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槓桿的妙用

經過這一年的外貿生意的歷練,景天的外貿經驗更加豐富了,外貿業務模組,也慢慢的進入了正軌

這一年,也來到了千禧年,2000 年

這一年對於很多人似乎都是嶄新的開始,人們正式進入了20世紀。

站在2000年,這個特別有意義的時間點上,景天回顧過去

自己從94年18歲出來打工,到現在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六年了,自己也已經有24了。

對自己這樣的窮小子,也算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和膽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至今想來還是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依然不會停下自己繼續向前的腳步。

自己也在老家建了房,建起了當時在偏遠地區,還比較少的二層小樓,農村的建房成本很低,當時即使在廣州的房價也是非常便宜的

即使這樣的價格,對於自己老家當地貧困的父老鄉親來說,也不是想建就能建的。

景天並沒有選擇在廣州買房,房價雖然低,但是買了一套房還是要四十萬元。

先在家裡建房,也是在鞏固根據地

一共花了七八萬,剩下的錢可以全部用於再次投資開店,一舉兩得。

對於景天來說,現在資金最主要的用途,還是在擴大生產銷售上,生活上的享受,可以留在後面

生意是一種槓桿,是一種撬動財富的槓桿,但是房子不是。

把錢投到生意上才是正道

生意是那種可以根據你的眼光,努力所能放大的合理的槓桿

而不是股市那種,靠個人能力無法控制的槓桿

做生意,做的好,就可以投入5萬,憑藉著你的努力,真的可以一年多週轉幾次,到年底掙20萬

也不像股市那樣,5萬投入,年中十倍的槓桿掙到50萬,然後年底只剩1萬的本金,被套牢,損失慘重

也因為此,在有足夠的資本時,景天把錢投入了自己的生意,而不是房產和股市

這些都是景天對於做生意的樸素理解,自己的智商,情商和努力就是槓桿係數,而這些槓桿係數是自己能控制的

景天始終認為,只有把錢更多的用於撬動經營槓桿的壓艙石,才能掙更多的錢

景天做出這個決策,不是沒有過糾結

景天一直希望,融入廣州

在廣州買套房,也就有了窩,可以成為新廣州人

成為新廣州人也一直是景天的夢想

現在手裡積累的資金,完全夠在廣州買套一百平米的房子

只是買完,就沒有多餘的錢投入生意這種槓桿上來

最後,在安家廣州的夢想在和用生意掙錢,改變命運時,景天還是理智而堅定的選擇了後者

景天手裡拿著剩下的50多萬元,又開始琢磨起投資的事情來。

面對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景天也犯了難

他也沒著急,又開始把自己現在做的生意梳理了一遍,當遠處看不清時,梳理下腳邊的資訊,說不定有新的收穫

“如果繼續投資店鋪,實際上還在原來的產業鏈的後端環節打轉”

“現在自己做的外貿,拿別人的加工好的貨賣給老外,其實別人的貨在生產環節已經掙了一道錢”

“自己以前在工廠做的,這種利潤有多高大家都心知肚明,與其讓他們掙,為什麼不自己去掙呢,轉變自己的角色從中間商到生產商”

“開廠是掙錢,但是也有很大的困難,前期的資金的投入要大不少,生產裝置,廠房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還需熟練的工人。”

“趁著經濟危機慢慢過去,寒氣剛剛消散的時機,正好是自己往產業鏈前端推進的好機會。”

而且景天發現,很多有見識的人,已經開始行動了,自己當然也不能例外,落在別人後面

在剛剛度過危機,人們舉棋未定,還有點小迷茫的時,要快準狠才行。

景天經過思考,確定了第一條原則,往上游進發,開工廠

可是在開工廠時,又有兩個方案擺在景天的面前

第一種方案,自己完全獨立的搞

現在的廠房的房租比經濟危機前還低,還沒恢復,租個小點的廠房,20萬就可以拿下

生產的裝置得價格也不高,大不了先從一條生產線搞起。

沒人招人,工人才從老家回來,工價也不高

從頭開始搞也行

雖然現在的資金,可以盤下一個較小的工廠,但是從頭開始風險還是太大,速度還是有點慢,自己從頭開廠的第一條方案就被否決了

景天於是又想到了第二種方案

更好的方法,還是去和那些家,和自己合作過,在經濟危機中前期受挫的工廠。

現在不止有資金,還有外貿渠道,這可是撒手鐧,那些在經濟寒冬中的工廠之所以過的艱難,不就是外貿不暢嗎

用自己的外貿渠道和資金,一定可以入股這些公司,然後透過股權,撬動這些工廠

想到這,景天決定正式向生產生產端進發,先透過聯合已有成熟工廠的的方式,然後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工廠。

景天開始按部就班的走好每一步。

首先,景天親自逐一去考察以前聯絡合作過的工廠,在這些工廠裡尋找可靠的合作者。

幾番考察後,發現有一家曾經合作過的工廠,現在做不下去了

沒能撐過經濟危機,瀕臨破產,想要出讓出來。

景天感慨道,這家廠子居然在黎明前夕,熬不下去了

這經濟寒冬中,有的人熬過來了,有的人要倒下了,真是同人不同命,世事無常

景天跟這家打過交道,老闆很實誠,質量沒的說

也許是性格中的固執,他家的款式一直落後一季,後來因為款式的問題,自己就不從他那採購了

也許就是他腦中,不能靈活應對局勢的變化,才導致了今天的局面

景天瞭解到,由於這家工廠沒渠道,生產的飾品樣式老,前幾個月就要出讓了,都沒談成

有幾個老闆去看了,也沒有接手

眼看就要熬不下了

正好此時,景天發現了這家的工廠。

景天之前來過幾次,採購過幾次飾品

由於款式老,後來就不合作了

不合作後,這還是第一次來,記憶都有點模糊了

景天再次來到這家工廠,首先還是看了一下工廠的位置。

比前兩年來時,交通好了不少,當年廠旁邊的另一條主幹道,也修通了

見到了老闆,老闆也大倒苦水,實話實說

只不過他認為自己生意不行,主要是經濟環境和沒有外貿渠道造成的,還是沒能發現核心問題。

工廠生產飾品的品質是過硬的,這成為了景天與其合作的基礎

款式問題,景天想等自己當上大股東,就可以快速調整。

兩人一拍即合,現在工廠工人都有了,自己直接入股就行了,不用從頭做起,這就是槓槓的妙用。

透過商定,景天並沒有全資收購,而是佔7成的股份,原來的老闆佔三成,自己佔有絕對的話語權

下一步就是確定合資後,工廠的經營模式了

景天明白,雖然自己是懂工廠的,但現在的工作重心是銷售

而且自己初來乍到,工廠的管理還是要有一個放心的人撐著。

跟老闆深入交流後,發現老闆也是多年打拼的,才走到這個位置,就是有點倔,不夠靈活。

這個老闆就是最合適的人選,讓他負責運營,執行自己的決策

景天本來想一舉拿下,全額持股,在看過對方的資產後,錢還少一小半,於是採取了股權槓桿的方法,一舉兩得,還有個人幫自己管工廠

景天在這個年代,就有非常先進的股權理念,把股權份額當槓桿使用,已經把很多同行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對比之下,自己從頭建廠,起碼要花四五十萬,風險大,而且規模中等

現在景天出了同樣的金額,剩下的小部分股權份額是老闆自己原先賣不出的原有股本

經營上,讓原來的廠長繼續負責管理,款式由自己提供。

股權上,原來的廠長佔股30%,景天佔股70%。牢牢掌握控制權

就在自己接手這家工廠半年的時間裡,在工廠迅速改良款式的同時,景天也把外貿的貨源也慢慢的向自己工廠傾斜

老外才不管那些,只要產品質量足夠好,樣式足夠新,他們也懶得去管你的貨源,合同上是景天,這就夠了

經過改良後的飾品非常受老外的喜歡,工廠迅速扭虧為盈,工廠賬面的現金也多了起來

工廠有了錢,在景天的主導下,首先更新了裝置和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景天又安排廠長,把工廠的地坪用5s方法,重新刷了一遍,不斷讓他接受最先進的管理理念。

瀕臨絕境的工廠,短時間儼然變成了一個小鳳凰,涅槃重生,完全換了面貌,乾淨,整潔,科學,生產氛圍火熱

景天也不避諱,還帶著那批老外來參加參觀自己的工廠。

老外洛四聯,在參觀過後,看到了潔淨的車間,熟練的工人,有序擺放的機器,有條不紊的貨物流轉,優質而新潮的產品,更加放心的和景天做生意了。

外貿的訂單越來越多,景天拿更多的利潤來擴大生產,不斷的良性迴圈,這個工廠也是越做越大。

工廠的銷售有了,可是看到工廠報表上,成本專案的資料時,都不能讓景天滿意,接下來就是解決工廠的成本管理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