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章 佈局

“你確然是個辦事穩妥之人,對你本宮也甚是放心,若你能長此以往堅守本心,他日本宮也必不會負你。還有你,方正化!”

說話之間,朱慈炅便把目光轉至方正化身上,目光炯炯地凝視著他。

“奴婢此生只知殿下,不知其他。若有負殿下所託,奴婢必受天譴。奴婢手下之人也會嚴加管教,絕不會出任何紕漏。”

“你二人都是本宮信重有加之人,無需賭咒發誓。本宮歷來只看爾等如何做,從不在意你等如何說。”

猛然間,朱慈炅感覺到後腦勺有些灼燒之感,他回頭檢視,就發現宮女寰兒那幽怨而熾熱的眼神正看著他。

他趕忙打了個哈哈:“寰兒姐姐當然也是本宮之人。哈哈……你們都是本宮之人。”

朱慈炅轉身走向殿門,寰兒和方正化便馬上跟在他身後,寸步不離。將要出門之時,他腳步一頓,回頭看了劉若愚一眼。

“劉若愚,你遣人給本宮尋得兩處地方。其一,明時坊泡子河畔找一處所在,越大越好,本宮自有大用。其二,澄清坊臺基廠左近也尋一處較大之院落,至少三進。”

“奴婢領命!”

“皇兒,你要找此兩處所在,打算作何用途?”

剛出殿門的朱慈炅恰好遇到正帶著談敬、魏忠賢等眾人一路走來的天啟皇帝。

朱慈炅看到天啟皇帝,乾淨利落雙膝跪地鄭重行禮,口中高聲喊道:“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眾人看到朱慈炅的做派,也都雙膝跪地行禮,天啟皇帝那邊的宮人口稱拜見殿下,朱慈炅這邊的宮人口稱拜見陛下。

天啟皇帝疑惑地走到朱慈炅身邊,一把將他輕輕拽起,抬手把他抱入懷裡,側頭笑問道:“皇兒你這是從哪裡學得這些虛禮?”

“父皇,母后說兒臣已日漸長大,當需學些宮內的禮儀才成,否則……”

天啟皇帝見朱慈炅有些吞吞吐吐,便馬上問道:“否則如何?”

“否則兒臣遲早會變成一個野小子。”

“哈哈……無妨無妨,吾兒如今年歲尚幼,那些禮儀晚些再學也不為遲晚。”

“父皇,母妃對兒臣說,我大明以禮、孝、仁、義制天下,故應自幼時便抓起!”

“無妨,一會父皇替你去找母后、母妃分說一番。你們也都起來吧!”

天啟皇帝說話間,又對跪在地上的一眾宮人命道。

“皇兒,你還是沒說,要尋得那兩處所在,究竟作何打算?”

“其一,明時坊兒臣準備著人開爐煉製精鋼,之前與玄扈、見素、東郊三位先生討論良久,受益頗多。故兒臣以為火器之重,首重為鐵料,而後方為工藝。”

朱慈炅認為,工業文明是人類現代文明之基,但這些寬而泛的理論,目前還不太適合放出給這個時代的人,他們世受傳統儒家教育,舊有觀念根深蒂固,很難輕易轉變。

“其二,兒臣準備在澄清坊之所在設立一所皇家科學院,由三位老先生牽頭,集志同道合之人,對各行各業的工藝、技藝等方面進行研究、改良,從而提高生產能力。”

“之所以選擇澄清坊,一來,離各部屬衙較近,方便三位老先生往來,二來,則是離明時坊近,利於先生們可就近指導。”

天啟皇帝看著侃侃而談的朱慈炅不禁老懷大慰,柔聲對他道:“皇兒確然長大了,已經知道替為父分憂,朕心甚慰!此事便讓廠臣去辦吧,由其出馬,必然能辦妥當。”

“那此番便有勞魏老,本宮感激不盡!”

“奴婢領命!殿下您如此說,可折煞老奴了。奴婢生來就該為皇家做事,唯有鞠躬盡瘁方能報皇家之深恩。”

“朕就是清楚知道你這老貨有此能力,此次才讓你去,你需儘快將此事辦妥。”

“奴婢遵旨!”

魏忠賢轉身去找小太監吩咐此事。

天啟皇帝面帶愁容,抱著朱慈炅漫無目的地得在永寧宮內四處走走停停。

“父皇可是有甚煩惱之事?不如說來聽聽,兒臣或許也會有些想法。”

“遼東之事果真被你言中。寧遠六百里加急,建奴五月初六興兵釁邊,如今錦州以北之地盡失,錦州此際也是深陷重圍。”

“那袁元素暮氣難鼓,不思馳援錦州,反倒讓朕從薊、宣、大同三鎮籌集精銳兵馬盡數調去關外,助其固守寧遠。”

“真真是豈有此理,若非戰時,朕定會對其嚴懲不貸!”

“父皇,自薩爾滸之戰,我大明二十餘萬精銳盡沒,後歷經開鐵(開原與鐵嶺)、瀋陽、遼陽、廣寧等諸戰,如今我大明將士可有在野外與建奴一戰之力?”

天啟皇帝臉色黯然,沉默不語。

“既無野戰之力,若建奴採用圍城打援之法,自寧遠援錦之軍隊該當如何自處?增兵馳援之舉,不過乃是添油之術,徒增無謂之損耗罷了。”

朱慈炅也有些唏噓,不過幾年時間,光是在這遼東戰場填進去多少大好兒郎的性命,他們枕戈待旦、征戰沙場,最終埋骨他鄉卻換不來滿朝朱紫的稍許尊重!

“那袁元素也是如你這般說法。其實我大明不缺敢戰能戰之士,若非他暮氣沉沉不思進取,怎麼會陷入如此局面?”

天啟皇帝有些怒其不爭的情緒在作祟,他臉色微紅,說話聲調有些怪異。

“父皇!敢戰能戰之士終有盡時,如今更該珍惜、愛護有加,而不是任其做那無謂之犧牲。”

“更不能讓其任由那些只會平日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之無能庸人隨意詆譭、欺辱,而寒其心!”

“文武之道,張弛有度。值此危難之際,提高武人之地位,予其以應有之尊重,屆時,那敢戰能戰之士必會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聽到朱慈炅的話,天啟皇帝陷入了沉思。朱慈炅輕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兒臣以為,袁崇煥的戰略並未有錯漏之處,唯有戰術或需做些調整。”

天啟皇帝急聲問道:“做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