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7章 要一個交待

堂前的審問進行的十分順利,無論是主審還是嫌犯對於結果都心中有數。

潰堤一案本就是為了江景辰正名,因為在審案的過程當中遊刺史也是盡心圍繞這一中心進行。

四名縣令為主謀,皆是被判以死刑,麾下二十餘名官吏判處流放,河工則判處三年牢獄。

沒有人喊冤,即便是被判處死刑的縣令也沒有自辯過一句。

百姓們皆是以為在鐵證之下,四名縣令無從辯駁,殊不知那做了替罪羔羊的四人早前便被遊刺史警告過。

認罪,只死一人。

不認罪,禍及全族。

在此情況之下,除了認罪擔下罪責,四名縣令再無別的選擇。

江景辰沒有費心去管這些事情,當遊刺史結案之後便利用職權,將四人押至市口梟首示眾。

百姓們紛紛叫好,在萬金的安排之下,人群中接連響起江郎中公正不阿之名,以及為先前誤會江郎中而道歉之聲。

遊刺史本以為事情到此結束,不曾想太陽落山之後便被喊到了官邸。

江景辰開門見山,下令道:“關在兵營的那些反賊,都殺了吧。”

白蓮教總壇上千名教眾,一夜之間便成了反賊,還都得全部殺了?

潰堤一案也只是殺了四名縣令,相比之下謀反罪名更大,可也罪不及如此多人。

最關鍵的是,下令殺這麼多的人,無論是什麼原因,一個弒殺的名聲肯定跑不脫。

縱觀前朝聖明之君,哪怕是面對反賊,也只究其賊首之惡,餘者或是收歸己用,或是流放苦寒之地。

十六個字,殺上千人,即便是聖上也不願意揹負這樣的名聲。

可不殺,行嗎?

淮南道出了反賊,這麼大的事情,必然是要上報朝廷,等到聖上旨意。

可江景辰卻在聖意未至前,下令將上千人盡數誅殺。

這其中......

遊刺史思慮良久,仍是難以抉擇,猶豫之際,試探道:“上千人,太多了些,若是隻懲罰賊首,也能達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大人覺得如何?”

事情走到這一步,已經完全沒有必要再用什麼套路,江景辰直言道:“禍亂大周者,殺無赦。遊刺史,你何故如此袒護那些反賊?”

遊刺史心頭頓時一跳,急忙辯解道:“大人莫要誤會,下官只是覺得殺如此多人,難免會造成百姓恐慌,若是上面追究下來,怕是不好交代。”

江景辰沉聲道:“申州駐兵三千,白蓮教總壇那些反賊人數近一千五,這還不算未曾露面的白蓮尊者及其麾下......倘若今夜白蓮尊者集結其餘反賊奪營,遊刺史該如何鎮壓?”

三千對一千五,即便能勝,也必會付出慘痛的代價,更何況藏在暗中的白蓮教尊者不知還有多少麾下。

許是幾百,也可能上千。

若是當真發生奪營之事,雙方匯合的兵力極有可能大於兵營。

打不打得贏暫且不說,一旦發生了那樣的事情,這刺史之位也就當到頭了,甚至於還有可能丟了性命。

眼下面臨的選擇只有兩個:壞,以及更壞。

殺人這種事情,任何時候都能吸引百姓的圍觀。

上千條人命,如何才能將影響減到最小?

今夜奪營?

有這樣的可能嗎?

想起先前白蓮尊者率眾劫獄後火燒縣衙,趁夜奪營似乎也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遊刺史思考許久,很快便做出了決斷。

次日。

衙門貼出告示,大意是指:白蓮教一眾反賊欲趁夜色逃獄,殘忍殺害三名守營兵士後被發現,面對奮死抵抗的反賊,兵營將士與其纏鬥一個時辰,終將反賊盡數誅殺。

告示一出,百姓譁然。

有膽大好事者跑到兵營之外檢視,只見土地被鮮血染紅,遍地都是遮蓋麻布的屍體。

好好的一個兵營,頓時變成了修羅場。

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為其惋惜,其中也有不少質疑之聲。

那些教眾當中有不少都是本地人士,在有心人的慫恿下,上百人聚集一起,將事情鬧到了江景辰面前。

“刺史大人不公,胡亂殺害良善百姓......我家娃兒不是什麼反賊,還請大人為我們做主啊......”

江景辰大開府門,將告罪的百姓迎入院中,隨後派人前去將刺史喊來。

遊刺史早就預料到了會有這麼一出,因而來時並不慌張,開口便道:“那些都是企圖越獄之人,殺官兵在前,伏誅在後,本官念爾等無知,並不怪罪......人已死,罪便清,本官特許家眷前去收屍。”

人群中有人哭喊道:“我家娃兒只是加入了白蓮教,一件壞事沒做,怎麼就成了反賊?大人信口雌黃,當真以為能夠一手遮天嗎?”

遊刺史本就是受命而為,心中自是有著底氣,因為絲毫沒有半點心虛,大義凜然道:“本官查到火燒縣衙之事便是白蓮教所為,更是留下十六字大逆不道之言,凡白蓮教眾,皆為反賊。”

話音剛落,立刻有人高呼道:“若按這麼說,當初白蓮教總壇建立之初,刺身大人也曾現身,豈不是說大人也是反賊?”

遊刺史面色微變,呵斥道:“放肆,本官那是前去監察白蓮教眾,你若再敢胡言亂語,本官定要將你治罪。”

人群中又有人高喊:“大人前去就是監察,百姓前去就是謀反,這是什麼道理?”

遊刺史轉頭看一旁看熱鬧的江景辰,暗暗使了個眼神。

江景辰含笑道:“既有百姓發問,遊刺史便為其解惑一下吧。”

這是何意?遊刺史心中有些琢磨不定,深吸了口氣,緩緩開口道:“本官身為刺史,斷案只講證據,根據本官所掌握的證據表明,白蓮教眾就是劫獄後放火燒縣衙的反賊。”

人群之後,有人質疑道:“大人手中若是有證據,為何不將人過堂審問,而是直接將人殺了?莫要拿越獄這種騙小孩子的話來搪塞,在我看來,大人如此迫不及待,倒是更像要掩蓋些什麼。”

“對,肯定是這樣,一定是這樣......”

百姓紛紛呼應。

遊刺史視線掃向人尋之後,搜尋帶頭說話之人的身影,奈何人多語雜,一時間無法鎖定。

沉吟片刻,再次將目光轉向江景辰。

“江大人,您喊本官過來,該不會是想讓下官與百姓對質吧?”

“倒也不是,只不過百姓們既然找了過來,便是想要一個交代,遊大人身為刺史,自然是責無旁貸。”

“交代?”

遊刺史微微挑眉,上前幾步拉近距離,壓低聲音道:“江大人,當真要本官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給這些反賊家眷一個交待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