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1章定親也好

顧穎貞看了一眼老頭子,見他還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模樣。

“還沒商量出來,所以,就找你過來商量商量,看了這事怎麼辦。”

顧行晉聞言只覺得無聊,這有什麼好商量的。

“族長,我對村塾的情況也不是很瞭解,怕是給不了什麼適合的建議。”顧行晉不清楚情況,自然不會參與,何況關係到村塾。

在場的人都沒想到,顧行晉竟然不想插手。

顧全這時出聲道:“行晉,你是族裡的舉人,我們這群人就認識點字,所以這麼大事,想聽聽你的想法。”

“我們都黃土埋脖子了,一輩子沒什麼見識。怕一不小心,就做錯事了。”其中一個族老笑著道。

“你們之前不是已經決定了,再請一個教書先生了嗎?”

顧穎貞笑了笑,“是這樣的,我們想再請一個教書先生,就是怕會不會得罪了張夫子。畢竟張夫子在顧家村也四五年了,現在再請一個怕是會讓張夫子不高興。”

顧行晉聽明白了,“所以,你們現在就是因此決定不了?”

顧穎貞點了點頭,“嗯,還有一點,就是再請一個夫子的話,族裡有點負擔不起。”

這是沒錢了,顧行晉倒是覺得這個夫子還挺行了,已經教了不少童生。

能不能考上秀才,看得是學子肯不肯下功夫。

“既然已經是童生了,不如各家自已花點銀子去縣學。”

“可這樣不是要多花不少錢,族裡的學費便宜不少。”顧穎貞有點擔憂族人不願意。

“讀書都要花銀子的,現在的夫子能教授就童生,說明水平還是可以的。”

接著顧行晉的語氣,有些意味不明,“當然,也有可能是那些學子們,沒有認真學習。”

顧行晉也有在族裡,當了幾日的教書先生。知道族裡大部分人,不是讀書的料。

不過,認識點字,到時出去幹活的話倒也不錯。

顧穎貞覺得有道理,確實這些人有點懶散,不如讓他們去縣學可能會好點。

不另外請夫子,還不會把張夫子給得罪了。

夫子可不好請,認真教書的夫子更是稀少。

“爹,咱們不如就這樣,讓各家自已去城裡,村塾只是啟蒙的。錦弟他也是去城裡讀書,後面才成了舉人。”

顧全聽到顧穎貞這麼說,並沒有出聲。

顧行晉看族長這樣,真覺得顧穎貞就和傀儡一般,就這麼點事,竟然要和幾個老頭子商量。

“爹,您覺得這樣可行?”顧穎貞看到顧行晉的眼神,覺得有點尷尬,還是繼續問道。

顧全看了一眼大兒子,“你是族長,還是我是族長,這種事你自已決定就好。”

顧穎貞也不想這麼問,老爺子就猶如太上皇一樣。

如果他不問,就直接這麼做了。族人怕是要鬧到老爺子那兒。

顧穎貞感覺,他就和如提線木偶一樣,這個族長他還真不想當。

之前青田縣當賬房先生時,每個月還有二兩銀子,過年主家,還會給點賞銀。

要不是他是長子,他都不想回來當族長。

“行,那我就這麼決定了!誰想考秀才,那就去縣學。”

顧行晉見事情解決了,就道:“族長,你這裡可還有其他事?”

顧穎貞剛想說沒有了,此時顧全說道:“行晉,你想讓二十多個山民落戶顧家村。”

顧行晉點了點頭,“嗯,是的。”

沒想到他真想這麼想做,顧全皺著眉頭道:“咱們顧家村這裡住的都是同族的,來那麼多外姓人不合適。”

顧全有點不懂,他為何這麼做?村裡多了外姓人,到時肯定會有不少的矛盾。

“孩子們看著可憐,收留他們,也算是給他們一條生路了。”顧行晉說著這些,神色很是平淡。

那群人可憐的模樣,顧全自然也看到了,“他們是想著賣身為奴,你……”

顧行晉認真回道:“家裡不需要那麼多下人,便讓他們種地,也是日行一善。”

也不想和這幾個老頭子解釋太多,“何況,族長已經同意了。”

顧全聞言瞪了一眼顧穎貞。

“就二十多個人落戶,沒什麼影響。”顧穎貞自然看到了老爺子的眼神。

“族長,以後有什麼事,你派人知會我一聲就好,能給建議的,我會給點建議的。”顧行晉不想過多參與族裡的事,這些族老怕也不想他參與。

“好的,我知道了。”

等顧行晉離開後,顧全這時才開口道:“這麼大的事,你答應的時候,都沒和我商量。”

顧穎貞微微有些尷尬,他當時也是臨時知道的,解元的讓他幫忙的第一件事,總不能拒絕了。

“爹,這人多一點也是好事。那些人一看就是老實本分的,不會出什麼問題的,何況是行晉侄兒第一次開口。”

“算了,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下次注意點。”

“知道了。”

……

送走趙氏後,穆氏起身返回客院,看到魯逸夫在餵魚,一把奪過魚食。

“哎,你……”魯逸夫看到自家夫人一把撒了魚餌。

看她心情不是很好,莫不是又哪裡做的讓夫人不滿意了?

“怎麼了?”

穆氏嘆了一口氣,將事情說了一遍。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魯逸夫只說了這麼一句。

“問你對給你小弟子找媳婦,你有什麼意見呢!”穆氏推了推他的手。

“此時定親也好,總會比被榜下捉婿的好。”

魯逸夫仔細想了一下,覺得此時定下親事更好。那小子是個有能力的,就是有點單純,沒經歷過多少事。

想到這裡,讓他有些猶豫,到底是放,還是不放他出去呢?

穆氏一想提早定親挺好的,確實比榜下捉婿好很多。

誰家的姑娘嫁人,不是講究高嫁的,最差也是門當戶對。

京城大員就是榜下捉婿,也是用庶女來拉攏一些小官員,畢竟沒有比姻親的關係更加穩固了。

甚至有的家族表面看著風光,裡頭早就千瘡百孔了,就想用女兒賭一把。

至於各家精心培養的嫡女,是不可能用來去拉攏一個,不知前途的進士,這樣做實在是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