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長川開始自已在家讀書。還給自已做好了每日規劃,計劃表就貼在屋門上,任誰進門都要先跟計劃錶行個注目禮。
俞幼英說他現在的生活作息就完全像是回到了高中時期。她說這話的時候眼裡含笑,像是想起了應長川高中時候的樣子。
“你高中那會,我每天光是幫你收情書就能收一整個大課間!”俞幼英真的很想吐槽,“明明這種累人的活該讓俞令禮去幹!”
應長川在學校的貼吧裡被評選為公認的校草,收到的情書加起來能繞學校操場兩圈。關鍵是應長川不僅收情書,還會指名道姓讓俞幼英去收個別幾個女生的情書。
收就算了,還要俞幼英當著應長川的面讀出來,然後應長川還會現場回覆,當場寫信。
俞幼英至今都想問問應長川,這是你什麼獨特的變態癖好嗎?
應長川聽完俞幼英的控訴,無奈的笑了笑。“不是,高中三年你是一丁點兒也沒察覺到啊?”
俞幼英:?
“那幾個人的文筆很好,讓你讀,是因為裡面有可以摘抄的好詞好句,你寫作文的時候可以借鑑一下。每次語文考試,作文都給你拖了後腿,自已心裡沒點數啊!”
俞幼英:喵喵喵?這裡頭居然還有我的事?
“而且我那個時候跟你講了很多次,考試作文寫議論文最保險,也是最容易得分的,套路和模板我都給你整理好了,結果那一學期的期末考試,你還是寫散文。明明我給你輔導了那麼久,我那次還對你的成績很有信心的。”
俞幼英:黑歷史,求別提!
“我就是覺得我寫散文寫得也挺好的,之前語文老師還誇我來著。”俞幼英不情願道,“說我掌握了散文的精髓,很有意境來著……”
應長川苦笑,“囡囡,平常寫作是完全沒問題,但那是考試,你得了解出題人的意圖。”
“好了好了,我都畢業了,完全沒有升學壓力。反而現在最該瞭解出題人意圖的人是你。復讀生,你該加油了!”俞幼英拍了拍應長川的肩膀,“我作為考生家長,會完全做好你的後勤保障工作。復讀生,你想吃什麼呀?”
從目前的應家的生活水平來說,還不是可以隨意點菜的時候。儘管應長川給應家賺了五百兩的銀票,但應家父母並不打算動這些錢,依舊每日過得緊緊巴巴的。
村裡人的飯桌翻來覆去永遠是那麼幾樣。清炒時令蔬菜,沒有舂乾淨麩殼的麥飯或是吃進嘴裡十分噎人的黃米餅子,配上家家戶戶自制的黑醬或是醬菜,便是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應家因為有俞幼英,每日的飯菜還會有些許花樣,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麼多日子以來,俞幼英那點在網路上學到的本事也快要用盡見底了。
“你想吃年糕嗎?昨天爹跟村口的皮匠叔換了兩斤糯米,要不我今天給你打年糕吃?”
應長川皺眉,他知道打年糕是一項體力活。“我給你幫忙。”
俞幼英擺擺手,努力抬著胳膊,繃了繃手臂上薄薄的肌肉。
“我現在可比你壯實!”來到這裡以後,俞幼英的工作壓力也沒有那麼大,飲食也開始變得規律。過去在現代多吃一口都會胃疼的翻來覆去,現在不僅能正常吃飯,而且還能多吃不胖,實在是意外之喜。
應長川捏了捏她努力擠出來的肌肉,“就當是我參加體育鍛煉。雖然我是復讀生,也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人說笑著去灶房準備蒸糯米做打年糕。
堂屋裡的應老爹和應王氏,聽到院子裡小夫妻倆的說笑聲,“他娘,你說英娘進咱家這麼長時間了,應該快有動靜了吧?”
應王氏心裡暗暗掐算了日子,按道理來說應該是該有動靜了。
只是她總覺得長川和英娘之間還差了點什麼。
“你當公公的,關心這幹啥!”應王氏啐了一口應老爹,“編你的草鞋去!”
應老爹被媳婦兒兇了也不惱,樂呵呵地揣著編草鞋用的茅草,湊在應王氏身邊給她量腳長。
應王氏穿不慣外頭貨郎賣的草鞋,就穿的慣他編的。草鞋拋費的多,應老爹就常常會照著應王氏的腳長編好一堆,就掛在堂屋的房梁下,只要應王氏一抬手就能夠到。
屋裡濃情蜜意,灶屋裡也是熱火朝天。
俞幼英蹲在灶膛前負責添柴,應長川將淘洗乾淨的糯米鋪平在蒸籠的籠布上,還滴了兩滴油。俞幼英說這樣蒸出來的糯米飯更有黏性,打糕的時候打出來的年糕更有嚼勁。
等待時間漫長,應長川就把家裡舂米用的石臼挪了出來,細細用水沖洗乾淨,放在院子裡,在上面蓋了一層紗布,既乾淨又不會阻擋石臼曬乾水分。
“我瞧著院子裡的菜馬上就要出苗了,等再過段時間,咱們就有吃不完的菜園子。誰能想到咱們居然也有一天能過上自給自足的日子。”
俞幼英和應長川叨叨著一些瑣事,“以前還覺得小雞好可愛,可是這段時間它們都長大了,小雞變中雞,身上的小黃毛都褪乾淨,成了雜色。果然所有動物都擁有尷尬期,雞的尷尬期真的巨醜!”
發財倒是還是小小的,時常跟在俞幼英或是應長川的腳邊,自已到處打滾玩,一身軟乎乎的小狗毛弄得髒髒的,俞幼英就乾脆每天都給它擦洗一遍,香香軟軟的小發財只存在一夜,第二天白天又會變成那個快樂的小髒狗。
應長川一邊看著火,一邊看俞幼英和發財打打鬧鬧。發財像個跟媽媽玩耍的小孩子,咧著嘴小尾巴在後面一甩一甩的,十分開心。
等到灶上的糯米蒸熟了。
剛蒸熟的糯米飯滾燙,打年糕需要趁熱開始,俞幼英想來幫忙,被應長川婉拒了。
“你先去洗手。”趁著俞幼英去洗手的空檔,應長川自已將糯米飯移到沖洗好的石臼裡。
應長川沒打過年糕,只是在電視上或是網路上見過別人操作,輪到自已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活動真的需要大量的體力。
發財跟著俞幼英洗手回來,也聞到了清甜的糯米香,直立起身子,趴在石臼上,眼睛盯著應長川像是在說“爸爸,飯飯,餓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