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趙清虎冷笑,這些人尚未放棄。
讓京兆尹出差?想得挺美,京兆尹又不是傻子,他會出差?
出差去幹嘛,他一個文官跟兩萬兵士去打擂臺?
“副會長,江南之亂,背景複雜,根深蒂固,到如今,亂源也影響了京城。”
趙清虎沉默,亂源?無非就是幾個讀書人!
沒出手也就罷了,既然出手了,儒家這千年孽龍,趙清虎一定要給他颳了龍鱗。
“亂一點好,大淵皇朝應該輕裝前行。”
多死幾個地主,能多養活不少人。
有膽子,這些人全都跳出來才好。
見趙清虎老神在在,似乎根本沒把這一次南方動亂放在眼內,盧俊淵內心嘆了口氣。
那可是叛亂啊,至少都是數千上萬,甚至是數萬人的死亡災難,您這心也太大了!
仔細將手中簡報閱讀了一番,趙清虎點了點頭,蓋上了工匠院大宗師的大印,遞給了顧凌軒。
大淵皇家銀行這些機構的權力,趙清虎是能放就放。
可有些權力,他是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
就比如,這工匠院大宗師的印璽,也是目前,工匠院最高權力象徵。
趙清虎雖然主管是偏行政方向的事務,但是他在工匠院的權力,不僅得到了宏豐帝的首肯,而且得到了一眾大匠的認可。
若不是趙清虎不收徒,這些大匠恨不能倒頭就拜,尊他為師。
盧俊淵有點鬱悶啊,副會長是真的不避人。
如此重要的事情,你當著我一個讀書人直接就用印了,這是瞧不起我這個聖人門下嗎?
工匠院發起了召集令,召集諸子百家,齊聚京城?
數千年了,諸子百家還有傳人嗎?
一些大脈也許尚未斷絕,可一些偏門的,能抗住歲月變遷?
“副會長,我也是讀書人!”
“讀書人咋了?你們儒家,要滅了諸子百家傳承?”
“不敢,先賢傳道,我等後人豈敢造次。”
就算是有這個想法,也不能說啊。
真要是說出來,怕是孔老夫子都要蹦出來揍他,嫌棄他辱沒門楣。
“那不就得了,諸子百家的學問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他們掌握的技術。”
特別是墨家,若是有墨家之人幫助,打造機械,製造蒸汽機,絕對是如虎添翼。
工匠院內,趙清虎就不相信了,這些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匠人,沒有墨家之人。
機會難得,趁著這些讀書人,都被自己的三問翰林砸懵了,剛好發出召集令。
已經開春了,整個大淵皇朝的道路也都解封了,通暢的很。
等儒家這些文人閒下來,容易給你找這樣、那樣的麻煩,讓政令不通他們可太有辦法了。
------
不同於趙清虎的悠閒自在,自認讀書人,儒門弟子,聖人門下,聚集起來,討論就不那麼悠閒了,一個個爭得面紅耳赤。
世家豪門、落魄寒門、赤貧百姓,這些區分全都被端了上來。
讀書人不傻,趙清虎丟擲第一個問題,很快就有人想到了土地兼併。
畢竟,歷朝歷代,有為之君,聖明之主,號稱中興的,誰不是打擊了土地兼併,緩解了皇朝矛盾?
“胡言亂語,累世行善,積德之家,富有餘錢才會購入土地,上敬祖宗,下庇子孫,此乃大德之事,光宗耀祖,豈會危害皇朝?”
“不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富戶聚集財富,乃是祖宗有德,多行善舉,勤勞節儉才有餘財,豈可胡亂汙衊。”
“若購入土地,廕庇家族也有錯,那易經所記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豈不是有錯?人人不向上,皇朝豈不是頃刻間要頹敗下去?”
“你這是偷換概念,難道人人向上,便是多多賺取錢財,購買土地,當地主不成?”
“你清高,事實上不是如此嗎?你們誰家有錢不購買土地?”
“就是,他趙清虎好大的臉,提出這個問題?他自家來了京城,不也四處購入店鋪、土地?”
“皇朝崩潰,社稷傾覆,乃是皇---”
“住嘴!”
“你不要命了,你不想活了可別帶著我們,我們就是討論。”
討論最激烈的,毋庸置疑,肯定就是國子監。
這裡可是大淵皇朝第一學府,教學的是朝中大儒,學生也是百裡挑一,除了京中權貴之家的子弟,就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
就解題答題這方面,他們無懼任何題目。
就算是皇朝無三百年國運的題目,他們也敢大聲議論。
倒是後面兩個問題,有一些人也很感興趣。
“唐兄唐兄,這水往低處流乃是自然之理,天然而然,小神農為何有此一問啊?”
“這誰知道,你去問小神農啊,你不是江北道的學子嗎,跟他還是同鄉,也許人會見你。”
“得了吧,我區區舉人功名,見不到小神農的。”
“我聽說小神農家的五郎,就在威寧侯府的私塾進學,他也有舉人功名。”
“不錯,我聽幾個同窗提起過。可惜啊,威寧侯府的私塾,咱們進不去。”
“大儒星月先生的課,可不是誰想上就能上的,這些年不少進士及第的,都是他的門徒。”
“你們聽說了嗎,工匠院那些用蠻力的,也在研究這三個問題。”
“什麼?”
“不是三問翰林嗎,怎麼工匠院也在研究,他們能研究明白什麼?”
“你還不知道?小神農可是工匠院內唯一的大宗師!他提出的問題,工匠院絕對是奉為圭臬,說是能開創他們新的研究方向。”
對於三問翰林的討論,在京城是越來越火熱。
因為宏豐帝的有意放縱,不僅是朝堂文武,士林學子,就是一些黎庶百姓,也能議論幾句。
幾個男人聚集在一起,就會討論這些。
對於第一個問題,不少人還是敬而遠之,可第二個、第三個問題,他們就是百無禁忌了。
水往低處流,這個問題,跟皇朝興替可沒關係,大家都能討論。
趙清虎家裡面,兒子女兒,甚至是下人,也都在討論。
顧凌軒直接被五郎拉走了,“你肯定知道答案。”
顧凌軒搖頭如搗蒜,“五少爺,我不知道,你別亂說。”
“你肯定知道,昨天宋夷遠大學士來家裡拜訪,當時爹身邊就只有你一個人。”
五郎語氣堅定,他老爹的事情,顧凌軒肯定知道,這就是跟在自家老爹身邊的小管家。
“我真不知道,兩位老爺在內間喝茶,我就在外面侍奉。”
“你得了吧,那茶室才多大啊,你在外面肯定聽得清清楚楚的。”
“是啊,我也很好奇,凌軒大哥你跟我們說說?”不知何時,大丫也湊了過來。
他們家,除了大郎對這個不感興趣,其餘的,都是讀書有點多的,對於這三個問題,自然很感興趣,都想知道答案。
“大哥,你說說啊。”顧莜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