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章 高中魁首

考試院外已經擠滿了來看榜的考生,還不乏大量考生家長也在翹首以待。大家都在緊張等待著,甚至還能聽到周圍的人在低聲的祈禱,還有的身上掛滿了從寺院求來的桃符掛了滿身。

眾人都在緊張兮兮的等待,人群裡就顯得應長川和宋端氣定神閒的模樣像是兩個異端。

“有點我當年高考查分的感覺了。”宋端看到旁邊一個略有些年紀的男子緊張到手抖,衝著應長川低聲道,“應哥,你真的一點都不緊張啊?”

應長川拿著一本遊記正看得入神,聽到宋端說話,才將目光從書上移開。

“只要我考前努力了,成績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宋端聞言豎起了大拇指,論自信,應哥是這個!

考試院外圍觀的人多,俞幼英坐在馬車上沒有下來,距離張榜時間還有一刻鐘,天氣炎熱,應長川和宋端索性叫著俞幼英去了附近的茶鋪等候。

眾人都去看放榜,茶鋪裡少有人,頗有些冷清。小二在熱氣中昏昏欲睡,正迷濛間,忽聽鋪子裡有了動靜。

小二打了個激靈,忙不迭上前。

“三位客官喝點什麼?”三人在茶鋪坐定,此時宋端作為唯一一位“本地土著”,熟練地幫二人點單。

“你家拿手的茶果子上一份,給女客上一杯蝶戀花,我們二人要一壺窨花茶。你家若是有甜瓜,也上一份來。”

小二聽點茶就知道來者是老客,忙打起十二分精神。

“不巧,客人,今日鋪子裡沒備甜瓜,不過這快端午了,有剛包好的角黍,您看怎麼樣?”

角黍就是粽子,只是現在的角黍裡包的都是八珍米,還沒有衍生出後世裡放花生、蜜棗、蛋黃、肉這些餡料。

“那就來兩個。”宋端轉頭向二人解釋,“咱們提前吃粽子,沒意見吧?”

應長川和俞幼英當然沒意見,俞幼英甚至還對古時候的粽子十分好奇。

“店家,你家角黍裡都包什麼餡兒的?”

小二疑惑。

餡兒?那是什麼?

“客官,角黍裡自然是包黍米,並沒有什麼餡兒。”小二上下打量俞幼英,連角黍裡包什麼都不知道,這人可真怪。

宋端打發小二去備茶,三人這才方便說話。

“嫂子,現在的粽子還沒有咱們那個時候花樣多,要不嫂子趕明兒回了平陽,我能去你家一塊包粽子嗎?我想吃鴨蛋黃的粽子。”

應長川挑眉,這小子,人還沒回去,倒是先點上菜了?

“成!我也有點饞蜜棗粽子了,我回頭多研究幾樣,想吃什麼隨便挑!”俞幼英和宋端一拍即合。

小二提著一壺窨花茶和一盤茶果子先來。

應長川聞了聞,茶壺裡是茉莉花和綠茶。小二揭開壺蓋,頓時香氣四溢。

“客官瞧瞧,上好的窨花茶。”小二給應長川和宋端各倒了一杯,茶湯清亮。宋端一聞便笑了,“行啊,今年的新茶,你們家地道!”

小二聞言也笑開了,“客人果然懂行!這窨花茶就是要新茶窨製出來的才香,旁的茶鋪喜歡用老茶,還說什麼口味醇厚。那味道根本就不對!”

正說著,從鋪子後頭走來一位姑娘,穿著素淨,瞧著文文弱弱的,見鋪子裡只有一桌客人,便站在了小二身旁。

“大娘子,就是這桌客人點了蝶戀花。”小二一見她就恭恭敬敬退了下去,聽小二稱呼她叫大娘子,想來是家中排行老大。俞幼英好奇打量,也不知道這杯蝶戀花什麼來頭,居然還得專門換人過來。

難不成要現場製作?

大娘子看了看三位客人,“敢問是哪位客人點的蝶戀花?”

“是我。”俞幼英莞爾一笑,“初來乍到,這茶名字好聽。”

大娘子點點頭,“這茶很襯客人。客人稍待,我這就去準備東西。”

看來果真是要現場製作的。只是,為什麼要問誰點的茶?難不成客人不同,這茶也有不同?

俞幼英問宋端,宋端沒回答,只說讓她自已看。

大娘子很快就回來了,手裡託著一個托盤,上面放滿了各色茶具。小二也跟著一起過來,在桌子上放下一個小泥爐,還有一個小巧的茶壺。茶壺裡的水還在煮著,不過聽動靜,像是快要煮沸了。

待放下托盤,大娘子先取出團茶在爐火上烘烤,有淡淡的茶香氣幽幽傳來。

待團茶被烘烤的鬆散開來,將茶葉放進碾缽裡碾成粉末狀,用一個小刷子,將茶葉粉悉數倒進茶碗裡。

大娘子製茶的每一步都做得相當優雅,三人被大娘子的製茶手藝吸引,目不轉睛盯著瞧。

茶壺的水適時煮沸,大娘子在茶盞裡倒了三分之一的水,茶粉與沸水相遇,茶湯頓時變成好看的青綠色。取出茶筅,沿著盞壁不停順著一個方向擊拂茶湯直至成膏狀。

俞幼英知道了,這是點茶,興於唐朝,盛行於宋朝的茶飲,以前在網上見過。

大娘子倒置茶盞,茶盞中的茶湯已經凝固,紋絲不動。俞幼英第一次見到,讚歎不已。

到這裡還不算完,大娘子又取沸水沿著茶盞周邊緩緩注水,直至茶盞滿溢,卻將溢未溢。此時,卻是茶香四溢。

因為茶名“蝶戀花”,大娘子用茶針蘸取茶粉,在茶湯上勾勒出了一隻蝶落在牡丹上,正合“蝶戀花”之意。

“我觀客人氣象不凡,最適合牡丹。”大娘子雙手捧茶盞,含笑遞到俞幼英面前。

俞幼英像是捧著一件藝術品,細細觀察。不論是牡丹花還是落在其上的蝴蝶,都十分傳神。只遺憾現在手邊沒有相機,這一盞茶湯不能長久保留下來,真的是遺憾。

“客人嚐嚐。”大娘子笑道。

俞幼英小口抿了,與平時喝的泡茶不同,點茶的茶味更重,而且茶味回甘更濃郁,比泡茶更滑口。

“綠泛一甌雲,留住欲飛蝶。”宋端誇讚道,“大娘子的點茶手藝高超,我覺得比茶樓裡那些茶博士的技藝還要厲害!”

三人品了茶,吃了角黍,正討論泡茶好還是點茶好時,忽聽茶鋪外人聲鼎沸,三人忽想起今日是來看放榜的,這才匆忙付了茶錢,想要返回考試院。

大娘子正倚在櫃上撥弄算盤,聞言道,“二位若是看榜,不如等人散一散再去,此時正是人群擁擠的時候,怕是二位客人過去,也是看不到。若是急於看榜,不如我叫店裡的夥計幫二位跑一趟?”

這倒是好主意,外頭天熱,人擠人的也是難受。宋端果斷選擇在茶鋪裡等著,應長川從善如流,二人各給了茶鋪小二五文錢,請他幫忙看一看二人的成績。

店小二問過二人的名字以及出身,拿著錢便跑去了考試院。

“平陽鎮,離沂州城可不近。”大娘子聽說宋端出身於平陽鎮,同他們三人閒聊。“距此百里,往來很是不便。我有一好友也是出身平陽鎮,已經許久未曾聽到訊息,也不知近況如何了。”

宋端聞言,“大娘子,我們今日看完榜便回平陽鎮去,不如大娘子告知我你友人的名姓,家住何處,我能幫你打聽!”

大娘子眼神驟亮,快步回了櫃檯後,取紙筆奮筆疾書,不多時便寫成,細心疊好後塞進信封中,交給宋端。

“那就拜託公子將這封信交給平陽鎮槐樹巷第二戶人家吳家秀才,他叫吳明禮,公子就說是周娘子帶給他的,他聽了肯定知曉。”周娘子一副少女懷春的模樣,只是這收信人卻是叫三人都皺緊了眉頭。

“吳明禮?”宋端看了看應長川,“你先生不是叫吳明禮麼?”

應長川不敢確定,許是重名。“周娘子不如細說說,您說得這位吳明禮有何體貌特徵。”

周娘子仔細回憶一番,“這,已是多年未見,我也不知是否準確。只記得那位吳秀才細高的身量,總愛穿長衫,臉龐瘦削,瞧著十分威嚴。啊!對了,他臉頰這處有兩顆小痣。”

說完,周娘子緊緊盯著應長川的臉。

應長川和俞幼英對視一眼。

完全對上了。

“正是在下的先生。”應長川接過周娘子的信,“只是先生如今不住在平陽鎮,而是搬去了榆樹村。待我回去,一定將周娘子的信帶給先生。”

應長川將信摺疊好,放進袖中。周娘子感激不盡,得知應長川是吳明禮的學生,對三人更是熱情。

“這可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我就說一早怎麼樹上有喜鵲叫喚,原來是應在了這一處。”周娘子喜不自勝,又端了一些茶點來,叫三人吃著。

俞幼英迫切想八卦周娘子和吳先生的關係,只是不好插言,看向應長川。

應長川會意。“周娘子和先生是友人?”

周娘子點點頭,“那都是許多年前的事了。我因為婚事受家中後母逼迫,無奈下隻身從家中逃出來,無處可去。幸得吳秀才搭救,與我有一飯之恩,吳秀才又借我錢財,叫我不要再回家中受人磋磨,我才下定決心來沂州闖蕩。”周娘子回憶時嘴角帶笑,“要不是吳秀才,我也不會有今日,也不會遇到我相公,在這裡開一間茶鋪。雖然清苦一些,但日子過得舒心自在。”

俞幼英點點頭。這是吳先生早些年種下的善因,如今結出了善果。

“我當時一聽三位是平陽鎮來的,便想起了吳秀才。哪知公子與吳秀才是這般關係,剛剛的茶錢便不該收的。”說著,周娘子便要退回宋端的茶錢。

“周娘子,您也是開門做生意,不能因為人情就不掙錢。再說當年對您有恩的是先生,您要想報恩,得跟吳先生去報,我們還欠著吳先生的教導之恩呢,萬沒有替師受恩的道理。”俞幼英婉言推拒。

周娘子為人熱情,從灶屋拿出一些角黍給三人帶上。“既如此,沒什麼好送你們的,昨日我包了一些角黍,留著你們路上吃。”

錢不能收,角黍總是可以的。

“我相公今日去當值了,不在家,他若是知道吳秀才的學生來我鋪子裡喝茶,肯定是要請三位去吃酒席,好好喝一盅的。”正說著,店小二快步跑進來,面帶喜色。

“中了!中了!都中了!”鋪子中三人聞言,俱鬆了口氣。

周娘子更是高興,忙問,“這二位公子排名在第幾等?”

店小二略喘口氣,擦了擦額上的汗。驕傲道,“應公子甲等第一名!宋公子甲等第三名!”店小二作了個大揖,“恭喜應秀才、宋秀才!”

這是已經中了一元了?!

俞幼英看向應長川,眼中難掩驚喜之色。應長川拉著她的手,低聲道,“厲害嗎?”

“嗯嗯!”俞幼英滿眼都是星星。應長川這個甲等第一名,可就相當於本地高考狀元,985、211這種雙一流大學隨便挑的程度啊!

啊啊啊啊啊!他怎麼這麼厲害!

“你們不知道,我跟周圍的書生們說,幫我看看應公子和宋公子的排名第幾等,所有人都在瞧我。”店小二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他們就有人問我,你是應長川還是宋端?我說我不是,我就是個茶鋪夥計,來幫二位公子來看榜的。就有人指著榜上最前面跟我說,應公子考了甲等第一名,宋公子甲等第三名,還問了咱家茶鋪在哪兒,想來結識二位公子。”

應長川皺眉,“他們來了?”

茶鋪夥計不知所以,“嗯,我回來的時候已經有人往這兒來了。我腳程快,先跑了回來報喜。”

應長川和宋端起身,“周娘子,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多留了。信我們一定會幫你帶到,若是有回信,也會在下一次來給您帶到。”

周娘子點點頭,指著鋪子後頭,“我這兒有後門,三位可以從後門繞過去。”

“多謝。”

馬車停在考試院外,三人從茶鋪後門繞回考試院,正見許多人圍在茶鋪外,周娘子周旋其中,看到三人站在考試院外,衝三人揮了揮手。

一路平安。周娘子用口型向三人道別。

上了馬車,週三一甩韁繩,馬車朝出城的方向緩緩駛去。

終於考完,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