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禮單上登記的,十個青田縣大街的鋪子,一家綢緞莊,還有不少的玉器,甚至一整套玉石棋子,還有不少其他東西,沒有一件不是貴重的。
還顧家村的村民,送的和這些比起來真不算貴重,但對於村民來說,那也是壓箱底的。
這一場解元宴下來,真的可以讓一個舉人暴富。他這麼多年,和魏師兄合作賣酒,也不過是幾萬兩銀子。
青田縣大街上的鋪子,一個就能賣兩三千兩銀子,他這收了十個鋪子,一看地址顧行晉就知道面積多大。
因此,顧行晉更是真切的體會到了,舉人與秀才的地位的變化。
之前秀才的時候,也就是普通百姓尊重他幾分。到了舉人後,不少身份地位不錯的人,都對他客氣有禮,甚至連銀子都不請自來,甚至下金蛋的母雞都送給他。
顧行晉將其他人送的禮物,和顧家村的村民送的分出來。
對於這些他不打算收下,只要這些人不添麻煩,對他都是好事,這些到時讓族長給他們送回去。
“少爺,族長派人請您過去,說族裡不少人都在討論,是有件事需要和您商量。”外頭一個下人此時稟報道。
“知道了!”中舉後地位不同,所以對此也不奇怪,倒是想著到底是什麼事。
“管家爺爺,這些你都交給我娘去處理。”
“好的,少爺。”
……
劉氏看著差不多了,便對趙氏說道:“剩下的我自已家,你快去找魯夫人問問。”
趙氏看了一下確實沒多少活了,她也應該去問問,“好的,娘我現在就去。”
趙氏又交代了兩句碧玉,這才帶著兩個小丫鬟離開。
兩人坐下來後,“素珍妹子,你不是說今日要陪你婆婆,怎麼來我這了。”
“穆姐,有些活已經做完了。我有件事有點拿不定主意,所以來想你給我出出主意。”
“你說吧,我先聽聽。”穆氏笑著道。
“是這樣的,晉兒也不小了,昨日宴席有不少的夫人,說了幾個閨女,我聽著挺滿意的,想著現在給晉兒定親合不合適。”
趙氏將昨日的事情說了一遍,以及她挺滿意的幾家條件。
穆氏仔細的聽完了,然後在心中斟酌了一番,她是不太滿意,這些姑娘教養如何都不清楚,就是喜歡什麼都不懂,怎麼能說親。
何況是顧家的家事,穆氏嘴角微微上揚道:“素珍妹子,行晉的婚事,還是要你們決定,我才來沒多久,對這些人都不瞭解,所以這個忙還真幫不了你了。”
趙氏有些失望,她自然看得出來穆氏不想說。
“穆姐,我也實話實說,就是我這沒見過什麼世面,怕給晉兒選一個,耽誤了他,那就罪過大了。所以,想著你和魯大人都見過世面,能不能幫忙出出主意。”
穆氏倒是決定沒什麼,主要是秉性問題,看著趙氏考慮的都是前程。
穆氏還是捨不得,好好的一個孩子毀了,“素珍,那我就說點心裡話。”
“穆姐,你說,我聽著呢!”趙氏神情非常認真。
“行晉這孩子,考個二甲進士沒有問題。至於你說的找個得利的岳家,那也沒錯,確實能給他省不少事。”
聽到穆氏這麼說,趙氏也跟著點了點頭,“對,我確實有這麼想。”
穆氏接著繼續道:“素珍,你先聽我說完。”
趙氏隨即沒有出聲。
“官場上有個得力的岳家,確實有好處,但也有不少的壞處,畢竟拿人手短,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穆氏很認真的說道。
趙氏自然明白,可這不是有兒媳婦在,能夠調解調解嘛!
穆氏看她的表情也不打算再勸,什麼想法總歸人家是母親,也是一心為了的兒子。
“你還是要問行晉,他喜歡什麼樣的女孩,畢竟夫妻齊者也,那是要過一輩子的,咱們都不能替他過。”
穆氏又補充了一句,“行晉的前程你就別的擔心了,就是沒有岳家,他也不會差的。”
趙氏腦中靈光一閃,確實有個四品大員的老師,還有不少的師兄,其中一個家裡還是當官的。
其實穆氏隱晦沒有明說,顧行晉已經在陛下心裡掛了號,以後前程都不會差,沒必要讓兒子攀高枝。
趙氏想到以後官場有啥事,他們肯定會幫忙,臉上笑容都多了幾分。
娶個身份差不多的媳,會尊重她這個婆婆。不然家庭瑣碎髮生點什麼,她還要顧及兒媳的孃家。
“穆姐你說的對,娶妻要娶賢。我先問問他,喜歡什麼樣的。他才十六不急,正好我給他打聽打聽。”
穆氏見她這樣覺得趙氏被她說通了,“你能這麼想就好了,有個賢內助,對他更好。”
趙氏點了點頭,“我明白了,穆姐,那是不是可以先相看相看。”
她只是師孃,能說什麼,“嗯,按你的想法來,會有不少人給你下帖子,到時你仔細瞧瞧。”
“穆姐,真是多謝你,不然我還愁的慌!”
趙氏想了一下,魯大人是兒子的老師,“穆姐,你能不能問問魯大人,他對晉兒的婚事有什麼意見可以嗎?”
“行,我問問看。”穆氏對她的要求答應了。
“我們準備明日啟程回長泰府了,快到年底,我家那個還有不少公務要處理,今天就和你辭行了。”
“這麼快,不如多留幾日。”趙氏有些不捨。
穆氏是真留不住,要不是醒來已經晚了,他們今日就啟程回府城了。
“沒辦法,朝廷的事要緊,以後你來長泰府咱們再聚。”
趙氏也知道朝廷公務耽誤不得,只能同意他們離開。
……
顧行晉看到除了族長之外,還有族老和老族長,這是又發生什麼事了。
“行晉侄兒來了,坐下吧。”
“族長,你找我何事?”顧行晉內心猜測莫不是,二十多個山民安排不了?
顧穎貞也就有話直說了,“是這樣的,行晉侄兒,咱們族裡請的教書先生教一教童生還行。族裡這麼多年,沒出一個秀才,我們在商量著,要不要重新請個教書先生。”
“那之前商量的如何了?”顧行晉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