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是康德星曆史上最壓抑的一天,遠方的星空之上,一道巨大的光柱打在上面。
雖然康德星聯邦政府啟動了緊急預案,但是要撤離這40億人,他們還是有些吃力,甚至在撤離過程中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
好在光柱沒有持續多久,才讓聯邦政府下令終止這場撤離行動。
笛卡爾星系的所有文明見到了他們這一生最“美”的星空,薄膜吸收了大量的“鐳射”,整個薄膜上呈現出色彩斑斕的模樣。從康德星的夜裡看星空,那就像梵高的《星月夜》。美的令人窒息,美的讓人似乎忘記了這是一場襲擊!
好在這件事後,聯邦政府痛定思痛,開始著手建造星環太空城,他們在康德星的赤道上方一共建造了八個總共可以十六億人口的星環太空城。由於太空港的大量建造,康德星人可以快速抵達太空,康德星人也對聯邦政府的移民政策沒有什麼不滿。
但是出於對康德星未來的考慮,移民太空城的主要是精英……而康德星的政府機構選擇繼續留在康德星上。
……
“布魯諾,沒有把聯邦政府移至太空城,這真的好嗎?”加西亞對布魯諾選擇讓聯邦政府留在康德星上還是有些耿耿於懷。
“加西亞老師,如果有一天超級文明降臨,他們選擇將康德星毀滅,而聯邦政府在太空城上,看著他們的人民在超級文明的炮火下毀滅……我們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沒有人民的政府,還算的上是政府嗎?”
加西亞原本興師問罪的態度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反而變得愧疚,也帶著些許欣慰。
“布魯諾,你說說,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加西亞顯然對未來有些迷茫,或者說,他無所適從。
布魯諾眼神熾熱,此刻的他如同一個真正的戰士,堅定的眼神中充滿著昂揚的鬥志。
“加西亞老師,我選擇前進,不顧一切的前進,按照歷史發展規律堅定向前!”
加西亞對布魯諾的話來了興趣,好奇的問道:“布魯諾,你有明確動物計劃?”
布魯諾神秘一笑,用手擋著看向天空中閃亮的笛卡爾恆星。
“戴森球?”加西亞吐出一個詞。
戴森球,這是布魯諾自從康德星跨入恆星級文明就一直想實施的計劃,在現在這個民眾恐慌的時代,他需要給這個迷茫無助的康德星帶來一記猛藥,而戴森球就是其中之一。
“加西亞老師,你就好好看看我們是如何在這個絕望的時代,逆風翻盤的吧。”布魯諾微笑著看著加西亞。
加西亞笑著回應著他引以為豪的弟子……
古神星上新建的聚變中心,巨大的防輻射罩從中間分開。
十個巨大的火箭沖霄而上,穿過大氣層,盤旋,加速……飛向這個星系最亮的的天體——笛卡爾。
一個小型宇宙飛船緊隨其後,似乎在監督著著這十個火箭……
這十個火箭如同一個星際火車,酷似一個絲帶衝向蓋亞星。
為了節省能源和獲得速度,他們利用引力彈弓效應,從而在蓋亞星上再次加速……
所謂的引力彈弓效應,也就是利用行星的重力場來給太空探測船加速,將它甩向下一個目標,把行星當作“引力助推器”。
耳機中傳來索倫的聲音:“各單位注意,我們即將抵達蓋亞星軌道,注意保持間距!”
這個“星際列車”穩穩的行駛在蓋亞星上空,索倫盯著眼前的量子計算機,計算著時間。
“各單位注意,準備加速!倒計時10,9,8……3,2,1,加速!”索倫的聲音在“星際列車”內快速傳播。
這艘星際列車急速駛裡蓋亞星,向著笛卡爾恆星的方向飛去。
直至繞著笛卡爾恆星盤旋……
“編號01至編號10,分批次減速!”
“車頭”和“車廂”分開,圍繞著盤旋的半徑也在逐漸縮小,他們的半徑如同等差數列般有規律……
“各單位注意,子系統裂解!”索倫對著不同軌道上衛星指揮道。
車頭再次裂解,分成數個小型的的衛星……
數十個大型衛星裂解成數百個小型衛星,在量子計算機的控制之下形成一個類似球體的模樣。
此刻戴森球也基本形成……
奧本海默微笑著看著索倫的傑作,讚歎道:“索倫先生,這真是一個偉大的傑作,我想如今能與之想提並論的恐怕也只有星環太空城了。”
“奧本海默,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我相信我們的戴森球將是這個恆星系最宏偉的工程!”
“索倫先生,你可以詳細解答一下這個工程的構造嗎?”
“奧本先生,我們的聚變裝置採用的是z箍縮完成聚變,但是恆星不同,它本身就在無時無刻不發生著聚變發應。但是由於距離笛卡爾星系半徑的不同,溫度也隨之遞減或者遞增。”
“那麼先生,你選擇如何利用這股強大的能量呢?”
“先生,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而且極具意義!”索倫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笛卡爾的能量,只有不到10的9次方分之1,在這個過程中損耗了太多的能量,因此,我選擇建造戴森球來回收這些能量!”
“可是先生,你選擇這麼多衛星是幹嗎的?”奧本海默顯然有些不解。
“先生,我選擇將笛卡爾恆星中的能量分三層來利用!”
奧本海默有些不解,靜靜地等著索倫解答:“先是最外層,溫度稍微有些低,所以我採用燒開水的方式,用蒸汽帶動渦輪發電!雖然在太空當中的失重狀態會讓水呈現球狀,但是由於我是採用環形結構,所以利用離心力,我們可以完成燒開水的過程。其次就是中層,我選擇利用太陽能,根據光電效應,我們可以完成對太陽能電池板的充能,直至能夠利用起來。最內層至關重要,我選擇利用磁場,並且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完成對發電機的組建。”
奧本海默補充道:“先生,您的意思是說,我們透過這三層結構可以實現對笛卡爾恆星能量的完全利用?”
“不,奧本先生,這只是我的初步構想,畢竟我們這個只是簡單的雛形,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根本算不上戴森球!”
索倫看著已經處在工作狀態的戴森球笑著說道:“我們還有重要的東西沒有利用起來,那就是引力!”
奧本看了一眼索倫,回應道:“確實,我們被引力束縛,這不是我們的枷鎖,我覺得這更像是一個繭,我們的文明更像是繭中的蝴蝶,打破這個繭,我們就可以展翅飛行在這片無盡的天空,失敗了我們可能註定只能在地面爬行,仰望著可見而不可及的星空,或許,那是我們最無奈的悲涼……”
索倫沉默不語,這個戴森球雛形還有許多改進的地方,但是為了康德星的未來,他也不得不把這個實驗機器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