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章 姐姐的日記(中)

姐姐地努力、勤奮被老師們看在眼裡。她也成了老師辦公室的常客。在一次聽老師們的閒聊中,她得知了這個學校的歷史。

在封面屬有日期1982年1月1日—1月31日的日記本上。有一篇日記記錄了姐姐就讀學校的歷史內容。

“哥,也輝煌過!”這句話用來形容姐姐現在就讀這所中學,最合適不過了…

首先這所中學,成立於前朝初年,比南邊的醫院成立時間只晚十餘年。它最初的地址是在現在的氣象學校。當初,學校的範圍很大,南邊與著名醫院相接,北臨古老的護城河,東邊是隆江路小學,西邊則是現在公民南路。論歷史,論資歷,市裡絕大部分中學與它相比,都是弟弟。能與它一較高低的,就只有位於護城河對岸西北邊的文羽中學。

因為在解放前,這就是所貴族學校。不少達官顯貴的子弟,都曾在這裡讀書 。裡面設有男女分校,還有標準的足球場,游泳池等設施。

一位老的教師,說起往日的輝煌,眼裡都有光…

可是它後來怎麼就沒落了?

老教師講到這裡,便不再說話了。

後來,還是謝老師悄悄地告訴姐姐。原因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市裡的教育部門,對市裡的中學進行了一次大整合。這次大整合,姐姐所在的學校,吃了大虧。不但學校原來的地盤被劃給其它單位,比如現在氣象學校地盤就是它們的…還有游泳池,足球場也被分走了,感覺就是被肢解了一般。學校因此元氣大傷,更過分的是,學校的最後編號第**中學,這個**也很靠後的…

地盤縮水,師資力量削弱,而招生生源也是其它中學挑剩下的。幾年前,學校還不得已從原址搬到張三爺命名巷子附近,原址完全被氣象學校佔了…

難怪會沒落…大概是因為它以前的背景,在山河易主之後,它自然不受待見。

再看學校這些老的教職工,心氣都不足,有種暮氣沉沉的感覺!

我讀到這裡,不由得合上日記本。

我記得在重生前,有一次無意間經過姐姐讀過這所中學。發現學校門口貼有幾份告示。好奇之下,走近一看,只見其中一份告示內容,是有關市政府決定,由於舊城區升級改造的需要,對學校範圍內的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連帶教職工宿舍樓,將於下月**日拆除。

看來這所歷史上有名的學校,終於迎來了它的淒涼落幕,再沒有機會像文翁石室那樣,流傳後世了…

我繼續翻看姐姐的日記,後面記錄了她有一次去謝老師家的情況。時間是去年期末考試前,姐姐去謝老師家還借的書。因為在教師辦公室沒有找到人,旁邊一位男教師說,“謝老師已經下班回家了!你可以去她家去找她!”說著告訴姐姐,謝老師傢俱體的地址 。一邊說還走出辦公室,指著學校北邊圍牆外一棟貼有綠色馬塞克樓說,“謝老師家就是住在那棟樓。”

姐姐道謝出來,手裡拿著四本書。書名是《國語上》、《國語下》,《古文觀止上》,《古文觀止下》。

讀到這裡,我心裡想:這些書,大概是姐姐為了提高古文的閱讀理解水平借的吧!

文中繼續寫道:\"謝老師家,是在學校後門出去,那一棟教室宿舍樓,在一單元五樓右邊。\"

宿舍樓的大門在揹著學校的那一面,我從學校後面的小門出來,前面是一條兩米寬左右的巷子,順著巷子繞到宿舍樓的後面,果然看到了宿舍樓大門。門口有一間門衛室,裡面坐著一個大爺,手裡握著長長的旱菸管,正抽著旱菸。見有人進來,他問:“你找哪個?”

“我找謝老師,就是那棟一單元五樓的那家!”我用手指了指,大爺心下恍然,道:“嗯,五樓住的是謝老師,她剛回來不久,應該在家。你去吧!”

說完,手一揮就讓我進去了。

這棟教師宿舍樓,看上去很新,建成應該還沒有幾年。我很快來到樓下,看著一單元牌子,走了進去。這個樓新建成的樓,樓梯設計比較合理。樓梯比較寬,也不太陡,爬起來不太費勁。不一會,數著數著就上到了五樓。

“嗯,右手邊,就是這家。”我舉起右手輕輕地敲門,不一會,傳來了開門聲,一個十七八歲少女站在門口,皺眉問道:“同學,你找誰?”我連忙說:“你好,我是找謝老師,這是我借的書,現在還給謝老師!”

說完,展示了一下手裡的書。

少女眉頭舒展開來,扭頭向屋裡喊道:“媽,你的學生找你。”

喔,難怪這個少女與謝老師有七八分相像,原來是謝老師的女兒。

不一會,謝老師聞聲從屋裡出來,見是我,笑問:“原來是曦晗啊,有什麼事?”

我說:“謝老師,我是來還書的。這幾本書已經看完了。”說完把書遞了過去,她女兒一見,接了過去,走進裡屋,把書放回書架上。

見事情已經辦妥,簡單和謝老師聊了幾句,便提出告辭了。謝老師臨別,叮囑回去好生複習,準備期末考試!

我連忙答應。

下樓走出大門,我向大爺道謝。大爺不在意的揮手,讓我離去。

我看了一下寫日記的日期,是今年1月份,確實是期末考試之前。

我又拿起放在第一本日記本,封面上起止日期:1981年10月8日—10月31日。我對這本日記寫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因為這個月是我重生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