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1章 只剿不撫

鎮江府,丹陽城。

治安署署長劉大川帶著十多名官員迎候在城門口,周圍是全副武裝的治安士兵。

須臾,遠處響起了馬蹄聲。

只見一面“劉”字大旗出現,大旗迎風招展。

馬蹄轟隆,百餘名精銳的騎兵簇擁著朝廷新任命的欽差大臣劉同策馬而來。

“欽差大人來了。”

署長劉大川也是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袍服,而後主動的跨步迎了上去。

他身後的官員們也都是緊隨其後,迎了上去。

欽差大臣劉同這一次奉監國朱由榘的命令,全權負責南直隸各府縣的叛亂問題,他的第一站就是丹陽城。

“鎮江府治安署署長劉大川,參見欽差大人!”

劉大川和一眾官員紛紛的拱手見禮。

劉同在馬背上也是拱手回了禮。

他們在城門口簡單的寒暄後了,眾人則是簇擁著劉同入城。

行走在丹陽城的大街上,劉同也是忍不住的眉頭皺起。

只見丹陽城內死氣沉沉的,所有的店鋪都是大門緊閉,民宅同樣是如此。

在街道上還殘留著斑斑血跡,牆壁上的刀斧痕跡顯示出這裡曾經經歷過一場慘烈的戰鬥。

丹陽城內的治安署衙門雖然在擊退叛軍後清掃了一番,可是那毀壞的圍牆,砍斷的朱漆柱子觸目驚心。

這可是大明在地方上的秩序維護機構,竟然遭遇到了如此猛烈的攻擊,足見那些叛軍的暴戾。

欽差大臣劉同在治安署內坐下後,當即就有人奉茶上來。

“現在情形如何,你向我講一講。”

劉同端起茶盞抿一口後,直接目光投向了叛亂事件的親歷者劉大川。

“欽差大人,丹陽城有野戰第八營兵馬的協助,暫時的擊退了叛軍的進攻。”

劉大川當即稟報道:“如今一路叛軍正聚集在距離丹陽城不遠處的三江鎮,他們兵馬大約有七八千人。”

“他們進攻丹陽城失利後,如今正在那邊招兵買馬,打造攻城器械,準備對丹陽城發動新一輪的進攻。”

“他們領頭的是一名已經被撤職的都指揮使,叫張慶。”

“這張慶在鎮江府的勢力很大,僅僅擁有的田畝就有一萬畝之多,名下更有幾十間店鋪和幾個紡織廠。”

“如今他挑頭鬧事,鎮江府內許多的豪門大戶也都是紛紛的支援,所以聲勢很大......”

欽差大臣劉同聽了治安署長劉大川的介紹後,也是對情況有了一些瞭解。

如同他從軍情總局那邊看到的情報一樣。

這一次這些鬧事的都是一些地方上計程車紳和豪門大戶。

他們對監國朱由榘推行的新政極其不滿,所以鼓動百姓鬧事。

如今不僅僅鎮江府鬧起來了,其餘的各府縣也是鬧得很厲害。

要是不將這一股歪風邪氣給殺下去的話,不僅僅監國朱由榘的新政無法推行,他的合法地位也會受到挑釁。

如今都是一些地方士紳和豪門大戶在鬧事,誰又能保證他們的身後沒有那些藩王,皇親國戚在暗中支援呢。

他們只是礙於身份,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朱由榘,暗中唆使這些士紳起來鬧,也是大有可能的。

“欽差大人,新編第五軍團秦總兵到了。”

當劉同在瞭解情況的時候,外邊有一名護衛邁步進來稟報。

“哦,秦總兵到了,有請。”

劉同聽到新編第五軍團的總兵官秦陽到了後,也是當即放下茶盞,起身相迎。

雖然劉同是刑部尚書兼任欽差大臣,在品級上比總兵官秦陽高了不少,又是文官。

可是秦陽作為新編第五軍團的總兵官,又是監國朱由榘的親衛出身,加之如今大明到處打仗,武將的地位已經大大的提高了。

所以劉同並沒有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在大堂外迎接秦陽。

秦陽看到劉同站在大堂外迎接,頗為意外的同時,也是快步走了上去。

“新編第五軍團總兵官秦陽,奉殿下詔令到此聽從劉大人吩咐。”秦陽帶著兩位副將甘輝,馬鵬向劉同行了軍禮。

“幾位將軍辛苦。”

劉同說話的時候,也是做了一個請字,將他們迎接進入了大堂。

“秦總兵,如今鎮江府境內的叛軍肆虐,民不聊生,不知道你可有破敵之策?”

在簡單的寒暄介紹了情況後,劉同則是將目光投向了秦陽這位總兵官,徵詢他的意見。

“劉大人,我奉殿下命令聽您調遣。”秦陽笑著說:“我們新編第五軍團一切聽從劉大人的吩咐行事。”

“您說打誰,我們絕不含糊!”

劉同聽了這話後,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最怕的就是秦陽的新編第五軍團驕橫跋扈不聽他的號令。

要是那樣的話,他這個光桿司令要去平亂,那就是痴人說夢。

好在如今新編的這幾支軍隊那都是朱由榘一手組建起來的,將領的搭配也都是深思熟慮的,不會出現陽奉陰違的情況。

在確定了秦陽的新編第五軍團會全力的配合他的時候,劉同這位欽差大臣的底氣也是足了許多。

“江南各府縣遭遇左良玉叛軍荼毒,已經是民不聊生。”劉同痛心疾首的道:“如今叛亂又起,百姓又要流離失所,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妻離子散。”

“本官身為欽差大臣,全權負責鎮壓各府縣的叛軍,當不負殿下重託,不負百姓期待。”

劉同對眾官員道:“本官在這裡定下一條規矩,那就是這一次的鎮壓叛亂,只剿不撫。”

“凡是叛軍的部眾,不對他們進行招撫,一律堅決的鎮壓剿滅!”

聽了劉同的話後,眾人也是心頭一震。

只剿不撫,如此強硬的姿態,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

以往都是剿撫並用的策略,招撫一部分,剿滅一部分,達到最終鎮壓的目的。

可是劉同很清楚,這一次的主導者都是地方上的既得利益者,縱使這一次招撫了他們,有他們存在,新政的推行依然會是困難重重。

他們站出來舉兵,試圖逼迫朝廷妥協,要是朝廷繼續採用招撫等手段的話,等於是朝廷妥協了。

可是大明如今想要再次的崛起,這些地方上霸佔了成千上萬田畝,在地方上勢力盤根錯節計程車紳就要徹底的剷除。

只有徹底的剷除了他們,新政才能推行的下去,只有剷除了他們,監國朱由榘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收攬民心。

所謂是不破不立。

只要打爛這些地方上的罈罈罐罐,大明才能磐涅重生!

他劉同不介意來當一次惡人,殺他一個血流成河,殺他一個天翻地覆!