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5章 早點敲定方案

“錢老師,為啥這次的大棚不採用之前的方式?”後勤部長老邱提問。

譚師長看著錢多多的規劃,覺得與預想的出入太大,連夜召集師部領導開會,討論這個規劃。

大家看了規劃和設計圖後都是一副錯愕的表情。

錢多多以為是設計太超前,大家接受不了,遂逐一闡述。

“之前我們的大棚是倉促上馬,在摸索階段,經過大半年的實踐和總結,我這次的設計規劃主要針對以下幾點做的改進:

1、 冬季食草動物的騷擾,磚牆可以抵禦食草動物們的衝擊。

2、防寒溝改到大棚裡,可以節約燃料,可以減少熱氣消散。

3、薄膜改成玻璃,一是增加採光、促進光照,二是大雪時不易垮塌。

所以大棚改成牆磚玻璃房。”

聽了錢多多的理由,大家點點頭,覺得有道理。

“錢老師,你這設想很好,不過…”邱部長沉吟道。

“不過什麼?”錢多多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因為眾人都是皺著眉。

“你這裡面除了大棚的牆磚加玻璃,還要蓋宿舍、實驗樓,還有水井、蓄水池等,這樣算起來工程不小啊!”

需要大量的人手種地、管理,所以宿舍必不可少。

實驗樓是給農科院的專家準備,檢測土質、果蔬生長、果蔬的各種營養含量等,這些都需要資料。

水井、蓄水池除了生活飲用、洗漱等,也是大棚果蔬灌溉所需。

這些並沒有多餘的,相反錢多多都是盡力壓縮到最基本的配置,為啥眾人一副為難的模樣?

“錢老師,目前有幾個難題:

1、 大棚專案啟動在即,規劃與我們之前預想的大不同,我們是按照之前的大棚做準備和預算人力、物力、耗時等。

2、 這裡是寒冷地區,每年施工時間只在三月到十月之間,按照這個規劃,單是建造大棚就至少需要兩三個月。

3、 這裡面涉及到的磚、泥沙、水泥等建築材料需要到郎薩去運,玻璃、鋼筋則需要從錦城運,這些都耗時、耗力。

4、等 所有材料湊齊,建造好大棚也差不多到十月份,而且,如果沒估計錯的話,臨芝政府的預算是薄膜棚杆。

這麼算起來,就相當於嚴重超支,臨芝政府未必有這麼多錢來建造。”

“這裡建築材料這麼難搞?”錢多多總算明白為啥大家是那表情了。

“是啊,當初我們建營地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邱部長感嘆道。

邱部長的話猶如一盆冷水,將錢多多澆得透心涼。

設計的時候只考慮了大棚效能的提高,卻忘了這裡偏遠、落後,建造的原材料採購、運輸難,施工時間受天氣所限。

更忘了這裡地方政府的財力,根本承受不起耗資巨大的專案。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最主要的是,之前錢多多完全忘了跟師部、臨芝政府交流溝通,自己一個人閉門造車,弄出一個不切實際的規劃。

師部跟臨芝達成協議時,也是以薄膜大棚預算的時間和人力。

臨芝政府沒有人手來墾地,說好了到時部隊支援人手,儘快墾出地,搭上大棚。

地方政府負責組織物資等。

這些物資很有可能已經採購好,在來的路上。

“既然這裡建築材料這麼緊缺,為啥不建磚廠、水泥廠、玻璃廠、鋼廠?

有了這些廠,不但可以解決就業,還能推動當地的經濟建設,也方便建築施工。

就地取材,原材料成本降低還可以加快公路的建設呀!”

錢多多想不通,這要是有了這些廠,不單是住房條件改善,更主要的是通往內地的公路也能建好。

來的時候那砂石混合的路全是車轍印,一路上顛簸不說,行走很慢。

雨水一浸泡路就軟了,很影響通行。

“呃,這個你可以跟臨芝政府提議。”邱部長尷尬笑笑。

這是地方建設的事兒,部隊不便插話。

“看來目前只能用薄膜大棚迅速鋪開了!”錢多多無奈嘆氣。

交通、通訊不便,又是多方合作,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很容易出現偏差。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能先用薄膜大棚應付著,後面再考慮升級。

“不過,關於用水,我覺得還是需要單獨取水。”錢多多堅持道。

“這個我們贊同,不過建議就地打井。”邱部長建議道,“從河裡取水的成本太高。”

河道在城外幾公里的地方,引到蔬菜基地得用鑄鐵管道。

幾公里的鑄鐵管道不是小數目,從內地運,而且還要建蓄水池,用大功率抽水泵提水。

倒不如打井取地下水,乾淨不說,可以現取現用。

邱部長那裡有專門的打井人,都是有經驗的老手,有一套專門的找水源方法,一次就能出水。

“那住宿問題呢?就算沒有農科院的專家來,至少也得有專門種地的人吧?難不成指望牧民?”

錢多多突然覺得這專案想要實施,難度相當大,有很多問題都未解決。

不像部隊那麼便捷,人手現成的,不用管吃喝拉撒等問題。

與地方合作,好多問題懸而未決,得一樣一樣解決掉,做好準備,墾地種菜反而是最後、最簡單的。

“這樣,錢老師,你彆著急,明天邱部長與你一起去臨芝跟朗傑他們談,有啥問題同步協商解決。”

譚師長見錢多多有些灰心,也意識到這裡面問題太多。

“嗯,那就麻煩邱部長了!”錢多多對邱部長道。

“啥麻煩不麻煩的,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明天我把打井的、搞基建的人手都帶上,一起看現場選地,爭取早點敲定方案。

工期短、時間緊迫,早點把大棚搞起來,大家也安心。”邱部長乾脆利落道。

“另外,錢老師,你那個水處理工藝和裝置圖能不能留下,我找人看看?”

會議結束,邱部長攔住錢多多。

“可以,拿去吧!”錢多多把水處理的資料交給邱部長。

裡面的水處理工藝很先進,而且那個氯化鈉電解發生器很新奇,邱部長不懂啥叫飽和鹽水電解,他關注的是殺菌消毒效果。

部隊用水量大,附近沒有河流,全靠打井取地下水,沒有消毒這一說法。

剛才會議上錢老師的水處理消毒說的很有道理,地下水是地表水滲透下去的,一樣會汙染上蟲卵、病菌等,殺菌消毒環節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