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2章 置於何地

皇宮,甘露殿。

聖上看過淮南道傳來的最新密摺,良久後方才開口道:“根據袁繼宗傳來的密摺,淮南道近半數官員已被江景辰處死,此舉可有何深意?”

張甲臣躬著身子,腦海中飛快思索,回應道:“回稟聖上,老奴才疏學淺,不知江郎中所作所為是否另有深意,只覺得這番之後,淮南道想來會安生些年月。”

聖上佯怒道:“你這老滑頭,真是該打。朕問你話,如實回答便是,莫要顧左右而言其他。”

張甲臣諂笑著回應道:“聖上教訓的是,老奴著實該打。”

言罷,當真抬手往臉上打了幾巴掌。

聖上放下手中摺子,視線望向一旁的書架之上。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朕未登基前,便有過遊歷天下的想法,那時朕未曾想過這天下會是朕的天下......”

朝廷之上與朝廷之下,聖上不是同一個聖上。

也只有如張甲臣這般親近之臣,才能夠完全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聖上與他說話,並非是要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只不過是需要一個合格的傾聽之人。

張甲臣不知聖上為何突然回應起從前,只覺得這話實在是不怎麼好接,正猶豫著是否開口。

聖上自顧自開口道:“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你覺得江景辰此子,該置於何地?”

時至九月,再過兩個多月,便將踏入新的一年,那時的江景辰正當十九之齡,若如張神醫所言,那便只剩下一年時間可活。

張甲臣深知聖上之所以重用江景辰,除了其無黨無派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此子活不過二十歲。

但凡兵刃,皆兇器也。

江景辰是一把得用的刀,那麼必須要放在最合適的位置。

聖上此時詢問,並非是心中沒有決斷,想來是尚在猶豫當中。

倘若如此,該如何回答?

張甲臣明白自身言語左右不了聖心,但多多少少會有些輕微的影響,腦海中思索之餘,恭聲回應道:“回稟聖上,以江景辰之能,無論放在何處都能發揮出他的作用。”

聖上微微蹙眉,緩緩開口道:“你這老傢伙怎麼像是變了一個人,說話越來越沒意思了......說說,近來可是有人與你說了什麼?”

張甲臣心中一驚,強壓心中情緒,跪地磕頭,如實回答道:“老奴有罪,老奴該死......回稟聖上,前些日子貴太妃曾派人傳話給老奴,告誡老奴,說......奴才就該要有奴才的樣子。”

聖上眸光微凝,冷哼道:“手都伸到你這來 了,她可真是朕的好母妃。”

張甲臣伏地磕頭,不敢接話。

聖上不耐煩,揮手道:“起來吧。”

張甲臣方才起身,就聽一聲悶響,心中一緊,將腦袋埋的更低了一些。

聖上沉默良久,開口道:“家事、國事、天下事,沒有一件能讓朕省心,都以為朕是有多能耐。”

語氣平靜,卻又飽含憤怒。

張甲臣硬著頭皮,開口道:“老奴斗膽,懇請聖上息怒,龍體要緊。”

天子者,孤家寡人。

雖有無上權利,卻無一人知心。

聖上扶額,長嘆道:“朕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不敢有絲毫鬆懈,如今天下安穩,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唯有朝堂諸多官員不好整治。”

這天下,是帝王的天下,卻又不完全是帝王的天下。

說到底,無非就是有另一股勢力在制衡。

這股勢力,便是政事堂。

那是凌駕於三省六部之上的權力,也是讓歷代帝王所忌憚的勢力。

高祖皇帝設立政事堂的初衷,是為了加強監督,從而減少帝王決策的失誤。

正因如此,歷朝歷代的朝廷大事基本都在政事堂的宰相會議上討論。

當朝帝王若是平庸,政事堂則為最大助力,若反之,則為掣肘。

聖上早有撤銷政事堂之意,只不過礙於某些原因,一直未能實現。

“江景辰在淮南道殺了那麼多人,其中不乏某些人羽翼之下的官員,可時至今日,朝堂之上依舊無人對此事進行彈劾,這讓朕覺得......似乎有些太過反常。”

此時此刻,張甲臣低垂著腦袋,小心翼翼繃直了身體,不敢露出半點動靜。

聖上自顧自接著說道:“莫不是,朕的心思,變得越發好猜了?”

張甲臣暗暗叫苦,卻也明白不能再沉默下去,心中轉動間,回應道:“想來是大人們都覺得江郎中做的對,因而才無人彈劾。”

聖上不置可否,思考片刻,開口道:“朕有意把江景辰放到刑部,任刑部侍郎一職,你覺得如何?”

短短三月時間,從工部郎中到刑部侍郎,如此晉升速度可謂是前無古人。

不是聖上太過著急,而是江景辰所餘生命有限,這把刀能用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張甲臣腦海中忽然閃過江景辰的身影,莫名多出幾分不安之感,下意識出聲道:“聖上做出的決定自是極好,先前老奴曾聽杜相私下提起過,說是若把江景辰繼續留在工部,那也是十分適合。”

“杜愛卿也在關注江景辰嗎?”

聖上沉默了一會,傳旨召來杜沛良。

待杜沛良入了甘露殿,聖上更是直言道:“汛期已過,杜卿倒是說說看,繼續留任江景辰在工部作何用?”

杜沛良在入殿之前,事先便收到了張甲臣命內侍傳的話,知道此次受召是為了何事,不慌不忙行了一禮,回應道:“眼下已是九月,待江景辰歸京之時便入十月,臨近年底,宮中修繕之事也該納入章程。”

宮中樓宇眾多,每年都會修繕一次,皆由工部負責。

現如的今工部尚書,乃是由安王暫代。

聖上目光閃動,意味深長看向昂首挺立在龍案之下的臣子,緩緩開口道:“以江景辰之才,若是放在工部主官修繕一事,未免太過浪費了些。”

杜沛良深知此舉會遭來聖上猜疑,卻依舊秉承最初的觀點,繼續開口道:“啟稟聖上,依著江景辰往日作為,若是今年由他主持修繕一事,想來會省下諸多不必要的支出。”

滿京城都知道,江景辰可以說是出了名的“大公無私”,當初便是其“大義滅親”之舉,此後更是接二連三打擊貪官汙吏。

此子作為,不用多說也能明白。

聖上眸光越發深邃,隱隱帶著幾分寒意。

“先前經江彥儉一事,諸多官員牽扯當中,愛卿此刻說這些話,是想要告訴朕,工部當中還有貪官汙吏?”

當初江景辰大義滅親,滅的就是曾在工部任職的大伯江彥儉,其中更是牽涉到諸多官員。

話已出口,杜沛良不再猶豫,當即回答道:“啟稟聖上,老臣所說非指工部,其中還包括戶部、禮部,乃至三省之內的官員。”

杜沛良乃是門下省主官,政事堂內老臣,其言語份量,聖上自是不會輕視,沉吟片刻,目光灼灼,盯著龍案之下的臣子,出聲道:“依愛卿所言,也包括門下省在內嗎?”

身為門下省主官,杜沛良毫不猶豫開口回答道:“回稟聖上,老臣方才所言,包括門下省官員在內。”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