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章 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

俞家賣俞幼英,賣了二十兩銀子。

那是應家買俞幼英命的錢。

拿了錢,俞幼英就和俞家沒了干係,是死是活俞家都不過問。

尋常的親家,是逢年過節都會相互走動,誰家有難都要伸手幫一把的。

嚴格意義上,俞應兩家連親家都算不上。

“要是小妹嫁過去的那個星君相公真的飛黃騰達了,那我相公他……”俞家大兒子在鎮上最貴的書院唸書,春闈考了四次,次次落榜。

俞嚴氏頓時喝止住晴孃的話,“絕不可能!我兒可比旁人聰明!明年的春闈必中!你少在這兒扯淡放屁!丟人拉臊的玩意兒!你公公馬上就從地裡回來,要是看你沒做飯,仔細他揭你的皮!”

晴娘捱了罵,臊眉耷目地去了灶屋。

俞嚴氏越想越不對勁,轉身進了堂屋。等俞老六回來,她必須得託人去應家村打聽打聽。

要是那個死丫頭真有什麼造化,她得趕緊想法子搭上關係,那丫頭要是真過上好日子,總不能不管她哥吧?

那可是她親哥!

俞幼英不知道自已被人惦記上了,正捧著年糕和應家一家人吃得開心。

她做了炸年糕和蜂蜜年糕。炸年糕是用豬油炸的,格外香。蜂蜜是常姨娘家的去山裡採的野蜂蜜,滋味甜。

因為糯米是羅徐氏給的,應王氏給羅徐氏送去了一些年糕,蜂蜜是常姨娘家送的,年糕也還有常姨娘家一份。因為之前的羊乳酪珠玉在前,現在村裡人對俞幼英的手藝都十分信任,嘗過之後紛紛贊好吃。

只是這次有人想問做法,俞幼英便都說了,常姨娘聽罷嘆了口氣。

“這吃食好吃是好吃,就是太麻煩了。”村裡人一天忙著地裡的活計,就算是農閒時也要到處做短工補貼家用,哪裡能有一日的空閒只為做一道吃食。

那是鎮上大戶人家的正頭娘子才敢想的事。

應老二家雖不是大戶人家,但人家相公兒子有本事,她們家跟人家可沒法比。

俞幼英心念一動,“姨娘,要是我在村裡賣年糕,您覺得能成嗎?”

常姨娘又咬了一口年糕,“喲,這要是賣得是貴价吧?這做年糕的米和上頭蘸的蜜,可都是稀罕物。”

村裡人買不來貴价的,他們常常為了省錢,一文兩文都要計較。

這東西要是賣的便宜了,自家又搭進去本錢,實在不划算。

“那謝謝姨娘,我會自已忖度的。”從常姨娘那裡回來,俞幼英便想著心事。

應長川吃過了晚飯,拍了拍俞幼英,“跟我來,有話跟你講。”

俞幼英正在收拾碗筷,抬起頭看了一眼應王氏,應王氏忙接過她手裡的東西。“你快去,這裡有我呢!”

二人回了屋,應長川關上屋門。

“你怎麼了,你從送年糕回來就瞧著不太對。”

俞幼英一愣,很明顯嗎?“沒什麼事啊!”

應長川面露嚴肅,“騙人。”俞幼英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的性子,別看整天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有什麼事都往心裡藏。

“你還記得咱們約定好要互幫互助,不許隱瞞對方吧?”

二人初來乍到,為了日後的生活深聊過一次。當時二人就約定好要共同進退,為此二人還約法三章。

其中一條就是“統一戰線,互相扶持,不得隱瞞,不得背叛”。

二人這些日子一直謹守著約定,難不成俞幼英這麼快就要違背約定?

“不是!你想到哪兒去了!”俞幼英覺得好笑,“我就是突然腦子裡有了一些想法,只不過現在只是個雛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方案,等我整理好了,我會給你一個詳細的策劃案。”

應長川皺眉,“真的?”

俞幼英翻白眼,“騙你有糖吃?”

應長川沒了擔心,鬆了口氣。“你想到什麼了,還策劃案。你要在這兒策劃新專案?”

“先不告訴你,等我考察完市場,準備充分了再說。”

俞幼英吐舌頭,俏皮勁兒一如往日。

“行啊,俞老闆。那我就期待你的新專案了。”

“放心,到時候絕對會讓你第一個進行內測體驗!”

羅徐氏和常姨娘在村裡說俞幼英的手藝好,沒嚐到的婦人們紛紛表示遺憾。

上次她們嘗過的羊乳酪就很好,而且聽鄰村榆樹村的親戚們說,俞幼英在吳秀才家還做過一樣吃食,她們隔著門都能聞到香氣,引得全村的人都在吳秀才家門口聞。

“也不知道英娘這孩子跟誰學的手藝,這應家要是真拿這些去做生意,客人估計真的不少。”

“可貴价的咱買不起,在村裡不成,至少得去鎮上才行。”

“倒也是,這兩次都是有甜味的,價錢定是不低的。”

“要是做些便宜又好吃的就好了。”

俞幼英這幾日除了幫應王氏幹活,就是陪著應長川讀書,期間還不停琢磨關於“新專案”的事。

應長川笑她俞氏集團的執行總裁,怎麼被小小專案難住了。俞幼英面對應長川的揶揄嗤之以鼻。

“你懂什麼。我這是市場需求不足,我得想辦法刺激消費才行!”

應長川笑得無奈而又寵溺。

他都聽到了,這兩天俞幼英時不時就唸叨,什麼營銷方案,什麼原料選用,什麼降低成本……這明顯是打算在村子裡做吃食生意。

不過應長川倒是十分贊成。俞幼英不是應王氏,能甘心在丈夫或是兒子的羽翼下過一輩子。俞幼英是翱翔在天上鷹,叱吒商場的俞幼英才是那個他熟悉的人。

熟悉的俞幼英要回來了。

應長川捧著《禮記》默誦,看到俞幼英進屋來,坐在他身邊,拿起了他的毛筆。

“要開始寫策劃案了?”應長川伸長了脖子要看,俞幼英朝旁邊挪了挪,“好好讀你的書,大人的事情你少管!”

應長川笑著搖搖頭。

俞幼英似乎遇到了一些難題。

“消費者收入水平不高,對於商品的需求也會只停留在生活必需品,有什麼東西是應家村的人普遍需要,而且是消耗品,物美價廉,且會反覆購買的呢?”

俞幼英用筆桿另一頭撓了撓頭,望著空無一字的紙張發呆。

“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是什麼?”應長川突然插入了一句,俞幼英下意識回答。

“是投資、消費、出口……”

俞幼英怒瞪應長川插嘴,打斷她思路。

應長川挑眉,俞幼英突然反應過來,“出口?對啊!既然這裡的市場不活躍,我們就可以出去尋找合適的市場,等到外地市場成熟,進而刺激本地市場,也不是不行!”

“而且本地市場也不是不能做,而是要做區分。高消費市場賣貴价,低消費市場賣低價,且低消費市場控制成本,高消費市場確保獨特性和新穎性。”

俞幼英越說眼神越亮。

“我知道怎麼做了!”

激動的俞幼英給了應長川一個大大的擁抱。

應長川:……就抱一下,就完了?

俞幼英已經開始埋頭寫策劃案了。

算了,先欠著,等以後連本帶息一起叫她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