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晚,坑坑窪窪的官道上,鹽城衛指揮使熊凱一行人正在往回趕路。
他們聚集到漕運總督府鬧了一通,意外得到了穎王朱由榘的幫助。
朱由榘雖沒有替他們從漕運總督那討要到拖欠的糧餉,卻自願拿出部分糧餉接濟他們。
這對於熊凱等無米下炊的漕軍而言,這也算是一個好訊息。
“老大,你說穎王殿下當真會給咱們準備糧餉嗎?”
在返回駐地的路上,漕軍的不少軍官對此還是頗有疑慮的。
畢竟他們和穎王朱由榘不熟悉,可以說素不相識。
現在如此熱絡的幫助他們,還願意自掏腰包的出錢糧接濟他們,他們總覺得事出反常必有妖。
“穎王殿下言而有信,會給的。”
鹽城衛指揮使熊凱面對漕軍弟兄的擔憂,他卻是相當的篤定。
在大和酒樓的時候,他對朱由榘並不信任,甚至覺得對方設下了鴻門宴,為的就是為調兵遣將抓捕他們爭取時間。
只是他太小瞧了這位穎王殿下。
對方壓根就沒想對付他們,而是真心實意的幫助他們。
“老大,給咱們數萬弟兄缺的糧餉,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他有那麼多嗎?”有漕軍軍官還是充滿了擔憂。
“你們放心,穎王殿下既然答應了咱們,那就算是砸鍋賣鐵,也會給咱們糧餉接濟的。”
折返的路上,鹽城衛指揮使熊凱也是終於想明白了。
朱由榘如此的熱心腸的協助他們,最終的目的為了籠絡他們漕軍而已。
他們漕軍別看現在地位低下,甚至到了要去討飯的地步。
可是他們終歸還是掛著軍隊的頭銜,而且擁有不少的漕船,漕軍在水上也是好手。
這可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穎王朱由榘在淮安府編練團練鄉勇,現在又對他們漕軍伸手相助,這讓熊凱這位指揮使也是明白了,這位穎王殿下,估計野心不小。
現在大明朝搖搖欲墜,這一位王爺非但沒有驚慌南逃,反而留在此處練兵,足以說明問題了。
熊凱作為漕軍鹽城衛的指揮使,那也算是將門世家了,他的老祖宗當初也是皇帝朱棣麾下的一名軍官。
漕軍比不得那些常年廝殺的邊軍,所以建功立業的機會也少得可憐。
熊凱子承父業,繼承了鹽城衛指揮使的職務,縱使想要進步,也沒機會。
可是現在他驟然的發現,一個天大的機會擺放在了自己的跟前。
從穎王朱由榘的所作所為來看,這位王爺必定是有所圖謀的。
而且這位王爺並不像別的王爺那般昏聵無能,而是表現出了寬仁和睿智。
要是自己能夠跟著這位王爺的話,說不定就能夠建功立業,飛黃騰達呢。
“老大,咱們與穎王殿下素昧平生,你怎麼就知道他一定會履行承諾?”
看到鹽城衛指揮使熊凱那麼的篤定,有漕軍的軍官也是覺得奇怪。
“因為穎王殿下想要拉攏咱們。”
“要是不給咱們糧餉,那怎麼拉攏咱們呢?”熊凱笑著道。
“拉攏咱們?”
熊凱的話讓漕軍的軍官也是滿頭霧水。
“他拉攏咱們幹啥?”
熊凱回答道:“自然是想要藉助咱們的力量,咱們漕軍可有數萬弟兄呢。”
“可是咱們的弟兄多少年沒有上陣廝殺過了......”
“那不要緊,咱們好歹也是漕軍,在這內河上,也算是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穎王殿下可是藩王,他拉攏咱們,該不會是要謀逆吧......”有人低聲猜測。
“胡說八道什麼!”
熊凱當即喝止了亂猜的弟兄。
“我覺得穎王殿下不甘心我大明江山社稷淪喪,想要光復故土,所以他需要兵!”
熊凱頓了頓道:“咱們世世代代當漕軍,遭人白眼,受人欺辱,現在連飯都吃不飽了。”
“我早就不想忍受這樣的生活了,要是穎王殿下這一次真的給咱們糧餉,願意招攬咱們的,我熊凱就跟著穎王殿下幹了!”
“你們什麼想法?”
熊凱在說話的同時,目光投向了其他的漕軍軍官。
“要是跟著穎王殿下有飯吃的話,我們也願意投效到穎王殿下麾下。”
“對,咱們的妻兒老小隻要有飯吃,咱們就跟著穎王。”
“要是跟著穎王殿下光復故土,咱們說不定也能封侯拜將呢。”
“我聽老大的。”
他們漕軍待遇低,而且還要負責跑漕運,這樣的苦日子早就不想熬了。
現在有了翻身的機會,他們自然是不願意錯過的。
“好,此事不要外傳,咱們幾個知曉就行。”
“至於穎王殿下要不要咱們,回頭我去打聽打聽。”
熊凱看到這些弟兄也都是聽自己的,也是點了點頭。
鹽城衛指揮使熊凱猜測朱由榘有意招攬他們漕軍,實際上也是猜的八九不離十。
朱由榘如此的大費周章,也是想要拉攏漕軍到自己的陣營,壯大自己的力量。
漕軍雖現在已經鬆散的如同烏合之眾,可是好歹也是一股力量。
只要拉到自己的麾下,到時候整頓一番,說不定就能讓其煥發生機呢。
想當年漕軍組建的時候,那也是從各處衛所抽調的精兵強將。
為的就是確保漕糧北運,確保京師有足夠的糧食吃,這可是關乎大明朝穩定的大局。
現在漕軍雖沒落了,可是這些漕軍子弟並不是不堪一樣,而是沒有機會。
當熊凱等人離開後,朱由榘也是返回了自己的兵營,著手為騙取漕糧做準備。
現在運河碼頭上可是停靠著數以千計的漕船,滿滿當當的都是裝載的漕糧,武器,布匹等物資。
這些原本是要北運的,可是現在北路斷絕,全部都阻隔在了這裡。
朱由榘組建自己火器隊的時候,還從路振飛的手裡搞了一批三眼火銃。
當然,朱由榘都是以闖逆即將南犯,為了加強淮安府的戰備而從路振飛的手裡臨時借來的。
為了借這些火器,他還是耗費了不少銀兩上下打點呢。
最終這些火器要歸還回去的,至於何時歸還,這就得看情況而定了。
火器這些可以用抵禦闖逆南下而借過來,可是漕糧就不好借了。
為此朱由榘和路振飛商議了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辦法,就是假扮闖逆,直接搶。
如此一來,不僅僅不用歸還,而且還能解燃眉之急。
要不是為了穩定漕軍,避免淮安局勢糜爛的話,路振飛打死也不會同意這樣的辦法。
這幾乎和監守自盜沒區別。
可是他馬上要升任南京內閣大學士了,要是這個時候淮安鬧出漕軍變亂的話,對他的升遷不利。
而且穎王朱由榘又是他的救命恩人,還讓他有了定策從龍之功,對於朱由榘的請求,他不好拒絕。
所以他為了地區的穩定,為了自己的升遷,為了不得罪朱由榘,做出了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