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6章 物用其極

萬金拿著供狀尋到公子,又將牢獄裡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江景辰對此不予理會,詢問道:“江南道那邊可是回信了?”

萬金回答道:“要到夜裡才會有訊息傳來。”

潰堤一案涉及位官員,處置了這些人之後,另需有人接替其位置。

江景辰身為黜陟使,擁有對三品以下官員的擢升權。

他沒有時間像李守拙那樣一個個去拉攏,因而傳信給江南道親近官員,詢問其可信可用之人的名單。

大周外放官員,多是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才能方面無需擔心,用誰都是用,最重要的則是在於其人能否為己所用。

江、淮兩道之地相接,官員之間往來也屬正常。

當中或是同窗至交,或是沾親帶故。

江景辰用了十年時間,在江南道的官場上搭建出一張龐大的關係網,如今正好借用此次事件,將這張網擴充套件到淮南道。

以他如今黜陟使之權,不說把控整個淮南道的官場,卻也能夠控制至少半數官位。

有了能夠掌控的當地官員,生意方面也能夠開始往淮南道延伸。

百密終有一疏,即便是聖上也不例外。

無論聖上如何聰明絕頂,也是難以想到區區少年,竟會有如此本事。

更是難以預料道封了個黜陟使,竟是把半個淮南道給讓了出去。

說到底,歸功於江景辰目光放得長遠,因勢利導。

往前十年沒有分心發展京中勢力,從而招來不必要的視線,只將重心放在江南道經營,將其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滴水不漏。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公子,藥我已經配好了,先前有些人被宣旨天使下令關到獄中,那裡可好下手,就拿他們來試藥吧。”青玉小跑而來,手持一大包藥,眼中盡是興奮之色。

江景辰含笑點頭道:“好,都隨你。”

四縣官吏被捕入獄,百名河工被抓,白蓮教總壇教眾上千人押送兵營,其中數十人當場被格殺,以及刺史口稱反賊之言很快便傳開。

坊間百姓人心惶惶,紛紛猜測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獄中,一道身影無聲無息出現,從懷中拿出藥粉混入飯食當中,之後無聲無息離開。

江南道傳信在入夜後抵達,江景辰看過名單,將紙上人名牢牢記下,隨即將信紙燒燬。

今夜,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第二天,天空烏雲蔽日。

衙役們拿著鑼鼓,滿大街敲打,口中高呼著:“巳時開堂,公審潰堤一案”的話語。

“誰開堂?公審誰?怎麼也不說個清楚?”

“這還用問?沒見那天來了宣旨天使,聖上加封江郎中為黜陟使,肯定是他要開堂為自己正名唄。”

“不是說四座堤壩是因江郎中而潰的嗎?總不至於自個審自個吧?”

“你這訊息也真是不夠靈通,這都是狗年馬月的事情了?當初我就說過,潰堤一案沒那麼簡單,你就瞧好吧,肯定有好戲可看。”

坊間百姓不做工時,最大的樂趣就是議論是非,特別是對於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極為關注。

不多時,各大酒肆、茶館全都在談論即將到來的公審。

衙門。

遊刺史哭喪著臉,小聲哀求道:“江大人,我都已經抓了白蓮教反賊,這案子就別在交給我來審了吧?”

江景辰淡淡道:“這裡是申州地界,要審申州官吏,總是繞不開你這位申州刺史,你說是也不是?”

能說不是嗎?被逼到這個份上,遊刺史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

人證、物證齊全,案件可謂十分明朗。

幕後之人乃是純王、朱相,這件事情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

但這兩個人,無論哪一個都不能搬上臺面。

江景辰沒有任何交代,該怎麼審全都交給了遊刺史自行決定。

距離巳時還有一個時辰,該怎麼審?遊刺史陷入了兩難。

隨著時間流逝,衙門外人滿為患,百姓們踮起腳,探著腦袋觀望。

遊刺史在萬眾矚目之下出現,拍響驚堂木。

殺威棒敲擊地面之聲,莫名振奮人心。

“咦?是刺史大人主審,怎麼不見黜陟使大人?”

“估計是在堂後吧。”

“那被審之人究竟是不是黜陟使啊?”

“你傻嗎?都說是黜陟使了,整個淮南道誰敢審他?”

百姓皆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對於案件本身並不關注,更多的是在意被審之人。

當一位又一位嫌犯被押上堂時,人群中頓時響起一片驚呼。

“那人瞧著眼熟,好像是鄰縣縣令吧?”

“還有縣丞、縣尉、主簿......我的老天爺,這是把一整個衙門的官吏都抓來審問了嗎?”

“不止一個,而是四個,正好四座堤壩,所以說,潰堤的真兇,是各地縣令?”

人群聲越來越大,以至於公堂之上的遊刺史緊皺眉頭。

“肅靜!”

驚堂木一敲,瞬間鴉雀無聲。

在此之前,嫌犯們已被審過一遍,因而心中早有準備,對於所行罪狀皆是供認不諱。

百姓再度譁然,有人高喊道:“作為父母官的縣令,居然做出這樣危及百姓性命之事,你們還是人嗎?”

聲音之大,就連待在後堂的江景辰都聽得清楚。

青玉滿眼好奇,詢問道:“公子,咱們為什麼不到前面去看熱鬧啊?”

“有些熱鬧,不是那麼好看的......”

江景辰頓了頓,緊跟著說道:“藥給那些扔爛菜葉的人用了?效果如何?”

青玉得意道:“我配的藥,肯定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只不過要先遭些罪,到時候才會顯露出症狀。”

每一顆爛菜葉,都不是白扔的。

江景辰點了點頭,又問道:“醫學院的人也快到了吧,誰帶隊?”

青玉回答道:“具體是誰不知道,反正不會是張老頭。”

聞言,江景辰便知定是青玉在信中有過交待,對於此事卻是不好插手。

萬金緊跟著說道:“公子是打算遊刺史嗎?他的名字已經寫上名單了,可是需要劃掉?”

江景辰搖頭道:“不必,物盡其用,等到他處置了那些白蓮教眾之後再送他上路。”

從始至終,他都沒想過要放過遊刺史。

聖上要用他這柄刀殺人,他卻是不甘心獨自揹負汙名,因而便將遊刺史拉來分擔。

待解決掉那些白蓮教眾之後,再以受其矇蔽為由,將遊刺史這位“賊喊捉賊”之人就地正法。

那麼,最後的結果只需處置遊刺史一人。

到時候在坊間散佈傳言,到時的局面將會是遊刺史為求自保、為免受白蓮教牽連,因而選擇斷尾求生,利用手中的職權屠殺了上千人。

白蓮教覆滅,聖上滿意。

弒殺之名有旁人來背,江景辰也滿意。

至於遊刺史......物盡其用,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