘴快,當先問了出來。村裡人都眼巴巴望著,他們也都好奇,聽說考秀才可難了,不少人連著考了許多年都還是白身。也不知道應家兒子佔著個星君的名頭,能不能考中個秀才回來。

應長川點點頭,“放榜當天就回來了。侄兒不才,忝為甲等第一,考中了秀才,過兩日就要去入官學了。”

村裡人聽不懂什麼不才,什麼忝為,只知道應家兒子考中了秀才。

這,還真叫他考上了?

難不成,真是星君下凡!

應長川招呼週三回家歇一刻吃頓飯再走,週三搖搖頭,“應公子不必客氣,我還得回去。”天色不早,是該叫人家趕緊回去,再多留就要趕夜路了。

“那就下次再請你。”應長川謝過週三,看著週三駕著馬車又返回了平陽鎮。

反正過兩天還要送少爺過來的。他聽見少爺和應公子商量了。

二人回到家,院子裡早就圍著許多人給應家報喜了。應王氏和應老爹聽到了訊息,激動地手都抖了。

還真叫他家長川考上了!

“後天都來我家吃酒,這是喜事兒!得擺酒席!”應老爹手一揮,村長家的小四眼疾手快,“二叔!我給你家幫忙!”

應老爹拍了拍小四,“好!”

羅徐氏拉著應王氏還在一旁高興。“我就說保管錯不了!咱家長川從小就爭氣,這不,叫我說中了吧!”羅徐氏笑聲爽朗,“姐姐,你這苦日子算是熬到頭了,往後你可就是秀才娘了!”

應王氏猶自覺得不真實。直到應長川和俞幼英回來,看到兩個孩子眼睛亮亮的回來,應王氏才有些回過神來。

“回來了,回來了好!”應王氏上下打量兩個孩子,沒胖沒瘦,氣色也好,倒是都把自已照顧的很好。“我跟你爹掐算著日子你們該回來了,沒想到還真算準了。”

應長川回屋放下行李,院子裡滿是村裡人,他得幫著家裡招呼。

俞幼英倒是得心應手,嬸子們都問些州府裡的事,俞幼英就從她和應長川進到沂州城,吃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州府裡跟村裡有什麼不同,都一一道來。

村裡人一輩子沒出去過,聽到沂州城的風土人情,都驚歎不已,再加上俞幼英說得有趣,娓娓道來,像聽說書的似的,如痴如醉。

“州府哪兒都好,就是物價貴。在鎮子上兩文錢一碗的漿,在州府賣五文。而且餅子都比咱們村子裡的小,怕是嬸子吃一個都不頂飽。”嬸子們紛紛點頭應是。這外頭哪兒有家裡踏實,別看應家村小,但吃食都是管飽的。

應王氏在旁邊聽著有些擔憂,她怕兩個孩子在外頭看到貴价的不敢買,再虧著自已。

俞幼英瞧見應王氏欲言又止。“不過,我跟相公去了沂州城最大的酒樓,攬月樓。”眾人一聽,這州府最大的酒樓,肯定吃一頓飯不少錢吧?

也不知道這應家老兩口給了多少錢,能經得起這般吃喝。

眾人看俞幼英的神色又不一樣了。

“英娘,該不會是用了你的體已錢吧?長川那孩子總是想一出是一出,你別什麼事都順著他。”應王氏適時開口。

眾人聞言,這要是長川的主意那倒是情有可原了。英娘要是還用自已的體已錢貼補相公,嘖嘖嘖,再也找不出比這更賢惠的媳婦了。

“我曉得的娘,這不是相公考試,我擔心他吃不好。再說也沒花多少。”沒花多少是多少?眾人好奇,但見俞幼英支支吾吾的模樣,心下了然。

肯定很多,不然不會是這種神色。

眾人以為自已知道真相,相互間打了個眉眼官司。

其實去攬月樓他們倆真沒花錢,甚至去考試的這一路他們倆都沒有花錢的機會。

宋端簡直是最好的古代“移動支付”,走哪兒付哪兒,簡直就是古代版“活體支付寶”。

所以俞幼英和應長川決定過兩日宴請宋端,以謝這段時間以來的幫助。

好不容易送走了眾人,應王氏推著俞幼英和應長川二人趕緊去休息。“想吃什麼跟我說,等你們休息好了,晚飯就差不多了。”應王氏見到二人平安回來高興,聲調都揚了起來。

“趕明兒你爹說要擺席,且有你們累的!”只不過這勞累他們心甘情願,別人想累還還累不著呢!

應長川本不想這麼高調,但轉念一想。應家老兩口為了兒子操勞一輩子,還不是為了能揚眉吐氣的這一刻。俞幼英也說爹孃看起來心情特別好,爹那麼沉悶的一個人,今日連走路都哼著曲兒,更別說娘,嘴角就沒下去過。

那就,擺酒席吧。

第二日一早,應老爹就和小四趕著車去了鎮上,村裡各戶人家你家送籃子雞蛋,他家送一捆柴,另外一家送一斗榆皮面,就算是隨了禮。

辦酒席用的桌椅板凳是村裡公用的,平日裡就放在祠堂裡,誰家有個紅白喜事的,全村都共用這一套。

應家的灶屋小,不夠使,院子也不夠寬敞,坐不下整個村的人。應長川就提議去祠堂前的空地上辦,地方大不說,順帶還能祭拜祖宗,告訴他們應家村幾百年也出了一個文曲星,叫祖宗們泉下有知,保佑應家村長盛不衰,以後也能連年出秀才。

村長覺得此法可行,便叫村裡幾個壯勞力帶著人在祠堂前盤了個大灶,夠大也夠寬,足夠一鍋炒夠整村人吃的菜。

宴席上的菜就由村裡幾個嬸子帶著全村的媳婦們準備,常姨娘和應家前些日子有些齟齬,今日也是放下了成見,親親熱熱地拉著應王氏說話。

“姐姐別怪我,我是個眼皮子淺的,做事向來不管不顧的,你跟英娘別跟我一般見識。”應王氏和俞幼英只待她如往常,至於之前那些不愉快,過去就過去了,畢竟往後大家都還是一個村裡的,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要真是撕破了臉皮,誰家也過不好。

再說了,冤家宜解不宜結,都是鄉里鄉親的,往後把話說開了就好了。

眾人見應家婆媳二人有商有量的,村裡誰看了不誇一句應家家風好,一家子的和善人,這日子就是能過好。

常姨娘也知道如今是應家佔了上風,她再作對下去也討不到好,索性不如先握手言和。

且走著瞧呢!

村裡女人個個都是幹活的一把好手,一天下來就把全村老小的酒席備菜收拾好了。應王氏和羅徐氏幾個嬸子商議著每桌八道菜,有葷有素,有鹹有甜,很是豐盛。到了快天黑,應老爹和小四也回來了,車上帶著半扇豬和半隻羊,還有三隻雞。

那些嬸子們瞧了紛紛咋舌。

這應家是真捨得!

當夜,應老爹就帶著小四在祠堂前收拾豬和羊。該剔骨的剔骨,該扒皮的扒皮,應長川也沒閒著,跟著兩個人打下手,燒個熱水,端茶倒水,遞個鍋碗瓢盆的活他還是能做的。

“給,小四,喝口水。”應長川給小四和應老爹倒了碗涼茶,“你跟著忙了一天了,明天可得好好吃一頓。”

小四大口灌了茶,聞言笑得見牙不見眼。“長川哥,我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多肉。明天嫂子燉肉的時候,能讓她給我盛一碗肥的嗎?”

應家村人見葷的時候不多,認為肥肉香,有油水。

“行,我跟你嫂子說,讓她給你留著,不給旁人,就給你。”應長川也跟著小四笑。

小四嘴上說話,手上的活計也沒閒著。“哥,我覺得你跟旁的那些秀才不一樣。”

他之前去鎮子上見過那些秀才,那些秀才都嫌棄他是莊戶人,連站在一塊都嫌他髒臭,一個個都捂著鼻子,露出嫌棄的眼神。但他長川哥不一樣,會給他倒茶喝,還會叫嫂子給他留一碗肥肉。二叔還說以後還會讓長川哥給他找嫂子那樣的媳婦兒。

長川哥這樣的秀才才是好秀才,鎮子上的那些肯定不是好秀才。

小四心裡這樣想,也就這樣說了。

應長川聽罷笑了笑,摸了摸小四的頭。

“小四,你記得,我是一個秀才之前,先是你哥。沒有一個哥哥會嫌棄兄弟的。”

小四沒聽懂,但他覺得長川哥對他真好,比大哥二哥對他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